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100000014

第14章 做勤俭公正之人(3)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前两天在虎门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师生们座谈时,又谈到这一点,希望青年同志们能和松树一样,成长为具有松树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辟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树的风格的写照。

自然,松树的风格中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一九五九年一月中旬于虎门

【品评】

《松树的风格》一文,写松意在写人,意在励人。

作者在这里句句写“松”,实则笔笔在写“人”,松是人的“现象”,人是松的魂灵。所以当作者笔锋一转,写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时,就显得顺理成章,贴切自然。他说:“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松树的风格,就是人的风格,而且是最高境界的人的风格。松树在这篇文章中成为最健全的人格的象征,最高尚的风格的象征。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品评】

这是一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它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诗人对他人的善意告诫: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投身于人民大众的神圣事业中。

诗仅四句,分为两节。第一节着重告诫,要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争名夺利,陷于个人利益的泥坑中不能自拔,以致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第二节着重劝勉,勉励人们要谦虚谨慎、甘于平凡,乐于为人民大众的利益奉献自己。它表达的是一种公而忘私的人生观,一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一种服务于集体的献身精神。那些把自己当成泥土的人,在人民心里,却比珍珠更闪亮!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雷锋呵,

你虽然不是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战斗冲锋,

在平凡的

工作岗位上,

你却是真正的

勇士呵——

你永远在

高举红旗,

向前进攻!

在我们革命的

万能机床上,

雷锋——

你是一个

平凡的,但却

伟大的——

永不生锈的

螺丝钉!

哪里需要?

看雷锋的

飞快的

脚步!

哪里缺少?

看雷锋的

忙碌的

身影!……

……呵,马上去

给大娘浇地——

现在

麦苗正要返青……

……呵,立刻把

自己省下的存款

寄给公社——

支援

受灾的农民弟兄……

……唔,快准备

给孩子们

讲革命故事——

明天是

队日活动……

……唔,必须把

赶路的大嫂

护送到家——

现在是

夜深,雨大,

路远,泥泞……

呵,雷锋!

你白天的

每一个思念,

你夜晚的

每一个梦境,

都是:

人民……

人民……

人民……

你的每一声脚步,

你的每一次呼吸,

都是:

革命……

革命……

革命……

雷锋,你是

真正的

真正的

幸福呵!

你是何等的

何等的

聪明!

你用我们旗帜一样

鲜红的颜色,

写下了

你短暂的

却是不朽的

历史,

你在阶级的伟大事业里,

在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之中,

找到了呵——

最壮丽的

人生!

你的生命

是多么

富有呵!

在我们党的怀抱里,

你已成长得

力大无穷!

【品评】

《雷锋之歌》是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有一千二百多行,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歌颂了雷锋短暂、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这是节选的部分,先以“不是”“却是”的句式肯定了雷锋的价值,把它比喻成一颗“平凡的,但却/伟大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就有雷锋的身影,然后再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最后盛赞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伟大品格。

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平凡的点滴小事,但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今,雷锋已不单单是一个名字,而是美好的道德风尚的代称。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向前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上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品评】

这首诗是为纪念周恩来逝世一周年而作。诗中没有拘泥于对死者生平事迹的真实描写和抒情,而是运用大胆的想像,设计出几个特别的场景,将思念之情灌注其内,别开生面地抒发了对周恩来总理刻骨铭心的怀念。

诗的第一节写想念总理,总括总理的品质——“好”,同时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第二节至第五节写寻找总理,总理处处不在,又处处在,总理足迹遍及“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第六、七节写找到总理,总理虽死犹生,仍在为事业操劳。最后一节写总理活在人民心里,深化了诗的主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周恩来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也应是当代干部的人生准则。

同类推荐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热门推荐
  • 力命

    力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山仁狐

    天山仁狐

    美丽的天山瑶池旁的博格达山的一个洞穴里,一只仙狐已经修炼了一千七百年。一天,她正一如往日在修炼时,洞外惊涛滚滚,震耳轰鸣,她知道,又雪崩了。这时一个黑影落到洞口,从此,她踏上另一条修炼之路
  • 豪门掠爱:佳人归

    豪门掠爱:佳人归

    昔日灰姑娘华丽回归,吸引一众继承者眼光,但她只为复仇而来,偏偏掉入阴郁男子的陷阱。站在商业帝国面前,她仰头,我要亲眼看你倾覆的样子。有人敢眼红给她使跘子?先去收拾好自己的烂摊子!有人敢使坏给她甩脸子?那就尝尝绝望的坏果子!身边有俊美新贵相助,各路富家公子,只敢远观不敢亵玩,偏偏有人欺身。—今天的陈佳人已经不是从前你认识的那个了!—但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谬言异录

    谬言异录

    我说要有光!于是世界有了黑暗......当我说的话都会成为虚假的,我又怎样融入这个现实的世界......(原名《谬言者》,上传过几章,因账号原因......所以更换名称重新上传......)
  • 我的梦幻庄园

    我的梦幻庄园

    金色的沙滩,景轩躺在沙滩之上,手里拿着酒杯,看着眼前的一切。身后不远处,牛羊成群,骏马奔腾。茂密的葡萄园之中,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海面之上,一艘渔船正在忙碌着。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许你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也许会颠覆三国在你心中的杀戮、正统的形象!少不看三国的说法将在这里打破!同时,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理所当然欺负你

    理所当然欺负你

    [花雨授权]她十分讨厌他!自从韩孝哲搬到她家隔壁来住,郑明月的梦魇便无法停息地开始了。他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残忍地欺负她?她哪知道从她得罪他那一刻起,他便抱定了一个目标——欺负她!欺负她一辈子!
  • 至情天道

    至情天道

    恒古无双,天道永恒,你要战我便战,我的子民千千万万,朕有何惧也!
  • THE AMAZING INTERLUDE

    THE AMAZING INTERLU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