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席慕蓉的一首诗歌《为什么》,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首诗歌又矫情又没涵养,可我却独爱它,每次读来总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为之嘘叹……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可以锁住我的笔为什么
却锁不住爱和忧伤
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是的,欢乐与幸福总是短暂的,却也是永恒的。也许就是从看到这首诗歌起,我心底就萌生了写作这本书的想法,原因很简单,最美的时光总是凋落的很快,总想着可以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点什么痕迹,也不枉来世间经历的一些纷杂与美好……
那些绚烂年华,那些年华中的各种身影,那个伫立在火车站外的女子,都是我想留住的美好。如同《那些绚烂年华》中的代代一样,恰好我也是一个时而豁达潇洒,时而多愁善感的人,大家大可不必从代代的身上寻求我的影子,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爱与恨,我只是赋予了她我认为应该成为的样子。
其实早在五年前,也就是2011年9月,我就有了写作它的冲动,故事已有了大致的雏形。但由于自身的原因,许久未能着笔,留下的只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片段。近来无趣,在一个午后随手翻开席慕蓉的诗集,无意中又看到了那首诗歌《为什么》,再一次将我的思绪带离了诗歌本身,不,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将我带入了诗歌更深的意境之中了。简短的几句话将曾经留下的那些小片段再次拼接了起来。这时候,我告诉自己,是时候了,是时候为这些人物,为这些绚烂年华寻一个安身之所了,同时也是为了在写作中找寻缘由,为什么会有这些人物的设定?为什么会有这些情景的出现?这一切的存在都是依傍着什么而来?
也许写作结束也不会有一个答案,我想这些缘由在那个时候已经无足轻重了,写作只是遵循自己心底的声音,毫无缘由可言,此时,此刻,想写就写了,仅此而已。
从不曾想过有谁会仔细地看完这个故事,毕竟这只是沧海一粟,比这个故事更精彩更高潮迭起的数不胜数,无人翻看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一人知道就够了,脑海中的两个身影——代代与张凡,一段短暂却又永恒的爱恋正是美好与残酷的碰撞,我懂他们的挣扎,更懂他们挣扎后的选择,相爱只需遥遥祝福便可,痛就痛在祝福也无人可寻,虽如此,依然要活着,即使痛到骨子里,也要好好地活着……
世间并不仅有儿女情长,也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往大了说,可以把民族、宗教等作为自己的信仰;往小了说,可以把事业、婚姻等作为自己的信仰,无论大小,只要有了信仰,才不会成为血肉模糊的躯壳,而是饱满的“人”。
短短数语,愿大家的内心都有可寻求的一方净土,在那,绽放自己的精彩,活出该有的姿态来,将昙花般易逝的美好绽放成永恒,永不凋落!最美的年华还是最美的年华,不是易碎的梦境,不是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而是随手都可触碰到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