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韩轩把陶宗旺,朱武,史进,杨春叫到帐里,围着桌子坐下后,韩轩开口道:“各位兄弟,今日叫你等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那边朱武道:“哥哥,不知是何要事。”
这边韩轩道:“说实话,咱们也不知那八百里水泊到底是何情形,我想,不若分一些人先行一步,前往打探。弟兄们看看如何?”
那边史进道:“哥哥说的在理,假如那八百里水泊现在还没人扎寨,也需要派兄弟在附近村镇收买一些粮食、船只,以备大伙使用。”
那边朱武点头道:“史大郎说的没错。的确是需要派一部分人马先行一步啊。”
这边韩轩听罢,点了点头道:“既然各位兄弟也认同我的想法,那我就分配任务。朱武,史进,杨春,陶宗旺。你们四人出去后挑选喽啰先行一步,到达梁山后,在附近村镇收买一些粮食、船只。史进,杨春你们也随朱武哥哥前去。你们路上要注意安全,遇事不可莽撞。此行关系重大,若是有甚闪失,恐怕会把几百兄弟都陷入险境。你们便带两百人前去,记住,多带些银两。”
那边朱武道:“哥哥放心,这一路下来,我们少说也夺二三十万贯,我便带五万贯,可好?”
这边韩轩摇头道:“少了,带一半过去。多多收买一些粮食、船只。粮食这东西不嫌多。”
那朱武点头称是。韩轩也朝朱武点了点头便又朝陶宗旺道:“陶家兄弟,我知你的本事,等你们到了那八百里水泊,弟兄们的住处就靠你了,别等大伙过去了还没房子住啊,哈哈?”
那陶宗旺也笑道:“哥哥说笑了,我自会为大伙修建好住处。”
韩轩朝陶宗旺拱拱手道:“你可是我们根基的根基啊,等我到了,我还会好好和你说说怎么建我们的根基。”
那边陶宗旺也拱了拱手道:“哥哥严重了,为山寨做事本就分内之事。哥哥能人尽其才,更是我们兄弟们的福分。”
这边韩轩摇了摇头道:“那就有劳兄弟们了,今晚你们就好好歇息。明天一早就出发。”
“好,那哥哥我们就告辞了。”众人答道。
“好。”韩轩起身相送。
一宿无话。
次日大早,张青、孙二娘便带了三个愿意一起走的火家往岭上而来。
五人上的岭腰时,便见韩轩、王进带着几人迎来。
几人也都是性情洒落之人,略作寒暄,在岭上用了早饭,大队人马便又继续东进。
一路而来,众人走的都是中原腹地,沿途并没江湖同道占山为王,遇到州府都是绕路而行,只有碰到税卡时才横冲直撞过去。
走了二十多日,看看进入济州境内,并没一场厮杀。
过了黄河后,韩轩便派了几个精干喽啰来李家道口联系朱武、史进。
还没进入济州境内,众人便得了消息,杨春已经带着几百个喽啰把住梁山,陶宗旺已经带着他的建筑队建了大片房屋。朱武,史进则在李家道口修建酒店,同时收买粮草物资。
离李家道口还有三五里,便见朱武、史进打马而来。
隔着十数丈,史进便扯着嗓子吼道:“哥哥终于来了,想死我了。”
韩轩看二人来迎接,也打马上前。
相距丈余,几人才勒住马。
这边韩轩抱拳笑道:“一别多日,两位兄弟可好?”
那边朱武还没说话,史进便叫道:“好是好,就是兄弟们不在一起,想煞人了。”
那朱武笑道:“这不就来了吗。”
这边韩轩道:“今天可是个大日子,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好。”
韩轩话音刚落,史进便叫起好来。
这边陈达也带着张青、孙二娘上来。
众人见了礼,略作寒暄,便一起往李家道口而来。
还有里余,远远便见七八间土房,其中一半还在修建中,盖好的几间从墙壁上的土色和屋顶的茅草颜色也能看出都是新建的。
韩轩已经听带路的喽啰说了李家道口有酒店的事情,但也没想到进度这么快,有点意外的道:“兄弟手脚好快。”
这边史进道:“这都是陶宗旺的功劳,还是哥哥识人,这陶宗旺建房子真的没话说的。”
那朱武笑道:“山上已经建好好多间屋子,还有一些独立的院子,那陶宗旺此刻应该还在山上呢。”
韩轩听得山上进度更快,喜道:“干的好,快,我们快前去看看。”
一行人说笑着来到水泊边。
水泊边已经停了三只小船,每只船上都有两个小喽啰。
朱武、史进带来的十几个喽啰都是水边长大之人,下水撑船都不在话下。
那边朱武道:“这些日子,小弟也收买的五十多艘大小船只,只是害怕做公的警觉,都在芦苇荡里藏着。我们先乘一只船上山,剩余两只船载些会撑船的孩儿们去驾船,不消多少工夫,也就把所有人渡过去了。”
这边韩轩点了点头道:“谨慎还是没错的。”
韩轩现在的心思却是都在眼前这浩荡的梁山水泊上,虽是恨不得马上进泊,看看这梁山水泊形势,不过他也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若是他们都渡过去,有官兵杀来时,恐怕大半人会被杀散。便对朱武道:“我还是第一次见这般浩荡水泊,正要在这水泊边看一看。你招呼一些会撑船的兄弟去驾船来,我们最后一拨过去。。”
这边朱武拱手道:“好。”
朱武听得史进这般说,自去后面队伍里找会撑船的喽啰。
三只小船载了二十多个喽啰进入芦苇荡。
没多大功夫,芦苇荡便划出五艘大船,八艘小船来。
大船载的二三十人,小船只载的七八人。
韩轩在岸边看着大批喽啰带着辎重驾船前往梁山,便对身边的朱武道:“我们还是得招揽一些渔夫,要是可以撑船,也可以在水上厮杀的就最好了。”
朱武笑道:“此事容易,最近风传朝廷要把八百里水泊括为公田,百姓要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似此苛政,百姓怎能不逃亡。我等在梁山扎寨,当不缺人手。”
韩轩记忆里也有一些括田的记忆,因为宋朝不禁土地兼并,很多百姓的田地都是辗转多次买卖,有时为了逃税,买卖并没去衙门备案,只是在私底下订立契约。还有一些则是开垦荒地而来,根本就没田契。没田契田地,朝廷都是可以没收的。
若只是这样,倒也算不得苛政,毕竟都是按律办事,但是为了搜刮更多的钱财,大奸臣杨戬还颁布了新的尺寸。新尺要比旧尺小一些,因此所有百姓的田地丈量时都要比田契上的“多”,朝廷便把这“多”出来的田地也拘没,再强租给原来的百姓。
百姓种的还是原来的田地,赋税却多了一块,因此民间怨言很大。
梁山八百里水泊便被那些贪官污吏看上了,因为这些水泊乃黄河决口所致,不仅水泊是无主之物,凡是被水淹过的地方,贪官污吏都可以指为退滩,不认之前的田契。
韩轩摇头道:“苛政猛于虎,这般下去,天下必然多事。”
陈达笑道:“管他什么苛政不苛政的,除了哥哥,便是天王老子也管不到我们。”
众人说笑一阵,才和最后一批人上船往水泊里而来。
驶了里余,船只便进入芦苇荡中。
站在船头甲板上放目望去,丛生的芦苇便仿佛一道道墙一样,把水面弄得和迷宫一般,其间港汊横生,稍远一些,便只能看到一片枯黄的芦苇花。
若是不熟悉水道,便是站多高,恐怕也找不出正确的水道来。若是乘坐小船,一人多高的芦苇荡足以让人看不清水道外的任何情形了。
走了片刻,史进便被绕晕了,问道:“你们是如何记住水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