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男店长的前身是山里人,他作为迁移户被迁移到了这边,他的哥哥考上了大学,娶了这边的女子,他上了高中,但是没考上大学。后来就在这家店里卖电器,大家说他在这个店里已经干了七年。他家里条件一般,他又不太想回去,于是就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岳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考上了大学,找了汉民,这很让他的岳父岳母伤心,最后一个小女儿,学习一般,连高中也没考上,他们说:考不上也好,考出去的都不听父母的话,嫁给汉民,让父母脸上无光,这个女儿留在身边,好在很听话。他们没有儿子,就想招个上门女婿。他们看到店长出身贫困,又踏实肯干,料想着以后也不会变坏,就招他为婿。
店长刚结婚那几年过了几年幸福安稳的日子,那个时候他的岳父岳母对他的帮助很大,他养的孩子,岳父岳母给带着,他一家子人每天都在岳父岳母家里吃饭,他老婆自从生了孩子,就待在家里煮饭看孩子。他的家里基本上没什么花销,他也是个很俭省的人,挣的钱基本上都存起来了。后来他的两个大姨子和他们的老公开始跟岳父岳母家里来回走动,他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他的岳父岳母前几年因为女儿不听话,找了汉民很生气,说要跟她们断绝父女,母女关系,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后来因为女儿主动认错和他们心里对女儿的思念,就原谅的女儿。
店长的大姨子和他们的老公都是双职工,她们的条件要比店长好的多,他们三天五天或者十天八天来一次,首先让家里感觉很吵很拥挤,他们也都有孩子,并且都比店长的孩子大,来了难免会欺负他的孩子,让他很不满意。还有就是他们每次来的时候大包小包提很多东西,岳父岳母看见了好像很开心,那态度让他不舒服,他说不出来是自卑还是什么。想想他结婚这么久,给岳父岳母买的东西好像很少很少。他连住的房子都是岳父岳母买的。还有他的两个挑担,每次跟他聊天的时候,话里话外,总会有一句会刺痛他,或许他们是无意的,可是他的心已经受伤了。时间久了,他就不想去岳父岳母家了。
还有就是他的老婆,对他也不是很尊重,夫妻之间那点小问题,他能克服,可是他的老婆对他的家人也不是很尊重。有一段时间,他说他跟他老婆吵架了,大家问怎么回事,他说:他的父亲来了,她老婆打开门,看见是他父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进了卧室。你说这让他的脸往哪里搁。她连他的父亲都不问。是因为他的父亲在他结婚的时候,没有给她们的家添置什么东西吗?还是她压根就不想跟他的家人有任何来往。他每次回父母家都是一个人回去,他的老婆一次都不回去。这样的日子让他很憋屈。他家虽然穷,但是也知道仁义,理智,道德,更知道尊老爱幼。他上过高中,多少也算个文化人,当初她们家找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家的情况,要知道她的老婆这样看不起他的父母,他说啥也不会跟她结婚的。
上门女婿的憋屈,想必大家都能想到,跟女儿嫁到别人家是差不多的。女儿变成了女人,要伺候老公,公公婆婆,还得忍气吞声,女婿虽然不用洗衣煮饭,低眉顺眼是必须的。可是这个男店长,偏偏还有点脾气。这或许是男人正常的脾气,在他的那两个大姨子没有回来的时候,那个家里基本上是风平浪静的,经过他们强烈的对比,店长的岳父觉得他这个女婿真的是不怎么样。如果他的老婆是个能压住事的女人,这样的日子也还能继续,可她的老婆偏偏是一句话都藏不住的女人,他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毫不保留的说给父母,这样势必造成了很多矛盾。
比如说他跟他老婆吵架的事情,吵了架他就不过去吃饭了,也可能是他老婆不给他煮饭了,他老婆的父母就问他们怎么了,她老婆就说怎么这么了,按说这该是他们女儿的错,可是他们觉得也没什么,觉得是小事一桩,也没有说什么。他因为老婆成天待在岳父岳母家不回来,也觉得受不了。他就说她的老婆,看你的两个姐姐,来了什么都不干,你整天跟个保姆似得,待在那边干嘛?他老婆说:我们的孩子不都是父母在养活吗?甚至连你和我都是在那边白吃的,他就说:我也不稀罕他们养活啊。后来这话就被他老婆说给了岳父岳母,岳父岳母气的发抖,自觉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觉得对他那么好,换来的话却是这么寒心。
后来他老婆又生了个孩子,是个儿子,他岳父岳母也还帮他带孩子,但是心里已经很不畅快,其实他也没别的意思,他只是想在这个家里赢的一点地位,一点尊敬,但是他的岳父岳母并不想给他这点他所希望的尊敬,他结婚也七年多了,除了卖冰箱,好像就不会干别的事情了。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未来。其实他要是娶个跟他一样的,能出来打工的老婆,他的日子也不会有多么紧张,他的老婆是个娇娇女,跟他结婚后就没上过班,除了带孩子煮饭,好像就不会干别的事情了,或者说她也没打算去干别的事情。就算是他老婆不出去工作,他一个月领两千块钱,生活也不是过不去,也能过得去。他希望自己有点男人的尊严,不想被别人小看。他也是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人,那点工资他算着过日子并不紧张。岳父岳母对大女婿和二女婿的亲热深深的刺痛了他。
岳父岳母并没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过分的地方,他们觉得大女婿,大女儿又不是天天来,况且人家来的时候拿着那么多的东西,客气一下还不应该吗?他们觉得就是店长的事情多,又穷事有多,他们一家子在自己家里吃了六七年,自己说过什么没有。即使女儿有那么一点点错,他包容一下还不应该吗?再说当初招他做上门女婿,不就是看中他的老实吗?没想到他并不想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如果她们的女儿能做个和事老,委屈自己一点,事情也不会越来越糟,偏偏是他们的女儿把店长的话告诉她的父母,把父母的话又告诉店长,最终弄的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