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书包,叶名扬在塞得鼓鼓囊囊的各科书本里翻找了一会儿,从最底下掏出了一张被压出了几道折痕的A4纸。
“关于举办第九届省扬帆起航少年文学征文比赛的通知”
扬帆起航少年文学征文比赛?这个名字让叶名扬想起了脑海中的一个比赛——扬帆杯。
叶名扬一个人在杭城工作的时候,小姨家正在上高中的表弟,曾经给叶名扬发来过一篇文章,让他修改一下,那时候叶名扬正好也给杂志社投了几篇稿子,就顺手润色了一番。
稿子改完之后,出于衡量一下奖项水平的目的,和对比一下文章修改程度的考虑,叶名扬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扬帆杯。
从一二三等奖的得主的文章来看,前四届,也就是扬帆起航征文比赛未改名之前,文章的水平都还不错,基本上都大幅超出了同年龄段的文学水平,立意深刻,角度新颖,方方面面做的都可以称得上不错。
但是网站的页面拉到之后几届,改名扬帆杯,接受了外界商业赞助之后,整个比赛的商业气息愈发浓厚,叶名扬发现的几篇里,拿人手软的现象愈发严重,百度一下,二三等奖在由上到下的圈子里已经摆明了价码出售,一等奖的文章倒还是勉强看得过去。
了解内情之后,他还给表弟沈逸远打了个电话过去,想要提醒一下,只不过没想到表弟已经知道了内情,而且预订了“二等奖”。
事已至此,叶名扬当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叮嘱了一番表弟要好好学习,就挂了电话。之后在几个死党的小圈子里吐槽了一番,这件事情也就没了下文。
只不过这次是叶名扬自己遇到了第一届的扬帆杯,好像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叶名扬托着头想着当初从网站上看来的消息,第一届一等奖的得主,基本都发展得不错,大学的降分录取,进入作家少年班之类不说,更有被杂志社约稿出书的存在。
“一、征文主题:青春。
二、参赛对象:全省小学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均可自愿参加。
三、参赛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与征文主题相关,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内容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少年情怀……一等奖“扬帆奖”发给奖杯、证书、奖金一千元。”
后面的长篇大论,叶名扬并没有看下去,眼睛只盯住了征文主题后面那两个字,有些苦恼地抓了抓头皮。
青春?这玩意儿要怎么写?后世的安妮宝贝小四之类的文字表达方式,现在还没有流传开来,但是他觉得要是写这种“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之类的句子,不说自己看了恶寒,恐怕稿件刚刚交上去,就得被陈光辉拿着菜刀追杀个十万八千里出去。
青春这个主题,交由现在年纪的初中高中生来写,倒是很合适,基于现实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描述一番,差不多就能够符合题意了。
这个题目要是留给从前的叶名扬来写,难说还能东拼西凑一下,搞出一篇能看得过去的文章来,糊弄一下陈光辉,拿个二三等奖,问题是他这个后世快奔三的人了,青春没了,青春痘倒是还有几颗,虽然重生了一回,但是十六岁的身体里,藏着的还是那个大叔的灵魂啊。
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什么头绪,长叹了一声,叶名扬从书架上随手抓过一本书,往后一倒,呈大字形躺在了床上。
“怎么写……怎么写……”嘴巴里念叨了一会,兴许是觉得头顶上的那盏圆形吊灯有些太亮,叶名扬拿起手边的那本书,摊开盖在了脸上。
刚刚回想那几个获奖学生的事迹的时候,他也想过通过这个渠道,进一步地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毕竟他还是蛮喜欢文学的,后世大学里选择的计算机系,差不多也是一半兴趣和一半的功利掺杂的结果,今世换换口味,成为一个作家,好像也不错。
索性想不出办法,叶名扬把脸上的书摊开,开始看了起来。
《时间机器》,英国威尔斯所著,故事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位被称作“时空旅行者”的科学家在遥远将来的冒险经历。
叶名扬记忆里自己已经数遍读过这本书,不过年数久远,内容已经不太记得了,仅从熟悉说完前言简介和标题里,勉强能拾起一些残留的印象。
径直翻到第六章,这位科学家乘坐自己发明的“时间机器”,飞向遥远的未来,到达公元802701年的世界,这时的世界已成了一个美丽而又荒芜的大花园,熟悉的人类都被一扫而光,转而进化成了地上居民和地下居民……
故事的最后,是时间旅行者最后回到了现在,向着周围的听众讲述自己这一趟奇妙的旅程——世事的变迁,以及穿越时空所目睹的当下的矛盾发展到最后形成截然相反的两面。
书本蓝色的封面和十一年后相比没什么变化,只不过看起来更加新了一点,倒是书中的内容让叶名扬有些触动。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自己本身,也算是一个时间旅行者,只不过永远停留在了时间轴的这个点上,取代了原本的自己而已。
至于时间机器么……左手手腕上那串陪着自己回到二零零五年的佛珠,不知道算不算?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且不说能否再次回到十一年后,就算可以,叶名扬也不想再会回去。这应该是很普遍的想法,时间,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最起码他不愿意再到多年之后,继续朝九晚五地上班下班,过一成不变的日子。
重要的是作文灵感瞬时从脑海里喷涌而出。
既然自己是重生者,那么就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描述自己眼中,无比珍贵而又倏忽即逝的青春。
文以载道,文章既然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那么叶名扬相信,自己这篇糅合了两世人生不同角度的作文,一定能够取得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