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500000023

第23章 失落的梦(19)

时值沿海通道被日军占领,盟军援华物资源源不断由滇缅公路输入,滇西一下成为运输咽喉重地。昔日冷僻的丽江县城──纳西人的聚居地,也热闹繁忙起来,每天都有大批跑印度、西藏的马帮摇铃过往。

父亲的长兄嫂在四方街经营的祖传老店也生意兴隆,正缺人手,弟弟的回来犹如雪中送炭。为了拴住他,急急忙忙为他订了婚。然而兄嫂在已长大成人的小兄弟面前失却了往日的权威,他已不是戏弄马驹子的学生娃。在纳西族家人的眼里,他是流过血、赶走过死神的英雄汉子。在亲友的崇敬与钦慕中、在长兄嫂过分的殷勤和监视下,父亲在故乡休养了几个月。故乡那浓郁芬芳的酥油茶、乳扇、火腿、腌猪头肉滋养了他军旅劳顿、疲乏失血的身子,使他很快恢复了体力,强壮得像一匹奋蹄的骏马。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狂跳了,外部世界强烈地吸引着他,终于假借外出采购货物的机会,怀揣好多金条,快马加鞭,跑了三天三夜,累死了一匹马,才逃出了他哥的势力范围。

父亲辗转来到贵阳,用带出来的钱买了几辆汽车为商家运货,当起了车老板,穿梭于滇黔川桂之间。自己开一辆吉普,自由自在地奔驰在崇山峻岭中。但是他太单纯,没有管理经验,没过多久,两个驾驶员拉货出去,再没有回来。父亲的发财梦破灭了,只好卖掉剩下的汽车,与人合伙开了家专售汽车零配件的大众拍卖行。他平生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挣很多很多的钱,成个大富翁。然后盖一座很大的孤儿院,收容天底下所有失去父母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不再受到他所遭遇到的不幸。

在贵阳,他遇见了一个来自陪都重庆的姑娘,他就是我的母亲。两人情投意合,不久结为夫妇。

父亲有一颗善良、博大的心,他待人热情、慷慨,遇事好冲动。听母亲讲,他们婚后不久,父亲的一个朋友结婚,请他当男傧相且帮忙照相。朋友结婚那天早上,他身着培罗蒙西服、腕戴欧米伽手表、眼架金丝眼镜、肩挎着德国产高级相机,从头到脚全部时髦行头,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兴致勃勃地出门去了。晚上,他却只穿着衬衣衬裤、光头赤脚、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母亲以为他遭强盗抢了。经他解释,才知道他在路上遇见了战友的遗孀和孩子,大起恻隐之心,把怀里的钱和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给了她们。不久,父亲又弃商从军,加入了贵阳航空委员会,任团副,监测、攻击敌机,为美国援华飞虎队服务,保卫贵阳山城。在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里,警报一响,父亲就往他的岗位上跑,别人是跑向安全,他是跑向战斗、跑向危险。

抗战胜利后,父亲随云南60军到越南接受日本鬼子投降,任职山炮营营长。帮助万保邦、曾泽生军长整编炮兵部队,重新美式装备,并参加了中法海防之战。两位军长都很赏识他,认为他是一个军事人才。当60军整编装备完毕,准备奉命开往东北与共产党打仗时,父亲借病住进了河内法国人开的医院,是鼻窦炎开刀治疗。当曾泽生军长将授予他为炮团团长的委任状拿到医院时,他已人走床空。父亲从越南昼夜兼程回了重庆。父亲对家人解释说,八年抗战,国共合作,好不容易打败了日本,现在却要掉转枪口相互厮杀,他实在想不通。作为军人,抗击外敌不惜马革裹尸还,他的责任已尽到。再加上他最敬重的万保邦军长也解甲归田,所以冒着被枪毙的危险开了小差。

1946年春回到重庆后,父亲千方百计地走后门、送礼,好不容易退役复员当了老百姓。1948年初举家回云南丽江。父母亲带着4岁的哥哥和2岁的我,在昆明跟着一个大的武装马帮,整整走了十八天才到了丽江。

云南有句俗语:娶老婆要娶纳西婆。纳西女人披星戴月、吃苦耐劳,下地干活、出门经商,男人们却在家中带娃娃。传说中的女儿国就在丽江、大理一带。听说我们的奶奶是一个勤劳、能干、美丽而颀长的纳西女子。纳西人恋爱自由,但也鄙视小老婆。不知为什么她要作爷爷的第三个老婆,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应该是为了爱情吧。她一个人在金沙江边开了一个饭馆,闲时亦参加淘金,攒下了一笔财产,临死嘱咐留给他的小儿子。父亲继承了遗产,赶马到金沙江边拾回了奶奶的遗骨葬入和家的祖坟山。1949年春,母亲刚生下弟弟一个月,全家又搬回重庆。定居在长江之南的山峦叠翠中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清水溪,离城仅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的外公当时是1949年前该镇民选的最后一任镇长。

十几年的奔波劳累结束了,父母亲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窝。三十岁的父亲,早年的雄心、锐气、幻想已被他的伤病和妻儿的拖累减弱了。他只想在这和平、宁静的山间小镇中太太平平地厮守妻儿,安心治病,休养生息。

为了生活,他也像当地许多人家一样做棉纱和织布的生意,时断时续,视他的身体状况而定。因父亲心地坦诚,自认没做过对不起共产党的事,欣然接受新中国的成立。在解放后一年多时间里倒也相安无事。1951年春,当地一钱姓二流子因赌钱、抽大烟不务正业,欠了父亲600元棉纱款久未还,父亲索要不休,他就诬告父亲私藏枪支。在重庆有名的“3·13”大逮捕中,我的父亲就被关押进了重庆市看守所。据说,父亲在审讯时拒绝认罪,他对审讯人员说:“我没有罪,你们这样平白无故地关押我才是犯罪。”“我的枪口始终对外,我没有打过你们共产党。”“我的身上只有小日本打的枪伤……”然而父亲的傲骨招致一顿顿的毒打。父亲素来信奉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丈夫含笑赴沙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进看守所仅仅3个半月,我的父亲、一个抗日英雄、一个铮铮铁汉就离开人世,其时年仅33岁。死亡通知称他病死。就这样,我年轻、高大、英俊的父亲走完了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27岁的母亲悲痛欲绝,痛不欲生,几次三番要追随父亲而去。我们三兄妹惊恐的哭声又令她撕心裂肺,欲死不能。

父亲像纳西东巴一样会测字、占卜、算卦,他对自己的死似乎有预感。在被捕前,他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了一件白衣裳,爬到汪山顶上,在那里喝了一杯茶。“茶”是会意字,系人装在木头里(棺材),上面长草。他告诉母亲,这预示着他不久将辞人世,并且埋在汪山。果然,不到一年,他悲愤而死,葬在汪山。可怜孤儿寡母无钱为他立墓碑,以致几十年以后寻不着他的坟头,只记得那一片茂密的山林。

我的母亲周静秋,1924年出生于重庆一个小工商业家庭。她天资聪慧,自幼酷爱读书,学业超常优秀。因为要带弟弟,小学仅断断续续读了三年,靠自学连跳三级考入初中。初中也仅读了一年多,因为要让弟弟们读书,家里供不起她继续上学,她即考入黄炎培先生创办的重庆中华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从上学起她年年都拿最高奖学金,常常去当枪手为同学们替考,因记忆力特好,在学校她的绰号叫“活字典”。

抗战爆发后,才十几岁的她就和同学们奔走街头,为抗战募捐。她们背着一个募捐袋,唱着“同胞们,大家一条心,挣扎我们的明天……”等抗战歌曲,在大街小巷对过往的行人伸出小手童声琅琅:“先生太太们,叔叔伯伯娘娘们,为抗战请捐出您的一文钱,买飞机、买大炮,打死日本狼。”在学校,她们为前方战士缝棉衣、做军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慰劳抗日志士的活动中。当年,最可爱的人就是那些保家卫国、浴血抗战、奋勇杀敌的好男儿。她的两个当教师的姐姐都嫁给了抗日精英──黄埔生。她毕业后到贵阳工作,遇见了父亲,他们一见钟情,很快相爱结婚。看来,周家三姐妹都有英雄崇拜,不约而同地都嫁给了黄埔生。三位夫婿都是1米8以上的个头,个个气宇轩昂、英姿勃勃。在清水溪镇成为美谈。

我不知道柔弱的母亲是怎么度过父亲逝世后那段悲惨的日子的。我只知道,为了我们她活下来了。那时哥哥七岁、我五岁、弟弟两岁,年轻的母亲带着我们开始了人生的漫漫跋涉。为了我们三兄妹能吃饱穿暖,她白天纺纱、轧衣服,晚上织毛衣,又当镇上的卫生员,打针、接生等,无所不干。后来考上卫生系统会计,分配在南岸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她节衣缩食,拼命加班,以致劳累过度,严重贫血。本就孱弱的身体极度虚弱,常常晕倒。此外还有“旧军官”老婆的身份带给她的羞辱、白眼和不公正的对待,她忍气吞声地默默承受着,为了孩子她宁愿付出一切。

我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住在南山清水溪外婆家,母亲在山下长江边的医院上班。

每到星期六,一放学我就要早早地等候在名叫一碗水的山崖上,遥望系着红围巾的妈妈从深深的山谷底慢慢地爬上来,一见到她我总是又蹦又跳,回到家我就寸步不离地黏住她。她总会带回来一些她加夜班后单位发的她舍不得吃的鸡蛋、饼干等等给我们吃。母亲是讲故事的能手,美丽的嫦娥奔月、杨家将里的烧火丫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她讲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我们听得如醉如痴。母亲的故事使我的童年充满了幻想。

母亲特别爱哭,看书哭,讲故事哭,高兴时也哭,无论何时,只要母亲眼里闪现泪花,我们三兄妹马上跟着掉眼泪。我最怕看见妈妈哭,其实,她笑起来很动人,水汪汪的大眼睛、白白的牙,笑靥如花。看见她的笑脸我就很开心。那时候,小小的我成天在田野里、山林间疯跑,妈妈说我是个十足的野丫头。因为跑得快、胆子大、手疾眼快、行动敏捷,孩子们在一块做游戏我往往是赢家,输了的孩子就对我指指点点地吼叫:“和营长!和营长!肺病壳壳!肺病壳壳!……”我一下蔫了,像被剪掉翅膀的小麻雀,伤伤心心地躲到角落舔舐伤口。在我稚嫩的童心里,已意识到我是不能与别人去争什么的,我总是比别人要矮一截。可我倔强好胜的性格又不甘受欺凌,有时也会反击、发飙。但只要我一看见妈妈垂泪就马上变得乖顺,我知道我应该像妈妈一样学会忍耐,小心翼翼地不招惹人,不能顽皮,只能好好读书,以好成绩出人头地来慰藉我的含辛茹苦的妈妈。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们下山与母亲住在了一起。没多久,母亲调动工作到长江以北的市中区,在重庆清洁大队(后来的市环卫处)任会计。年轻的母亲温柔、娴静、聪明、文雅,身边不乏追求者,为了我们她一概拒绝。她曾对一位朋友解释说,如果找个男人对孩子们不好,那就自讨苦吃;而如果一个男人对她及孩子们都好,她又不忍心用三个孩子去拖累人家。外婆常常教训我们:“你们要听话,要记住你们的妈妈为了你们几个鬼崽崽,一生的幸福都不要了,你们长大了要报答她。”在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浇灌下,我们一天天成长,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告慰了她。

1958年,母亲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机关里除了母亲与党委秘书是女人以外,全部是大男子汉们,他们都可以不去,单单挑了瘦弱守寡的、还有三个未成年孩子的母亲。大家心知肚明,只因她是“反属”,她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安排。留下我们三个小孩给年迈的外婆看管。她不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回来,也不知道以后停发工资了孩子们又靠什么活下去。毫无人性的官员们不给她作任何的解释与承诺,可能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上面的政策。

临别时,母亲抱着我们哭得肝肠寸断,母子四人乱作一团,我抱着母亲哭喊着不让走。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我们:“上学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小心,不准在马路上玩,放学就回家做作业,听外婆的话。”我们一边哭一边不住地点头。妈妈伤心得站立不住,我和小脚的外婆架住她。大家都知道,我们三个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的希望,她不舍得与我们分开,我们都还太小,她不放心,总担心我们有什么闪失,总想像母鸡保护幼雏一样地把我们拥在她的羽翼下面,不让我们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她给了我们全部的爱,独自一人吞下了人世间的苦难。那个年代,人心都被无休止的革命运动整怕了,污染了。人类的怜悯心、同情心都被阶级斗争革掉了,人性中的正直、诚实、善良的美德都被扭曲了。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与兽的区别。可怜的孤儿寡母与世无争,能威胁到谁呢?

幸好,母亲一年多以后返城回原单位。母亲在农村干得很出色,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白天一同下地干活,晚上还打着火把去教夜校。母亲善良、热心,乐于助人,每次回家,都要买大包小包的东西送给邻居。她还把我们及亲戚家的旧衣服收集起来带到乡下,送给比我们还要贫苦的乡亲。母亲心灵手巧,教生产队的女人们编织、钩花,买不起毛线用棉线,为小孩和姑娘们用染色的棉线编织出各种美丽的衣裳。后来,这些乡亲们像走亲戚一样年年都要进城来看母亲。

1961年,我还是一个天真、活泼、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中考过后,成天只知道疯玩。

万没想到1961年8月中旬的一天,接到的竟是一张不录取通知书!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哭得昏天黑地,一冲动,甚至不想活了。母亲怪我贪玩没有考好。可我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考试时也并没有失误,班上出身好成绩比我差的都考上了,是出身成分不好的原因吧?我们猜疑着。一种愤慨、一片阴霾深深地扎根在我纯净的心灵,我坎坷的命运由此开始……

谜底在四十年以后揭开了,我一个初中生的档案中有3份材料,注定了我的中考落榜。

第一份是1961年4月5日重庆四十中学(我就读的学校)党支部“为了弄清楚该学生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保证中等学校新生的政治质量……”向我母亲单位发的调查函。

在调查事项家庭情况一栏里,母亲单位写道:“和承英(父亲)云南省丽江县人,是反动伪军官,曾在伪中央军校学习两期,任过反动营长与反动职务,在1951年“3·13”大逮捕中被捕。主要是藏枪不交,并与反革命勾结进行反革命活动,关押在区人民法院,因病故(监狱中)周静秋(母)现在我队工作,因其是反革命家属,时有反举。解放前是先后在贵阳、重庆拍卖行经商,成分是资本家。”

第二份是重庆四十中毕业生政治审查意见表,学校填写的是:“父:反革命分子(伪营长等职务),51年3月底被捕,同年7月死于牢中。母:资本家。”

第三份是招生报名单,上面有我报考的学校和考试成绩,四科总成绩为318.4分。引起我注意的是,按填表说明,第一志愿学校应该在“录取意见”一栏“说明录取与否及原因”。而在我的那份报名单上,这一栏是一个显目的空白。

同类推荐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汉末的圣斗士

    穿越汉末的圣斗士

    带着圣斗士培养系统穿越汉末三国,属性低得掉渣,前路充满泥泞。热血斗士遇到乱世风云,是猛龙过江,还是低调发展,是鸠占鹊巢,还是潇洒人生?总之,美女必须要占,名将必须得收,至于某些捣乱分子,必须要在吾等脚下颤抖。
  • 鸭子河(上篇)

    鸭子河(上篇)

    鸭子河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普通得再普通不过了,可是在今天,却离奇得不可思议。普通和离奇之间隔着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光阴的背后有两样东西――变和不变。它们推着光阴走,就像人的两条腿,车的两幅轮子。它们的对立统一推动了前仆后继的人生,推动了滚滚向前的历史。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一颗涌动的心安宁下来,轻轻地走回到四十多年前鸭子河的岁月……
  • 镜花缘:贤妻良母

    镜花缘:贤妻良母

    我!八字命不好!盗墓竟然走了空!顺手捡到的古铜镜,竟然吸了我的魂~这也就罢了,谁知道我找到的肉身,既然是个不中用的大小姐!不中用也就罢了,既然被卖到恐怖的严家大院为妾!为何那个看似身子羸弱快要断气的夫婿竟然金屋藏娇!那个年老力衰的老爷屡次想侵犯我!靠!什么世界!一座大宅里,爬灰的爬灰!翻墙的翻墙!我可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为了生存,我不惜勾搭老的,缠住小的,可是我的心,在见到他之时,却绝望的停止了跳动……一面上古铜镜,牵起无数的离奇爱情!一座深宅大院,上演着令人叹息的恩怨情仇!我是一个盗墓的贼儿,却被古铜镜给夺了魂魄,代替垂死的金家小姐嫁入严家大院!严家老爷几位妻妾的离奇死亡!我该如何在这院落中立足!
  • 舍利情缘

    舍利情缘

    少女方菡菁父母离世到京城寻找亲人,没想到却意外的碰到了沐谦洵和林浚轩……他们几人一起去毁掉危害苍生的舍利,路上又遇到溜出来的雪族圣女……吴尧倾百般阻挠,想要得到舍利危害苍生……(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焚仙炎帝

    焚仙炎帝

    仙界祖龙的金丹,让一个孩子变成了傻子,而在他18岁生日那天,他的身体在此出现了问题,这次,他不在傻,他觉醒了“炎”的力量,而祖龙又在不知名的原因下自愿与他融合,这究竟是为什么?祖龙,又是因何陨落?而他又究竟是谁?
  • 玄道破天

    玄道破天

    少年刘天宇,幼年时惨遭父母抛弃,可谁知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另有一番隐情。当刘天宇得知原因时,他便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修炼之道,去寻找这背后的真相。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刘天宇遭到了重重困难阻挠,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当他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就己经注定了他的命运不会平凡,但是也不会很顺利。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 东庭界

    东庭界

    一晃就是一生,一晃如梦初醒。拥有无限储存和承载人体灵魂功能的东庭玉佩,在我死后,将我的意识带到了一个科技超越地球几百年的平行世界。我在这里邂逅了一生所爱,遭遇了飘荡在酒店里的女鬼阴灵,也经历了生死劫难……最后,我坐上了前往星空深处的飞船,去找回家的路。
  • 兰陵若梦

    兰陵若梦

    他是齐国百姓心中的信仰,一代战神,是历史上以少胜多典范之役,他的一生让人有太多的遗憾,未知的谜。如画的江山,不敌他传世的俊美,千年的变迁,仍有他留下的史诗。一曲入阵歌未尽,几人能知江山情;提笔起书叙兰陵,奕世再圆梦翩翩。以此书至我最喜欢的陈奕版兰陵王!(一直特别喜欢兰陵王,可是就是找不到一部心目中真正的兰陵轶事!好不容易看到陈奕的兰陵王,才发现这才是自己从小一直想象的兰陵王!可惜人设~~!于是抛开一切,对着喜欢的陈奕兰陵王,想像着他的脸,他的身形气质,完善出了属于自己的兰陵王!当然因为有需要,所以也引用了他演过的人名和一些设定,那就算同人吧!)
  • 雪峰之岚

    雪峰之岚

    灵魂,虚无缥缈但又神圣无比,容不得人类亵渎。人类,弱小却又妄图站在世界之巅的物种。一群人类利用自己的力量亵渎灵魂,将不同的灵魂揉合在一起,造就了一群拥有着肮脏灵魂的人类。肮脏的灵魂妄图守护灵魂的纯洁,纯洁的灵魂妄图玷污灵魂的纯洁。这是一个狂妄的世界的物语。
  • 妖灵怪谈

    妖灵怪谈

    他们不是死人,但也不算活人,他们混迹在人群中,却又远离尘世,他们在光明中生活,却在黑暗中追寻,他们神通广大,却命运多舛,他们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注定被人遗忘,他们没有亲人,鲜有朋友,孑然一身,游离在世界边缘,作为上天的棋子,等待着宿命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