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舅名佾,字公伯,又传名景休,宋真定灵寿人,大将曹彬之子,仁宗曹皇后之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不贪图皇亲国戚的荣华富贵,却爱慕淡泊清虚,待人接物极为亲切和蔼。宫内的人,上至后妃,下至臣仆,对他都非常敬重。
有一天,曹国舅带了几名随从,简装轻骑,到郊外游春。只见远山近水,春光明媚,景色宜人,堤岸上的垂柳,像条条绿线,随风飘荡;林中的小鸟,似穿梭一般飞翔争鸣。遍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溪中流水潺潺,碧绿澄澈。久居深宫的曹国舅,眼观大自然如此旖旎风光,呼吸着这春天的芳香气息,心情格外的舒畅。便信马由缰,尽情饱览春光。
忽然,从林荫深处传来一阵阵悲凄的哭声,打破了他宁静的心绪。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悲切,不由得牵动了他的怜悯之心。他骑着马顺声而去,走不多久,便见不远处山坡上,有一老妇人,披头散发,趴在一个新坟头上,痛不欲生地放声大哭。他勒住马,令下官前去问明原因。
少顷,下官转来禀报道:“老妇人是在哭她死去的儿子。”
曹国舅说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尔等当劝慰她,莫要过于悲伤。”
下官道:“她说,她的儿子并非病死,乃是被人打死。”
曹国舅惊讶道:“竟有这等不法之徒!尔等再去询问老妇,是何歹徒如此猖狂?因何将其子打死?”
下官答道:“已然问过了。她说有一狗官来郊外游逛,见她儿媳有几分姿色,便命人来抢,她儿子气愤不过,上前保护,被歹徒打死,儿媳也跳河自尽了!”
曹国舅一听,义愤填膺,立即命下官道:“快将老妇人带来,我要问个明白。”
老妇人来到马前,未等曹国舅下马,便哭诉道:“青天老爷,万望为民作主啊。”
曹国舅问:“尔可知狂徒是哪一个?”
老妇人悲愤地言道:“就是那个万恶的曹国舅也。”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有一下官喝斥道:“你这老妇人,为何信口雌黄?谁不知国舅爷心地善良,爱民如子?怎会抢你儿媳,打死你儿?”
老妇人一听,愤怒道:“原来尔等是官官相护,我一个贫妇人,还会诬陷好人不成?”
另一下官说道:“马上坐的就是曹国舅大人。我们每日随从他左右,从未见他作歹,尔不是当面诬陷好人吗?”
老妇人听到此,像疯了一般,忽地站立起来,扑向马前,狂吼道:“原来你就是狼心狗肺的曹国舅,原来你就是夺我儿媳,杀死我儿的恶官。我.....我.....我与你拼了。”
老妇人一狂吼,那匹马猛吃一惊,昂起头长嘶一声,便放开蹄脚奔驰起来。老妇人飞也似地追上去,死死地拽住马尾不放。惊马狂怒,扬起后蹄,只一蹄便把老妇人踢死在地上。下官们急忙散开,从四面围上去,拦住惊马,救下曹国舅。曹国舅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地对下官言道:“快....快....快救老妇人。”
下官答道:“老妇人已被马踢死了。”
“啊?”曹国舅大吃一惊,心情非常沉痛半天说不出话来。
下官劝慰道:“国舅爷,莫要为一个疯婆子伤心。回宫歇息去吧。”
曹国舅叹息道:“唉,身为国舅,如此胡作非为,害死一家无辜百姓,罪孽深重,国法难容。”
众人一听,更加糊涂起来。怎么国舅也承认此事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曹景休有个弟弟,一向骄纵不法。凭着他是皇亲国戚,胡作非为。景休多次劝弟改恶从善,均未见效。刚才听了老妇人一席话,他心中早已明白几分。可惜,尚未容他开口,老妇人即死于马蹄之下。曹国舅感到痛楚万分,心中更加愤慨,便策马回宫,决心启奏万岁,捉拿兄弟,以正国法。
不料,当他回宫后,听说早有人将此事启奏万岁。万岁震怒,其弟已畏罪潜逃。
曹景休深以其弟之行为为耻,遂弃官隐迹山岩,精思元理,求仙学道。
有一天,遇见钟离权和吕纯阳,二仙问道:“闻子修养,所养何物?”
曹国舅答曰:“养道。”
钟、吕二仙又问:“道何在?”
曹国舅举手指天。
二仙再问:“天何在?”
曹国舅引手指心。
二仙笑道:“心即天,天即道。子亲见本来面目矣!”遂授以还真秘术,引入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