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谨慎小心地恢复了和晚晴的关系,每周他们只长聊一次。虽然相隔很远,他通过网络也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对面逐渐开启的心扉。而在十二月前,那只露出一条门缝。
----------------------------------
宋连天[17:09]:
我承诺过今天把文件发给你,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孙晚晴[17:10]:
恩
宋连天[17:10]:
你总是让我食言
孙晚晴[17:11]:
我没有啊
宋连天[17:11]:
好几次了……
孙晚晴[17:14]:
阿姨年纪大了,不记得
宋连天[17:16]:
哼
孙晚晴[17:17]:
你不会是说你给我的东西吧?
宋连天[17:19]:
你自己反省吧
宋连天[17:23]:
我有个新发现——把黄瓜、苹果、橙子和生梨一起榨汁
有清新的最初口感,橙子保证酸,生梨保证甜味,苹果保证回味有香草气息
孙晚晴[17:36]:
阿姨回来了
这几样水果都是寒性的呀
宋连天[17:44]:
我只是意外发现一种奇特的口味
我太敏感了
小事能伤心,也能欣喜
孙晚晴[17:52]:
是啊,你太累了
宋连天[17:54]:
南方的莞香树能提供香料。但只有受伤的树会分泌油脂,因此人们故意划伤它。我的心如果能像莞香树那样,激发美好的情愫,那我不会拒绝新刻上伤痕
孙晚晴[17:55]:
有时候觉得你比我坚强多了
宋连天[17:55]:
我想在办公室焚香,被我爸拒绝了。家里的香料很贵
孙晚晴[17:57]:
你是不是还葬花呢
宋连天[17:57]:
我不学林黛玉
不过最早葬花的人是唐伯虎
孙晚晴[17:59]:
我觉得黛玉最有资格
宋连天[18:00]:
红楼梦我看了五遍了
源氏物语也还行,但不如红楼梦
日本人不欣赏复杂多变的叙事技巧
日本欣赏细节的反复陈述,哪怕雷同了
孙晚晴[18:01]:
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宋连天[18:01]:
红楼梦看不下去?
孙晚晴[18:01]:
源氏物语
红楼梦我每年都看一遍呢。我大学时代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书
宋连天[18:01]:
你也是?
孙晚晴[18:01]:
你也是?
-----------------------------
电光火石间有多少温婉曲折!此刻宋连天的惊喜,超过了他这一年里发现苏堤的桃杏、洛阳的牡丹花、园区的栀子花和紫薇花、满觉陇的桂花时欢喜的总和!如果接近自己暗恋的人,结果仅是看清楚她的缺点,那么或许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幻想(连天原本祈求这样)。但他看到的是他们可以成为知音,至少存在这种潜力!他们就似两面相对的镜子,不断反射的光芒并未衰减,反倒是互相强化了彼此的光芒和自我形象。
他们不是同事,也不是暗恋与被暗恋的关系。他们是故人,倾盖相知。如果一定要具体界定他们“认识”了多久,那应该是《红楼梦》的年纪,是中国的历史岁月吧。
“你也是?我也是。”
两个孤独的生命,来到世上只为了这么两句而已。
爱慕之余,意识到他们之间隔着一位孙晚晴丈夫的失落感,撕裂了他的心。这真的就如镌在莞香树上的刀痕啊!他眼球上浮动的、感动的泪,莫非就似受伤的树分泌的香料么?
-----------------------------
宋连天[18:01]:
物哀
日本的风格
《古都》不错,写的就是京都
孙晚晴[18:04]:
川端康成我大学里也读过,不过都记不住了
宋连天[18:04]:
又找到我们相同的一面!阿姨,我好高兴啊!
孙晚晴[18:04]:
好吧,忘年交
宋连天[18:04]:
可以作为旅游之前的功课,再读一遍
园区这两天满地黄叶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孙晚晴[18:06]:
好想来看看
------------------------------------
一周过去了。每天宋连天都很想和晚晴说话,如吸食鸦片般上瘾。他时常发出一条消息,然后害怕等待的折磨,故意远离办公桌,和同事们闲聊片刻,或去上个厕所,或去泡杯茶,回来看到晚晴回复,他才心平气和地说下去,汪洋恣肆。
------------------------------------
孙晚晴[16:50]:
工作疏漏了,不过那天说你帮忙记住的
宋连天[16:51]:
我真不能指望你记得
孙晚晴[16:53]:
这就对了
宋连天[16:54]:
负能量
宋连天[16:55]:
OC工具的表情里缺了一个图,我一直想用
qq里面拿锤子敲人脑袋的图
孙晚晴[17:37]:
忙死了。哈哈,你自己捶自己,然后自拍一张发过来
承认你在工作上帮了我不少
宋连天[17:47]:
这两天园区召开年终会议
遇到一桩可笑的事
孙晚晴[17:48]:
说来听听
宋连天[17:48]:
银杏到了最成熟的颜色,带一点红的缃色,赤金色或橙黄色
------------------------------------
午休的时候,宋连天在银杏树下拍摄风景,一个公司的头目见了,回去说了出来,赞叹了一句“这里的生活很悠闲”。G部门老总当即命令物业把园区满地的黄叶扫净了(从他眼里看,留着很丑似的)。他畏惧美,他永远受苦才是安全的。所以希望下属变成他一样。
连天向晚晴数落着那位老总。
-----------------------------------
孙晚晴[17:53]:
对比他们来突出自己,你的追求也太低了
宋连天[17:53]:
好吧
《古都》里面的千重子,喜欢看比睿山的山色,北山的杉树
她的父亲也喜欢看
看到他们我反而觉得更亲切
孙晚晴[17:58]: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你只需找你的知音,不可能改变所有人
宋连天[17:58]:
我找到了,阿姨。他们从来没有“相候赤栏桥”的回忆,自然也不会懂得“独寻黄叶路”的怅惘。可是我希望有的人能懂我。
我也有很土的地方,比如穿衣搭配
你审美能力比我强,怪不得一直能欺负我
孙晚晴[18:08]:
小诗人,因为真理在我这边
宋连天[18:13]:
看来我是要定期被你欺负一下,才能越来越进步
这年头女人是不是觉得男人普遍幼稚呢?
孙晚晴[18:18]:
你还有自知之明
这点要肯定
宋连天[18:23]:
成熟还有个说法
老气横秋,不想做老人吧
夏天那会儿你是不是戴翡翠手镯的?
翠绿的,老气
孙晚晴[18:25]:
我说你老,和你说我老,伤害程度是不一样的
哼
宋连天[18:25]:
别生气啦
翡翠有两种颜色。翠就是绿色,翡是紫色的
紫色的很适合你
孙晚晴[18:28]:
有眼光,要是我自己买我也会买紫色
上课要迟到了
宋连天[18:28]:
今天是望月啊,到街上看看
------------------------------
连天关闭电脑后,走出公司,独立在十字路口,仰头注目满月。
相对于无缺的明月,连天并不更爱冉冉斜阳或春花秋叶。但他时常慨叹的只是无人陪伴观赏后两者。至于桂华蟾宫、婵娟玉兔,大约是中国的传统认为“天涯共此时”的缘故,冰冷的清辉早已被赋予人文的温暖和慰藉,他也就不再奢求更多。唯有今夜,他祈祷着孙晚晴能记下他聊天工具上说的最后一句话,真个的抬头望一望。黑夜是无尽的,一如孤独和死亡。冬季的寒风彷佛吹去碧落九霄的尘埃,望舒是澄澈的,浑圆完美,也只能代表众生短暂的生命、循规蹈矩中所得有限的欢愉。孙晚晴带给宋连天的痛苦和快乐比例其实也是那样的。他们每日下班后的联系,也似风里的游丝。因而天上的玉轮宝镜,是他们两个寂寞辛苦灵魂的唯一连接点,既能看到对方,也能正视自己,直至——终老!除此之外,各自悲欢,各自冷暖,近在同城,又不可方思。心头回荡着这些,宋连天恨不得望穿那个,此际有一丝可能投影在伊人秋波中的,水晶做的圆盘。
他即兴作了一首诗,通过微信发送给了那名叫“芳草”的人,这次他又不大希望那是孙晚晴。一半是因为害怕期待回复而产生焦虑,另一半却是他觉得诗作得仓促,还需润色。
扬州的苏敬琨到上海出差,今晚和连天约在一个茶室见面。他们是通过昆曲网络论坛结识的。苏敬琨能够抽丝剥茧地说出大部分中国传统剧种的源头、发展、演变、特色和相互间的关联。连天对这位兄长的曲学知识极为仰慕,他们还切磋过散文。时下光怪陆离的种种昆曲实验剧、先锋剧、结合西方话剧、歌舞剧等,敬琨嗤之以鼻。他常批评说,
“作者不懂曲牌令行家哭笑不得——粗牌子当细曲写,曲牌节奏与曲词情景风马牛不接,曲情违拗,曲词属性与人物身份或场面不合,引子当正曲用,北曲分唱,不知散板曲子而随便想当然,用死牌子,曲牌联套乱用,南北曲本体功能定位不清楚,南曲衬字不知加何处,北曲语色不对,冲场曲子当大曲子使用,对头曲子碰头,换头格不知,不懂曲白缠达,苦情引子从不知何用等等等等。这几年的新编戏,知道这些吗?所谓的‘专家’们,不重视不研究,又不及古人对音乐的熟悉程度。就好像外语语感差,还不肯学语法规则。在昆曲的‘末法’时代,我们应该像钻研学术理论那样,分析曲牌的音乐属性。”
事实上,敬琨也不过是某家央企扬州分公司的小职员。他的剧本进入过许多“专业人士”的法眼,但总有“资金”、“人员”、“时机”、“政策背景”等等“现实因素”干扰,无法登上氍毹。而这些掣肘对于时下那么多“大手笔新戏”,是不存在的。
今天,他们破天荒地谈论起男女之间的困扰。连天原原本本地告知了他的痛苦。
“这说明她觉得和你也是朋友,但是和那个L更谈得来而已。”敬琨的第一句评论就打击了连天。
“也许吧。他们都喜欢做菜。何况同一批入职的,一般新环境下起初两个月会互相依靠。”
“不完全是。现代社会,人们具有很多特殊感情。有些感情,不一定需要是夫妻、恋人。可能是远远近于好友的那么一种仅次于家人的特殊关系。其他比较正派的人,或者仅仅是出于经历匮乏,因而粗暴地将其归于暧昧。但这确实是中国社会、尤其是职场普遍存在的。”
“文艺使人充满人性的关怀。你没有简单地指责我爱恋一个有夫之妇。也谅解了他。其他女性朋友的评价就很激烈,说S在测试自己魅力,玩弄男人。”
“嗯。认为这是品质问题,也大有人在。但我的观点是,只要没有事实越轨,很难从道德上批判她。当然她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但你也可以更干脆、决断,不要招惹她。”
”我11月没怎么理她。现在,她好像又很开心我来找她了。微妙的转变,我能感受到。”
“暧昧也不一定是虚伪,很多现代人需要这种特殊情感。因为好多人成家,并不是因为爱情。包括——我!这是我们的国情。我不是你,但我能懂。我曾经被一个女孩抛弃,她结婚后我依然爱了她几年。最后我拯救了自己,彻底放下了。眼下你们这种关系绝不是正常的恋人,但不该被道德绑架。可以随时冷淡为前提,互不伤害。”
“我做不到随时冷淡。”
“有一点她并不妥。她让你始终猜想,却没有透露一丁点她的家庭和婚姻。你唯一的信息都是从同事那里问来的。如果有一天她彻底冷淡了,那她欠一个交代。不过,很多人因为家庭不美满才会和其他异性有一些暧昧行为。某种原因、也许是道德枷锁或世俗的眼光,使得他们缺乏结束不幸婚姻的勇气,连和人倾诉都做不到。而他们又需要异性给予关心和温暖。”苏敬琨长的是标准东方人的脸,特别平实端严(如果在古代,那是名臣、贤者的规范相貌,今人却不认为是英俊的)。听他娓娓道来,连天疑窦尽消。
“所以我理解她。我甚至……如果她恢复单身,我不介意她的过去。”
“别傻了,你父母不会同意的。有才有貌的小伙,偏偏找有婚史的女人?”
“怨只怨我们的文化,催生了如许多爱情贫瘠的婚姻。误了她,也害了我。”
“我无法回答你。或许她与你们聊聊只是聊聊,开心,却从来没想过别的。她的家庭生活平淡如白开水,但也是她依据社会定义所能得到的归属。我可不喜欢这么复杂地揣测人。我很幸运,我创造了太多团圆的剧本,曲终人散时,都是在近乎婚礼的巅峰瞬间,又一遍遍重复。这对我的人生也是一种补偿。”
“永恒婚礼……轮回的世界……尼采……”宋连天呢喃着,眼前又浮现出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景象。对中国这样古老濒临死亡的文明,真的远不如简单而充满力量的、新的国家吗?今天的连天和敬琨们,都被生计所累,鲜衣怒马的青春风流是无缘的。
敬琨又问及他的文学创作。
连天沮丧地摊手,“我的诗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我用典雅纯粹的格律诗去表达现代人的困境,于是旧诗、新诗两方面都不理解我。”
“文学就是需要创新呀!光荣的荆棘路,会有后继者的。那么你的小说呢?”
“出版社生存艰难,经济价值是优先考量的。至于杂志期刊,他们甚至不设发表长篇小说的版面。”连天的心已成灰。然而他们定期彼此鼓励,各自坚持着看似没有希望的东西。
送走敬琨,连天的手机提示灯亮了。他想,那不过是敬琨补充刚才遗忘说的话而已。
可他只看到了一个问号,来自昵称为“芳草”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