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殷见雷微笑着点了点头。《文学周刊》虽然不是殷家的势力,但它的掌权人和殷家的关系也是非常融洽的,可以说是依附着殷家。殷见雷对于“自己人”,一向不会为难。
“《书剑恩仇录》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隐身SX扶风延绥镇总兵李可秀家为西宾的武当派名宿陆菲青,随主人新迁ZJ水陆提督前往江南的途中,遇上参加“千里接龙头”仪式却被朝廷鹰爪困在三道沟客栈的红花会四当家文泰来与其妻骆冰,便出手相救,将他们荐至西北武林英雄铁胆周仲英处避难……,众人赶至香香公主之坟,打开后只见一滩碧血,香香公主的尸体已化作一缕香魂,陈家洛挥毫题上“香冢”二字,并作铭‘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而后凄然而去,与红花会众英雄前往西疆栖身。”
尽管《书剑恩仇录》的情节在金庸小说当中算是简单的,殷见雷还是足足说了十几分钟,才把内容简单介绍完。
不过看众人的表情,殷见雷就知道,这十几分钟花得值。显然在场的众人已经被《书剑恩仇录》给吸引住了。
李菲也是如此,并且本身就是一个武侠迷的她,对于这部小说的期待好感受,要比其他的同行更加强烈。
简单地回味了一下,李菲继续问道,“殷先生,刚才在最后,听您念到了一首词,请问在《书剑恩仇录》当中,是不是回大量的使用诗词呢?”
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殷见雷马上就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那……”李菲还想要继续提问。
殷见雷却抬手打断了她,微笑道,“李记者,虽然我很愿意继续和你这样的大美女交谈,但是这里毕竟还有其他的记者。”
李菲这才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不起!是我失态了。”随即便坐了下来。
殷见雷继续提问,“后面那位带眼镜的记者。”
被殷见雷点到的人马上就站了起来,“殷先生你好,我是《名家看小说》的记者,我姓石。我想请问您,关于在《书剑恩仇录》最后出现的那首词,我好像并没有在其他的地方听过,请问那是您原创的吗?”
“确实是我原创。”殷见雷大方地承认了。
“那您刚才说过,《书剑恩仇录》会运用大量诗词,请问那些都是您原创的吗?”石记者闻言先是一惊,然后便马上急切地问道。如果是真的是话,那就实在是太惊人了!
华国虽然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更把其中的一些项目列入了高考之中,但是诗词却依然是很多人的死穴,死记硬背前人的作品倒也罢了,轮到自己原创的时候,百分之九十都要傻眼。
所以在场的众人对于殷见雷的回答都十分关注,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是大新闻了啊!
“并非如此!”在众人的注视下,殷见雷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书剑恩仇录》里面出现的诗词,有我原创的部分,也有前人的精华,还有化用前人作品的部分,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吧!”
听到这个答案,众人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心中却也明白,这样才是正常的。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原创,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接下来,殷见雷又陆续回答了几个问题,新书发布会就结束了。
记者们陆续离开,殷天照还有工作,便乘车往朝阳出版社行去,殷见雷只有自己一个人回家。
等到场地变得空空荡荡的时候,一旁站着的三个保全人员才终于放松下来,苦着脸活动了一下筋骨。
正是秦凡和他的两个死党!
“哎呦妈呀,真是紧张死我了!刚才要是暴露出来,我爸非得把我的皮剥了不可,吓得动都不敢动!”秦凡的死党之一小声的抱怨道。
“我还不是一样?”秦凡自己也不好受,背后全是冷汗。
“你不一样!”另一个死党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说道,“你是自愿的,是为了来看那个作家。我们俩可纯属无妄之灾!”
“又不是我逼着你们来的?”秦凡捞过来一把椅子坐下,才道,“再说了,主意也不是我想的啊!”
“哟!那照你这么说,是我们俩自己犯贱了?”当初提议的那个人闻言马上就不高兴了。
“哪儿能啊?”秦凡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赔笑,“我错了还不行吗?这样吧,中午我请客,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其他的两人小声嘀咕一句,也都坐了下来。
“不过先说好了啊!”秦凡说着看向其中一个死党,“我请你们俩吃饭,等到《书剑恩仇录》发售的时候,你可得给我留一本儿。”
“这还用得着你交代?”死党翻了个白眼,“你哪一回不是靠我?不然就凭你这小身板,能抢得过那些疯狂的书迷?”
秦凡拍了拍死党的肩膀,“嘿嘿!那就辛苦你了。”
……
回到庄园,殷见雷并没有再打字,而是躺在床上发起呆来。
其实如果是一般的新人作家,通常都会选择在新书发布会上炒作一番。就像是一些电视剧电影在上映前传出的男女主角的绯闻一样,方法的确够险,但是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殷见雷之前不是没有想到过这种办法,只是刚刚说出口就被殷天照给拍死了。原因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敢写这种报道的记者,还没生出来呢!敢登这种新闻的报刊,还没有建立呢!
殷见雷听完之后唯有无语。
……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间就是《书剑恩仇录》发售的日子,不得不说,殷天照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去搞宣传,还是十分值得的。
各大书店刚刚开门,就已经被等待已久的书迷们堵了个水泄不通。
“让一让,让一让,我只买一本《书剑恩仇录》。过一下,让我过一下!”
虽然大多数人都在老老实实地排队,但还是有不守规矩的人。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顾形象地向前挤去,口中大声的喊着,希望挡在前面的人能够让出一条路来。
“一边儿去!”年轻人的想法很好,可就是没有人买账!“挤什么挤,慢慢排队吧,我们都是来买《书剑恩仇录》的。”
“啊?”年轻人闻言马上愣住了。就是这一愣神的功夫,本来前进了一些的距离,就又被人挤到了后面。年轻人欲哭无泪,只得老老实实地排队。
他本来还以为,这样一本新人的书,作者还那么年轻,是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的,却没想到,事实与他所设想的恰好相反。
“不是有很多人都说这里面有黑幕吗?什么捉刀、炒作之类的,为什么你们还要来买?”年轻人不明所以都问着他前方的男子。
“切,你是这两天没看报纸吧?新闻上开始对《书剑恩仇录》的作者大加赞扬啊!小小年纪就能够创作诗词了,这么有才华的人,写出来的小说肯定也很棒!而且华国的武侠小说确实也沉寂得够久了,如果这一次真的是它崛起的开始,那说什么我也得参与其中才行啊!”那男子带着期待的说道。
年轻人没有再说话,心里却已经明白了原因,他自己不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吗?
看着面前那几十个人,年轻人无奈地排了接近半个小时的队,终于走到了已经忙得满头大汗的店主面前。
“一本《书剑恩仇录》。”年轻人想也不想地说道。
“给。”店主的动作也是十分熟练,头都没有抬起来一下地,便随手从旁边抽出了一本包装精美的《书剑恩仇录》,递给了年轻人。那动作,就像已经排练了千百遍似的。
付了钱,接过了已经属于自己的小说,小心地抱在怀里,年轻人心满意足地又向着书店外挤去。
没有走出多远,年轻人便听见了身后店主的声音。
“不好意思,《书剑恩仇录》已经卖完了,我这里还有别的小说,要不您在看看其它书?”
年轻人闻言不由暗自庆幸,轻轻地拍了拍手中的《书剑恩仇录》,快速地往家里面走去。
这一幕,几乎发生在华国的各个角落,买到的人固然暗自庆幸,没有买到的人只有黯然失望。
不过人们也没有过于难过,毕竟这本书的质量如何,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好的话,后面出版社肯定还要再加印,不好的话,也省得花冤枉钱。所以,现在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种已经买到书的人身上。尤其是一些知名的作家,评论家,他们的看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书剑恩仇录》的后续销量。
在那些已经买到书的人当中,秦凡无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可以不用去跟别人挤来挤去,就有人帮他留了一份。
从死党那里把书取回来,秦凡就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家,撕开《书剑恩仇录》外面的包装,趴在床上看了起来。
这是秦凡看书的一个习惯,家里面的人不知道已经说了他多少次,可他还是屡教不改。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不过这个习惯还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从第一个字开始,秦凡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
第一回古道腾驹惊白发危峦快剑识青翎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SX扶风延绥镇总兵衙门内院,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儿跳跳蹦蹦的走向教书先生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