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又赶了一整天路,傍晚的时候终于到了长庆镇,这么晚回村也不可能,所以在镇上找了家小客栈,要了两间房歇息了。镇子里到处都贴了告示,说按照户籍人口,每人每天可以领到一斤粮食,还可以领一身棉衣。这些东西都是下放到村里的,还按每家土地多少发放冬麦种子。这一斤粮食,也只能保证大家饿不死而已。
第二天一早,赵大牛拿来了两朵小白花,要两个孩子戴在头上,赶车的人也答应明天把他们送到沿河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小雨就想笑,可不是沿河吗,所以大水一来整个村子都被淹了。也不知道水退了现在村里是个什么样子。
带着不安的心,一路往村里去。走了十多里路就能看到沿途有被水淹过的痕迹了。家田里仍然有被淤泥压倒的庄稼,路边也有一些残枝断丫的,路边不远的一个田坎上,还能看到一头被水淹死的小猪,看不到一点生机。路可能被整理过,所以还好,越走就越让人心里难过,天灾的威力是如此巨大。
在小志的欢呼声中,终于到了。看着眼前的状况,很不好,村子里大家都住得比较集中,年久的地房子泡过水都倒了很多,现在还矗立着的也不到三分之一,多是砖房和新建比较结实的房子。
这时已临近午时,却没看到多少人家的烟囱有烟冒出来,估计领到的这点粮食只够喝两邨稀饭吧。到了自家房子门口,这房子全是用青砖成砌的,在周围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中间显得特别显眼。三间正房,两间偏房,没有院墙,所以一目了然。
赶车的人把他们送到就走了。屋里的人听到外面动静,出门看到院子里抱着牌位,戴着白花的小雨和小志,明显惊到了,“爹娘,你们快出来,小雨小志回来了。”不一会儿,从几个屋里就涌出来十多个人。
一个脸色黝黑的瘦削的中年男子看到他们,眼里闪着不可思议,“小雨,小志,你爹娘咋就走了呢,我那可怜的兄弟啊!”说完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小志叫了声大伯,小雨也跟着叫了大伯。这时旁边那个面相有些刻薄的妇女扯了一把秦川海,“你一个大男人,这样嚎也不怕人笑话。”这应该就是本尊的大伯娘王大丫了。“唉哟,小雨小志快进屋里来坐坐。”看着站在后面的赵大牛,小雨也给他们介绍了下是遇到的好心人,就是他送他们姐弟回来的。
也一并把赵大牛让到了堂屋里。一进屋明显能闻到浓重的霉味。王大丫叫刚发现他们的小孩应该是秦小洛给一人倒了一碗水来,秦川海明显还在伤心,拉着小雨问了他们这几个月的情况,知道自己兄弟是因为大姐见死不旧,也在那里将秦如贞狠狠的骂了一顿。原来他们也动过去找秦如贞的念头,只是稍了两封信都没有回音,加上一大家子人太多,没有盘缠叫车,两家人起了分歧,秦川海一家就留在镇子上,靠衙门每天两碗的清粥也挨过了这几个月,他们也才刚回家七八天时间。
自家房子被水一淹就垮掉了,所以全家都搬到小雨家里来住了。秦川海一个劲的感谢赵大牛把小雨和小志送了回来。后来又商量给秦川河和李菊花立个衣冠冢,以后方便祭拜。
小雨看着王氏那眼睛在滴溜溜的转,总觉得他没安好心,不过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王氏和儿媳一起去厨下做了饭来,只一个一个窝头,再一碗清粥,连咸菜都没有。吃过饭他就一个劲的催促赵大牛回去,两个孩子有她们照顾就行了。赵大牛一直推口说等秦川河两口子的坟立起来才走,他也觉得小雨的大伯娘不是个简单的人。
秦川海牵着小雨小志两姐弟去了村长家,说了秦川河两口子的情况,村长也不胜唏嘘,村里有人受伤,但除了秦川河两口子,还没人因为这场灾送命的,因为世代住在大河边,所以每到汛期看到水位上涨大家就会撤离,只是这次水来得太急,冲垮了河堤,人虽逃了出来,钱财却损失不少。
村长看了明天日子就适宜。现在家家都受了灾,都在忙着重建,小雨也不打算做酒,所以跟赵大牛商量好这会坐车去镇子上买些香烛纸钱。秦川海说是他们赶路累了,让自己的大儿子秦小强去一趟镇子上就行了。小雨现在可不敢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上有钱,所以以赵大牛的名义拿了二两银子给秦小强。小雨本来想多拿点钱给父母置办一副薄皮棺材的,可看着王氏和儿媳刘氏看着赵大牛拿银子时那贪婪的嘴脸,临时改变了主意。
本来自己姐弟逃难这么久,蒙好心人收留送了回来。出钱给买些香烛纸钱已是天大的恩情了,何况棺材可不便宜,最差的都得二两银子一副。本来也只是个衣冠冢,自己和小雨以后还得生存,简单就简单点吧。把自己的银子都找机会放在赵大牛身上,比起这些名义上的亲人,反而是赵大牛这个外人更让她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