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和失控之间,也有一个仪式,或者叫作心理底线,越过这个底线,人们就习惯性地失控了。每个有自控问题的人,心里都和自己有个协议--底线是什么?如果是零容忍,那么,戒酒期间的酒鬼,一旦喝一口酒就会喝一杯,喝一杯就会喝一瓶,因为仪式已经完成,崩溃成为必然。如果和自己的协议是喝一杯,那喝完一杯后,底线就还没有被打破,失控仪式就没有完成。
还有一种中性神经链,是我们最熟悉也最容易忽略的:生物钟。一般认为,人的松果体(位于两眉之间)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胶和肽类物质,可以调节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泌,有很强的生物节律性,与光线的强度有关。松果体白天分泌5-羟色胺,让人兴奋,光线越强分泌越多;黑夜分泌褪黑激素,让人安静下来。所以松果体就是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控中心,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如果连续三天都在同一时间入睡、在同一时间醒来,这个生物钟就初步形成了,比闹钟还灵。
又不是断手断脚,习惯不需要二十一天那么久
人的行为分为神经链控制的和意识参与的。自控力高的人,往往不需要调动意志力,因为人的意志力实在有限,总是调用意志力,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自控力高的人,都把意志力用在形成神经链方面了,他们把良好的行为化成了自动的行为,意志力参与少了,也能够集中力量去做更加有挑战性的事情。否则,每天睡觉、起床、吃东西都需要意志力参与,哪还有多余的能量去对付招人恨的老板、惹人烦的客户呢?
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需要多久呢?麦斯威尔·马尔茨(MaxwellMaltz)认为是二十一天。他通过对断肢者的观察发现,二十一天内,断肢者并不认为自己的肢体已经不在了,大脑还有反应,但是反应会越来越弱,等过了二十一天,他们就习惯了新的生活。于是,麦斯威尔在1960年提出该理论,并提出二十一天的习惯养成时间。
但是,上述的习惯改变周期总结针对的是:遭遇意外的人适应自己断肢的时间。毕竟手脚跟了他们若干年,大脑要专门开辟足够强大的、管理断肢的部门。相对而言,去掉一个习惯就应该容易多了,因为一个习惯不可能像手脚一样是打从胚胎起就与生俱来,所以不需要那么久,用情绪型神经链的形成方式,三至六天就可以形成新的习惯。
制定目标的时候,也可以效仿网游这个最成功的奖励性神经链开发方式,给自己设定一个阶梯的奖励,并在终点来一个大奖。这奖品需要让自己真心感到高兴,不能忽悠自己,因为敷衍别人容易,就是骗不了自己。
关于三次就能建立奖励性条件反射的说法,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支持的。他对狗做的条件反射实验,是在喇叭和食物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奖励性神经链,即:一按喇叭狗就会流口水,即使没有食物也一样。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需要重复三次以上才能形成初步条件反射,后续假设不加强,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退,这说明三次形成的初步神经链不太稳定。
每当安东尼·罗宾走进机场时,总会施舍一点儿钱给那些乞讨的穷人,安东尼经常遇到其中一位乞丐,由于给钱的次数多了,他们就认识了。只要安东尼走进机场,乞丐就会立刻走到他面前讨钱,安东尼也会照例给一些。有一次因为赶时间,安东尼的口袋里没装零钱,于是不好意思地对乞丐说:"很对不起,朋友,今天我手中刚好没什么钱。"没想到乞丐听完这话就变了脸色。
这里不是要讨论乞丐的不知满足,说的是到底几次可以形成这种稳定的神经链接,以至于不满足它的期待就会让人非常不快。不如问问你自己吧。
比如,某年一月份因为你工作努力,涨了两千元的工资,你感到很高兴;第二年又在同一个月份涨了两千元工资,你仿佛就不如第一年高兴了;到了第三年,给你涨一千元,你可能就不高兴了:"往年都是两千,今年怎么成一千了?"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因为必须连涨三次两千元,这条"涨工资的神经链"才会形成。而三次,就是任何一条神经链初步形成所需要的最少次数。
暗示比明示管用
"感觉剥夺实验"是指将受试者置于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受试者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态心理现象。
受试者一般会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等,比如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逻辑思维迟钝……这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我们必须要感受点儿什么东西才行,哪怕在漫不经心、发呆或者睡眠的时候。那么,我们睡眠和发呆的时候到底感受到了什么信息,它们被存到哪儿了、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经过调查,邦诺书店(Barnes&Noble)的平均上架书目为十三万种,而美国亚马逊有一多半的销售量都来自邦诺书店排行榜十三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亚马逊的统计数据准确的话,就说明那些不在实体书店里上架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的市场更大。挪用到心理学上就意味着,我们的意识注意到并获取到的信息,其实都不及每天感受到的信息的二分之一。
所以,下次如果有个人告诉你:"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到底喜欢你什么,你什么地方吸引了我?我想破了脑袋都找不到答案。我想,这可能就是天意吧!"请你千万别信这话,因为从他/她出生开始,就不断积累各种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放在脑子的神经链里,形成固定的深层记忆。没有人比他/她更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你哪方面了。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个化学家对同学们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他只想测试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并说出了不同的刺鼻性气味。
其实瓶子里装的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也只是个德语教师,但学生们由于接受了他"名人"身份的暗示,使得反意志力一早便休眠了,就会联想闻到了什么味道,并以为那就是化学物质的味道。
这些投射到五官上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被意识注意到了,大部分都未经注意力就直接注入中性神经链。科学家福瑞斯做了一个试验,一边用核磁共振扫描一群人的大脑,一边在他们面前闪过一张仅在屏幕上逗留一毫秒的、面带恐慌的脸,当问受试者是否看到这张脸时,他们都说没有。但是测试结果显示,他们的大脑其实已经看到了这张脸,因为大脑内的前扣带皮层(掌控恐惧感)和杏仁核(掌控厌恶感)突然变得活跃起来。接着,福瑞斯把那张脸换成了一张黄色果汁的照片,同样逗留一毫秒,试验结束后,工作人员端上不同颜色的果汁让受试者进行识别,结果,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试者在排除了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玫瑰色等颜色的干扰后,都选择了黄色的果汁。
该试验证实,大脑能接收到的信息比人们预想的要多,意识只是注意到了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余没有经过意识过滤的信息,直接进入了大脑,这时的人就像被催眠了一样,全盘接受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完全没有或只有一部分激起了反意志力的干扰。
福瑞斯发现:大脑后半部分的某处专门负责协调环境,无须经过意识过滤,就能持续吸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然而,因为它吸收了太多的信息,所以,只能让一些重复出现的信息被编码、打包、储存。
如果听到某人在我们演讲前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一定讲不好,他非得怕死不可!"你似乎并没太在意,既不知道是谁说的,也没弄清楚这句话的意味。但你知道吗,这种淡淡的、不知确切来源的、不知是真是假的信息,比被人当面夸奖或大骂一顿更加有效果,甚至导致你的演讲真的不成功。因为这些没有被意识拦截住的信息,会直接进入中性神经链的形成阶段,这种没经过意识过滤就直接投射到心理深处的现象,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就好像它会在若有若无、淡淡幽幽的汇流后,终于抑制不住地在结果处激烈爆发,进而不可收拾,造成一个人的态度、行为、情绪的剧烈变化。
我们所表达和接受的信息,意识之外的比意识之内的更有价值,所以,才有了"气场"这么个东西。气场这个词听起来很奇怪,充满了迷信色彩,其实不然。就拿传达气场(信息)来说,我们的眼神、眼部肌肉的微小变化、脸部肌肉线条的变化、嘴角肌肉的变化、胳膊的动作、手指的动作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信息。
意识控制得住气场吗?答案是:控制不住。即使能控制住眼神(比如眯缝起眼睛)、眼部肌肉和嘴角肌肉的变化,能控制得住眼部肌肉和嘴角肌肉之间的不协调吗?
即使控制住了手指动作和胳膊动作,以及两者的不协调性,能控制胳膊动作和嘴角肌肉、眼部肌肉的不协调吗?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用意识控制的信息,比起无办法控制的信息要少得多。所以,意识根本控制不了气场(信息)的传达。
但反过来说,对于接受方来说,他能接受得了这么多信息吗?答案是:能。虽然接受方的意识只能聚焦在一两点上,但是,其他所有的信息都不用通过意识,而是直接进入了脑子,那些神经链一整合,就会判断出对方的综合信息到底在传达些什么。
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信息的传达和接收。因为是不知不觉,所以把这个过程叫作气场传递就不足为过了。每个交往中的人都无时无刻不在放射和接收着不经过意识的信息。就是说,人在不知不觉中放射影响力和接收影响力,所以有的人互相瞅两眼,就会知道彼此是不是能够合得来,并能瞬间判断出对方的基本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不是靠意识来判断的,而是靠深层记忆(神经链储存的信息)。先读这个故事:
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之后声威大震。匈奴王派使者送给曹操很多宝贝,并暗中观察曹操是否值得依附。曹操觉得自己长得又矮又丑,于是安排谋士崔琰躺在自己的床上接见使者,而曹操本人则拿了一把大刀站在床边扮作侍卫。崔琰可是一个眉目清秀、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人。
接见完毕,曹操派人追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使者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真英雄也!"于是曹操便立刻派人杀了这个使者。
曹操为什么要杀了这个使者呢?我猜曹操想的是:我曹阿瞒这么能装,你都能识别出来,这还了得,那岂不是比我的聪明得多?让你回去,岂不让匈奴如虎添翼?于是必须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