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正月过后,屯集在鲁阳的袁术,进军宛城,将南阳郡占据。开始割据对坑董卓,袁术这名为对抗董卓,其实也就是对抗朝廷。因为,在袁术包括袁绍等人看来,董卓所拥立的汉献帝刘协,是不合法的皇帝。面对一个不合法的皇帝,天下诸侯纷纷效仿袁术,抢占地盘开始割据。袁绍等人则拥立时任幽州牧的刘虞为帝,准备和董卓分庭抗立,最终因刘虞本人坚决拒绝袁绍等人的请求,而没有得逞。
这年2月,袁术下令屯集在鲁阳的孙坚进兵洛阳。
此时的洛阳城已毁于一旦,董卓大军已向西撤退。孙坚进驻梁县后,向阳人集推进。此时,董卓派胡轸和吕布率部迎击孙坚,已心无斗志的胡轸和吕布,败退后撤出洛阳城,断后的胡轸部将华雄被孙坚斩杀。
这一战,也是讨董联军所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随即,孙坚率部进驻洛阳。
面对一坐满目疮痍的空城洛阳,驻扎几日后,孙坚率部返回鲁阳。据说,孙坚在被焚毁的皇宫中得到一枚传国玉玺。
————————………….
弘农郡,渑池。
这年3月,董卓率西凉大军,浩浩荡荡从渑池出发,向西进发,奔长安而去。为了防御中原各州、郡,董卓派中郎将董越留守渑池,中郎将牛铺屯安邑,中郎将段煨屯华阴。并大肆封赏其部将,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等人都分封校尉。
董卓西归,吕布的部下,并未得到董卓的封赐和重用。在董卓看来,这支并州军虽作战勇猛,可并非自己的嫡系。甚至董卓还将吕布又调回到自己身边,做了亲卫队长。身为中郎将的吕布,又失去了兵权。
191年3月,跟随丁原进京的这支并州军,最终,被分编解散。
一年多的军旅生涯,阿贵没有再得到提升,作为并州人,又没有勇立军功,等待阿贵的,将是被收编和遣散的命运。
此时,一批并州军士闹着要回家乡,吕布就将盗墓得来的金银拿出一部份,作为赏赐。对于战死沙场的并州军士,吕布也按官阶给了抚恤。
阿贵也被吕布安排回并州。此时,吕布自己的妻儿,在并州晋阳。吕布此去长安,又要远离家人,他盘算着待安定下来后,将家人接去长安。所以,吕布将阿贵先安排回并州,顺便吕布也将自己在洛阳搜刮的部分财物送回并州。
这年3月底,阿贵率领一千多返乡的并州兵,从渑池出发,向并州挺进。
本来阿贵此行,吕布将魏续也安排回并州,可阿贵坚决要求带上高顺。
吕布见阿贵要带走高顺,他不解道“魏军侯乃自家人,这次回并州,想必夫人见到他,也会高兴。高顺虽说跟我多年,可他毕竟是个外人。此番回并州,依我看,就让魏军侯和你同路。”
魏续是吕布之妻严氏的表弟,吕布这一安排也是精心考虑的,更何况此番回并州,还私自带了金银财物。
“义父,这一路回并州,路途遥远,万一路上遇到匪寇,孩儿难以对付。只有带上高军侯孩儿才安心,望义父三思!”阿贵道。
见阿贵尚还年轻,怕他在路上有闪失,无奈的吕布也只得依了阿贵。
在阿贵的坚持下,高顺取代了魏续。毋庸置疑,阿贵带上高顺,是另有打算。
渑池距离洛阳城不到二百里路程,阿贵带领的这支返乡队伍,有十多辆辎重车,更有一百多号伤病员,清晨出发,入夜后才抵达洛阳城。
在洛阳城郊驻扎一夜后。
次日,队伍绕过残破的洛阳城,直奔小平津渡口。
昔日繁忙的小平津渡口,大战过后,显得冷冷清清。
在渡口码头,阿贵和高顺驱马,来到几支停靠的渡船前。
“谁是船老大?”面对十多个围在一条渡船前的艄公,高顺策马问道。
“敢问军爷,是要渡河吗?”见来了两位骑马的官军,一个年长的艄公走出来问道。
“正是…”高顺回道。
“敢问军爷,有多少人渡河?”老艄公眼瞅不远处,停留的队伍,问道。
“这码头上有多少条渡船?”高顺反问道。
“渡船到有二十多条,敢问军爷,今日就要渡河吗?”老艄公道。
“这些船全包了,要多少银两?”这会,阿贵插话道,
听到问话,老艄公笑道“军爷渡河,哪里敢收银两。只是,这些日子,粮缺得慌。只要军爷留下些口粮,小的们就谢过军爷了…呵呵…”
见这老艄公要粮,阿贵和高顺都不禁有些犯难。要说金银,到满载了几车,带的口粮虽也充足,可这要一分,这一路回并州,如有个耽搁,就有些吃紧。
“这位船老大,我们带的军粮不多,你要多少银钱,尽管开口…”这会,高顺道。
“两位军爷有所不知,现如今一石粮万钱都难买到,小的们也是无奈,两位军爷就行个方便吧…”老艄公回道。
见这船老大满口要粮,阿贵和高顺商量一阵后,只得留下一车口粮给船老大。
一千多人的队伍,用了整整一日,才渡过黄河。在小平津渡口小住一日后。
次日清晨队伍出发,接近正午时,温县县城已历历在目。温县紧靠黄河北岸,过河就是河南尹的成皋地区。地理位置重要,也是北上并州,东进翼州的交通要道。
见到一支队伍顺官道而来,早已得到消息的温县一帮官员已立在城楼上,眺望。自从讨董联军驻扎在温县,这个昔日平静而富庶的小县城已被战火所侵袭。董卓军撤走不到两月,眼见又来了一支不速之客,县城里上至官员、大户,下至平民百姓,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
此时,已经残破的城墙上,临时组织起来的县城护卫队,手持刀叉棍棒,密切注视着城外这支陌生的官军。
阿贵见这阵势,即刻派了快马,向城中通报。
不大一会,城中一行人放马出城,来到阿贵和高顺跟前。
“治书侍御史司马防,有礼了…”这个叫司马防的长者,给阿贵拱手道。
闻听这长者的官名,似乎是很有派头,阿贵只得给长者回礼道“并州监军司马吕阿贵,见过大人…”
“并州军侯高顺,见过大人…”阿贵身边的高顺也拱手道,
“不瞒二位,本官也是最近才离开洛阳,以躲避战火,现城中之事由吾儿暂且代管…“司马防说着,对身后的一个后生,示意道。
“代县令司马朗,见过二位…”长者身后的后生拱手道。
见这个和自己相仿的年轻人,报上姓名,阿贵心里一亮。三国演义中,司马朗出场不多,而另外一个人物就大名鼎鼎了,他就是司马懿。这温县不就是司马懿的故乡吗?此时,阿贵记忆里闪过一道历史的轨迹。
话说阿贵等人在城外见过后,司马氏父子将阿贵和高顺让进县城里。
在县衙里,司马氏父子陪阿贵和高顺喝茶叙谈。
“董相国已率大军西归长安,不知二位此番率队到温县有何打算?”喝过几口茶后,司马防问道。
“我们只是路过贵县,还望老先生行个方便…呵呵…”高顺回笑道。
“既如此,本县上下人等,本官即刻给以通报,想必本官出面,他们也不会为难二位。只是,本县经此战乱,人心惶惶,还望二位严肃军纪,切莫为难了本官…”司马防道。
“请大人放心,我们就小住两日,吃喝用度我们都不打扰贵县…呵呵…”阿贵笑道。
“朗儿…”这时,司马防转向身边的儿子道“城中尚有一校场,依我看,就将吕司马一行安排到那里小住…”
司马朗起身道“孩儿这就吩咐下去…”
将阿贵一行安排好后,司马防对阿贵和高顺笑道“并州狼骑闻名天下,吕布,吕将军本官也早有耳闻。既然和二位有缘,待临行前,本官将置酒,邀请二位到寒舍一叙,不知二位肯赏光否?呵呵…”
“多谢大人…”阿贵和高顺闻听,急忙起身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