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张顺最初给的地址,肖正二人找到了他的家里。他没有在,狭窄、简陋的家中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
“小姑娘,我们是来找张顺的,有事找他帮忙。”老者和颜悦色的对那小姑娘说道。
“我哥哥出工去了,要中午才回来呢。”一个看起来十分干净、清秀的小姑娘微笑着回答道。
她有一张略显苍白的脸,还有捆扎得很是整齐的辫子:“你们要是不急,可以进屋来等他。”
她的衣服洗得褪色严重,屋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显示着主人的困顿。
“不了,我们四处转转,等中午再过来。”老者微笑着,和肖正一起离开了。
“我们要尽快熟悉听潮城城中的方位和布局,没事的时候,我们多走走。”老者对肖正说道。
肖正没有回话,四处张望着,不时在一些摊点和店铺前驻足停留。好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少年,进了繁华的城市里,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临近中午,肖正二人逛回了张顺的家中,手上还提着一挂卤肥肠,一只烧鸡,一条大鱼.
张顺还没有回家,看见去而复还的肖正二人,那小姑娘笑着说:“我哥快回来了。”
“小姑娘,你会弄这个吗?”老者晃了晃手上的肉食。
那姑娘咽了咽口水,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
“我们和你哥哥也算相识,他帮过我们,我们一起吃过饭。这里也是他叫我们来的,不然我们怎么知道路。你把这些拿去做好,等你哥哥回来了,我们和他边吃边聊。只不过要麻烦你了。”老者细细的给她解释道。
听了老者的一番话,小姑娘才点点头,结果了老者手里的东西,欢快的朝厨房去了。
肖正二人就坐在小小的露天庭院里,静静的等着张顺的归来。庭院里有棵大树,刚好遮住了已经不大热的太阳。
不大一会,厨房就飘出了水煮鱼的香味。
还没进屋的张顺,就已经闻到了那诱人的味道:“张琳,今天煮了啥好吃的,这么香!”
声音几乎是和人同时进了屋,看见庭院里换了一身装扮的肖正二人,略一失神:“呵,你们怎么来了?”
“张琳,你怎么不给他们倒……水呢。”意识到家里并没有茶叶,所以就把“茶”字给咽了回去。
比起昨日在城外的侃侃而谈,插科打诨,张顺在家里可显得拘谨多了,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哥,你朋友带的东西来,说是要找你说事。”张顺的妹妹张琳在厨房探出头来,对着张顺说道。
“哦,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呢……”张顺下意识的就接了一句,随后就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小屋里没有客厅,厨房连着的就是两间卧室。张顺从屋里搬出了一块木板,就在庭院里架起了一张“桌子”。
一脸歉意的说:“将就一下,将就一下。”
“不碍事的,我们两人在逃难的路上,别说桌子了,吃的经常都有上顿没下顿。”老者回答道。
架好了桌子,张顺就跑到厨房搭手,端出了热腾腾的水煮鱼,端出了切好的烧鸡和卤肥肠。鱼里还加了一些素菜,应该是张顺二人预备的午菜。
张琳并没有坐下来,而是返身回到了厨房。
肖正问道:“她不吃吗?”
张顺回答道:“女孩子,哪有一起上桌的道理。”
肖正面无表情的说:“可是我们这也不算桌子吧。”
老者微微的笑着补充道:“哪有人家忙活了一中午,我们在这里坐享其成的道理。大家一起吧。”
张顺便唤出了张琳,张琳也就微微害羞了坐在了张顺身边,低着头,趴着饭,没有夹菜。
老者“倚老卖老”的给张琳夹了一根鸡腿,又给肖正夹了一根鸡腿:“你们年轻人多吃点长身体。”又说:“你也是,力气人,吃不饱哪有力气。”
张顺和张琳也就不再扭捏,可劲的造起来。尤其是那卤肥肠,油荤最重,深受三人筷子的青睐。
午饭过半,张顺暂缓吞咽的速度,想起正事来:“你们来找我干嘛?”
又想到妹妹在身边,怕有不妥,忙说:“我们吃完了聊,吃完了聊。”
老者回答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想麻烦你帮我们在听潮城内找一处住宅,我们长租。”
“哦,什么价位,住多久?”一提到正事,张顺彻底放下了碗筷。
老者反问:“听潮城是个什么价位?”
“不好说,比如像我们这样的房子,基本就是三百文一月,这房子是听潮城的,凡是在听潮城有正式工作的都可以租住,算是物美价廉的一种。其它的一般千文左右,好点的就千文以上。”张顺介绍道。
“那麻烦你找千文一月的吧,我们先租一年,不过得半年一付。其它倒是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安静点就好,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夜里睡不踏实……”老者说。
听闻此言,肖正心里道:“你还身体不好,你还睡不踏实……”
张顺思考了一会:“这样啊,我倒是知道一处,喊价很便宜,面积也大,四四方方的院子,有好几大间呢。不过……”
“有这等好事?”
“你们记得我昨天说的,曾今有个武林高手寻仇,灭人满门的事情吧。”
“记得。”
“房子就是那家的,自从出了那事后,房子就空了下来。其实那家也是租的,房子是听潮城的一个武校亲戚家的。”
“那武校的亲戚曾派人清理过屋子,还请人做了几天法事。自己还搬进去住了几天,不过很快就搬离了。房东巴不得有人租了,给那屋子冲冲人气。他请人打扫,还要额外花一笔呢。”
肖正二人相视一笑,老者说道:“这年头,见的死人比活人还多。要是真有那啥的,岂不是满大街都是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如果你们有想法,我下午带你们去看看。”张顺包揽道。
老者问道:“你下午不用开工?”
“不用,涌入的人太多,听潮城又不是傻子,只给下体力的人半天的活,那比做一天,效率高多了。反正做半天,只领半天的报酬。”张顺无奈的说道,“所以我才到城外,到城外碰碰运气。”
“那下午就劳烦你了。”老者回答道,随即又问:“那太学府是?”
“太学府是吧,那是城主近几年才办的一个公学堂,据说里面什么都教,还教怎么砌城墙。任何人都可以去考,考上了,不仅不要钱,太学府还每月发放补贴。从太学府出来的,都是直接领‘师’字牌,那就是听潮城,真正的上流人物了。”张顺毫不掩盖自己的向往。
肖正问道:“那什么时候考试,都考些什么呢?”
“好像是每月一考,听说有钱人、有权人也可以推荐入学。考试的内容我就不知道了,好像不同的学堂,考不同的东西,你要是有这个想法,最好是亲自去看看。”张顺解释道,“要是成为太学府的学生,那可就真正咸鱼翻身了……”
吃过午饭,张琳收拾,张顺则带着二人直奔那凶宅而去。
那是位于城西的一座宅子,这里已经是居住区了,道路两旁一溜的深宅大院排开,大多挂着灯笼,摆放着石狮。张顺口中的那宅子位于住宅区偏僻一点的地方,大小也在这片区域里,算小的那类。不过比起张顺的家,那肯定是天上地下。
看老者十分满意的样子,张顺带着肖正二人来到了房东处,说明了来意,和房东一起取了钥匙,便进屋查看起来。
进大门正对的是一面砖墙,人从两边走。两边对称分布,各是一大间两楼的住房,中间是一个天井,最里面是宽敞的堂屋,堂屋后面还有个主卧和小院子。
“这二位可是正经人家,书香门第出来的人。你看那小哥就领的是‘文’字牌,将来可是要入太学府的人。读书人行得端正,不信鬼神,不怕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是因为才到听潮城,还没有安顿下来,没有收入;二来财物什么又被路匪给劫了。所以听说您这里有这样好的房子,自然是欢喜万分,求之不得。”堆满笑容的张顺努力的撮合道。
那房东起初还不喜人家说他这房子是凶宅,可是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屋子的事情,想来他都跟你们说了,我也不拐弯抹角,一千文一月,一年起租。中途离开我可是不退房租的。”
老者点头道:“那是自然,不过小老儿,囊中有些羞涩,能否先交半年?”
几人商量妥当后,房东留下了字据和钥匙,带走了6两银票。肖正二人也就住进了这听潮城有数的凶宅中。
屋子有人打扫,倒也干净,唯一不舒服的是有些久未住人的霉味。
又嘱咐张顺代为选购一些生活必需品,送走张顺后。肖正二人把整栋屋子细细的查看了一遍。
走完整栋房屋,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肖正悄声说道:“这屋里有没有鬼不知道,人,倒是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