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75600000151

第151章 大善之家

京师九门屯,谁都知道,沈老爷是个非常吃得开的人。

沈老爷不是官老爷。

沈老爷是个商老爷。一个十分成功的商老爷。

沈老爷的生意很多。衣、食、住、行、钱、粮、兵,沈老爷每一样都做,而且每一样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沈老爷做生意,有个原则。沈老爷做生意的原则是,生意可以做,但不可以做得太深。赚钱可以,但是不可以赚得太多。不可以赚得多到同行都没有钱赚。尤其不可以赚得多到给沈家和自己带来危险。

沈老爷知道,衣、食、住、行、钱、粮、兵这七样,每一样都是民之根本,每一样都是国之根本。生意若是做得太深了,钱若是赚得太多了,就有可能因为一己之动而影响民本,甚至是影响到国本。

生意若是做成这样了,那么,生意做得越深,赚钱赚得越多,沈家便会越危险。因为,没有哪一个君王,或者哪一个朝廷,希望看到一位商人将生意做到这种程度。

所以,沈老爷做这七样生意,只是做其中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沈老爷做的,都是这七样东西之中的极奢品。

衣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布料。衣料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食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食材。食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住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建材。建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行的生意,沈老爷只用最好的车材。车材不仅要好,而且一定要贵。

这四样生意,沈老爷不仅用最好最贵的材料,也用最熟练、最老道、最有天赋、最有经验的师傅。这样的材料,这样的师傅,保证了沈老爷做出来的衣、食、住、行之物,又好又贵。

钱的生意,沈老爷只做古钱。古钱不仅要真,而且年代一定要够久。够真,够久,才能够雅。古钱之物,越雅,价钱便越高,利润便越丰厚。

粮的生意,沈老爷只做精粮。精粮的品质不仅要高,而且产地一定要非常稀少。质高,物稀,这样的精粮,不仅吃起来可口,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兵的生意,沈老爷只做饰兵。饰兵不一定要好用,但一定要足够华美。京师之中那些个连剑该怎么拿都没摸透的翩翩贵公子,若是不在腰间悬一柄沈老爷家做的饰剑,都不好意思跟朋友一起出门。

沈老爷做的这些东西,价格虽然高得吓人,但生意更是好得吓人。因为,京师之中,从来就不缺大富大贵之人。大富大贵之人,从来就不缺大把大把的银子。

大富大贵之人缺的,是能够彰显他们的大富或大贵的东西。而沈老爷做的这些东西,正好符合了他们的需求。

所以,沈老爷家做的东西,虽然极贵,但那些富贵之家却趋之若鹜。

常年做这些富贵之家的生意,常年与达官贵人打交道,沈老爷自然就吃得开了。

不过,沈老爷知道,仅仅只是在达官贵人之中吃得开,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吃得开,甚至可以说是吃不开。

因为,沈老爷想要的,不只是沈家一代人、两代人或者三代人的富足与安宁。

沈老爷希望,沈家的富足与安宁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哪怕不能传个千秋万代,至少也得传上个十代八代。

沈老爷好读经史。所以,沈老爷知道,若是想要将沈家的富足与安宁至少传上个十代八代,沈家便得在平民百姓之中也吃得开。而且必须在平民百姓之中吃得开。

民,才是本。

达官贵人,帝王将相,一茬一茬地来,一茬一茬地走,一茬一茬地起,一茬一茬地倒。唯有万民,如一永在。

万民不动时,卑微如草。万民动时,便是天,也能掀得翻。

沈老爷熟读经史,自然明白,历朝历代,万民动时,最先倒霉的是哪些人。沈家,绝对不能成为那些人之中的一个。

所以,沈老爷行善。

沈老爷在沈家先祖传下来的家规之中增加的一条铁律是,日行一善。

沈家,每日至少必行一善。

从沈老爷将这条铁律写进沈家家规至今,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近二十个年头里,沈家做的善事,没有十万件,至少也有八万件。

毫不夸张地说,京师九门屯这一片的所有老百姓,没有哪一家是没有受过沈家所行的善的。京师九门屯这一块地方,路之所以更平,桥之所以更稳,水之所以更清,树之所以更密,是因为其中至少有一大半儿的钱,是沈家出的。

而且,沈老爷行善,也有一些原则。沈老爷行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大灾之年施施粥,更不是随随便便地朝那些穷苦人家家里扔上一包银子。

沈老爷行善,第一个原则是,不能让受善之人感到难堪。

扔一包银子固然省事,但极容易伤到受善之人的自尊心。若是伤了受善之人的自尊心,在沈老爷看来,行善,尤恶于行恶。

所以,沈老爷行善很有讲究。

比方说,沈老爷的一个善举便是,在九门屯最有名的回春堂之中,每天会有十个到此就诊的病人的诊金和药费会自动记到沈家的账上。

富贵人家,即使家中有人生病,也极少有让病人带着病体前来回春堂的。所以,沈老爷的这一项善举,受惠的基本都是贫苦人家。

只这一项,沈家不仅解了许多身患疾病的老百姓的急难,又免去了面对面施恩于人的尴尬。

再比方说,九门屯的那条河上要修建一座新桥了。沈老爷除了捐献银子,还主动担下了为力工们管饭的事儿。

沈家每餐给力工们送去的饭菜,不仅油水多,味道好,而且分量足。足到那些力工们即使放开了肚皮吃也不可能吃得完。足到每一个力工在吃得打着饱嗝儿之余,还能本着粒粒皆辛苦的原则,让自家的娃来拿一些回家去。

沈老爷行善的另一个原则是,该沈家行的善,沈家行。不该沈家行的善,沈家绝对不行。

善无大小,善自然也无该行不可该行之分。但沈老爷坚持,有些善,沈家不能行。或者说,有些善,沈家不能自己行,也不能行得太大。

比方说,前年闹白灾时,即使是京师之地,也是饿殍遍地。

京师之中,但凡是有些恻隐之心的富贵之家,几乎都搭起了粥棚,施粥救民。

沈家也搭了。沈家不仅搭了粥棚,还搭了一些供灾民避寒的棚子。

顺天府自然也搭了。而且,在所有施粥的粥棚之中,顺天府的粥棚无疑是最多的,也是最大的。顺天府施的粥之中,米也是最多的。

一场白灾下来,顺天府尹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诘难,反而因为救灾有力,大受朝廷的褒奖。

顺天府不仅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大灾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灾民一边喝着热热乎乎、粘粘稠稠的白粥,一边求神拜佛地让满天神佛都保佑顺天府尹这个青天大老爷。

只有顺天府尹才知道,白灾来临之前,顺天府的府库之中,早已没有了多少存粮。也只有顺天府尹知道,在白灾来临之前,沈老爷曾亲自进了他的书房,将一大沓善款亲手捐献给了他。

沈老爷如此乐善好施,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自然都记住了沈老爷的好。沈家偶尔需要办个什么事,这一片儿的老百姓都会主动上门,前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帮一把手。

不仅是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即使九门屯这一片儿的狗,也知道沈老爷是个大善人。

沈老爷偶尔在九门屯这一片儿溜达一圈,老百姓家里那些见人就汪汪叫的看家狗,见了沈老爷,也是不哼不哈,摇头摆尾。

能让老百姓感念至此,甚至是让老百姓家的狗都如此,沈家在老百姓心中,自然也能称得上一个吃得开了。

沈家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善邻里,官府自然也不能视而不见。沈家因为行善而从顺天府和京中大员那里得来的褒奖题字,早已是挂得大厅之中满满当当。就连沈家的大门正上方,也有一副大大的匾额。匾额之上,裱的是“大善之家”四个羡煞人的大字。

这四个大字,乃是出自当朝宰辅杜文渊之手。

据小道消息说,杜文渊为沈家写的,本来不是这四个字。杜文渊最先写的,本来是“至善之家”这四个字。只是,因为这个“至”字太过张扬,所以杜文渊才将其改成了“大”字。

更有消息说,杜丞相之所以不敢用“至”字,是因为沈老爷的善举早已传进宫中。当今天子,似已早有为沈家御赐金笔的打算。杜丞相留下的这个“至”字,便是为当今天子所留。因为,只有九五至尊,才可以赐下这个“至”字。

有了这样的成功,有了这样的吃得开,有了这样的声名,沈老爷的心里,按说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值得闹心的事儿了。

只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些烦心的事儿。

沈家,也有难念的经。沈老爷心里,也有烦心的事儿。

沈老爷烦心的,是他的小儿子。

同类推荐
  • 明月系列之沧海月明

    明月系列之沧海月明

    明朝万历二十年二月末,一个从日本逃回的商人,带回了倭寇将要入侵的消息,朝廷中的官员们为此开始积极的准备。但此时的大明王朝,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涌动。太子未立,官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朝廷最大的粮仓被烧,神秘杀手现身江湖,永诚商号的商队被劫,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阴谋?故事就从千年运河边的商都临清开始……
  • 九转龙泉

    九转龙泉

    花石台上凭风立殇情谷底叶飘零绝羽万疆吟佛号九转龙泉尘世遭
  • 水浒品书

    水浒品书

    水浒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很有色彩的小说每个人对水浒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当处请见谅
  • 玄明箓

    玄明箓

    白衣蒙尘,一骑风沙。落天涯摔下马来,他已经筋疲力尽。慌不择路竟然跑进了深山密林。或许这样更好,争取更多时间疗伤。落天涯寻得一个隐秘的藏身之处,拴好马儿,运功疗伤。密林外,人头攒动,气势汹涌。为首的中年男子示意大家停下,眉头微皱道:“真是自寻死路,他进了云龙架。”一侧的青年男子望望四周,秀气的脸上波澜不惊,面无表情道:“传闻此地有进难出,珍禽异兽群集,灵物伤人防不胜防,他摆明是诱我等深入,借地利之手削弱我等。“冷观主此言有理,但已经追到这一步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且我们人多势众,又有何惧”中年男子眼里闪过狡黠的兴奋,看起来格外狰狞。然后振辔入林,大队人马随机跟上。林鸟四窜飞散,乱如漫天繁星。
  • 日落无名志

    日落无名志

    崇祯十五年,锦州城破之际,守城大将祖大寿仅九月大的五子被带离锦州。机缘巧合之下,与跋涉在林海雪原的一神秘老人和一美丽少女相遇。由此展开了一段温情而又波澜壮阔江湖传奇。仗剑横行,斩尽天下不平,明末乱世,唯有屠夫扬名。林泽渲,一剑飞花,斩出来侠义,屠出了恶名。醒握杀人剑,醉枕美人膝,这就是日落之世,这才是乱世江湖。
热门推荐
  • 我的心只属于你

    我的心只属于你

    她是一朵吸引人的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绽放……刘心盎然能否扳倒局势,重赢心爱的他
  • 仙道传说

    仙道传说

    一个以钢琴第一,艺术第一,本学问第一的音乐艺术家。一个沉浸在爱情的伤害后走上缥缈虚无的修仙得道者的传说。一个探索生命奥妙的历程妖魔鬼怪,道佛众生,持续了万万年的争斗。神州大地人民,不惜一腔热血和生命,扞卫孕育自己的土地与天地神魔进行着,生于死火与血之较量,无数生命和信仰谱写着,上古华夏的灿烂文明。传说中众神大战后被封印南荒结界里竟然是魔界文明,神秘的魔法元素,强大的幻兽,传奇的蛊毒巫术,精妙绝伦的铸器之术,及千奇百怪种族,漫长岁月的交替,上古众神封印力量逐渐的消逝,两种强大的帝国文明水火不相容。
  • 傲世三公主

    傲世三公主

    天才特工兼第一势力慕容集团总裁,却遭遇十年来亲人的无情设计陨落。再度睁眼,异魂入世,她成了天圣王朝人人敬而远之的白痴三公主!不变的身体,替换的灵魂。一代女王的重生,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娇医

    娇医

    齐妙穿越了,一睁眼就成了病鬼世子的夫人,拥有逆天医术和满身花香。世子重生了,才醒来就看到前世深爱的女子,发誓要宠她爱她,为她谋划将来。于是,逆天的她和洞彻先机的他完美结合,双“奸”合璧。绿茶婊继母曾逼死她生母?奸生子姐姐想逼她让位?奸诈小叔想抢走世子爵位?变态公公想害死儿子玩扒灰?那些谋夺他们幸福的贱人就该踩在脚下,尽情践踏!可是世子大人,您日益龙精虎猛,笑的满脸腹黑是肿么回事?“世子爷,夫人‘不小心’把银票烧了。”“这些送去,不够再添。”“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艾子杂说

    艾子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皇无双

    战皇无双

    若想登峰造极,唯有无所不用其极!一生失意的落魄大学生叶飞,痛骂老天,却惨遭雷劈!当他惊醒过来,却忽然间愣了!“狗奴才,把本夫人伺候好了,本夫人赏你一颗洗髓丹!”面对年轻貌美的少夫人,与珍贵洗髓丹的诱惑,叶飞舔了舔嘴唇,眼神里露出狼一样的绿光。。。
  • 妃临九天:王妃不圆房

    妃临九天:王妃不圆房

    身为沉雪斋最为出色的杀手之一,南歌琰在完成任务逃离时遭到同伴的算计,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再醒来时,竟然发现自己重生到了一具陌生的身体之内。被自己的丈夫疑心,遣至鸟不拉屎的边关小城是什么意思?传说中的弃妃身份吗?盗匪猖獗那就平!刁民难治也得治!明明是最不起眼的小城,竟然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发展成了富到流油的宝地。丈夫想要浪子回头金不换,咱可不稀罕!王爷又怎样?长得帅又怎样?身材好又怎样?照揍不误!且看我浴火重生,妃临九天。
  • 心有独钟:念念不相忘

    心有独钟:念念不相忘

    单恋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可也是最幸福的事,毕竟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后悔单恋过这样一个人___对自己来说独一无二的人。最后,我们微笑着祝福他即使再留恋、心痛,笑容再勉强,也要放手。每个人都会路过与众不同的风景,重要的是,那片风景中有你。誓言太近,未来太远而过去的,未曾过去始于心动止于心动,
  • 妃子泪

    妃子泪

    【保证更新,求收藏求订阅求留言,感谢大家哟!】三个有个血肉亲情的男人,为了一个身分不明的女子柳红杏而反目而仇,他们三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争妃的斗争之路,而情同姐妹的女子亦相互明争暗斗。她独钟情于他,他心里更容不下其他女子。这,其实是一场雪雨腥风的爱情战争。男人最终赢得美人归,可美人却落下伤心泪。读者群:16698382[28岁以上者入],       23606237[28岁以下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