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了增长性衰退,你要学会在增长与衰退两条战线上作战。要学会一手进攻,一手退守。大众蜂拥而上、挤破门槛时,你要逢高出货,学会急流勇退地缩手。而在大众争相抛售、争先恐后地逃离时,你要逢低吸纳,学会乘虚而入,学会逆市操盘。
理财怎能变成豪赌?
中国的股市,连个赌场都不如。
--吴敬琏
“在中国,许多的投资品种往往被当成是赌博的工具,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其本身的投资作用”(巴菲特语)。对此,专业研究中国市场的经理人肖恩·瑞说得更严重:“由于存在着明目张胆的欺诈,投资中国企业的风险比赌博的赌输几率还大。如果不能预防风险,盲目投资的后果比赌博还糟。”为什么理财在国内会变成赌博?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原因,人多机会少,怕吃亏、占便宜、白吃午餐有遗传惯性;二是心理原因,假精明代替了真智慧,算计人胜过了算计损益。这两个原因合并起来,造成一种面对针尖大的机会,大伙儿都蜂拥而上的局面。最终挤破了门槛,挤翻了台面,一齐跌落下来,怕吃亏反倒吃大亏。为什么投机成风?因为想白吃午餐。占便宜心理一旦战胜了理性,理财就变成了豪赌。
所以,对于理财为什么能变成赌博,我有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穷汉乍富,喜欢豪赌。理财成了豪赌,是原本无财可理的穷人,腰包一旦猛然崛起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当年的我,犯的就是这个错误。钱包崛起之后,雄心也跟着崛起,不仅敢超出自己的偿债能力贷款,还敢超出自己的购买力花钱。为什么?因为穷汉乍富,会刺激出侥幸心理、博弈心理。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横财,最能刺激人心生奢望,奢望横财会接二连三地飞来,会持续到遥远的将来。
为什么一夜暴富的奢望颇具诱惑力和传染性?因为每个人都有渴望奇迹、渴望意外、渴望天上掉下馅饼的梦想。一旦你的未来预期掺入了梦想,你就总想冒险一搏,冒险求财。因此,赌博式理财,看似是当事人的理财不谨慎,实质上,是穷汉乍富后的易错性--小富即狂、未富先骄、无知者无畏。
其实,“穷汉乍富,喜欢豪赌”,是说乍富者未脱穷汉心态,理财时承袭了昔日的旧习:本已初获了来之不易的身家,理应谨慎,理应珍惜,但仍以原先“无恒产者无恒心”的心态,去豪赌明天。什么叫未脱穷汉心态?就是喜欢押宝,最后愿赌还不服输。穷汉好赌,本是源于无财可理,自有其合理性。什么合理性?就是“有很多钱的人,能够投机;有很少钱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科斯托尼语)。
我已步入老年,渐趋保守,牢记着成家不易败家易、发财容易理财难、创业容易守业难之类常识。什么叫理财不能豪赌?我用教训得出了教益。我的教益就是两手抓,左手抓消费,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右手抓投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短期投机不如长期投资。
先说紧缩消费,把富日子当成穷日子过,是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留足风险备份,不能把鸡蛋悉数放进一个碗里,哪怕一时看上去它像个金碗。你要坚信,只要是饭碗,就没有真正的铁饭碗,更别奢望什么金饭碗。任何碗都有塑性、易碎性,捧着它,需要你小心翼翼。而且,你不能只捧一个,要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吃着一个,看着一个。一个现用,一个备份。理财的底线,就是不能整碗都端了出去,不留库存。这个原则,就像我写书,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每写出一段来,赶紧备份一份,以防电脑软件、硬件的意外故障,导致前功尽弃。
因此,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就是把金碗当成泥碗用,随时防备它被风险砸破。市场风险分为软风险与硬风险。软风险,是指心理原因:人心叵测,不讲诚信;说变就变,六亲不认。毁约当成家常便饭,能不砸了你的饭碗?硬风险,则是市场原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谁都没法掌控。原本赚钱的金碗,市场会把它变成赔钱的漏碗。饭漏了,怎么办?你得有备用碗才行。
再说投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指市场无法预测,难以掌控。因而,人其实无法远虑,无法测准并操控中远期变数。无法远虑的你,必有近忧,怎么办?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掌控住手下能掌控的风险。
因此,不能轻信未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你不能轻信现在。不能透支未来的唯一办法,也是你不能透支现在。所以,任何时候,你都要坚持现金为王、落袋为安。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全部身家,去押一个成败各50%的投注。
其实,成败各50%的风险,仍不算是高风险,只是居中的中性风险。但即使是中性风险,预期收益也不值得你去冒险。譬如,往一个项目里投资1元,若有100%的收益率,1元本金在完璧归赵的同时,还会带来1元收益。但假设只有50%的成功机会,你就不能只算这个100%的收益率,而漏掉那个-100%的折损率。
什么叫做-100%的折损率?就是说,不但预期的1元收益会颗粒无收,原有的1元本金还会倒赔进去,变成了自我负债1元。所以,如果按损益各50%来分摊1元的投资,这本金的预期值就应该打对折,只能按0.5元来计。奢望白吃午餐的豪赌式理财,源于经济人的幼稚性,源于理性发育的不足。说穿了,就是当事人利令智昏,牟利不成,反倒受损。利令智昏,是指当事人被自身利益驱动得鬼使神差,丧失了理性。牟利反倒受损,则是指当事人狭隘的利己主义,走向了反面,变成了误己主义。
豪赌式理财,不唯中国人独有。克鲁格曼曾解释过2005年的美国次贷闹剧:“所有投机性投资潮的共同特点,就是用于投机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为什么借来银行的钱更容易造成风险?因为,假如我是个聪明的穷光蛋,那么,哪怕借来10亿,哪怕一年还款,哪怕利率极高,对我也很划算。我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得精光。我只管听天由命:或者发财了,或者破产了。反正我稳赚不赔,破产的只是银行。”能拿别人的钱来赚钱,是投机者梦寐以求的事。然而,运作他人资金,却是克鲁格曼提醒你的理财大忌。各类应对通胀的专家高招儿里,最新奇的莫过于如下两招儿:一招儿是鼓励你大笔借债,说“存款越多越亏,贷款越多越赚”;另一招儿是鼓励你投资自我,说“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没错,前一招儿的“少存多贷”,是国内企业高度负债大力扩张的普遍手法,但也是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短命根源。企业面临通胀,犹如“夏练三伏”。而滞胀来临,需要企业“冬练三九”。资金链能否接续,会不会陷入财务恐慌,考验着企业战高温、斗严寒的抗逆生命力。因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必然会置你于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绝境。
你“大笔借债”后,“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也不是不行。如果是投资于自己的技术改造或员工培训,当然能产生回报。但如果像许多老板那样,投资没有收益,仍旧“大笔借债”后“投资自己”,结局就不妙了--我见过太多运作他人资金的老板,最终都无法安坐家中,不得不告别家人,走上法庭。
基金经理是典型的“运作他人资金”。基金的最大特点,在于把投资者的小钱,聚集成了大钱,能够运作出投资组合的规模效应。例如,基金能宽泛地包容起众多投资品种,如若干股票、若干债券、若干资产,等等。用广谱的、分散的投资来分散风险,原本是基金的长处。市价是个跷跷板。一端上涨,另一端必然下降。当其中几类市价跌落,也即投资品种出现亏蚀时,另几类市价会上涨,也即另几类投资品种会赢利。因此,单打独斗的个人炒股,无法兼顾跷跷板两端。唯有规模较大的基金投资,才可以“脚踩两只船”:或两头兼得,或一端收益,一端避险。
但理论上比股票安全的基金,在国内却声名狼藉。为什么?因为没有信托责任,运作他人资金会成为骗钱、偷钱。为什么基金经理自己稳赚不赔,投资者却满盘皆输?因为别人的钱在自己手里,变得没有了利益主体,没有了终极产权。
如果没有法治,不受监督,拿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就成了爽而又爽的营生。
最近获悉,国内40余家基金的高管,年均收入超过200万。华夏基金2008年和2009年的人均薪酬和福利分别达到了130万和124万,其余几家基金公司的经理年均薪酬也都超过了100万。相比之下,这两年间买基金的投资者们,又收益几何呢?
所以,委托理财,也要“脚踩两只船”。委托出去一点,自己留有一点,不能全盘交出自主权。“脚踩两只船”也难。难就难在,你要走钢丝般拿捏好分寸,保持住平衡,防止两只脚都踩空,落入水中。也就是说,“一个萝卜两头切”虽好,但也容易“尖担两头脱”--用尖头扁担送货,货物两头滑落,你要小心。
左手花钱,右手攒钱
所有的人都涌到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譬如大家都涌到船的一边。
--趣谚
你要投机,我要套利,他要求财。理财的千军万马都想掘金,都提着掘金桶挤上了理财的独木桥,怎么办?走过独木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单手提一桶水过河,免不了摇摇晃晃,而左手一桶,右手一桶,就能保持平衡,走得稳一些、顺一些。
市场进入滞胀,特征是一端增长,一端衰退。一端增长,需要你一手出击。另一端衰退,需要你一手防备。理财要“脚踩两只船”,是指你不能把宝押在一只船上,必须分散风险。进入增长性衰退的国内市场,当下房价危险,应及早撤出;但股价低迷,可以择机进入。从股市与楼市近年来跷跷板似的对冲、互动来看,房价如果小跌,股价可能小涨。房价如果大跌,股价还可能大涨。因此,你可以脚踩股市、楼市两条船,来对冲风险。房产收益的一般排序是,商铺、写字楼、住宅、厂房。
但国内跟香港一样,写字楼的高空置率派生出低收益率,写字楼的收益一般还不如住宅。因而,同样是持有房产,持有商铺的风险小于住宅,而持有厂房的风险会大于商铺。
规避风险的经营者能够通过功能改造而改变房产用途。例如海南,消化烂尾楼时最常见的是把不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酒店、厂房改成住宅,而把市中心的住宅、写字楼改成商铺。房价波动,一般会远远大于房租。因此,房租的收益,要稳定过卖房收益。也因此,一次性出售房产的短期收益,往往不抵长期持有、长期租赁该房产的收益。
国内房价高危,但美国房价低迷。因而,用脚投票的移民潮,借助的是国内逢高出货、国外逢低吸纳的套利操作。新兴经济体转入通胀,但西方市场开始企稳回暖。国内股市低迷,但西方股市开始了筑底。金价跌宕,但粮食、能源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市价仍将上涨。人民币升值有限,增持人民币的升值空间也有限。但美元可能复苏反弹,增持美元开始有了升值空间。油价涨不动时,粮价还会再涨。
所以,理财的“脚踩两只船”就是一手出击,一手防范,在两手互动中,对冲掉投资风险。譬如,你可以用现金储蓄的变现性,对冲房产、商品的难以变现;你可以用债券、股票的收益性,对冲现金储蓄的负利率;你可以用美元的复苏反弹,对冲人民币的先升后贬;你可以用股市的筑底反弹,对冲楼市的冲高回落;你可以用最低端的水资源、粮食、能源等的市价刚性,对冲最高端的黄金的市价弹性,等等。
总之,你的消费这只船应该回到避风港,投资这只船则应窥测风向,随时准备解缆出航。因而,消费适度紧缩,投资择机扩张,就是你应对增长性衰退的“脚踩两只船”。
当下活得最滋润的人,都是双手提桶、左右逢源的人。譬如“一家两制”的合理分工--老公当官,老婆当老板;或老子当官,儿子当老板--是不是个“脚踩两只船”的理财手段?又譬如国企,左手独享市场垄断暴利,右手独享超市场特权--“石化双雄”左手涨价,右手还拿补贴,只赚不赔地“脚踩两只船”。虽然中石油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73万亿元,每天狂赚4.59亿元。但是,其利润只有不足1/10的1676亿元。按理说,石油采自大自然的无偿资源,但其成本却高得令人愕然。
网上最近披露,作为事业单位的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有65个工作人员,全年发薪1913万,人均年薪近30万。其中最高年薪68万,最低25万。但在“国家规定工资”一项内,这个单位的65个人里,没有一个人超过2000元,最高工资才1718元。而每人每月的津贴却高达3万元,每人的过节费高达35000元。这类单位,为什么这么滋润?因为它横跨两条船:一条是市场垄断暴利,一条是超市场特权。
其实,左手向市场挣钱,右手要财政补钱的单位多了去了。电信网络给你的选择,也是左手缴费,右手交钱。譬如电话、宽带、有线电视,你启用,得月月交钱。你不用了,报停了,还得月月缴停机费。你的欠费,总是需要补缴的。但你未用完的预交款,它不退--“一个萝卜两头切,两头都是他得”。你说,既能获利又能避开风险,既有保障又有获利空间,是不是个左右逢源、“脚踩两只船”的理财手段?
背靠垄断特权的上述理财手段虽然你学不了,但你可以借鉴,借鉴“一个萝卜两头切”:左手获利,右手避险;左手出击,右手防护;左手花钱,右手攒钱;左手择机扩张,右手适度紧缩,就是“脚踩两只船”,就是左右配合、左右逢源的理财手段。
“紧货币、宽财政”的两手,即一手紧缩信贷应对涨价,一手扩张财政应对下滑,是政府宏观策略上的“脚踩两只船”。同样,经济人的微观策略,譬如你应对滞胀的消费策略、投资策略,也得两手抓:一手适度紧缩消费,以应对通胀;一手择机投资,以应对衰退。
前边说过,你不能埋头播种,要抬头看天。看清大气候,是说你要看穿市场,看出走向。但市场总是难以捉摸、难以决断的,怎么办?索性你就永远“脚踩两只船”--无论市场是繁荣还是萧条,也不管它处于通胀、滞胀还是通缩、复苏,你始终保持一手紧缩,一手扩张。市场高涨时,你的扩张多于紧缩一点。市场低迷时,你的紧缩多于扩张一点。这样做,总比你以往一个劲儿地进攻,或一个劲儿退缩要平衡一些,要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