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唐军已经在高昌边境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发起进攻,而高昌上下却在忙着为故去的国王举行葬礼。
于是部将们纷纷建议趁此机会发动突袭,一举攻克高昌。但意外的是,主帅侯君集对这些建议却充耳不闻。
对此侯君集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堂堂王师,怎么能做出在别人国葬期间发动战争的不义之举?要打也等人家把事儿办完了再说。”(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旧唐书·侯君集传》
听上去似乎真是个讲道义的江湖大哥,但事实上这就是个姿态。
侯君集很清楚,只要能组织足够数量的军队成功抵达高昌,这场战争便基本再无任何悬念。久经沙场的唐军完全不是高昌所能招架的。况且大家已经长途跋涉了一个月,停下来稍微修整几天也不是坏事儿,顺便还能落个好名声,这种现成便宜可不能不捡。
就这样,在唐军的眼皮底下,麴文泰总算风风光光、安安稳稳地入了土,而他的儿子麴智盛则无奈接过了父亲留下的这个烂摊子。
处理完家里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应付门外的问题了。比起他老爹的纠结和抑郁,年轻气盛的麴智盛就干脆利落多了,他直接将家门口那帮不速之客发来的招降提议丢到了一边。
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麴智盛显然没搞清楚自己的对手究竟拥有怎样的力量。
既然打算死磕到底,那就必须有被磕死的觉悟。
侯君集立刻调集军队给这位新任国王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实践课。
对唐军而言,对付西域国家可不像对付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那样,要满世界和对方玩捉迷藏。高昌的城池就立在眼前,常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大唐军队打这种攻城战实在是拿手得不能再拿手。
从春秋时期开始,攻城便一直是中原战场上的保留节目。无论大战小战,最后都要拿下对方的城池,这仗才算打赢。
如何能够在付出最小代价的情况下,高效率地击溃守城一方向来都是中原军队的一门必修课。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大家对攻城不仅有了相对完整的作战套路,而且还发明出一堆操作简便、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
具体做法一般是选定一个主攻方向,先用渡壕车在城壕上架起木桥,或者直接用滚木土石把壕沟填平,再用投石机对着城上的守军来一波火力压制,接着搭起云梯直接把士兵送上对面的城头,最后趁着城头上厮杀的时机,底下的士兵推着冲车往城门或者城墙薄弱处一顿猛撞。
只要城门被撞破或者城墙被撞出了缺口,后面的大部队就会一拥而上,然后对面基本就没啥然后了。
如果面对中原地区那些修得比较坚固的城池,想要打个缺口出来可能还不那么容易,但高昌显然没有像中原地区一样经历那么多的战火锤炼。他们的城墙还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而且城头上也没有当年王世充守洛阳时用的那些先进守城武器。所以在唐军一连串专业套路的打击下,这些城池无一例外被轻松击破。
从六月底开始,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一路势如破竹,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占领了高昌全境。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八日,高昌最后一任国君麴智盛宣布投降,其境内的二十二座城池随之被并入大唐版图。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旨在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大唐就此消灭了它在丝绸之路上最有力的一个竞争对手。
四年后,时任安西都护的郭孝恪率三千步骑夜袭焉耆,生擒焉耆国君龙突骑支。
七年后,唐军又再次发兵攻占龟兹,随后丝绸之路上仅剩的于阗、疏勒也先后主动投降了大唐。
到贞观二十二年,整个西域已基本被纳入大唐的统治范围。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百多年前,投笔从戎的班超曾靠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率领大汉铁骑踏上了这片土地。如今,在李世民的经营下,在侯君集等诸多名将的奋战下,崛起的大唐帝国终于再次将这里与中原王朝连为一体。
虽然从本质上看,这是源于帝国扩张的一次征伐,但其结果却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融合。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李世民像以往一样,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政策,除了设置都护府驻军之外,全盘保留了西域原有的一切。
威而不临!这,便是强者的自信。
从此,那些往来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再也不用因沿途的盗匪而担惊受怕,再也不用为繁琐的过境手续和高昂的税金而苦恼,原本城邦林立的贸易线上终于有了一个强大的守护者。
从此,大唐帝国终于打通了一条联通外面世界的走廊。正是经过这条漫漫长路,中华民族再一次将自己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展示在了欧亚大陆,与此同时,来自遥远西方的外来文明也经由这里不断为中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