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血袈裟一出,周诗儿便倒飞出去,好半天都未曾挣扎起来;周韵儿见多识广些,竟是一语点破此袈裟的来历,原来是菩提寺历代戒律院首座传承之物。
洛宸闻言大吃一惊,忙问左雾绡:“小师姐,那女子说得话可是真的,此乃佛血袈裟?”
左雾绡掀了掀眼皮,给了洛宸一记好看的白眼,苦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我从未见过此物,怎么认得?”左雾绡略一沉吟,便道:“不过,那件袈裟与传言之中的描述确实有些相像,摸不准是真的。”
“是么,”洛宸眼神紧紧盯着树下的鸢峰,那憨厚少年的脸上,喃喃自语道:“那家伙,又是怎么得到的呢?”
周诗儿此刻已经怒目圆瞪,不曾想眼前的鬼道修行者竟然得到了佛血袈裟这等昔年菩提寺的重宝。幸得鸢峰不得运用之法,否则此刻她的妹妹便不是口吐鲜血,而是早已香消玉殒了。
只不过,虽然周诗儿并未伤及性命,但实则已经元气大损,眼下呼吸微弱至几近于无的境地,显然十分的不好受吧。
然而,心思电转,周韵儿又有些奇怪,佛门宝物可不比其他,从来都不会甘于为心怀叵测的歹人恶徒役使,为何佛血袈裟此刻却又主动保护此人?
鸢峰挠挠脑袋,粗哑着嗓子回应道:“你真当俺是傻的,才不告诉你。”言罢,却又是继续攻来。
“找死!”周韵儿娇喝道:“你莫要以为有了佛血袈裟的庇护,我便不敢动你了!”
下一刻,两人便又战作一团,杀机又起。
周诗儿想的明白,鸢峰根本是个半道出家的散修,做事毫无章法,只是像个庄稼汉般乱打一气,也不会催用佛血袈裟,只能等它自动护主。但是这袈裟因为没有灵泉灌注,只能消耗自身的力量,它刚刚已经与欢仙子周诗儿拼过一场,此刻已经无力再做庇护。
周韵儿此刻要做的,便是在佛血袈裟攒够下一次驱动力量前,先行将鸢峰击败乃至杀死。
两人乒乒乓乓打作一团,周围的树木雪地便遭了殃,许多大树被打得破碎,地面更是像被蛮牛犁开一层似的,便连那座崭新的坟堆,亦是狼藉一片,尸首半遮半掩地倒在坑里。
周诗儿不再做保留,全力爆发之下,只是自个儿修行且不足两三年的鸢峰,自然不是其对手,很快便被青丝鞭分出的缕缕青丝包裹得像个粽子,只是留出眼睛、鼻子、嘴巴。
周诗儿一脚踩在鸢峰的胸膛上,也不顾自己裙底风光被后者瞧了个遍,只是微微用力地踩下,鸢峰的五官便痛苦地纠结成一团。
周诗儿似乎颇为满意鸢峰的痛苦,仿佛陶醉其中般,弯下腰,明晃晃的白胸膛便裸露出来,在鸢峰脸庞上吐气如兰,温柔得仿佛邻家姐姐般说道:“告诉姐姐,佛血袈裟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听话,你说了,姐姐给你奖励哦~~”
周诗儿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寻问鸢峰从何处得来佛血袈裟,甚至连此刻她那倒在雪地上半昏半醒的妹妹也不去管顾,便是因为她知道,凭鸢峰这等半路出家的散修,或者是他运气所至得其遗藏的鬼老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拥有佛血袈裟这等秘宝。
因而,见到鸢峰竟是持有佛血袈裟,她自然便惊愕不已,瞬间便联想到,鸢峰可能是已经寻找到了菩提寺遗址,从遗址里探寻到佛血袈裟的。
菩提寺,自从为陇右妖魔兵团所攻灭以来,除却逃出的佛门弟子外,全寺上下一夜消失,已成为了天下第一疑案。同样的,曾经与嵩山剑派并称道释二宗的菩提寺,肯定藏有数不尽的宝物,因而菩提寺遗址乃是无数修行者趋之若鹜但却寻之不可得的存在。
周诗儿因此很是怀疑,此地便是长白山,乃是当年菩提寺法场所在地,也许鸢峰便是在某种情况下寻找到了菩提寺遗址,从那里得到了佛血袈裟。只要一想到菩提寺千年典藏,仿佛像是在向自己招手,周诗儿便心潮澎湃,与之相比,一个同胞姐妹又算得了什么?
“哼哼~~”鸢峰冷哼道:“便是告诉你也无妨,这是俺家祖上传下来的,是俺家里的传家宝,死也不会给你的。”
“噗嗤~~”周韵儿忽然笑弯了腰,又忽而面如寒冰,杀意极盛的目光宛若剜心般射向脚下的鸢峰,冷声笑得:“你诓人也过过脑子,唬谁呢?佛血袈裟乃是菩提寺戒律院首座传承之物,佛门弟子吃斋念佛,哪里来的子嗣!”
鸢峰愕然无语,似乎确实是这样,袈裟毕竟是佛门之物,怎么可能是祖先传下来的,他便梗着脖子说道:“那俺也不知道了,杀了俺吧,”他又愤愤说道:“便宜神门堡那帮人了,不能让俺手刃报仇。”
“神门堡?”周韵儿何等人物,如何不知鸢峰与神门堡接下了梁子,然而她丝毫不关系此事,魔道之人,谁身上又没有背负几笔血债呢?她脚下继续用力,裹着鸢峰身躯的青丝鞭亦是隐隐紧缩,威逼鸢峰说出佛血袈裟的来历。
然而,鸢峰却是咬着牙齿,脸色极端痛苦,但就是闭口不言。当年之事,他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这佛血袈裟为何成为了自己的传家宝。
关于佛血袈裟的来历,倒是可以与诸君分说一二。当年,陇右妖魔兵团在大统领火云龙蛟的率领下,倾巢而出,大举攻伐菩提寺。菩提寺众僧护卫珈蓝佛塔,与妖怪们倾力一战。是役,菩提寺毁于一旦,主持方丈率领僧众决死殿后,动用太液池上的大佛塔,镇压火云龙蛟及其部下。
而其他幸存的僧人,便临危受命,各自携带一部分的菩提寺经论典籍、佛宝舍利,四散出逃。有一些弟子或重伤难愈,便倒毙途中;或为歹人所趁,因其贪图宝物而被杀害。此刻,长白山上三大魔道巨擎之一的花二和尚,便是侥幸得到了某位死去的逃难僧人遗物,修炼而成的。
大多数僧人最后会合一处,便在雾灵山重建珈蓝,创下了如今的宝禅寺。而有一位僧人,乃是戒律院的才华出众的弟子,原本便是作为戒律院首座衣钵传人培养的,便携带着戒律院首座传承之物、菩提寺三宝之一的佛血袈裟逃离。
菩提寺拥有三大佛门重宝,分别是:太液池大佛塔,驼狮婴三首像,佛血袈裟。前两者,容后相禀,单说说此佛血袈裟。
菩提寺拥有两门精华深奥的功法,一者曰金刚伏魔功,二者唤袈裟伏魔功,前者已经伴随着宝禅寺的留存而名扬天下;然而还有一门功法袈裟伏魔功,因菩提寺佛难之劫,已经失传了。
金刚伏魔功重在修行自身,强其体魄,当年菩提寺之内,罗汉堂大多修习此功法;袈裟伏魔功则与嵩山剑派之清心咒、无心庵之观音心经相似,重在修心、修物,僧人的袈裟便如同嵩山剑派弟子手中的剑,亦是兵器本身,当年菩提寺之中,戒律院大多修习此功法。
何为戒律院?便是督促僧人们严守清规戒律的监察与惩处机构。某一年,菩提寺的戒律院首座,见门下犯禁弟子遭受棍棒加身之痛,心中实在不忍,便脱下自己倚为武器的袈裟,披在受过僧人的身上。
此后,但凡是遭到惩处的僧人,便都披上这层袈裟受过;只不过,刑责同样加倍便是。
如此,日积月累之下,这袈裟便染满了数之不尽的僧人受戒之血,犯禁僧人们心中忏悔之意,亦是附着其上,于是便终于成就了一件佛门法器。此,便是佛血袈裟之渊源出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