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历史记录最详细的是中华文明。有的文明留下的只是传说和文物,文字没有流传下来,更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面了解曾经的文明,用考古发展去推测历史。印度人研究印度的佛教历史,需要来中国查找玄奘写的《大唐西域游记》,印度人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
夏朝开始有负责记录历史的史官,后来的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编史机构。各个地方州、县都有地方志。各个家族也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家谱就是一本家族历史。现代人编写历史的热情很高,各级政府机构都编写有史誌,有的村庄也编写有村誌。有的退休老人喜欢写回忆录,写自己一生的历史。象国人这样热衷于历史的民族,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
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衰,关系着一个王朝的寿命,要想统治久远,就需要借鉴历史上各个王朝兴衰的经验和教训。每个朝代都对上一个朝代的历史很重视,希望能从中间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鉴。历史是最好的借鉴,对于个人来说,别人的历史是最好的借鉴。
家是国的基础,家族兴旺才能国家兴旺。国人很重视家的和,家和才能万事兴,和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是一个家族兴盛的重要基础。家族的兴盛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实现的,家谱记录下一个家族的足迹,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先辈的功绩,另一方面是激励后人把家族发展的更好。家谱是家族团结起来的纽带,是家族“和”的基础。
很多海外华人在外漂泊许多年,仍然要回来寻根问祖,续家谱、拜祖先,有的家庭在外国生活几代人,还是要领着子孙回老家祭祖、寻根问祖。这是文化的力量,根植人们心中的中华文化的基因,不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
轩辕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有“中华第一陵‘’的称号,自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多有公祭黄帝的传统。随着清明、重阳祭祖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黄陵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全球华人“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海外华侨华人越来越多。
河南省新郑市是黄帝的出生和建都地,自1992年开始举办祭拜黄帝典礼,拜祖大典于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吸引众多的华人华侨前来寻根拜祖。新郑祭拜黄帝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盛大节日,拜祖大典显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纽带,也是保持家族长久兴旺的重要动力。各个姓氏都有宗亲大会,这也是中国姓氏的独特现象,这些年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姓氏开宗亲大会,全球的同姓人都会来参加。
以崔氏宗亲大会为例。崔姓是个大姓,有三千余年历史,2007年4月24日公安部按照人口数量公布的前100个大姓的排序,崔姓列54位。崔姓源于姜姓,是姜尚(即姜子牙姜太公)的后裔,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崔邑乃地名,位于山东章丘市黄河乡土城村,在隋唐时期崔姓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大姓和中原地区的望族。崔姓子孙都可以通过家谱找到自己的根在何处,举办“崔氏家族宗亲会”有很大的号召力,海外的崔姓人士也不远万里来参加。
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分子,大家都会努力为家族做出贡献。光宗耀祖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因,西方人没有这样的概念,西方注重独立的个性,长大以后就要脱离父母和家庭,家族观念单薄。
许多老人写回忆录,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写下来,作为留给后人一笔精神财富,让后人借鉴。读史能让人明智,研究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工作,老百姓也喜欢阅读历史、研究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个朝代的历史由下一个朝代编写,成为几千年来没有改变的制度。民间还有众多许多学者自己编写的历史,被人们称为野史。一个地方的地方志能几千年不断,作者虽然相隔几百年,但是却能连贯的天衣无缝,这只有文化的力量能达到。
家谱记录着千百年来家族的来龙去脉,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保留最完整的家谱是孔氏家谱,从孔子到现在所有的孔氏子孙的血脉关系清清楚楚,几千年没有间断。在家谱里面,每个人都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上要对得起祖先,下要给子孙做好榜样,保持香火延续是每个人在家族里面的使命,这是人们千方百计生孩子的动力。
西方国家人口下降,已经威胁到民族的生存和国家安全,政府重金奖励生育也没有多大效果。中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无论经济怎样发展,无论有怎样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要传统文化不丢失,什么都阻挡不了人们生孩子的热情。
古人喜欢聚族而居,一个村子住的人很多都是同姓同族,互相之间的辈分区分很重要。每个家族都有辈分表,人虽多,但相互之间称呼不乱,这也是礼的一个前提条件。
长幼有序是礼的基础,家谱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长幼有序。有的地方还保留有这样的风俗,每逢春节小辈人组队给家族里的长辈磕头拜年。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孝,还有对同族长辈的孝,这对家族的发展很重要。家族内部的团结靠血缘和孝,在个体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家族的帮助,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在自然灾害多发、战乱不断的古代是非常重要的。
福建土楼是现在仍然在使用的家族聚居建筑,一座土楼住几百口人,在动乱的社会中共同防御土匪,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大家同族同族,土楼的中间就是祠堂,是大家的公共活动空间。几百口人住在一起,相互之间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家谱是很重要的联系纽带。
一个家族能绵延发展几千年,人口数量不断发展,家谱的作用十分重要。家谱是维系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有官位的人家的祠堂也称家庙,普通人家的叫做宗祠、祠堂。中国人是祖先崇拜,把自己的祖先当做自己的保护神,相信祖先能保佑自己和家人。西方人是上帝崇拜,相信上帝保佑自己。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信奉的上帝需要保佑的人太多,可能会有些照顾不来。中国人的祖先保佑自己的子孙会更加的尽心尽力,子孙孝敬长辈、祭拜祖先也是天经地义。
古人在活着的时候去祠堂祭祀祖先,去世后牌位进入祠堂,接受子孙的祭拜。每个人都是家族延续中的一个环节,不能让环节在自己这里断掉是责任。中国不会出现西方那样的人口危机,儒家看的很远,西方社会没有办法的问题在中华文化里面都有解决的办法。
许多家族都要族规、家训,违反族规的人不能进祠堂,不忠不孝的之人不能进入祠堂。宋代清官包公还规定后世子孙做贪官者不能进祠堂。包公留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祠堂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地方,死后不能进祠堂,这对一个信仰祖先崇拜的人来说是最大的惩罚。这对弘扬社会正气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官场风气一直以清廉为主流,家族的作用功不可没。
对家族的敬畏也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历史的敬畏是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重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