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纸,殷见雷又在作者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看过的作品的名字。
金庸的后面是《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连城诀》、《书剑恩仇录》和《鹿鼎记》。
金庸的作品虽然前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一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更是让武侠迷们津津乐道,但是殷见雷也一样没有全部看过,当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那些剩下的作品都是有些瑕疵的,但是现在想想,殷见雷却觉得遗憾不已,要是能够在这个世界,将这副对联凑齐,想想都让人觉得带感啊!
之后,殷见雷又在古龙的后面加上《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小李飞刀》、《萧十一郎》、《武林外史》、《绝代双骄》、《七种武器》、《大旗英雄传》和《三少爷的剑》。
和金庸一样,古龙的作品也有一副对联,不过其中记载的只是古龙最为出名的几部作品——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灵犀一指续神话,江湖尤存铁中棠。
这副对联之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两门绝技。
小李飞刀就不用说了,在百晓生的兵器谱排名上第三,正所谓“小李飞刀,例无虚发!飞刀既出,神魔皆屠!”,不外如是!至于灵犀一指则指的是陆小凤的两门绝技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铁中棠与楚留香更是无需多言!楚留香盗帅留香,古龙小说之中的三大公子之首铁中棠,可想而知有多么出名。
古龙的作品,殷见雷就只看过这些了。虽然没有全部看完,但是好歹是把这一副对联给凑齐了,也算是了结了殷见雷的一桩心事。
旋即殷见雷又在纸上写下《大唐双龙传》和《白发魔女传》,然后便开始仔细的挑选起来。
第一个划掉的就是《鹿鼎记》,说实话,殷见雷一直都觉得,这部作品如果不是金庸写的,恐怕大家都未必会把它归类为武侠!毕竟武侠小说的主角不会武功,殷见雷也就见过这么一个例子!用它作为殷见雷的第一部作品,显然是不合适的。
殷见雷紧接着又划掉了《天龙八部》和射雕三部曲,还有《笑傲江湖》,不是写的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作品写得太好了!在殷见雷的前世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就是因为他们太优秀了,才不能作为殷见雷的第一部作品,不然的话,殷见雷到了后面很难再拿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看在别人眼里,无疑就会认为殷见雷退步了。
这对于殷见雷的名誉将还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同样的道理,殷见雷又划掉了《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小李飞刀》、《萧十一郎》、《大旗英雄传》和《三少爷的剑》。
如此一来,纸上就只剩下了金庸的《连城诀》、《书剑恩仇录》,古龙的《武林外史》、《绝代双骄》、《七种武器》,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和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了。
想了想,殷见雷又将古龙的作品全部划掉。没办法!古龙的文风实在是太有特色了,很少有人能够模仿得来。
殷见雷觉得,自己第一部是用了谁的作品,后面的几部最好还是用同一个人的,这样文风上便是同出一脉,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如果第一部作品采用了金庸的,第二部又改成古龙的,第三部再改成梁羽生,文风变来变去,无疑会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容易引起质疑。
殷见雷的计划是,将一个人的作品发完之后,再发另一个人的。这样自己完全可以以“想要改变文风”、“想要做出突破”为理由,安全过渡!不至于让别人怀疑。
轻轻地点了点头,在心里面为自己点了一个赞之后,殷见雷才低下头,看着纸上仅剩下的四部作品——《连城诀》、《书剑恩仇录》、《大唐双龙传》和《白发魔女传》。
犹豫了片刻,殷见雷又划掉了《连城诀》和《大唐双龙传》,前者篇幅太短,才二三十万字,后者不是纯粹的武侠。
剩下的就是二选一的问题了。
是《书剑恩仇录》?
还是《白发魔女传》?
两种选择皆是有利也有弊!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在金庸十五部作品当中,知名度并不是非常高。但是,这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同样很大!
当年金庸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造成了很大轰动。本来无人问津的报纸,一下子就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凭着《书剑恩仇录》,金庸不但打出了自己的大师名气,还救活、养活了一家报社。
全书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位清朝皇帝乾隆,是不是汉族人?
当然,根据历史上的史实来看,乾隆不可能是汉人。
但是,就因为一部《书剑恩仇录》,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产生了怀疑,乾隆到底是不是汉人?
《书剑恩仇录》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是作为金庸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不足的地方也有不少!
首先就是作为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面的武功体系并不完善,江湖的味道也不够浓郁,而且它是一部群戏,陈家洛虽然是主角,但是红花会的其他当家的戏份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读者视线的分散,再有就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也十分让人气闷!
特别是陈家洛将香香公主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一段,不知道让多少人破口大骂!
所以,想要发布《书剑恩仇录》,又不准备进行修改,殷见雷就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白发魔女传》也同样是一个悲剧!
梁羽生的作品,开篇往往都十分惊艳,让人眼前一亮,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七剑下天山》,殷见雷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当时电视剧热播的时候,也断断续续地看了几集。着实被开头惊艳了一把,但是到了后面,就显得有一些才气不足,结局就有一些烂尾的嫌疑。《白发魔女传》也是一样!
不过当然也有成功的地方,不然也不可能会成为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
《白发魔女传》在树立了一个武侠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练霓裳的同时,也开了一个日后诸多武侠小说中女主角为爱白头的先例。在这一点上,就算是后来的金庸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像射雕三部曲之中的瑛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约略推测出:梁羽生对于整个侠坛究竟起了多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白发魔女传》的历史背景选在了满清即将入关之际,也就是大明王朝即将覆灭之时。那是一个充满反抗与背叛的年代,与小说的内容恰到好处的吻合在了一起。百姓反抗政府,下属背叛上级,奸佞出卖国家……
反抗与自由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小说的结尾令人沮丧,但小说的整体却仍令人振奋的原因——因为有追求。
即使小说中的批判与反抗占了很大比重,但贯穿在小说始终的却仍然是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这部小说,在读者心中引起的不是悲观、消极,而是相反的感受,就好像黑暗的背后正是光明一般,反抗的下面自然也有自由。紧接着腐朽的破坏而来的,也必然会是新生的创造。
这也是梁羽生小说之中惯用的手法,像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大唐游侠传》就是结合了“安史之乱”的产物。
不过尽管如此,也无法掩盖《白发魔女传》的结局比《书剑恩仇录》更加让人郁闷的事实,《书剑恩仇录》好歹还有一个霍青桐让人可以自我安慰一下,《白发魔女传》可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了,男女主角到最后也没有能够在一起。
左右为难了半天,还没有殷见雷做出一个取舍来,就已经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算了!明天再说吧。
——在去和周公下棋的路上,殷见雷脑子里面的最后一个念头就是这个。
第二天,吃过早饭,殷见雷就又开始了工作,家里面的人知道他这两天在忙什么,也都很自觉地不去打扰他。
从昨天晚上犹豫到现在,殷见雷也终于做出了决定。在网上他可以两部作品一起发布,在现实中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大不了就是再取两个笔名嘛!就算是不能这么做,也不妨碍殷见雷一起完成两部作品,实在不行就一部一部出版就可以了。
如此想着,殷见雷马上就开始了行动。
今天应该是徐莉莉的工作日,所以殷见雷一边嘴里面念着《斗破苍穹》的内容,手上面也不闲着,和徐莉莉一起打开了电脑,开始存稿《书剑恩仇录》。
殷见雷在过来这边,继承了原主的能力之后,打字速度并不慢,虽然比不上徐莉莉这样靠着打字吃饭的专业人士,但是最起码也比他前世的“一指禅”好多了,速度在一个小时三千五百字左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