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作战,原本最不需要考虑的战马草料转眼竟成了最棘手的问题。
摆在李靖面前的,是远比当初段志玄更加严峻的局面。
怎么办?是撤还是打?
若就此撤兵,十几万大军耗费资源无数,结果连敌人的毛都没摸着一根,回头怎么向皇帝交差。
若继续进兵,除非在短时间内一举击溃吐谷浑,否则等到战马被饿残了之后,唐军就只能干等着被对方吊打了。
毫无疑问,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而战争的残酷也就在于此。
面对十几万大军,作为全军统帅的李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他必须勘破敌我双方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无数种可能中,找出最正确的应对方法。而一旦他的算计出现疏漏或偏差,除了自己一世功名毁于一旦,那十几万年轻士兵的生命同样会成为他失误的代价。
十几万士兵,背后就是十几万个家庭,李靖实在太清楚接下来那个选择意味着什么了。
就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时任大唐兵部尚书的侯君集走进了李靖的营帐,他要表达的意见很明确:时至今日,只能向前一鼓作气拿下吐谷浑,决不能向后退缩一步。慕容伏允火烧草原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我们退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反其道而行。只需挑选精锐骑兵,迅速追击,必定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举荡平吐谷浑。
一番权衡之后,李靖最终采纳了这一意见。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只要咬紧牙关、坚定信念,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统一作战思路后,李靖迅速安排了作战计划:由他本人和李大亮走北路,侯君集和李宗道走南路。南北两方面一同出击,将辎重留在原地,所有士兵只携带有限的饮水干粮,务求在最短时间内追上并消灭慕容伏允所部。
事实证明,李靖这次果然没有赌错。仅仅几天之后,由他亲自率领的北路军便追上了吐谷浑的一波人马。在唐军的凌厉攻势下,吐军完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一战下来,不仅亲王贵族赔上一大堆,而且所携带的粮草、牲畜也统统被李靖老实不客气地收进了兜里。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士气正旺的唐军再接再厉,追在吐谷浑军队的屁股后面一路穷追猛打。
如果继续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天这帮吐谷浑人估计就要被撵到天山上了。
是佛也有三分火,更何况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草原骑兵。
被唐军追急了眼的吐谷浑决定干脆停下来,直接和身后的唐军来个刚正面。指挥这场反击战的,是吐谷浑军中一位极有谋略的大臣天柱王。他暗中联络附近的吐谷浑军队,在一个名叫寺海的地方设下了包围圈,然后坐等唐军入套。
最先追上来的是由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俩率领的先锋部队。别看这俩人当年在玄武门下打得很憋屈,事实上二人都属于那种敢玩命的狠角色。
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后,兄弟俩二话不说,直接开干。
身上中枪了,无视;战马死了,无视;部队快拼光了,无视……总之,只要有一口气在,就坚决和吐谷浑死磕到底!
直到此时,天柱王才真正弄明白自己这次究竟遇上了怎样的对手。就在双方陷入苦战之时,唐军后续部队在左领军契苾何力的率领下及时赶到。
虽说这只是一支由几百骑兵组成的部队,但面对吐谷浑的大军,契苾何力不仅毫无退缩之意,反而率军直挺挺地冲进了包围圈。
原本碰上薛万均、薛万彻这俩不要命的主就够崩溃了,现在突然又多出来这么一大批亡命徒,这还让人怎么玩?!
啥也别说了,还是抓紧上路,接茬逃命吧,消灭唐军什么的以后连想都不要想了~~~
吐谷浑最具威胁的一次反击就此告吹。而契苾何力则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率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一举击破了慕容伏允的牙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