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800000005

第5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2)

日本人对于天皇的态度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天皇到底拥有多大权力呢?一些研究日本的美国权威人士表明:事实上在日本七百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天皇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每个老百姓首先应当效忠的就是他的主管官员——“大名”;其次,他还需要对将军和大元帅尽忠。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天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距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天皇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深宫中,他的私人活动与各种仪式全部都要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严苛约束。一般情况下,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由大元帅制定的。要是一个等级很高的封建诸侯表现出对天皇的敬意,他有可能会遭到审判。对日本平头老百姓来说,天皇基本就像不存在一样。有些美国研究者认为,只有从日本的历史寻根溯源,才可以真正了解日本。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天皇仅仅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可是为何人们可以马上接受这个模糊的概念,并最终成为凝聚日本这个保守民族的力量呢?美国学者还认为:那些不停强调天皇对他的臣民拥有永恒统治权的日本评论家实在是太夸张了,他们越是这样说,越证明他们论据的薄弱。因此,美国的战争政策不需要去削弱天皇。与此相反,我们应当对日本最近编造的那些邪恶的纳粹元首观念予以坚决反击。天皇是当代日本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的神道教的核心,要是我们挑战天皇的神圣性,那么整个日本的价值架构就会崩溃。

很多了解日本的美国人,当他们读了来自前线的一些材料或者是日本媒体相关报道后,常常会反对上述观点。只要是在日本生活居住过的人都很明白,用语言诋毁天皇或者直接对天皇进行人身攻击是最刺痛日本人心、激发起他们战斗士气的。这些人十分明白,日本人一定不会将对天皇的攻击看做是对军国主义的攻击。一战后,“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军国主义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士兵到东京的街头也需要换上便装,那时的日本人对于天皇的崇拜依然还是那么狂热。不过也有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指出:不可以把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拜和德国人盲目崇拜希特勒混淆,后者是纳粹党兴衰的晴雨表,是和法西斯的罪恶紧密相连的。

当然,我们也能从日本俘虏的口供中找到相似的观点。日本战俘和西方军人不一样,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在被俘后他们常常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所以他们的回答毫无头绪。这种现象或许是因为日本的不投降主义。这种状况一直到战争结束的前几个月都没有改变。即使是有一些改变,那也仅仅是特定的军团和地方部队。我们应当重视这些战俘的口供,因为它们集中反映了日本军人的意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受伤或者是没有知觉无力反抗才被俘,其他的战俘基本上都不是因为士气低落而主动投降的。仅这点,就值得我们下功夫去研究他们的口供。

那些负隅抵抗的日本战俘,将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与天皇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是在“执行天皇的意志”,是为了“让天皇安心”,并愿意为天皇献身。他们觉得:“发动战争是天皇的旨意,我们作为他的臣民就要遵从。”但是,那些反对这次战争和日本未来侵略计划的人,也一样将他们的和平思想归功于天皇。天皇对于所有人来说就是一切。厌恶战争的人认为天皇是“爱好和平的天皇”,他们说天皇“向来坚持自由主义,发动战争”,“是东条英机欺骗了他”,“在满洲里时,天皇就表示他是反对军部的”。“战争是在天皇未知和未授权的情况下发动的。天皇讨厌战争,所以不同意他的国民参战。天皇并不清楚他的士兵们受到怎样的虐待。”这些证词与德国战俘的根本不一样。不管德国战俘对希特勒手下的将军或是最高司令部背叛行为表示怎样的不满,他们依然觉得希特勒是挑起战争、发动战争最大的挑唆者。但日本战俘却明确表示,对天皇的忠诚与军国主义及其极端的战争侵略政策是两码事。

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天皇的日本就不再是日本”,“完全不能想象没有天皇的日本将是怎样。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宗教生活的核心,是超越宗教的信仰对象。”即便是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因此而受到谴责。“人们不认为天皇应当对战争承担责任。”“若是战败,那也应该由内阁和军部领导人来负责,天皇是没有责任的。”“即便日本战败了,所有的日本国民依然会继续崇拜天皇。”

在美国人眼中,但凡是人就不可避免会受到他人的怀疑和批判。所以他们对日本国民对天皇的绝对崇拜与信仰觉得简直匪夷所思。实则,即便在日本战败后,日本国民对于天皇的态度和看法没有变化。有经验的审判官都认为没必要在每一份审讯笔记上都写下“拒绝诬蔑天皇”的字样,因为没有一个战俘会诬蔑天皇,这里面甚至包括那些与盟军合作过、且帮助过盟军对日本进行颠覆的人。在全部审讯战俘的口供里,仅有三份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天皇的反对意见。一份较为明显地提道:“保留天皇是一个错误。”另一份说的是:“天皇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他不过是个傀儡。”第三份仅仅提道:“要是皇太子继承了天皇的皇位,并且在执政期间废除了君主制,那么日本年轻妇女们就如同她们羡慕已久的美国妇女那样获得解放。”

因此,在日军统帅们将“天皇恩赐”的香烟分发给部下时,当他们在天皇寿辰率领部下三拜东方且高呼“万岁”时,他们正是利用了这种举国上下对天皇的崇拜。在“部队白天黑夜受到敌军轰炸时”,日本统帅们会领着部下们早晚齐诵天皇亲自在“诏书”中向军人恩赐的“圣旨”,“琅琅诵声在树林中回荡”。军国主义分子很好地利用了人们对天皇的忠诚之情。他们号召全体官兵要以对天皇的敬爱之情来“完成天皇的愿望”,“解除天皇的困扰”,且愿意“为天皇而献身”!不过这种对于天皇的崇敬是一把双刃剑。就像很多日本战俘所言:“只要天皇一声令下,哪怕只有一杆竹枪,日本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同样,只要天皇一声令下,日本人也会立刻停止战斗。”“只要天皇下诏,日本明天就会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就算是最骁勇善战的满洲关东军也一样。”“只有天皇的诏书才能让日本国民接受战败的事实,并为了战后重建家园而继续生活下去。”

日本人对天皇是彻彻底底地绝对忠诚的,但对其他的人与团队却是非常的吹毛求疵,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管是日本的报纸、期刊杂志还是其他战俘的供词,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对于政府和军部领导人的批判意见。战俘们公开指责那些前线的指挥官,特别是那些不能与部下同生共死的人;更深恶痛绝那些自己坐着飞机撤退却让士兵们战斗到底的指挥官。一般而言,战俘们对有些军官赞赏有加,对有些军官却严厉谴责。这说明日本人并不缺乏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日本本土的报纸、杂志也会谴责“政府”的一些行为,他们需要更强劲的政府、更高效的组织协调部门,他们甚至还会抨击政府限制了言论自由。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1944年7月,一些报纸编辑、前国会议员、日本极端政权首领和皇家顾问联盟的领导人在一起举行了座谈会,东京一家报纸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报道。其中有位发言者说:“我认为有很多办法唤醒国民良知,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言论自由。这些年来,日本国民都不敢畅所欲言。他们担心说些什么后会受到指责。他们疑心重重,常常仅仅是表面功夫,做事没有魄力。这样下来,哪还有什么人民大众的力量可言呢?”还有一位发言者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每天晚上都与自己选区的选民进行座谈,问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但他们就是支支吾吾不肯开口。当人们失去言论自由时,还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激起他们战斗的意志呢?战时特别刑法和治安维持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言行。因此他们就如同封建社会的老百姓一般,唯唯诺诺、胆小如鼠。不能发挥出内在的战斗力。”

因此,就算是在战时,日本政府、军部高级将领甚至他们的直接上司也会受到批评。他们并不是全盘盲目地接受等级制的所有规则。不过并不包括对待天皇,天皇是不会受到批判的。一直到近代,才确立天皇至高无上地位,但是为什么人们会这样遵从天皇呢?日本人性格中的什么因素导致天皇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呢?只要天皇下命令,日本人就会“挥舞竹枪”,战斗至生命的尽头。同样,只要一声令下,日本人也会老老实实地承认战败的事实,接受占领。这种看起来似乎很荒诞的现象会不会将我们的研究误入歧途呢?还是会指引我们寻求到真理?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荷事

    荷事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及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本书作者从荷的起源谈起,将荷花的生态、习性及有关荷花的文章、诗词、集句、歌谣画、饮食文化、民俗等逐一加以解读,是我们了解中国荷文化的一本系统的书。
热门推荐
  • 暖相伴:缘依缘尽

    暖相伴:缘依缘尽

    他说:“我只要护你周全,纵使粉身碎骨。”她说:“我只想愿你安好,哪怕万劫不复。”沧海桑田,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你不再强大,我就陪你一起成长;你若安好,我就和你一起看遍风花雪月。我要和你一起面对流言蜚语,我要和你一起抵抗世态炎凉,只要有你。“你相信永远,还是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我只知道,当你迷路,我就去寻。”
  • 两只鬼为我而改变

    两只鬼为我而改变

    前世的我,艳福不浅,遇到了两个绝世美男。今生的我,被他们俩缠着,快要疯了。“我不喜欢你们俩,你俩走开!“他们异口同声道“不走!我们要一直保护你。”他们俩到最后都没有离开我,我也喜欢上了他们当中一个,可是,人鬼殊途该怎么办?“凉拌!”我管他什么人鬼殊途,我喜欢就好。注定喜欢上一个,另一个就要被伤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 我本是仙

    我本是仙

    那些断断续续的梦境说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吗?凡间几载,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仙界众生其实与凡尘无异。若愿意平凡一生,谁愿意就此波折;若愿意随遇而安,谁愿意不自量力;若愿意活在当下,谁愿意回顾曾经。一个人一个故事,真相其实并不是真相。一个一个任务自然有所代表的涵义,被迫任务的迷糊丫头真的能够体会到师傅大人的良苦用心吗?
  • 数码异闻录之数码异能者

    数码异闻录之数码异能者

    数码异闻录系列作品讲述新生代日本警部补天野天响与“对数码ESP科”的物语。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的人物,团体,国家无任何关系。
  • 玩乐奇才

    玩乐奇才

    “你是谁?我怎么在这里?”王乐开口问道。“你又是谁?你又怎么会在这?”老头也问。“我是王乐啊,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来的这地方。”“你是王乐跟我有什么关系?你都不知道你怎么来的,那我更不知道!”“你不知道,我怎么知道?”王乐说道。“你不知道,我更不知道!”老头说道。王乐怎么听的有些糊涂,这说话开口闭口什么都不知道,觉得眼前的老头肯定有病。(ps:我是作者,我也不知道男主角是怎么来的,可能是从石头里面来的吧。)
  • 契约男神:老婆吃了休想逃

    契约男神:老婆吃了休想逃

    再没有比情人节当天收到男友送来的劈腿大礼包更让人刻骨铭心的了,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亲手捧红的明星。一怒之下,顾兮拉过一旁路过的公司“新人”,在笑得得意的狗男女面前发誓:“跟着我,一年之内绝对让你把他踩在脚下!”“好。”男人微笑,不动声色地阻止了身后的保镖,“现在签合同吗?”刚养了一匹白眼狼的顾兮从未想过,转身就会遇到凌渊这匹更“腹黑凶残”的狼,很快就被吃干抹净,渣都没留!*某日顾兮专注地看着电视上不得志的小鲜肉:“颜正,有腹肌……可以挖来捧捧。”一只手拉过她的小手不满地按在某处:“正宗八块腹肌……”下颌也被捏住,凌渊目光灼热,“要感受下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仙域征途

    仙域征途

    以人而起,以神而终,逐渐进入众神混战的世界。佛、道、妖、中土三教、基督,阴谋迭起,互相制约。最后,谁将一统众神?统神者,非我中土人物而不能也。
  • 绯红——沉浮

    绯红——沉浮

    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保护你,让你不受约束,不耍心机。因为你是我的弟弟,是我唯一的光。——木椰羽
  • 兽神霸世

    兽神霸世

    我叫做龙天,是一名龙人,既然老天给了我这次重生的机会,那么我便实现上一世未实现的梦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