还记得电影《建党伟业》里面的***曾经有过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不管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是不是真说过这话,至少在我看来此话确实讲得一针见血。
事实上,李泰和李治之前的斗法顶多算是各自下场亮了个身段,无论好坏,两人都只是在李世民那里拿了个基本的印象分,还远不到就此决出胜负的地步。
在这场堪称贞观年间帝国最高水准的政治角逐中,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来自那些与皇位完全无缘的人。
第一个无缘之人,是已经被废黜的前任太子李承乾。
事败之后,李承乾一直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中。考虑到他终究是曾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嫡长子,因此在将其流放之前,李世民还是找机会同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见了最后一面。
当然,李世民见李承乾绝不是为了抚慰儿子那颗受伤的心灵。
他要李承乾当面说出那个问题的答案:你究竟为何要阴谋反叛?
“臣已经身为太子,岂会再有其他想法?只不过因为李泰逼迫,才不得已向他人寻求自保的方法,最终误入歧途。如果陛下再让李泰做太子,那正好是让他的谋划得逞!”
一语诛心。即便我不解释,大家也能轻易想象出李承乾的这番回答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已经失去一切的儿子,李世民实在没有理由再去怀疑他说这些话的动机以及这些话本身的真实性。
就这样,因为昔日敌人的一句话,李泰就此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
而与此同时,李治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一夜之间得到了另一群无关之人的力挺。
准确地说,其实只是三个人:长孙无忌、李世勣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亲舅舅,加之半生与李世民并肩作战,其影响力自不必说。而李世勣在李靖隐退、侯君集被杀之后,也已隐隐然成为了军方的代表人物。至于褚遂良,则在魏征死后,坚定地接过了那支直言进谏的接力棒。
文官、外戚、武将、言官,三人加到一起几乎就是小半个朝廷。如此强大的声援团,李世民又岂能小看?
至于这三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李治,历史上向来有诸多解读。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看中了李治懦弱的性格,扶持他是为了以后把持朝政做打算。综合这二位日后的做所作为,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但问题是,李治真能如他们所愿吗?
十年后,李治将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这场斗争最后的胜利者,所有的软弱都不过是表面文章,只要他不愿意,那就没人能看到他那锋利的爪牙。
当然,这么讲也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至少还是有一个人看到了。
长期以来,李世勣作为山西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一直负责防御这片李唐的龙兴之地。碰巧贞观五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封地正是山西。从那时起,李治便在理论上成了李世勣的顶头上司。
不知道二人在那段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有过怎样的互动,但至少李世勣最终成了唯一一个对李治做出正确评价的人。
十年后,在那次决定大唐命运的对话中,这三个人将分别基于他们对李治的不同判断押上自己一身的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