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母亲离去叹息的那一声,李劲松心里也不好受。可是她娘说了那么多姑娘,他也有偷偷去睢过几个,可就是没感觉。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个什么要的姑娘,只是记着先生说过妻子是要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一定不能马虎。想着想着,不知道怎么就想到小雨了,那个小姑娘有一双明这的眼,让人只一眼就能记住她。还有她的镇定从容,让人总会忽略她的年纪,可是一想到她的年纪,唉,那还是个孩子呢,自己都在想什么啊。甩过不切实际的想法,拿起书看了起来。
此刻小雨收拾完东西,已经坐在牛车上往赵家村去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已以在某人心里挂了号。虽然有点小插曲,但今天第一天还算顺利。怀里抱着钱袋,感觉沉甸甸的,东西都卖完了,今天收入很不错呢,大家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
回到家把东西收进去,又多给了老赵头五文钱,毕竟他年纪那么大,这么晚了还专门跑来接他们一趟。老赵头多得了五文钱,一边夸赵大牛大气,一边高兴的驾着车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全家人都围着桌子坐得整整齐齐的,大家都盯着小雨。看着大家期盼又带着点兴奋的眼神,小雨都被感染了,前世也做过几单大生意,都不及此时心里那种满足感。掏出钱袋,然后大家都认真的看着小雨数钱。
一两,二两,三两……今天买了一百碗粉,一百五十斤螺蛳,总共得了快九两银子,除去中午赵大牛买材料的钱也剩下七两多,也就是净赚了七两银子。这在农家可是一大笔钱啊,平时五口之家一年花销都差不多了。看着大家不可思议的眼神,小雨觉得还算淡定,“这七两里面还包括我们的人工费,柴火费啊,以及一些零碎的东西,实际就算六两差不多。而且今天是第一天,很多人吃个新鲜,以后不一定会天天有这么好的生意的。”
看着大家都有些飘飘然,及时的给清醒一下。小雨把钱给黄氏让她收着,可黄氏非小雨的功劳大,两个人在那里推来推去的,后来还是赵大牛叫黄氏先给收着,等以后小雨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今天大家都很辛苦,晚上黄氏用韭菜炒了一大盘鸡蛋,腌了几根小黄瓜,抓了一大把腌菜用油拌了,再蒸了一大锅杂粮饭,只是今天饭里的大米明显多出了不少,自家三亩稻子收了六百斤,除了交税的三成,留下七成给老屋送了一成半去,现在仓库里还有三百多斤,今年算是收成不错,可以吃几顿饱饭。
娟子的手帕绣好了,吃过饭就拉着小雨去看。还别说,娟子的手艺不错,绣工,配色,布局都很不错,得到小雨的肯定,她直说明天要是卖了好价钱就给小雨买糖吃。有点无语把自己当小孩哄,多大年纪还吃糖。不过看着娟子那么兴奋也懒得说她了。
这几天气温开始低了,黄氏吃过饭就在给大家赶制冬衣了。黄氏还把娟子和大志穿旧了的的薄夹袄叫小雨小志穿在身上,还真暖和很多。吃过晚饭,赵三又悄悄的担了两担螺蛳过来,也估了二百斤,结了钱给他,高兴的回去了,不过他说这几天螺蛳好像越来越难捡了,村里也有不少人在捡这个,估计是有人看到他们一家在镇上卖这个,所以动了心思。
赵三走后不久,陆陆续续的有好几个人来家里打探问他们收不收螺蛳,一听到两文钱一斤收,都高兴的跑回家去带了过来。这一忙活,就又收了一百多斤,这下好了,不用自己再特意去村里说了,估计明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他们家收螺蛳的事了。
还是半夜就要起来卤螺蛳,一家从忙忙碌碌的,到镇上花婆子也差不多摆完了,在那收拾着呢。小雨先跟花婆子道了谢,花婆子这才知道昨天发生的事,还好顺口提了句让劲松过来看看,小雨又说把租再涨二百文,花婆子一开始不同意,都说好了,哪能再涨呢,但小雨坚持,后来还是收下了。
想着这家人还真是会来事,知道要不是靠着他儿子的关系,生意可不好做。高兴的收拾东西回家,晚上看到李劲松回来,还忍不住把小雨好一顿夸:“你说那家人还真是会来事,昨天你帮了他们的帮,这不今天那个叫小雨的小丫头一个劲的给人道谢,还非得给我涨了二百文的租金,我不收还不成,那个机灵劲啊,可真逗人喜欢。这下好了,我们不但不用交摊位费,还能再赚一百文呢。”
李劲松听到自家老娘收了钱,只觉得心里闷闷的,想抱怨她不应该收吧,又说不出口,而且她娘说的也是对的,龙眼要不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那每个月的保护费还有麻烦可不会少,那就不是二百文能解决的事。可是他就是心里不舒服,不想收小雨的钱,不想她算得那么清楚,找了半天理由,就是看小雨一家人做生意不容易,说好了租金,哪能说涨就涨,对,就是这样,明天把这钱退回去。想好了主意,李劲松睡了个好觉,因为明天要去还钱,还有点小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