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最近的烦恼是遭遇恶邻,与自己在一个项目中共事的工程师成昆属于不帮忙专添乱的类型,总是把简单任务复杂化,把小问题越搞越大,却从不抓主要环节。这导致项目延期。当上司问起的时候,成昆恶人先告状,把责任赖到张无忌身上。
对于张无忌来说,可以有多个选择:灰溜溜地认栽,那可能会继续被成昆欺负,以后很难被人认可,甚至会被其他同僚欺负;与上司澄清并还击,那上司会不会有更大意见;愤怒地找成昆理论,那跟同僚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还会被传出恶名……怎么做都是错。
好在张无忌明白以牙还牙的道理,他采用直接还击的方法,向上司描述事情的真相并希望能独立完成项目以赶进度。其实上司现在并不主要关注责任,而是关注项目本身,因此,张无忌在还击的同时,还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单独承担该负责的工作。同时,以后再面对成昆的无理要求,张无忌选择了冷静地拒绝。
这看上去是同成昆有了隔阂,破坏了阶级兄弟之间高尚的友谊。但是无忌如果不还击,成昆以后就很可能更加肆无忌惮。还击的目的就是让多数人明白自己的原则、底线和立场。自此,成昆再无为难张无忌之举。
还击之后,继续为善。
很多人总是在还击之后与对方交恶,这会给企业内部制造新的裂痕,使自己断了一条人脉,同样也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因此,每次还击之后,事情平息下来,同对方敌对十分不明智。应该依旧与对方为善,和谐相处。多数斗争的原因无非是每个人都害怕承担后果而采用自保行为,少有无端搬弄是非的小人,也就没必要一直敌对。
“以牙还牙”的策略乃堂堂正正的策略,并不像很多职场小说写的那么邪恶黑暗,但这个策略却被证明是职场中最有效的策略。
7.4是否要真诚
王小波在他的文集里提到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
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个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其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其实,送信的信使也明白,送坏消息就是死,不如作假,把坏消息当成“大捷”报上去,还能被提升。
那么,在真实的职场中,我们到底是要真诚地说明状况呢,还是做个花剌子模的信使,只报好消息、只说上司爱听的呢?
如果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不像职场,我再讲一个职场的例子:
张鹏和陈峰都是ABC技术领域的专家。一次他们的上司李总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李总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欲进军ABC领域,并用半年时间开发一个新产品。这让二人一愣。因为两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个想法完全不靠谱儿。但是他们的表达却完全不一样。
张鹏表现得唯唯诺诺,他全盘接受了李总的要求,频频点头:“我们做成了,就能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块阵地,这样应该没问题,可以完成。”
而陈峰则就整个产品的核心技术、开发环境和资源提出了疑问:
“我们确实应该进入ABC领域,李总的这个想法也值得一试,不过我还是有一点儿担忧,按照开发的经验,我们得上马一个实验环境,如果我们有人力和资金,就好办些。”
最后还是很犹豫地说:“我觉得按现有的资源,半年时间很难实现,但如果有一年时间和二百万资金的投入确实可行。”
我的问题是:你觉得上司会更信任谁?听话的张鹏还是质疑的陈峰?
真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罕见的东西。因为我们要说的实话,往往是对方不太爱听的话。因此,我们在职场中不愿意以真诚示人的原因在于:得给对方面子,做花剌子模的信使上司才高兴,一旦说了真话就很可能发生冲突……
冯小刚在他的那本《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对于“实话”做了很到位的论述。
“我实话告诉你吧,‘实话告诉你’的含义有两层:
“其一,原来说的都不是实话。
“其二,后面说的不是好话。”
于是乎,很多人在遇到说真话会让对方不爽的状况时选择不说真话,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领导有面子,心里舒坦,自己也没准得到重用。
但是,这要付出代价。
一旦上司同意了张鹏的意见,把项目交给张鹏去完成,那后果自然是失败,而承担后果的除了张鹏本人,还有他的上司。这种浮夸的虚伪带来的是“陷对方于不义”的窘境。开始时因为面子而犯下的错误,到后来会变成难以下咽的苦果。
而这个案例的后续状况是:李总听从了陈峰的质疑,只是要求两位找时间写一份说明,就此作罢。而之后,上司就对真诚的陈峰越加信任,逐渐在ABC领域拓展新的团队,并把整个ABC领域的团队和项目交给了陈峰管理。
很多人都困惑于职场上是否要真诚,他们对真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于是便有一些人选择做花剌子模信使,对上刻意逢迎而隐瞒问题,对下狐假虎威,对同僚虚与委蛇。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幻觉的前提下,那就是所有人都是大傻子,他们都相信我们的谎言。
而实际上,当我们言不由衷地说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语时,对方会从我们的表情、眼睛来看出这是否是实在话。
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陈峰总会经手一些确实没什么价值的项目。在一个大型国企里,总会有一些人在领导耳边轻声细语,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没法完成的项目。领导当真能希望项目结果十分风光,节约成本一堆,降低能耗一堆,填补国际空白一堆,而且还得快,一年?不,半年出成果。当负责这样的项目时,他就会十分纠结,高层已经提出了殷切期望,而那些真正在炮火前线干活儿的工程师却更了解真相。
如果你是陈峰,你该怎么做?
如果他用“官话”去装腔作势,或者用强力压迫,都违背本心,也不会得到同事的真心支持,但又没有对上拒绝的可能。
这真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他选择了对同事真诚,即:真诚面对项目的现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开了一个启动会,在会上,他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项目,相信大家都懂。我比较无奈。多快好省从来都是矛盾的,其实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还得去做,谁让我们是挣这份钱的?希望大家能理解。如果拿不出成果,我来负责。”
其实,下属们也理解这些无奈,他们能为负责人付出支持的动力往往就是因为一句实话。在这个真诚稀缺的环境里,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会收获更多接纳和支持。
而同时,陈峰同上司一样表露了真诚:“我有一个担忧,就是从技术上看,这个方案有些违背客观规律,很难成功。我们有没有办法再和客户多沟通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变通的方式?”
其实,上司也不喜欢斗心眼儿,说大话。上司不愿意把心思花在猜谜语上面。当对上司和下属都采用真诚表达的方式,并得到理解之后,项目本身的推进通常会更顺利。
此时,我依旧要澄清一种误解。诚如冯小刚所言,真话往往都不是对方爱听的。如果真诚地说了真话,那是真的可能得罪于人。于是乎一些人就有此判断:不是我们不想真诚,而是在这个职场的大斗兽场,我们真诚不起啊!
真诚很有价值,实话没人爱听。这可怎么办?
带有尊重的真诚。
我们是个特别要面子的民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给面子”,那是很难担待得起的评判。因此,在职场上真诚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给足对方面子。用正面积极的说法就是“带有尊重的真诚”。
选择好场合。在团体会议中揭他人短,这不叫真诚,这叫鲁莽,“愣”。如果真的对项目和事情有看法,一定要选择私下场合表达。
表达中尽量减少愤怒。如果你的真诚充满了愤怒等攻击情绪,那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双方的“真诚”沟通就会剑拔弩张。因此,诚如我在光明魔法中所说:愤怒的情绪一定不要裸奔,要给它穿条“内裤”。
对事不对人。这条似乎是职场真理,因为一旦针对人,就总会有不满情绪的表露,就会无意中伤及某人。因此,在真诚表达之前,我们往往会加一句:“我是就事论事……”
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那些大型国企和外企里,人们很难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难真实表达事情的状态,甚至很难真实表达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种种讳莫如深、心照不宣、不可言表的原因。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唯一可以真诚表达的东西,是感受。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会觉得无奈,有时会觉得悲哀,有时会觉得失落,有时会觉得不爽。没事,表达感受不会碍事。自我的感受并不针对任何人,而只是面向自我,因此没有人会产生警觉,特别是当我们仅仅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也同时只是归因于我们自己时。
“我觉得很悲伤,因为我原来认为能在三个月内搞定的。”当你说这句话时,所有人都会觉得很同情。
“我有点儿生气和失望,因为这个技术本来是可以落地的。”当你说这句话时,也不会招人恨,因为这是你的希望。
无论怎样,哪怕多真诚一点儿,就会换来一点儿真诚。
其实,每个人都不喜欢谎言,因为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来圆,以此类推下去,这个世界就没真诚了。当真诚缺失,信任成本会高到永远也还不起。
7.5我们的深渊
我的一个朋友小衡在一家国有企业做工程师,工作充实,收入还算可以。在写到本章时,我问她一个问题:“你们企业,像大国企,肯定有办公室政治吧,给我讲讲。”
她想了半天,意味深长地跟我说:“你心里有办公室政治,眼里就有;心里没有,眼里就没有。”
我感觉她在跟我讲禅宗故事,玩儿文字游戏故弄玄虚,就继续追问:“没太明白,怎么讲?”
她于是给我讲了一个她的故事:
“我是中途进入这家企业的,其实也不太被领导看好。过了一年,我们换了一个新的大楼,几十个人分到了几个大办公室里。当我被分到新办公室时,我发现我的工位是靠西的,外边的光线很好,我就觉得超满意。但是同办公室的人跟我说,你没发现我们被边缘化了吗?咱们办公室这十几个人,就没有领导看得上眼的,你看看咱们屋,离领导最远,又最小。慢慢地领导就想不起咱们了。我觉得他说的也太耸人听闻了,把自己的工程干好就得了,没必要想那么多。”
也许,她是命好,去了一个并不以利益分配为导向的国企。也许,她们这种理工女本来就不需要搞这些政治,单纯地把工程做好,图纸出好,就一切OK。也许,她还没卷到斗争里。也许,真如她说,心中有斗争,眼中就都是斗争,心中没有,眼中就没有,慢慢就真的没有了。
如果让我相信,我相信最后一个“也许”。
有的时候,当我们认为职场中充满云谲波诡的险恶和斗争时,我们就发现真的是这样,到处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当我们用纯真的内心去对待这些,遵守“与人为善,以牙还牙”的原则时,斗争反而不会加之于己。这很是奇怪,但是往往有效。我感觉这似乎是内心的力量,斗争者会不由自主地不选择同纯真者玩儿这类游戏,二者总是不在一个轨道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二者追求不同,价值不同,以至于没法形成利益博弈的格局所致。
尼采说过一句很晦涩的话:“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N多人对这句话有N多种解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我们玩儿一个东西玩儿久了,就会被那个东西异化,即被它玩儿。比如演员,演戏演得戏如人生,难免最后人生如戏,最惨的就是“哥哥”张国荣,演心理医生过于投入,最后选择愚人节搞掉自己。再比如,当我们玩弄政治、权术和斗争时间久了,最终会被这些游戏“反误了卿卿性命”。
正如小衡所说,佛家总爱用“心中有佛,则处处是佛”来度每一个人。而我承认,客观也许真的存在“深渊”,存在那些政治、斗争、利益等黑暗的“术”,但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凝视”,不是掉到权术的旋涡里,而是寻找绕过去的办法,如“与人为善,以牙还牙”“带有尊重的真诚”,最终发现自己的频道,在自己的频道上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