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大道之音
“这是什么曲?”
这是郑所唯重新睁眼后的第一句话,曲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曲子唤醒了他。
过去,或许是从那次死亡开始,他就活的太压抑了,强迫自己背负种种责任,让自己变得偏执。到后来,他压抑了所有的情感。
“无名罢了。”琵琶祖淡淡轻灵如妙的声音缓缓回荡在青草地上,温暖的阳光,将郑所唯柔柔的沐浴其中。
“你可知道他们为何让你来这里?”
郑所唯不暇思索道:“听音乐?!”
“可以这么说。”琵琶祖正了正语气,似乎认真了许多。“我的曲子,乃是大道之音,能引人参悟宇宙的道与规则。”
“然而,真正的大道实则存于人的内心当中。要问道,便要问心。第一步便是开放自己的心,若是无法直视自己,那么与道只会背道而驰,沦为魔!”
“当年郑所罗,赤子本心,因此在来此之前,在道之路上,已有深刻造诣,尤为厉害。我不过是为其抚琴一刻,他已达到能凝聚剑气的地步。”
“至于你,天资稍差。不过,也可救药,只是可能要花点时间。”
郑所唯头顶闪过阵阵黑线,什么叫可救药……
“坐下吧!”琵琶祖道。
一个个轻柔的音符,携带着远古神魔参悟的宇宙规则,缓缓落入郑所唯的耳中。他闭着眼睛静坐草地之上,脑海中浮现一抹抹熟悉而陌生的景象。
在第一幕景象中,他似乎是一只类似鹿的动物,只是这头鹿的高度,目测在三十米。他抬头,看到了蔚蓝的天空,蓦然爆炸,一团火红色的光芒席卷了苍穹,紧接着,恐怖的天火陨石降临。
便在这时候,一位人兽蛇身的美丽女子冲天而起,以骇人的玄力以及一股令人难以言喻的力量封锁了天空,挡住了这些天火陨石。
与此同时,在他周围的群鹿纷纷扭动化身成站立的半人半兽,飞奔向那远处的山峦。
他所化的巨鹿也没有例外,飞快地穿越河流森林。
“女娲大神的力量果真强大,竟能抵抗整个天威!”另一头巨鹿与他说道。
“娲尊付出这般努力,我们也要奋力为她分忧。等赶到那里,就能开启九色阵,化出鹿神!就能给娲尊提供玄力了。”
“是呢!”
在九色阵中,上千头大鹿毫不吝啬的挥洒玄力。可是天灾乃是宇宙规则所致,任何生命在宇宙的道面前,都太渺小了,一头头巨鹿被反震重创,最后一头头巨鹿纷纷不支倒地身亡。
就在郑所唯所在的那头巨鹿死去时,远方的天空中,蓦然升起了更多的一个个阵法来。女娲的后续支撑并不会因此断绝,巨鹿满足笑着,死去了。
接着,郑所唯的意识重新回到了草地上,他睁开眼,眼中依旧是那个小木屋。
“如何?”琵琶祖问。
“那些都是真的么?”郑所唯反问,到目前为止,华夏虽然证明了神魔时代的真实,却无法考究那口口相传的女娲伏羲是真是假。郑所唯也有好奇心。
琵琶祖却不愿答道:“我说过,道与规则,是在内心深处。或许你看的是人类灵魂深处潜藏的真实,也有可能是你的潜意识里为自己营造的假象,真假,并不重要。”
“下一曲!”
琵琶祖似乎不喜欢郑所唯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直接霸道的开始了第二曲。这一回,郑所唯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男子,而他,则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书童,与其他许多孩子一起坐在那聆听。
那男子站在院子前,缓缓跺步,雪白的衣衫带着一缕轻柔的凉风,点缀了这夏,使得炎热平缓了的多。
“神,秉承天地者也。道者,天地之初也。……”
听着那白衣男子絮絮叨叨的念着,郑所唯内心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那种感觉与先前女娲抵挡天火陨石时候是一样的。
“太白!你来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郑所唯意识所在的这具躯体缓缓起身,道:“万物初始乃是道,道而生天地,天地之外是为混沌,混沌之外则是虚无。能通晓万物,便是人闲。可解天地道者,便是通神。然,能解混沌者,方能破解天道,逆天改命,是谓大神,天地共尊。”
“而今我等,学习乃是唯一之道。孜孜不倦,方可贤也。”
“说得很好!”白衣男子露出微笑,抬起头来,郑所唯看清了他的模样。这人,竟然没有眉毛,在他原本该是眉毛的地方,多长了两只眼睛。他,竟有四只眼睛。
“诸葛,你觉得如何?”
另一名少年缓缓起身,道:“何为神?何又为大神?为何只能以秉承天地才能踏上道路?”
“嗯?”白衣男子嘴角挂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神秘笑容。“你要逆天而行么?”
“那又有何不可?”少年霸气喝答。
郑所唯灵魂深处一颤,这,就是蝴蝶说的两条路么?!或是如这太白所说那般,了解道,然后通神。亦或是如那诸葛想法,与道逆行,逆流而上,便是庄周的路。
这样的两条路,他并没有太多感受。因为他此刻仅仅只是听到了两个大概。至于这两条路怎么走,又代表了什么意义,他全然不知。
这一次,似乎曲子更长些。
郑所唯以太白的视角缓缓长大,终于到了他成年的日子,他的父亲东宁王,立他为少王,而他的兄长则因触怒帝,被囚禁九幽之地,终生不能离开。
三百年后,太白兄长太鲲,化身白鸟,飞击天地,陨灭苍穹。
太白继承东宁王,统御八百地,秉承天道,在他九百岁时,天降大劫于帝,帝临终化入魔道。太白应天命而起,以鸿钧石铸剑,对抗魔帝。
而诸葛,幼年丧母,中年丧父,不得天道,以凡人之躯欲要逆行天道,却遭受三灾九劫,到四十,已是白发苍苍,年迈垂暮。其妻儿子女,尽皆遭难,渐渐亲离。到五十,已是孤身一人,孑然一身。
他以一生博学,向东宁王申请养老天书阁,余生侍奉天书。
东宁王允!
九十岁,已阅六万三千卷藏书,临终之际,诸葛穷极一生,谱下天书三卷,逆天改命,冲跃九霄,成功逆行天道。
待得魔帝出世,太白应天命而出,诸葛自本心而出。两人联手,斩杀魔帝。从此,太白通神,诸葛成尊。
六千三百年后,诸葛与太白再遇。太白得天地垂怜,不成大神,寿数将终。而诸葛虽成神尊,却是常历九劫,生不如死,也将离世。
郑所唯蓦然醒转,不觉间眼角有泪。
经历太白的一生,他深刻明白。顺天才是正道,可是如诸葛那般,逆天而行,为天地牺牲自我,谁又敢说其为邪道?
正道邪道,仅是道路。强者弱者,乃是道路不同。目的终究是不变。
郑所唯清醒之时,曲已终,谱已尽。这世间,终究是这两条道路,混沌万年,天地万物生生死死,轮回不尽。他们终归是蝼蚁。死便是虚无,万物与道皆是记不住其中分毫,唯独那道中的点滴痕迹能铭记丝许。
“你可觉如何?”琵琶祖悠悠然然悄声说道。
郑所唯不语,道:“劳烦琵琶祖开始下一曲。”
“如此,你且挺好!”
接着,便又是一个个柔和的曲调响起,郑所唯再度陷入梦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