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200000029

第29章 古碉与白石的呼唤:这里也是羌乡(2)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巴卜尔、屋尔芬敦和美国人保尔斯曾相继在四川木雅地区作过调查,指出在这里居住的是南徙川、康地区的西夏党项遗民。1944年,四川大学教授邓少琴两度深入木雅地区调查,写成《西康木雅乡西吴王考》一书。他认为木雅人并非当地原始居民,而是西夏灭亡后,一部分王族南来建立新邦,称作“西吴甲布尔”。这部分人于“(明代)洪武后授为明正土司,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嗣斩而绝,传世几五百载”。吴天墀教授在《西夏史稿》中对此问题作过如下的补充阐述:

当蒙古铁骑进侵西夏大肆蹂躏的时候,西夏居民有的向境外逃走……经过数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方(即今康定县拆多山以西,雅砻江以东,乾宁县以南,九龙县以北的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他们选择的路线,据我们推测,最可能的一条是南渡洮河,横越松潘草原,沿金川河谷南下,经丹巴、乾宁到达木雅的。因为这一条路线,沿途有着丰美的水草,对大队人马的旅行不致成为问题……在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有阿旺甲布参(或译昂旺加村,《四川通志·武备·土司》作阿克旺加尔参)曾参加助讨明玉珍,立有战功,1408年被授为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从此世为明正土司,直到1700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因绝嗣才停止世袭。

吴天墀教授在《西夏史稿》中同时指出:“假如我们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经历470余年才绝嗣的明正土司,就无异是西夏王国的延长,而未与周围藏族同胞完全融合的木雅居民,则是西夏民族的比较纯粹的后裔……但是,假如我们给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情形也就自然完全两样了。”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孙宏开教授和宁夏社会科学院李范文教授第一次深入木雅进行语言调查。尽管李范文教授在《西夏遗民调查记》中称“发现了西夏灭亡后南徒的木雅人”、“他们是西夏灭亡后南徙康定的西夏遗民”云云,但他声明了这次“主要精力放在语言调查上,而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角度去调查做得很不够,深感遗憾”,并没有为这种结论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白滨教授指出,其实该调查记是在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对木雅地区历史名称、现有地名、民族及风俗习惯进行了客观介绍。

从风俗与文化的保留纯度来看,木雅地区千百年来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少。舞蹈是破解西夏与这里关联的一把钥匙。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杨莉告诉我,当地的舞蹈一个特色是它对胯部动作的要求很高,当地人认为优美的动作是依靠象征生命力的胯部来完成的。这里的舞蹈还保存着原始祭祀天地鬼神时的场景,舞蹈者将脸部对着所祭祀的对象。杨莉指出,川西一带的羌族及藏族的舞蹈注重胯部的扭动是与生殖崇拜有关。同时当地舞蹈对腿部的运用也很多,尤其是高山地区,女性的劳作、放牧、走亲戚等都要通过步行完成,这使她们的腿部显得修长而结实。再向上追溯,从现存的西夏壁画中那些腿部修长、胯部丰满的舞女形象看,结合其他因素,不难看出当地居民和党项人的马背生活有着隐隐的关联。

2002年4月,康定县沙德生古小学修建学生宿舍楼开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文物。考古学者根据器物类型结合当地民间传说分析,认为沙德生古石棺墓属古羌人的遗迹,其年代大约为春秋战国时期。地下文物是无声的历史书,通过考古手段发掘出的地下文物,可以证实和补充历史,纠正史籍的一些谬论。康定沙德古石棺墓出土器物不多,但至少给我们传递了这样重要的信息:早在2000多年前,在雅砻江支流的力邱河流域已经有羌人部族在此生活,这些羌人部族可能是牦牛羌一系的“笮”人。

《后汉书》上记载有白狼、木雅、唐敢、楼薄等部落名称,可见在汉朝就有木雅这个名称了,而非一些学者提出的是党项人后裔从北方的宁夏带来的名称。四川学者扎西次仁认为,隋唐以后其他部落逐渐衰落,代之而起是党项羌;留居甘孜州木雅地区的党项羌接受吐蕃统治和文化,成为康区藏族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这一地区的文化创造中最早就有党项羌的贡献;而他们并不是迁徙到宁夏平原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羌,而是隋唐时期在川北一带分手后南下的那支党项羌。

2005年3月24日的《甘孜日报》上发表了扎西次仁的《木雅非西夏后裔》一文指出,邓少琴所说“木雅”的名称系从西夏都城的兴庆府带到西康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木雅”这个名称的最早出现是本书开头提到的“宓”,“mi”在藏语中就指人,后来是吐蕃与羌人的战争中后缀了一个带有歧视意义的“nia”,意指“黑色的人”。在许多藏族文献中提到过这个称呼,“木雅”是藏语的汉语译音。由于各地语音不同,被不同音译为“木雅”、“弭药”、“弥俄”、“密纳克”、“木内”、“母纳”、“穆纳”等一系列的名称。人类学博士格勒在其《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古藏籍中更多地称“党项”为“木雅”。《新唐书·党项传》记载:“吐蕃侵盛,地乃入吐蕃,其处者皆为吐蕃役属,更号弭药。”“弭药”即“木雅”,是唐代吐蕃征服党项后对其贱称。“弭”或“木”即“人”,“药”或“雅”有不洁或污秽之意。

我认为这个称呼有两种渊源:

第一,最早的羌人祖先--“宓”人比“弭药”和“木雅”更早,距今1600年前的青海的“郭宓部落”就是当年古“宓”人生存区之一。

第二,吐蕃人一直称党项人是生活在“黑水之域”,叫“minia”也不排除是从生活区域上进行区分。

“木雅”这一称呼最初是用以称呼党项羌这一大的族群,后来才转为对地域的称呼。据西藏古籍《智者喜宴》载:“吐蕃松赞干布时代,自东方汉地和木雅获得工艺与历算之书。”又云:“为了生育王子,松赞干布又娶木雅女子如拥妃洁莫赞……总娶王妃五人……木雅人做工头,于康地建隆搪度母寺”。这段史料说明早在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兴盛之初就已经有了一个叫“木雅”的地方政权。

党项人在建立西夏政权后,还一直接受藏人对他们的称呼,并在诗歌中正式把“弭药”作为自称,称其祖先“高弥药国在东方”、“我处皇族不间断,弥药皇族代代传”、“衙门官员曾几何,要数弥药为最多”。在谈到西夏皇族之祖“刺都”时,则说他的妻子是藏族姑娘而大加赞扬,说她有“银肚子,金乳房”,生了7个儿子,后来繁衍了整个西夏皇族,这位藏族姑娘成为西夏皇族的始祖母。

德格,十万经书之地

德格充满着一种神秘的气息,隐约透露出它和西夏的关联。当年,被蒙古军队一路追杀的党项人匆匆地来到了这个小城。从宁夏平原逃亡到这里,几千公里的辗转,对大雪山和雅砻江的翻越,已经使他们无法再以当初的精力和速度继续南下,而蒙古人的追杀步伐依然紧促。站在金沙江边的这个小城,逃亡者为去向发生争执,一派主张向西涉过金沙江,向藏区腹地进发,一派主张南下在金沙江和雅砻江之间的谷地寻求更安全的藏身之地。争执的结果是,本来已经很少的逃亡队伍被再次分流,化整为零,以逃避蒙古人的灭绝性追戮。蒙古军队很快就追杀到这里,今天我们所说的“金沙江”其实就是当年蒙古军队给起的名字,蒙古语为“木鲁乌苏”。

西藏的门户--昌都,是西夏党项人逃亡途中建立的最大的一个“城市”。他们当初艰难开趟与跋涉的那条路就是如今从四川进入西藏的川藏线的北线,从成都到那曲的317国道与从西宁到云南景洪的214国道也是在昌都相会。其实,昌都真正的名字叫“羌都”,藏语的意思是“战斗过的地方”。

2004年夏,我在喜马拉雅山腹地很荣幸见到了中国境内夏尔巴人中的最博学者--97岁的白玛活佛。他在13岁那年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立新村出发,走了3年多的时间,来到了昌都,系统地学习藏族佛教。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学习而不是选择其他地方更著名的寺院,主要是祖祖辈辈传说他们是从“羌都(昌都)”流亡到喜马拉雅山山麓一带的。

据中国最早的汉族喇嘛洛桑珍珠(汉名叫邢肃芝)1935年进西藏求法口述而成《雪域求法记》记载,当时的德格破旧而整洁,一座书写有“金江锁匙”四个大篆的高大木制牌坊成了小城最显眼的建筑。1911年之前,这里的德格土司在整个西康藏区土司中辖区最大,那时的县政府就设在更庆寺里。

德格在整个藏地很有名,以前几乎所有的藏族经文都在这里印刷,有着“十万经书之地”的称号。在全藏区最负声名的经院“巴康”藏着25万多块的藏经印版,是整个藏区最大的图书馆。在藏地只要提起“德格版”,那些僧人都会肃然起敬。白玛活佛告诉我,当年他在“羌都”(昌都,老人在讲述时一直坚持用这个他所称本色而真实的名字,昌都在他的理解中是汉人的叫法)学习时曾经来过这里。

他把德格叫做“使吉”,一说起德格,白玛活佛就沉浸在一种崇敬和向往中,他无法用语言来说明这里藏书之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用手尽可能地在空中划着圈。据他讲,他的先辈们曾经说过德格的藏书里一定记录着夏尔巴人是怎样来到这里的,那里有党项人和夏尔巴人的秘密。

白玛活佛多次说德格是当初西夏党项后裔撤离银川后向西藏行进必经之路。可惜,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我无法接近那些可能记载这段神秘岁月的经卷。

蒙古人没有忘记成吉思汗临终时将党项人斩尽杀绝的口谕,他们在党项人最后流徙地扶持萨迦政权,很快将势力渗透到了德格。

蒙古人知道羌人很早以前就来过这里,也知道战败的党项人来到这里,他们对党项人的生存能力和影响力很是戒备。蒙古铁骑在这里无法施展应有的威力,但他们知道该怎样利用当地的藏人力量对党项人继续灭绝性的追杀。于是,德格土司的角色有了新变化,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万户府”,封地在现今白玉、理塘一带。还没扎稳根的党项人只能再次流亡,这次他们只能向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腹地进发。

晨曦微露的破晓时分往往是人类最自然的本性流露之时。大自然在这万物复苏的一刻赋予我们一种期待,走在这里的峡谷中,我不禁想起班得瑞《上帝的恩典》中的“晨曦”所叙述的那种感觉--我希望能在这里发现和西夏有关的东西,我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这里是康巴藏族的核心地带,如今在整个藏区康巴更多意味着“冲巴”(商人)、“阿西”(流动的女商贩)、“加纳宁巴”(古董)等等。我一路走寻,发现藏地有这样的现象--“安多的马匹、康巴的男人、卫藏的宗教”以及“桃坪的寨子、丹巴的女子、德格的男子、新寨的石子(玛尼)”都很著名。在这一带,一幅幅飘拂在男子头上红色或黑色的大把线穗,一件件环绕在女子腰身的叮当环佩,一个个风尘满面、前额磕破而神情欢愉地咏出长串铿锵真言的朝圣者,构成了康巴藏族的人文风景。

如今,湍急的金沙江已经将那些撒落在这里的秘密卷走了。从这里远望,隔着几千公里的六盘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和沙鲁里山,当年西夏王朝心脏之地的贺兰山被掩住了。

同类推荐
  • 乙未诛皇

    乙未诛皇

    一位寒衣素食、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位顶天立地、手握重兵的铁骑武士;一位奸诈诡谲、莫测高深的天涯浪子。三兄弟相见于江湖,相交于朝堂,相杀于四野。讲述了兄终弟及的左武卫大将军何景略为了末日唐朝的苟延残喘而兢兢业业,在国家危难之刻与其理想相左的二位兄长相爱相杀,最终难拒历史逆流而身死国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及利益面前的风云变幻。
  •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的历史:历史上的PK

    PK,Penalty Kick的缩写,点球的意思,后引申为竞争、单挑的意思。PK的历史,是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有人的地方,就有PK,只是大家的招数不同。有人用钱来PK,比如石崇和王恺;有人以口才PK,例如毛遂以三寸之舌头敌百万之师;有人以性命PK,例如方孝儒“十族”PK朱棣“九族”…
  • 其学也无涯

    其学也无涯

    学生腹诗气,居士有心兵,傅者言同灵,昭士鉴是非,武师力万顷。这是另一个文武界。圣者得道,万民寻道。学无止境,或有力助,诸如此类,泛泛文青。诗有道,词生妙法,曲惑人心,武霸天下。以奇怪的文字铸造光怪陆离的世界。从一个被谷涧居士劝退从农的学生开始为你讲述他的诗篇。他名:兰净瑟。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帝灵御天

    帝灵御天

    后宫佳丽三千人,累死皇上有大臣。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楚天一朝不慎,离奇穿越,开始了超级泡妞系统的坑神之路…当凌绝巅峰时,蓦然回首,已是武凌异世星空,纵横七界无双!
热门推荐
  • 千年恋之宿命

    千年恋之宿命

    只不过不小心救了他,结果一纸契约,摇身一变变成他的贴身保镖,而且还是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严重压榨劳动力也就算了,某女只不过是收了别人要自己离开他的支票而已,便被他逼到了墙角,“你就这么爱钱?那买你一夜多少钱呢?“某男嘴角一勾,噬魂动魄,冷眸一暗,她便无处可逃,谁让她得罪了一个桀骜的恶魔呢?《千年之恋》第三部
  • 年迈的魔王

    年迈的魔王

    年迈的魔王被围困城中,每一天都被不同的法师、骑士、刺客、游侠、剑豪们讨伐。收拾掉一个,立马又冒出一个。他越来越虚弱,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 林美叶之死

    林美叶之死

    一个美丽的弃婴被收养成童养媳,动乱的年代,她的命运被造反派头目占有后,又被批斗游街,最后她投井自尽......
  • 桃花得气美人中

    桃花得气美人中

    在找到终身归宿之前,她曾被欺骗、调戏、揩油无数次,被深爱之人抛弃两次,关于她的绯闻曾是大明朝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尽管这样,柳如是仍坚定地说:我相信爱情!她的情感一波三折,在二十三岁那年嫁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她以一个卑微的艺妓身份被文坛领袖钱谦益以正妻之礼迎娶过门,成为尚书夫人。本书选其诗词精粹,用带着黑色幽默的哲意语言,麻辣解读柳如是的爱情传奇。在她的崎岖感情路之后,必然有至今值得探究的感情态度和幸福法则。
  •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发言,甚至老师点名的时候会内心慌张,说话语无伦次。这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也是只愿意成为“听众”,而不愿意成为“说者”。这种不善于表达、不懂得说话的孩子,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口才,在孩提时代家长最应该值得关注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以理论加生动的事例的方式为各位家长详细描述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口才,如何在生活中让孩子熟练运用口才的能力和技巧,让孩子从先就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出一幅好口才!
  • 正邪恋

    正邪恋

    一件传世功法,却引来灭门惨痛。子婴,一个拥有这功法开启者的唯一人,遭受魔教教主追杀,师父为其舍命,激怒子婴弑杀魔教。
  • EXO两界之女

    EXO两界之女

    因为爱,所以不忍心伤害。……她是坠天使与天使的女儿,她是象征着毁灭与美好的两界之女。天使长老们都说,她不能留,必须杀掉她,如果等到她苏醒,世界必将会发生一场巨大的灾难,到时候,遍布血尸再想要制止就晚了。血族之王得知此事,为了血族的延续,为了血族的利益,就派人出血界去找两界之女并杀掉她。他们找到了两界之女,但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两界之女竟是他们身边最亲,最爱的昔若心。他们对她产生了名为爱的这种奇异的情感,所以他们不忍心伤害她,更不舍得杀了她。于是他们迫不得已只能躲着她或冷漠她。她和他们都互相爱着对方,但身份却不允许她和他们在一起。
  • 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萨戒本经

    菩萨戒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震天征途

    震天征途

    传闻,天地有灵,掌控空灵的即为仙士,掌控真灵的即为神君,掌控纪灵的则为天尊。天尊掌天道,控宿命,七界瞻仰,万物臣服。孟然,封一世记忆,享十年悟道,御百辰神剑,屠仙士,斩神君,碎天道,震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