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尹关行送至小镇边缘,望着尹关行的背影消失在晚霞之中,苏小朗忽然觉得,自己的心空牢牢的,他知道,这是因为他把尹关行当成了朋友,朋友远行,难免会有些失落。
可惜这里没有柳树的,不然的话他觉得自己应该效仿那些名人墨客,折柳送别。
这一场送别,没有柳树,所以,他只能够对那远去的背影挥了挥手,祝愿远去的朋友一路走好。
站在小镇外,苏小朗的身影被渐渐西沉的夕阳拉得老长,像极了一道长长的黑线。
他此时想到了两个姑娘,一个是身穿粉红色百褶裙的姑娘,一个是身穿翠绿色衣服的姑娘,两个姑娘是在正午阳光灿烂的时候,和他告别的。
心中思念着两位姑娘,他的耳边仿佛回响起了马蹄远去的声音。
一声轻叹,收回了感慨,他回到了客栈之中,将搁在水缸旁边的食物扔到了水缸中一些,并没有注意到,之前他扔下去的那些食物,全部都还在,只是水缸边缘的苔藓少了不少。
……
距离小镇不远的地方,一座并不是很高的小山上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庙。里面供着一尊青面獠牙的泥像,不知道是什么神,不过看它的样子,却像是一个鬼。
这个泥像,是山神像,西华镇的山神。
因为传说西华镇的山神是一个长相非常难看的鬼,所以泥像自然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此刻小庙中香火不少,却不知这长得非常难看的山神,是否会保佑西华镇这一方百姓的平安。
小庙前有一棵古老的桂树,有一人合抱粗,十余人高,枝繁叶茂,正好开着花,花香足足将整个小山笼罩了下来。
树下有一个石桌,还有几条石凳,石桌上散落着几个从桂树上掉落的桂子。
一般来说,只有上了年头的桂树,才会结出桂子,这棵桂树不知道长了多少年,自然也是有桂子的。
澹台明镜手中拨弄着桂子,思绪回到了六百年前。
那一年的桂树还不是很大,还没有结出桂子,浓郁的花香也还不能够将整个山神庙笼罩,而她却与一个书生站在桂树下。
书生指着桂树说:“听说桂树能够活很久。”
她笑着问:“那又怎样?”
书生说:“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永远和你在一起了。”
她“啐”了一口,脸上却满是红晕,比天边的晚霞还要诱人,说:“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却没想到竟然将圣贤书都用来讨女孩子欢心。”
书生又说:“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要千种素,不要黄金屋,我只要颜如玉,你就是我的颜如玉,我读那么多年的书,就是为了遇到你这个颜如玉。”
说完,书生带她进山神庙,求山神保佑,不过,她却在悄悄地站了起来,没有理会那个山神,因为她觉得,这山神并不值得她去拜,于是趁着书生不注意,悄悄将山神背后的泥土削去了一大块。
以至于现在的人们都以为,山神身后本来就是这样。
良久,澹台明镜将手中的桂子轻轻碾碎,眼中不见了回忆,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青年身上,淡淡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语气不是很重,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让不远处的青年脸上红印都是一颤。
想了想,尹关行才开口说:“应该是成了吧。”
“应该,怎么能是应该呢?”澹台明镜看着尹关行,她让尹关行去刻意地接近苏小朗,和苏小朗成为朋友,那就是因为苏小朗那天晚上的话,苏小朗说,若是他和妖怪做了朋友,就会和妖怪朋友绝交。
所以,她派尹关行前去,就是为了验证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过,时机未到,她是不会让尹关行露出身份的。
尹关行不敢看澹台明镜,认真地说:“因为小妖不是苏小朗,所以不知道苏小朗所想,不过,小妖却真心将苏小朗当做了朋友。”
“呵呵!”澹台明镜脸上露出了一丝轻笑,不以为然地说:“那若是有一天,他知道了你是妖,要与你绝交,那怎么办?”
尹关行沉吟了片刻,说:“应该不会。”
“不会?他可是说过,妖都是坏的,他是不会和妖做朋友的。”澹台明镜不想去打赌,也不敢去打赌,因为她在意苏小朗。
这一世,她没想过要与苏小朗在一起,因为苏小朗和谭雄明并不是同一个人,谭雄明可以为了她,不去当那个进京赶考的书生,但是苏小朗却不可能为了她,不去当斩妖除魔的修炼者。
不过,她却想和苏小朗成为朋友,成为一个无话不谈,一起开心,一起难过的好朋友。
有了风,大家一起吹;有了雨,大家一起淋;有了开心的事,分享出来,大家一起开心……
尹关行抬起了头,望了一眼那一棵十余人高的桂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过这世间,还有白乌鸦,他见过,所以他的想法也已经开始转变了。”
夕阳下,三人没有说话,在桂树下,任由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
尹关行心中沉默。
澹台明镜眼中回忆。
有灵满脸疑惑。
“白乌鸦,是指青龙谷的乌白吗?”
……
苏小朗盘坐在床上,没有睡觉,在他的隔壁,是吕颂,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
此时小姑娘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睡不着觉,今天发生的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竟然真的有人能够从玉佩中找到自己亲人。
想到这,她更加睡不着了,穿好衣服从房间中走了出来,望着天上的明月,双手握在一起,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如愿地找到亲人。
夜空中,明月高高挂在上面,像是一个白玉盘,旁边的点点星光,仿佛是为了映衬它一般,苏小朗听到吕颂开门声,也从房间中走了出来,抬头看了看远方的天空,不由得吟诵了一首诗。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吟完,正好看到吕颂那满脸崇拜的眼神,同时听到了她的声音:“苏哥哥真厉害,这首诗是您写的吗?”
苏小朗摇了摇头,说:“吕妹妹太抬举我了,这首诗并不是我写的,我只不过是听说过而已,看到今天这么大这么圆的月亮,正好想起罢了。写这首诗的人,是很久以前一个很有名的诗人,我怎么能够比得上他呢。”
“苏哥哥,听你说紫鼎山应该很好玩吧?”吕颂问。
苏小朗点了点头,指着夜空中的月亮说:“是挺好玩的,至少在上面的话,能够看到更大更圆的月亮。听说写下这首诗的诗人,非常喜欢月亮,若是他能够去紫鼎山看看的话,想必能够写出更多的诗篇。”
吕颂似乎对修炼者的事情非常好奇,接着问:“那紫鼎山的星星呢?是不是也很大、很亮?”
“猩猩?额,这个,紫鼎山不养猩猩的,不过赤鼎山倒是有白鹤。”
吕颂诧异,猩猩?
苏小朗也回过神来,原来是星星,不是猩猩。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
第二日清晨,小乌龟还在睡觉,便被苏小朗捞了起来,今天,他要出发了,谁也不知道紫衣男子什么时候会回来,而且现在还有吕颂,他必须赶紧回太鼎宗去了。
吕颂也走了出来,身上一席鹅黄色的连衣裙,让苏小朗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苏哥哥,你看这条裙子漂不漂亮?”吕颂从楼上跑了下来,在苏小朗面前转了一圈,裙摆飞扬,阳光下仿佛多了一只蝴蝶在起舞。
她自小便清苦,有时候连吃都吃不饱,在穿的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太好,之前那一套粗布麻衣,也是穿了好多年的了。
今天早上苏小朗派店小二去买了衣服给她送来,她心中非常惊喜,而且很高兴,于是穿好就赶紧跑了出来,让苏小朗看看,就像是一个刚刚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一下一样。
看着高兴地在转圈的吕颂,苏小朗不由得眼中一阵发酸,其实,这一套衣服并不值钱,但是吕颂却是如此的高兴,可想而知,吕颂以前过的日子是何等的清苦。
他虽然不记得十岁以前的事情,但是在紫鼎山上,却没有受过苦,所以看到吕颂这样高兴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微微发酸。
不过,他也只是个少年,这些情绪也仅仅是灵光一现,然后他便高兴起来了,笑着说:“是挺漂亮的,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再送你两套。”
吕颂更加高兴了,脸上出现了两个小酒窝,甜甜地说:“谢谢苏哥哥。”
然后转身回到了房中,收拾自己的东西。
苏小朗身无长物,除了那几两银子需要带上之外,就只剩下了这只乌龟。
翻箱倒柜找出一个不漏水的透明袋子,他从水缸中取了些水,将小乌龟放到了袋子里面,施展法术,让袋子变得柔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