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9800000068

第68章 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把孝当做个人修养的主要内容,认为孝也是政治的主要内容,把国和家联系在一起,把政治和个人修养联系在一起,把工作和个人修养联系在一起。管理好国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干好工作就要先搞好个人修养,这个思想人们现在仍然使用。

孝和忠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做到孝的人才做到对国家、民族的忠。儒家的忠孝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在几千年的战乱中不断统一的文化基础。

不同的学生问孝,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去教育引导学生,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答案不一样。孔子对五个学生讲孝,内容不一样,孔子的因人施教在这里表现的最明显。这五个学生的大致情况,也可以从孔子的回答中分析出一些。

孔子讲的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初级是不能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担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对儿子,最担忧的是疾病和健康。

这段话也有不同的解释,儿子对父母最担忧的就是疾病和健康。这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这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更加完整了。亲人之间最担忧的就是对方的健康,互相担忧可以解释通顺。

对孟武的记载不多,猜测孟武可能是身体不好,孔子才这样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算是对父母的孝。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生命是父母给的,自己没有权力随意处置,讲孝道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生命和健康的事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小心的保护,死后还要一点不少的还给父母,这也是很重要的孝文化。

《论语·里仁》有这样一段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关心父母的年龄,关注父母的健康,在孔子看来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后面讲的一个高兴,一个恐惧最能反映孔子的养生思想,孔子让人在生活中要保持快乐,经常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理由,父母年龄也可以成为快乐的理由。后面讲的俱是为了让人及时孝顺父母,要有紧迫感,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人们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对父母的年龄增长恐惧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翻译过来的译文: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孔子的学生有十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

孔子讲的孝道很实际,不是空洞的口号,对皋鱼讲的这么漂亮的一段话,孔子没有赞扬,而是让弟子们诫之。可以这样理解,孔子同意皋鱼的话,但是不赞同皋鱼的行为,皋鱼因为谴责自己做的不好就自杀,不符合孔子的养生思想。

这里记载有十三个弟子休学回家尽孝,孔子的态度是支持的,甚至可以说是赞赏的。在现在的学校如果哪个学生请假休学回家照顾父母,学校会不会同意很难说,弘扬孝道就是要像孔子学习,为尽孝道的人提供方便。

有报道说大学生带着年迈的亲人去上大学,学校给提供支持,这样的事情因为少才会有媒体大力报道,对这些类似的事情政府是不是可以出台更多的政策,让人们更方便尽孝道。孔子的思想很具体,没有空洞的口号,现在人说的多,做的少。

《论语?泰伯》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得了重病,叫来门人弟子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祸害了。小子们!

很多人对这段话不理解,有的人认为曾子是不是老了,大脑也不清楚了说的胡话,没有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曾子注重孝的表现,临死之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学生证明一下不少一点,这样就可以完整的交给父母了,这也是曾子对弟子们最后进行一次孝道的教育。

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弟子中的小字辈,曾参是一个大孝子,但是曾参也曾因为一个他认为是孝的行为,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孔子家语》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曾子锄瓜,不小心斩断了瓜的根。父亲曾皙非常生气,举起一根大棍就向曾子的臂膀打过来。曾子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曾子高兴地站起来,走近曾皙问候道:“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您为教导我而用力打我,您有没有受伤?”退下去回到房里,曾子边弹琴边唱歌,想让父亲听见,知道他的身体早已恢复了健康。孔子听说了这些情况就发怒,告诉弟子们说:“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认为无罪,托人向孔子请教。孔子对来人说:“你没听说过吗?昔日舜侍奉父亲,父亲使唤他,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要杀他,却找不到他。父亲轻轻地打他,他就站在那里忍受,父亲用大棍打他,他就逃跑,因此他的父亲没有背上不义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没有失去为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参侍奉父亲,把身体交给暴怒的父亲,父亲要打死他,他也不回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会陷父于不义,相比之下,哪个更为不孝?另外,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吗?杀了天子的臣民,又会犯多大的罪?”曾参听后,说:“我的罪过很大呀!”于是造访孔子而向他谢罪。

曾参的行为是愚孝,也算是孝,孔子的态度却是非常生气,甚至有要把曾参逐出孔门的意思,不认这个弟子了。这是记载里面孔子对弟子最严厉的一次处罚,曾参违背了孔子传授的孝道:讲孝道首先不能损害健康。这的故事反映的是孔子对生命的尊重、对健康的追求。

古人很少自杀,不像日本人有自杀文化,喜欢动不动就剖腹自尽。西方没有孝文化,西方人缺乏对自己生命的珍爱。翻开西方人的文化史,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名作家海明威、大画家梵高都是自杀死去的,西方多个文化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是自杀死亡的,自杀的人精神是分裂的,是不健康的,很难说由他们创造的文化是符合养生的。

中国古代的文化精英阶层自杀的更少,这和儒家的孝道有很大关系。子女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担忧是不孝,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是不孝,自杀的人首先是不孝,在中华文化里面自杀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第五大死因,自杀的人主要是年龄在15--34岁的青壮年群体。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选择自杀,孝文化的缺失是主要的原因。自杀的人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什么样的痛苦。把儒家孝文化学习好,自杀的人将会大大的减少。

第二级的孝是对父母要敬。

子游问孝。子曰:尽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果讲的尽孝,只是供养父母,就连犬和马这样的动物,都能被人所养;如果对父母不敬,用什么来区别孝顺和供养呢?

孔子这句话说的也是相当的糙,但是话糙理不糙。没有对父母的敬,对待父母像养动物一样仅仅提供食物,父母吃的再好也心情不愉快,现在的孝最缺乏的是对父母的敬。

陈毅元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见陈毅进了家门,示意旁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陈毅和母亲聊了一会儿后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只好说出了实情。陈毅说:“娘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陈毅元帅用洗衣服来表达对母亲的尊敬。

现在许多人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为父母做干事情,为父母找体贴的保姆也不能代替子女的孝心。

有的人认为让父母住好的房子、吃高档的保健品就是孝,对父母说话心不在焉,缺乏对父母的尊敬,这样不能算孝。

黄庭坚是著名的诗人、词人,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为“宋四家”之一。宋元祐年间,他已官居太史,黄庭坚家有老母,黄府侍婢众多,料理老母亲不用他亲自动手,但是每天下朝后,黄庭坚都先探望母亲,亲自侍茶奉水。每天他都要亲自为母亲刷洗便盆,从不假手他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过。黄庭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孝和敬。

第三级的孝是要对父母以礼相待。这个学生很特殊,不是他问孔子该怎么做才算孝,而是孔子主动给他说什么是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樊迟给孔子驾驭马车,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的时候,按照礼仪来服侍他们;死了以后,按照礼仪来安葬,安照礼仪来祭祀。

孔子因人施教,同样是讲孝,对不同的人讲的意思有差别。对父母以礼相待让父母心情愉快。

《礼记·祭义》。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於曾子:“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公明仪问曾子说:你可以做到孝吗?”曾子说:“这是甚麽话呢?这是甚麽话古代的君子所说的孝子,父母没有发话就能知道父母的意思,而且能用道来引导父母,使父母明白更多的道理。

曾子把孝分为三等,认为孝不仅仅是供养父母和给父母说话态度好,尊敬父母才是更好的孝,怎么才算是尊敬父母?对父母以礼相待。

许世友对母亲却非常的孝顺,流传有许世友五跪慈母的故事,许世友死后按照他的要求埋葬到母亲身边,成为高级干部里面的例外。许世友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用辛勤劳动养育着几个子女。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官府到处追捕他。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让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投身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

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把年迈的母亲接到身边,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当着众人的面跪在了地上。许母在城里住不习惯,坚持回老家生活。许世友请假回家看望母亲,看到母亲背着柴草,马上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

许世友在外面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是有名的火爆脾气,不仅敌人害怕他,手下的将官都害怕他。许世友在母亲面前没有一点脾气,和他在外面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以礼相待的人的不多,有的人有点有权、有点钱,就忘记了自己是谁,对谁说话都是趾高气扬,对自己父母说话也是居高临下,让父母难堪。这样即便是物质生活再好,也不能让父母感觉到快乐。

金钱和权力都不是可以对父母不敬的理由,缺乏传统文化,人们的幸福感也不能得到提升。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提高,与孝文化缺失有关系。

父母去世以后葬之以礼,祭奠父母也要按照礼,祭之以礼也有的养生目的,孔子不谈论怪力乱神,从这些言论中推断出:孔子是个无神论者。一个无神论者让人去祭拜去世的先祖,只有出于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养生。

第四级的孝是孝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这个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是鲁国的三大家族之一,有权有势,孔子对他说的只有两个字:无违,无违就是要顺。他这样的高官,对父母以礼相待不难,难的是处处顺着父母,放下架子。

中华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一个汉文帝孝顺母亲的故事:刘恒为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后来当上了皇帝,也就是汉文帝,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向来很孝顺,虽说文帝已经登基坐了皇帝,但是仍然自己亲自动手服侍母亲。有一次刘恒的母亲忽生重病,刘恒每天在其母亲床头照顾她,丝毫不敢怠慢。他母亲这一病卧床就是三年,这期间刘恒不仅每天为母亲熬药并且每天都守护在母亲身边,贴心照顾。

刘恒每天都是看到他母亲睡着了,才在旁边小憩一会,只要母亲稍有动静便会惊醒。刘恒细心照顾着母亲,毫无怨言,每次熬好药给母亲喝之前都会先喝一下,怕母亲苦着了和被烫到,感觉差不多才会让母亲喝。这件事情被大家广为流传,后人称刘恒为孝道的楷模,将此事收录二十四孝。汉文帝用孝道治国,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制,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不畏权贵,成为正义的化身,被人们敬仰。包公首先是做到了对父母的孝,然后才能做对国家的忠。

父母和子女生活经历不一样,有代沟也是正常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父母,不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强加给父母,尊重父母的想法也是孝顺。父母生活的经历和我们有太大的差别,想法差别就会更大,这个很正常。尊重父母的想法是很多人缺乏的。

第五级的孝是让父母开心快乐。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一直保持恭敬和喜悦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子弟们代父母效劳,遇到酒食,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孝了吗?

对“色难”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要对父母一直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重要,另一种解释是要让父母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最重要。这两种解释都对,两种解释加在一起更贴近孔子的原意。孝敬父母不仅要让父母吃好,更要让父母快乐,心情愉快,让父母高兴一会儿容易,要让父母每天都心情愉快就不容易了。短时间对父母和颜悦色容易,天天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也是不容易。

子夏是孔子喜欢的学生,孔子把《诗经》和《春秋》都传给了子夏,子夏是《论语》的主要编写者。从后来的历史看,子夏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子夏虽然培养出了商鞅、吴起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但是商鞅和吴起都是悲剧式的人物,虽然都是改革家,但是都是被杀而死,结局太悲惨,也是没有学习好孔子的养生思想。

子夏是孔子要求做到最高孝道的学生,推测有两种原因:子夏是孔子心中的好学生,孔子对子夏是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子夏平时在生活中比较严肃,对事情比较执着,比较容易钻牛角尖,这个在《礼记》中可以找到证据。

《礼记》中有这样一篇《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子夏因儿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去吊唁并说:“我听说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为它哭泣。”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来,说道:“天啊!我没有罪过呀!”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师,后来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曾子接着反问道你难道就没有罪过吗?“子夏听后仍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子夏因为孩子的去世而哭瞎自己的眼睛,没有理解孔子的养生思想。

孔子知道子夏的缺点是生活中比较严肃,不容易快乐,这样也会让影响周围的人的情绪,所以孔子给子夏讲的孝是要子夏多快乐,也要多让父母快乐。子夏的经历证明孔子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孔子还对子路说过相似的话,《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子路说:“贫穷,是多么令人忧伤啊!亲人在世时没有财物赡养,亲人死后也没有财物举行丧礼。”孔子说:“即使煮豆子吃、喝凉水,能够使双亲精神愉快,这就叫做孝。亲人死后入殓时仅能包裹他们的手、脚和形体,很快就出葬而又没有棺杶,但只要做到和自家财力相符,这就叫做礼。”

孔子认为最大的孝是让父母快乐,而不是让父母吃好的、穿好的,不注重让父母得到物质上面的享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让父母开心才能让父母更加健康长寿,《二十四孝》图中有一个老莱子,70多岁还扮成小孩子逗父母开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学习的榜样。孔子把让父母开心提高到孝的至高境界,科学发现微笑有七大养生功效:一:放松身体。微笑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松弛。二:放松心理。三:缓解痛苦。四:出现灵感。微笑可以松弛思维的紧张和僵化,使思维进入灵活状态。五:消除疲劳。六:缓解人际关系。七:微笑能让人更长寿。

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由家庭推及到全社会,是孝的升华。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情况,孔子说:殷代沿袭夏代的礼仪制度,增减之处可以知道;周代沿袭殷代的礼仪制度,增减之处可以知道。以后的人继承周代的礼仪制度,流传百世也不会改变。

这段话在《论语》中不引人注目,这包含着孔子对周礼的高度赞美,孔子认为周礼是完美的礼仪制度,周礼的养生效果是孔子赞美周礼的原因。孔子的人生目标是克己复礼,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周礼是养生的礼仪,养生也是孔子的人生目标。

这段话也包含着孔子对后世的预言:周礼是完美的礼仪制度,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可能会丢失,但是会不断的有人出来恢复周礼,因为周礼是符合养生思维的。孔子对周礼很自信,自信源自周礼的完美养生效果。中华文化史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方面周礼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周礼不断恢复的过程。

按二十年为一代,孔子说的百世以后正好在现在。人们丢失了大多数的周礼,当今社会也遇到了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恢复周礼。

同类推荐
  • 一个轮转的世界

    一个轮转的世界

    游荡在世界的幽魂寻找着食物大概就是这样了
  • 圆梦那些事儿

    圆梦那些事儿

    那些年,我们一起发起梦想,选择圆梦,决心扞卫梦想。我们见证了曾见证了梦想成真后的喜悦,也目睹了梦想的陨落后的失落与再战。是前行,还是选择放弃?哪一个,是你对圆梦的宣言?圆梦的那些事儿,可能不是那么大,但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努力与希望。
  • 逆流中的浪花

    逆流中的浪花

    一次偶然中几位大学生发现了一本书中记载着王莽新政时聚敛来的藏金,在“天下奇闻”的触动下,他(她)们又得到“藏金”的大概位置,于是便利用暑假时间来了一次千里“寻宝”。在“寻宝”过程中几位年轻人陶冶了情操,经历了风险,锻炼了意志,并与曾是山农的“田大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田大叔的带领下他(她)们终于找到王莽藏金的地方——无尘谷,并在谷中几位年轻人又一次得到灵魂的洗涤。大学毕业后他(她)们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现实与理想却发生了无情的碰撞。他(她)们抗争着痛苦着徘徊者。最后,故事的主角——张玉,在无尘谷中终于悟出人生的真谛------
  • 做条大闲鱼

    做条大闲鱼

    世界的真相是什么?世界又有多大?从世界出现的那一刻,到现在,到未来,我都想知道。我是一条鱼,感谢世界的重生,让我得到了重生,让我开始了新的旅程……然后我果断放弃了宇宙旅行!本鱼不可能宇宙旅行!宇宙太大了喂!“姐姐,我要去赫子星看星星”“安然要去哪?那个1000400光年距离的那个非玛星系?捏问题!姐姐陪你”你的节操呢!!一一一一by芯
  • 韫儿

    韫儿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热门推荐
  • 飞花逐月

    飞花逐月

    飞花逐月中的八大美女——小议飞花逐月中的恩怨情仇之一
  • 花田篱下好种田

    花田篱下好种田

    穿到农家,上有偏心祖父母,中有极品叔婶,下有闹腾堂弟妹,左有愚孝老爹,右有圣母老娘,花容月发现,要想分家发家致富有些困难!!不过,木事!!且看咱如何脚踹极品亲戚,手抓优质夫君,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神级刺客

    重生之神级刺客

    【圣域】游戏中的盗贼王杀神陨落,穿越到以前,继续未完成的游戏生涯。
  • 念天者

    念天者

    我......出生时右手骨折,再一次冒险中得到了......从此,我的命运完全被改写了......
  • 伤心锁

    伤心锁

    愿这伤心锁,锁遍世上伤心人,愿伤心不再,此锁不存如迷雾般的开始,似命中注定,又如早被幕后黑手安排一切。。。封印的究竟是别人还是自己?亦或是自己就是那伤心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己斗,苦不堪言。。。。
  • 安宁重生带系统

    安宁重生带系统

    重生一世,苏安宁只想像她的名字一样,安宁一生。不再像上一世被白轻烟,也就是她的“好”表姐害死的那么惨,还有家人。让自己甩掉渣男;顺便干掉白轻烟,因为,她苏安宁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也要让母亲摆脱贱父;让外婆不再暴毙荒野;再让自己当回学霸。顺便带着全家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就好了。可是,这只从半路杀出来的妖孽算什么回事啊!为啥天天缠着她啊!还有系统,还她的安宁人生啊!
  • 无极画圣

    无极画圣

    二仙下棋,十子争锋!三百六十一域界,妖魔四伏,乱世将临!画月是天元域界中的一名立志成为画圣的少年画师,天元黑子意外落于其身,究竟是福是祸?画师之道,共有具象、幻境、夺形、夺神、迷神、降灵、彻地、通天等强大能力十道对阵,拜圣共尊作为画师,优秀?杰出?这只是一般般!——要画,就要画个超乎常理,超乎想象。画到跳出这个世界的樊笼禁锢!等级体系:学徒-者-师-灵-能-妙-神-逸-尊-圣
  • 诛神鼎

    诛神鼎

    废物少年杨林逆天修行,修神功与天挣命,剑指苍穹神魔泣,诛神在手定乾坤,傲世九界谁与争锋!诛神交流群161752837
  • 绝色倾城:狐狸老公

    绝色倾城:狐狸老公

    杜小芙爱吃肉,但是她没有想到,自己见了狐狸也会心动起食欲?原来这狐狸不是普通的犬科动物,它会说话,懂妖术,用媚术把她迷得晕晕乎乎的。夜里还会变成男人,一个不小心就被他里里外外啃个干净。杜小芙爱帅哥,但是她没有想到,竟有一个精品级的大帅哥意外降临,还宣告全世界,他是她的未婚夫?自从遇见狐狸,她原本的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猫咪竟然会说话、花儿会哭、树儿会移动,帅哥的脸皮扒下来,里面竟然是骷髅!闷骚大狐狸碰上帅气未婚夫,外加她冷傲俊酷的后哥哥,还有她意外降临爱捣蛋的小狐狸宝宝。
  • 天定无常

    天定无常

    人这一生,是天定还是无常?他有过彷徨,也会迷惘,面对失落,人总是会成长。只希望走过来的路,纵有遗憾,亦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