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县的郡兵们站在西城楼上,目睹了一生都再难忘却的一幕。
完全是一场屠杀,一场赤裸裸的屠杀!
徐晃、典韦、麴义突前,与后面的三百骑兵组成了一个三角阵型,没有任何阻碍的就凿穿了叛军的军阵,之后并不做丝毫停留,流畅的拐了一个弯,又从后面杀入了敌阵,很快再次洞穿。用摧枯拉朽已不足以形容汉军的威力,纯粹是一群凶残的饿狼,在无情的追捕自己的猎物。半盏茶的功夫不到,叛军已被杀的丧胆,哭爹喊娘的乱窜着躲避汉军的杀戮,战斗,已完全没有了悬念。
西门外的战斗,以叛军的全军覆灭告终,当场被斩杀七百余人,其余的一千多人被骑兵驱赶着,全部成为了俘虏。
马三山此次出征,虽然朝廷没有调派一兵一卒,但汉灵帝还是下足了血本。从兵器库里拨给他二千支长枪、一千柄战刀,一千块盾牌,五百张弓,三万支箭,各种弩一千具,其中大黄弩三百具,铠甲三千副,战马五百匹,而且诏令沿途各郡县及时提供粮草补给,务必确保这支军队尽快抵达南阳前线,挡住叛军的进攻势头。
在获得南阳郡守的任命后,马三山进宫正式参拜了汉灵帝,汉灵帝当然也赞扬了他一番,并鼓励他努力杀敌。马三山趁机提出,自己有八百家兵,但缺乏军器战马,恳请陛下能够拨给一些军事物资。汉灵帝想到那据称八万的叛军已往洛阳方向进攻而来,倒也没有再吝啬,直接金口一开:给!于是,马三山提出了物资清单,张让在一旁或明或暗的敲边鼓,一大批军事物资到手了。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装备北军和羽林军的,当然是精良无比。至于五百匹战马,那是马三山主动提出再捐资一百万修复南宫,汉灵帝才勉强同意的。
马三山现在跟张让和何进两边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也是双方各有需求,张让图财、何进则需要支持,这二人都想得很明白,一旦马三山真的平息了叛乱,在南阳郡立住了脚,那就是一个实力强横的地方诸侯,提前笼络住他,何乐而不为呢?
马三山骑在白色的高头战马上,身披银铠,头戴银盔,手提大夏龙雀刀,腰悬风后剑,缓缓地走向雉县西城门。这大夏龙雀刀本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命人铸造,乃后世公认的中国古代十大名刀之一。当年发掘出此刀时,马三山也兴致勃勃的去看了这件希世奇珍,十分喜爱,因此对它的形状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穿越之后,由于张权使用的是环首刀,所传承的武功也是刀法,所以在蒲元投效后,马三山就凭着记忆,画出了大夏龙雀刀的图纸,让蒲元打造出来。春节之时,此刀由徐晃带到了洛阳马府。此刀全部由上好镔铁打造,连刀杆都是,设计的极为精巧,有独立的刀柄,可以从刀杆上拆卸下来近战使用;刀杆长有一丈二,可以折叠成两截,以一个锁扣连接,跟方魁那杆枪的枪杆锁扣极为相似。马三山见了之后,顿时爱不释手。
黄忠带领四个军候和一干郡兵,在吊桥外面列队,迎接马三山。
“卑职雉县军司马黄忠,率县内郡兵恭迎太守大人!”黄忠单膝跪地,抱拳一礼,大声道。身后跪下了呼啦啦一片。
“恭迎太守大人!”
马三山翻身下马,大夏龙雀刀递给身后的典韦,哈哈大笑着走向一众军人:“弟兄们请起!”当先扶起黄忠。众军士纷纷起身。
马三山前后左右看了看,竟没有一个文官的身影,脸上微微一冷:“黄司马,这雉县的县令、县丞呢?”
见马三山脸上有变,黄忠慌忙解释道:“禀大人,由于叛军连日来攻城猛烈,守城物资消耗很大。县令陈大人天天带着衙门一干吏员下到百姓家中作动员,筹集守城物资、安抚百姓情绪,所以卑职并没有让人去找他。”
马三山这才释然。“好!你等守城有功,待平叛之后必有封赏!”他大笑说道。
“多谢大人!”众人纷纷称谢。
待黄忠验过马三山随身携带的任命诏书之后,一行人进入了雉县城。
正在与百姓一起制造雷石的县令陈震,听到传来的消息之后,连忙叫上县丞李严,急急地赶回县衙。
马三山与黄忠在县衙坐定后,才想起刚才只听清楚他说姓黄,便问道:“黄司马,不知当如何称呼于你?”
黄忠答道:“卑职姓黄名忠,字汉升,马大人可呼我汉升就是。”
黄忠黄汉升?马三山一愣,天上掉馅饼儿了!
后世有一些三国迷,曾经在网上争论说:三国第一猛将不是吕布,而应该是黄忠。黄忠七十二岁的时候,还能阵斩一流猛将夏侯渊,要是壮年时跟吕布对战,定会胜多败少,至少是棋逢对手。马三山作为学者,虽然不会儿戏到参与其中论战,但也会在兴致来的时候发表一点“专业”看法。在马三山看来,这些超一流猛将如果凭个人武力,单打独斗的状态下很难分出高低。但古代战场斗将,还取决于兵器、战马、彼此武艺是否相克等等,所以,单纯的排名并不足以说明将领的勇猛,更多的要看他们带领所属军队在战场上的武力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吕布名列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他率领并州狼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其他猛将并没表现出这一点。
好在马三山经过麴义之事后,对于名将良谋的免疫力,已经增加了很多。所以他一愣之后,立刻回过了神来,对黄忠的态度更显热情,主动地与他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倒是让略显拘束的黄忠好感大增,觉得新的太守大人平易近人,并无官架子。
陈震和李严回到县衙大堂时,见大堂上首坐着一位身材高大的武将,身后站立着一个身背双铁戟、相貌威猛的大汉。此时这武将正与军司马黄忠谈笑风生,想来应该是新任太守无疑。
见陈、李二人进来,马三山二人也站了起来。
“卑职雉县县令陈震见过太守大人!”见黄忠冲自己微微点点头,陈震确定了当前武将的身份,立刻大礼参拜。
“卑职雉县县丞李严见过太守大人!”
马三山满面笑容的扶起了二人:“陈县令、李县丞不必多礼!”
重新坐定后,马三山才正式的询问起当前的南阳郡情况。
陈震说道:“自前太守秦大人遇害后,反贼兵势凶猛,扩张极快,据报,流窜到南阳的黄巾余孽周仓、裴元绍带领数千人马,也加入了反贼大军,目前他们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五万人。而流窜汝南的黄巾贼刘辟、龚都,也在向豫州吴房县进攻,看来是想进入南阳郡,与叛军会合。当前赵慈叛军兵分两路攻向司隶,一路就是我们这儿,有一万人,由赵慈的兄弟赵祥率领;另一路攻向郦国县,有二万人,由江夏人周恺率领,荆州刺史王大人已经率领三万郡兵前去增援。”马三山点点头。
“听说这赵慈乃是跟着秦太守一起来到南阳的江夏郡兵,陈大人可知他为何反叛?”马三山问陈震。
陈震苦笑了笑,说:“前年,南阳黄巾作乱,太守褚贡大人遇害。秦颉大人当时是江夏郡都尉,奉命继任南阳郡太守,率领五千江夏郡兵前来讨伐反贼,斩杀匪首张曼成,赵慈当时是军司马,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为了稳住南阳的局势,五千江夏郡兵就留在了南阳。秦颉大人论功行赏,举荐赵慈为南阳郡都尉,朝廷同意了,但要去洛阳向西园交纳二千万钱。那赵慈乃是平民出身,全靠作战勇猛才升到军司马一职,哪有钱去买官?于是这都尉一职就花落别家了。之后赵慈对朝廷屡有怨言,对新任都尉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都尉在与秦大人商量之后,将他调去棘阳县。谁知这赵慈到了棘阳之后,没过多久就反了。唉!”朝廷若不卖官,何至如此?
马三山到没想到还有这等曲折。说起来,这赵慈对自己也算“有恩”了,若不是他及时起事,自己就得去犍为郡任太守,与那些蛮人打成一片了。
“现在城外的敌军还有多少人?”
黄忠道:“自攻城以来,反贼伤亡很重,估计损失了三千人左右。今日城外一战,又被大人歼灭二千人。所以,卑职估计,城外敌军能战之兵,最多五千人。”
马三山赞赏的点点头,尽管只有一点点人马在城内苦苦支撑,但黄忠却依然能够清楚的对敌人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不亏《三国演义》把他列入五虎上将之中。
“好了,诸位,”马三山扫视了在座三人一眼,笑着说道,“今日安排众军士好好休息,明日出城迎敌,斩杀赵祥!”
三人齐声应诺。黄忠迟疑了一下,抱拳说道,:“马大人,卑职有个请求,不知可当讲?”
“请讲?”马三山微微一笑。
“明日出战,卑职请为前锋,前去搦战,还请大人准许?”黄忠虽勇武绝世,但叛军攻打雉县以来,由于城内可战兵少,不得不紧闭城门守御。今日在西城楼观骑兵一战,胸中澎湃的热血被点燃,如今机会来了,当然想打头阵。
“准!”马三山干脆之极,他也想看看这位可与吕布争高低的超级战将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