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王见定国公神色不定,似乎已经动摇,不由大喜道,“国公爷你是知道的,这天下本就应该是本王的,只不过当年为保大唐安定,本王才暂将这皇位让与他,如今他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了,本王待他已经是仁至义尽,收回本属于本王的皇位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你支持本王,本王取得皇位不过是探囊取物,待到那时,不仅《化功大法》双手奉上,我还会通知阴月门人你兄妹二人早已死去多年,从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后顾之忧。”
诚王爷深深的看着定国公,定国公神色越发犹疑,沉默了半响,终于叹了口气,颓然道,“不知王爷有何良策。”
诚王大喜,拉住定国公的手和他在殿边坐下,道,“定国公可知道,再过小半个月,便是我那弟弟的五十大寿,届时满朝文武都会进宫朝贺,若是国公爷能在此时在外以贺寿为名调动京郊卫戍军,驻于城外以作威慑,在内同时控制京城防卫军和大内侍卫,更有皇后娘娘在内宫中坐镇,届时我便可以率领文武百官前去逼宫,有了定国公作保障,此事便有十足的把握。”
定国公点点头,道,“皇上的五十大寿却是不容错失的良机,王爷安排如此严密,恐怕以非一日了吧。”
诚王得意一笑道,“不瞒国公爷,以本王在朝中的威势,文武百官完全不是问题,事实上本王早已和六部尚书内阁大臣通过气了,现在有了国公爷这层保障,想必他们也会愈发心安。”
定国公连忙起身跪下,道,“那微臣就先恭祝陛下旗开得胜,成就帝王大业!”
皇甫临云等人也是大喜,连忙跪下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祝陛下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诚王哈哈大笑,一一将众人扶起,道,“诸爱卿如此深明大义,待得朕日后成就帝王大业,均有从龙之功,日后一并封赏!”
夜色深重,凉风习习。
方正与上官瑶并肩靠坐在屋檐上,皆是出神的望着西天勾月,任由时间一点一点流过。
上官瑶突然呜咽着抽泣出声来,方正急道,“郡主你怎么了?”
上官瑶是虎门之女,天生性格坚韧,偏过头去强自止住哭声,抹干眼泪,道,“我想起我爹爹为了我,不得不助纣为虐,与诚王这种伪君子为伍,心里难受。”
方正叹了口气道,“我又何尝不难过,我大师兄天赋高绝,心思机巧,是师门难得的天才,却终究也绕不过这道坎,还是陷入了这些麻烦之中。”
上官瑶看着方正道,“方大哥,你也是修行之人,你说那阴月派真有如此厉害么?那本《化功大法》真的也如此紧要?”
方正一愣,想起下山前师父与自己说过的往事,道,“我之前虽从未下山历练,但阴月派我师父却也曾提及过,似乎于我们逸仙门还有些瓜葛,只是他们的修行功法偏入邪道,你爹爹未曾修行《化功大法》,实在是一件幸事,在别人看来或许那是修行的一大助力,在我看来却是荼毒世间的罪魁祸首,我若能得到,定要第一时间毁了。”
上官瑶深深地看着方正道,“方大哥,你是真正的好男儿,瑶儿敬佩你。”
方正听她说的温柔,不禁转头看去,只见柔美的月色下上官瑶深情款款,温润无双,一双秋水中满是柔情,实在是美得让人浑然忘我,方正痴痴地看着她,忍不住就要靠上去吻上她的朱唇。
上官瑶见方正靠过来,心中又是慌乱又是喜欢,一颗心已然跳成了鼓点,脸色红得如枫叶一般,却只是僵坐不动,任由方正吻过来。
方正正自沉迷于上官瑶的柔情之中,一寸一寸的靠近,忽的脑中一个闪念,脑海中浮现出楚禅的模样来,情不自禁的轻唤道,“禅弟!”
上官瑶一愣,道,“方大哥你说什么?”
方正也是一惊,愣了半响,狠狠甩了甩头,清了清思绪,这才道,“方才愚兄冒犯了,望郡主不要见怪。原本我深夜出行,是为了寻找我那禅弟的,他一夜未归,我甚是担心,也不知道他是否安好。”
上官瑶这才明白‘禅弟’是指比武招亲中的那个俊朗小生,不由暗暗放下心来,红着脸羞道,“方大哥真是重情重义,瑶儿喜欢……”
上官瑶说到‘喜欢’两个字时,声音已然低得只有自己可闻,方正没能听清,不由得问道,“什么?”
上官瑶大囧,狠狠揪了一下他的肩膀,站起身来,恋恋不舍道,“方大哥,我出来也有许久了,如今出了这些事情,我一定要早些回府和爹爹商议。”
方正也站起身来,点点头道,“也好,我出来这么久,想必我那小师妹也要着急了,郡主就早些回府吧。”
上官瑶黯然点点头,转身慢慢走了两步,终于脚下一顿,迅速转过身来,一把扑到方正胸前,在他脸颊上重重亲了一口,便逃也似得跳下屋檐,一眨眼就已跑得无影无踪。
方正犹自傻傻的站在屋顶,心中丝毫没有回味的意思,反而是楚禅的面容不停的在脑海中浮现,方正重重的摇摇头,又清了清思绪,喃喃道,“我这是怎么了?”转身便往破庙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