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2000000104

第104章 袁枚:诫子弟“不求科名”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做过多地知县。他是清代中叶著名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袁枚在三十三岁辞官后在小仓山修筑一所随园,过了五十多年论文赋诗的生活。他认为对于子弟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有没有真才实学,参不参加考试是次要的。为取得科名而去假冒籍贯,为了科名而去读书,虽得科名作高官,必至误国、误氏、误己。他还认为自己的儿子“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相离尚远”,大可不必去勉强争取一个科名。

【原文】阿通年十七矣,饱食暖衣,读书懒惰。欲其知考试之难,故命考上元以劳苦之,非望其入学也。如果入学,便入江宁籍贯。祖宗邱墓之乡,一旦捐弃,揆之齐太公五世葬周之义,于我心有戚戚焉。两儿俱不与金陵人联姻,正为此也。不料此地诸生,竟以冒籍控官。我不以为怨,而以为德。何也?以其实获我心故也。不料弟与纾亭大为不平,引成例千言,赴诉于县。我以为真客气也。

夫才不才者本也,考不考者末也。儿果才,则试金陵可,试武林可,即不试亦可。儿果不才,则试金陵不可,试武林不可,必不试废业而后可。为父兄者,不教以读书学文,而徒与他人争闲气,何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哉!“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相离尚远。若以为此地文风,不如杭州,容易入学,此之谓“不与齐楚争强,而甘与江黄竞霸”,何其薄待儿孙,诒谋之可鄙哉!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非贪爵禄荣耀也。李鹤峰中丞之女叶夫人慰儿落第诗云:“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大哉言乎!闺阁中有此见解,今之士大夫都应羞死。要知此理不明,虽得科名作高官,必至误国、误民,并误其身而后已。无基而厚墉,虽高必颠,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然而人所处之境,亦复不同,有不得不求科名者,如我与弟是也。家无立锥,不得科名,则此身衣食无着。陶渊明云:“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非得已也。有可以不求科名者,如阿通、阿长是也。我弟兄适逢盛世,清俸之余,薄有田产,儿辈可以度日,倘能安分守己,无险情赘行,如马少游所云“作乡党之善人”,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瞑目矣,尚何敢妄有所希冀哉!

不特此也。我阅历人世七十年,尝见天下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不为丈夫而偏作妇人者;有柔懦之性,不为女子而偏作丈夫者;有其才不过工匠、农夫,而枉作士大夫者;而其才可以为士大夫,而屈作工匠、村农者。偶然遭际,遂戕贼杞柳以为桮棬,殊可浩叹!《中庸》有言“率性之谓道”,再言“修道之谓教”,盖言性之所无,虽教亦无益也。孔、孟深明此理,故孔教伯鱼不过学诗学礼,义方之训,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倘使当时不趋庭,不独立,或伯鱼谬对以诗礼之已学,或貌应父命,退而不学诗,不学礼,夫子竟听其言而信其行耶?不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耶?何严于他人,而宽于儿子耶?至孟子则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且以责善为不祥。似乎孟子之子尚不如伯鱼,故不屑教诲,致伤和气,被公孙丑一问,不得不权词相答。而至今卒不知孟子之子为何人,岂非圣贤不甚望子之明效大验哉?善乎北齐颜之推曰:“子孙者不过天地间一苍生耳,与我何与,而世人过于宝惜爱护之。”此真达人之见,不可不知。

有门下士,因阿通不考为我怏怏者;又有为我再三画策者。余笑而应之,曰:“许由能让天下,而其家人犹爱惜其皮冠;鹪鹩愁凤凰无处栖宿,为谋一瓦缝以居之。诸公爱我,何以异兹?韩、柳、欧、苏,谁个靠儿孙俎豆者?箕畴五福,儿孙不与焉。”附及之以解弟与纾亭之惑。

——节选《小仓山房集》

【译文】阿通十七岁了,吃饱穿暖,读书懒惰。想要让他知道考试难,所以叫他去考上元,让他劳苦,并非指望他入学。如果入学,就填上江宁籍贯。祖宗丘墓所在地,一旦废弃,想想齐太公五世葬周之义,我心里就有点悲哀。两个儿子都不同金陵人联姻,也正为了这原因。没想到这里的书生们,竟然控告这是冒充籍贯。我不怨恨他们,还认为这是他们的美德。为什么?因为他们实在是窥测到了我的私心。不料,弟与纾亭却大为不平,列举事实成千言状,去县里投诉,为我开脱。我认为真是太客气了。

有没有真才实学这是最根本的,参不参加考试是次要的。孩子果真有才能,那么去金陵考试可以,去杭州考试也可以,就是不考试也可以。孩子果真不才,那么金陵考不了,武林也考不了,一定会落得不试废业地步的。做父亲兄长的,不教他读书学文,而花精力去同别人争闲气,这不是不考虑根本而去追逐那末尾了。

“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还相距很远。如果认为这里的文风不如杭州,而容易入学,真可以说“不与齐楚争强,而甘与江黄竞霸”了,这样做,何等亏待儿孙,其思想方法又多么低下啊!子路说:“君子谋求做官,是走正道啊。”为人不应该贪图爵位、俸禄、追求荣耀。李鹤峰中丞之女叶夫人安慰儿子落第的诗,有这么一句:“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这是多么博大的气魄呀!闺阁中有如此的见解,现在的士大夫闻后都应愧无容身之地了。要知道,不懂得这种道理的人,尽管得科名做了高官,结果也一定会误国殃民,最后还是害了自身。没有牢固基础的厚墙,虽高必倒。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他。但是人所处的环境,也是不同的,有不得不求科名的人,像我与弟弟就是。家无立锥之地,不得科名,那么吃的穿的都无着落了。陶渊明说:“无聊而弹唱,把它当作归隐的资本。”这是不得已的事呀。有可以不求科名的人,像阿通、阿长就是。我们弟兄适逢盛世,俸禄之外,还有点田产,孩子们可以靠这生活,如能安分守己,不遇到不顺利不吉利的事,像马少游所说的“做个乡党的善人”,这就是我家的好子弟了,我就是死也闭眼了,还敢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希求呢?

不单这些。我阅历人世有七十年,曾见过天下很多的冤枉事。有刚强的人,不成大丈夫而偏作妇女;有柔懦性情的人,不成女子却偏做男子汉的;有才能不如工匠、农夫的人当了官的;有才能可以做官却只能作工匠、农夫的。因为偶然遭遇,就砍伐杞柳来做成杯碗,这实在太可叹了!《礼记·中庸》里有这样的话语:“循性行之是谓道。”又说“修道就是教”,大概是说没有本性,即使教他也没用的。孔子、孟子深明此理,所以孔子教伯鱼只不过学诗学礼,国政管理方面的规矩法度,教得很轻描淡写,像流水行云一般,绝对不加督责的。假如当时不听从父亲教导,或者伯鱼对孔子谎称诗礼学过了,或者表面听从,回去还是不学诗礼。孔子竟会听他的话,相信他是那样做的吗?能不加以考察就心安的吗?为什么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对儿子就宽容了呢?孟子甚至说:“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并且认为求全责备是不吉利的。似乎孟子的儿子还不如伯鱼,所以不屑教诲,导致伤和气,被公孙丑一问,不得不搪塞相答。而至今终于不知道孟子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难道圣贤不太指望儿子成为一个大有出息的人吗?北齐颜之推说得很好:“子孙不过天地间一个百姓罢了,同我有什么大关系,而世人却都过分宝贝爱护儿子了。”这真是通达的人的见识,不能不懂的。

有个门下的读书人,因为阿通不赴考替我感到不满意,又有替我出谋划策的。我笑着回答他们说:“许由能让天下,而他的家人还爱惜那顶皮帽子;鹪鹩担心凤凰找不到栖宿的地方,替它找到一瓦缝让它住进去。你们大家爱我,同这有何两样呢?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哪个靠儿孙祭祀的?求得五福,儿孙是不给的。”附上这些,以解弟弟与纾亭的困惑。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斗

    阴阳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傻妃不好惹

    傻妃不好惹

    她,素手翻云,一生一世只求一双人,苦熬一生成他皇位。却不料夫君心有她人,断她骨肉,废她筋骨,削为人彘,死而不僵。她,相府嫡女,天生痴傻,遭人恶手,一朝拖到乱葬岗活埋。当她重生为她,绝色倾城,睥睨天下。
  • 山河染

    山河染

    魂穿异域,顾小池在一片花海中惊醒,这一世她不再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迎接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未来,然而,随着顾小池的苏醒,沉寂了几千年的世界再度暗潮翻涌,一股无形大手暗中操控,在各方势力的围剿中,机缘巧合之下,解开层层生世之谜,主宰天地。山河破碎,一双人影,“我想要的,不过是一山一水,一竹楼。”“我想要,就只有你。”相视一笑,龙凰聚,青涎笔,点染万里山河。
  • 帝战

    帝战

    太古灭,万物苏,百族斗,天妖出···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时代,上演了一出源远流长,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一代天妖皇者手持一件太古神兵遇上一条天罚禁规,是否能打破这源远流长的宿命?
  •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七月,薰衣草盛放的季节,浪漫的紫色弥漫了整个世界……海波荡漾,吹起了她轻柔的秀发!“风亦池,天涯海角,你究竟在哪?……”
  • 易烊千玺:思念的距离

    易烊千玺:思念的距离

    十年前,你爱我,我逃避不见,十年后,我爱你,你不在身边。人生的错过就是如此。一刹便是永远,追悔也是纪念。在心的修行途中,绝不允许投机,面具必被撕毁,谎言必被揭穿,谁也无法幸免。当初,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初夏的鸢尾花,暖暖的,淡淡的,甜甜的,凝成了你的微笑,那么动人,那么馨香。风中夹杂着春末的微凉,暖暖的绿意,缓缓蔓延,潮湿的雾气晕开了最初的记忆,你的微笑,仿佛是甜甜的蜂蜜,将你我的心黏在一起。风依旧吹着,你我的记忆定格在那片花海里,你的微笑,却在记忆中永不褪色。
  • 仙域之祖

    仙域之祖

    滴血焚苍穹,滴血煮沧海;一念斩星辰,一念化宇宙;万族林立,诸雄并起,仙域沉浮,乾坤动荡;一个失忆的少年,从神魔岛中走出,搅动仙域风云……
  • 若有情天长地久:时光依旧不变

    若有情天长地久:时光依旧不变

    先请戳古言文,现言等古言载了一半在更或者偶尔更。【不以投票看文的看文都是耍流氓!!】已创Q群:451073360互联网时代随便一搜就可以搜到的当代大影帝大歌手居然因为自己去找闺蜜居然碰上了?碰上就算了第二次见面居然也是因为自己闺蜜?大影帝居然还说自己毁了他清白要她赔偿?什么鬼……怎么一切事情都脱离轨道了?
  • 强魂

    强魂

    修炼之路,逆天之举,纵九死一生,无怨无悔;众生之意,非吾之意,何为吾之意,有我无敌;身死心不灭,百战魂不僵,手握乾坤,脚踏苍穹;即便你天纵之资,吾依旧踏之脚下;纵使你毁天之能,吾依旧教你做人;吾为强魂。。。
  • 听大神说我爱你

    听大神说我爱你

    “你不是我的女朋友?夫人,别闹了。连堂都拜了,你别想赖!”遇上他,是命中注定的孽缘还是注定缠绵的情缘?“大神,我好像有了!”“乖乖等我!”“你注定是我的女人!这辈子,你别想逃!”他无限温柔,她无比害羞,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 萌系暗恋:偷心高冷祁少

    萌系暗恋:偷心高冷祁少

    (朋友新书:《我喜欢的,你都有》是个很宠溺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去支持支持。)从小青梅竹马,他对她宠到骨子里,却不想一场无妄之灾夺得五年时间。当她重新出现在他的世界,以弱者之态藏着心里那刻暗涌的心。到底是爱还是一场你追我赶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