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如果问起国人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对日本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不好。排除掉对日本心怀不满的愤青的比例,是什么造成了对日本如此的印象不佳,这个国家到底哪些地方让人厌恶?要了解这些,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了解和研究日本和日本人,而《菊与刀》这本书正好可以给予我们要探求的一些答案。

《菊与刀》的作者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民族,以便为美国制定战后对日政策。作者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在美国的日本人进行研究,并且参考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文学和电影,最终完成了这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菊与刀》的作者就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

鲁思·本尼迪克特于1887年6月出生于纽约,她的父亲是名外科医生,母亲则受过高等教育。小时候的鲁思因为听力不佳,反应有些迟钝,被亲戚和其他人认为是痴呆儿,因而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也养成她文静甚至孤僻的个性。1905年,鲁思就读于瓦萨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前往欧洲旅行一年。返回美国后,她曾在慈善组织会社、西湖女子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1919年,她到社会研究新学院旁听了人类学的课程,并对人类学产生浓厚兴趣。1921年,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学习,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的聘任讲师。

1934年,鲁思·本尼迪克特经过多次的修订与整理,出版了著作——《文化模式》,她提出的文化相对论观点:每个文化各有自身的特性,因此不存在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判断。1939年,她完成了专著《种族:科学与政治》。1943年,鲁思开始接触各参战国的文化资料,并出版了一系列介绍罗马尼亚、泰国等国的著作。后来,她奉美国政府之命开始研究日本文化,最终完成了《菊与刀》一书。1948年5月,鲁思突发冠状血栓症病逝,享年61岁。

鲁思·本尼迪克特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东方生活过的美国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并把这种文化差异对民族气质的形成、民族气质对人和国家在生活层面和战争层面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精辟的论述,对日本人和日本这个国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就是这个精神狂热的民族,二战时在遭受敌人空袭的形势下,在缺少食物并且要高强度劳动的情况下,他们仍做广播体操来消耗体力,同样士兵会以自杀撞机的激进方式来参加战斗。在狂热的精神背后,日本人也有一种易乎寻常的冷静力量,日本人有一种信念——所有事情都是我们主动期求的,决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日本人的情谊不仅包括善意关切,对传统荣誉的维护,也包括消除毁谤和侮辱。这些荣誉感包含着一些具体的要求:如能忍受痛苦,保持稳静和克制的行动,对于危险和痛苦必须坚忍和处之泰然。它要求人在生活方式上要守本分,要有很强的耻辱感和报复心理,他们的有恩必报、自我克制的道德准则,似乎要把个人欲望等同于罪恶,坚决从内心根除。但日本人同时又对感官享乐非常宽容,他们并不谴责个人私欲,相反追求肉体享乐,认为这和义务一样需要学习。

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是一根U形曲线,幼儿和老人有最大的人生自由,到结婚前后降至最低。他们在最富有创造性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日本人这种根深蒂固的二元性格,使他们在成人之后,既可以沉溺于罗曼蒂克的恋爱,也可绝对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既可以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也可以不计一切承受极端的义务;谨慎的教育使他们举动往往怯懦,但又可以勇敢得近于鲁莽;他们非常殷勤有礼,却又傲慢不驯;他们是坚定的保守主义者,却又容易被新的方式所吸引。

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与刀”两者中,“菊”是日本皇室族徽,象征忠诚和圣洁;“刀”是武士文化的代表,象征勇敢和力量。作者用“菊”和“刀”的组合,形象地刻画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一手捧着花,一手拿着刀”,也有西方学者将其称为“精神分裂的民族”。

现在距离《菊与刀》这本书写成已经过去了近70年,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本书依然是研究和了解日本的重要著作。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人带来深重苦难的中国人,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EL:你对语言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WA:自学成才的优劣之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弊端,就是你为了能受到完满的教育而博览群书。对于自学的人来说,很平常的知识之间都会有惊人的鸿沟。所以可能我是读过几本语义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但那是很随性的。你和我谈话期间,如果提到了六门我学过的科目,你就会觉得我很博学。但要是突然提到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就可能由于自学却偏巧遗漏了,也许那还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本书是宁波市政府网站主持编写出版,全书采用汉日对照的形式介绍了宁波概况、政府区划、宁波名人、宁波经济、风光名胜、文化生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谭狂想曲

    天谭狂想曲

    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 阴阳云遮月

    阴阳云遮月

    疑冢古墓、仙儿墓、王陵,诡异的鬼物医人,感人肺腑的手足情深,催人泪下的爱憎恨离别愁。手法万变的入墓之法,千奇百怪的防盗机关,斗富斗狠的曾经纨绔,五光十色的人性嘴脸,尽在午夜云遮月。点开它,你将看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是一个狐魔鬼道的世界。这里有着你的一切恐惧根源。跟着云遮月领略汗毛竖起的快感吧!
  • 战寂星源

    战寂星源

    “徒儿,事已至此,你可后悔?”“师傅,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既然没死,你的徒儿又怎会在这异世而收敛光辉?”
  • 罂粟情人总裁请走开

    罂粟情人总裁请走开

    她,是娘死爹不爱的孤儿。从小就被父亲送到孤儿院不闻不问。唯一一个关心自己的人也随着自己的转院不了了之。意外进入厉家,却遇见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第一个,无条件包容她,爱她。但是她却无以为报。第二个,囚禁她,折磨她,但是她却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他。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想他靠近,但最后,也还是只得到一句“再也不相见”。她终于知道,这个男人不爱她,并且永远都不会爱上她,他们中间隔着的,是两家人的血债。当她终于放下一切离开她时,男人却紧紧不肯放手。美名其曰:这辈子你都是欠我的,没我的允许,你怎么能逃。可是已经伤透了的心,又怎么能开始重新跳动?她是不敢爱了,也不想再爱了。
  • 又见花开之十字路口的爱情

    又见花开之十字路口的爱情

    季婷是M文化公司股东兼金牌编剧,国外隐居5年后回国的她究竟为那般?看着试镜新人张钰的她为什么觉得心悸又心痛?当张钰走进她原本平静的生活,遭受过重创的她却选择了逃避,谁知道就在她以为自己远离一切的时候……
  • 继承人法则S班

    继承人法则S班

    有的人,把我们的故事当做奇迹有的人,把我们的故事当做传说而故事的起头,源自继承人法则源于一个不一样的班级与人这是一个注定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玉兰海棠

    玉兰海棠

    一个青葱的爱情故事而已,没什么好看的,因为你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 岁月浅,淡如初

    岁月浅,淡如初

    折花执念一束秋落雨声梦起,踏雪思情一枝梅立寒影践行。他,如浮萍飘离不定如柳絮起落有时。而回忆伴着呼啸的冷风向他招来,命运又玩笑地捉弄只是孩童的他。即使蒙上了他的双眼封冻了他的整个思绪,他也无法忘却她的容颜。再无言悲苦的日子里有她也是无比温暖。
  • 故事从未结束

    故事从未结束

    没有童话中的浪漫,没有歌曲中的玄幻,没有你的我会怎么办?从一个懵懂的女孩经过一个人,变得不敢接受任何人。我的故事,希望你们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