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通过百事可乐的市场营销过程,来看一下如何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对立法则”来“细分”现有市场,进而占据该市场的领袖地位。1906年,可口可乐开创可乐市场已经21年,每年仅广告方面的投入就高达100万美元。而百事可乐当时才成立8年,年销售额不到5.5万美元。同时,在美国可乐市场上像百事可乐这样的品牌还有几十个。于是,可口可乐这段时间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付仿冒品。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百事可乐于1923年濒临破产,并第一次恳请可口可乐收购自己,但后者并未接受。1928年,连续亏损5年的百事可乐重组为国家百事可乐公司,并于1931年第二次恳请可口可乐收购自己,但可口呵乐依然没有被接受。1933年,百事可乐第三次恳请可口可乐收购自己,后者依旧没有理睬。三次请求都被回绝,百事可乐遂决心破釜沉舟,放手一搏。1934年,百事可乐开始大降价,12盎司定价仅为5美分,是可口可乐的一半。这一做法使百事可乐迅速扭亏为盈。一直到1961年,百事可乐一直坚持低价策略,但也使自己沦为了所谓的“厨房可乐”, 品牌价值微乎其微。而可口可乐这时已被誉为“地球上最友好的饮料”,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饮料第一品牌。
从1961年开始,百事可乐决定转换市场营销思路,由“跟着走”变成“另辟蹊径”,赋予可乐新的意义和内涵。既然可口可乐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老牌的、传统的可乐,那百事可乐完全可以站到它的对立面上,将自己定位为“年轻的”“新的”可乐。随后,百事可乐把市场营销主题改成了“现在,百事可乐是那些感觉年轻的人的选择”。1963年,百事可乐进一步将市场营销主题改为“动起来!你是百事一代”。1984年,百事可乐聘请迈克尔·杰克逊为代言人,并将市场营销主题确定为“新一代的选择”。从1985年到现在,百事可乐依然坚持这一市场营销理念,不断巩固消费者的认知,销售业绩逐渐追近并在部分区域市场超越了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市场细分所具有的“营销力”:唯有以独特的视角确定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使自己成为全新的产品类型的领袖,后来者才有机会追赶甚至超越领先品牌。事实上,无论领先品牌多么强大,都无法拥有所有优势,这就为其他品牌通过强势营销进军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一个品牌的劣势通常就隐藏在它的优势背后,并且无法弥补。就像摔跤时选手需要利用对手的力量来对抗对手一样,企业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市场领袖的优势和劣势,并将对方的弱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从而细分市场,抢占先机。
1954年,美国著名企业家詹姆士·麦克拉摩和大卫·艾杰敦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联合创办了第一家“汉堡王”(Burger King)餐厅。20世纪60年代,“汉堡王”开始着力打造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汉堡,并逐渐迎来了发展过程中的黄金年代。那时“汉堡王”使用的广告词“汉堡越大,汉堡越好”以及“请用双手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随后,“汉堡王”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连锁店的数量迅速增加,其发展势头直指餐饮业的领袖位子。然而,“汉堡王”的快速扩张遭遇了资金短缺的瓶颈,被迫接受了一家公司的合并建议。后者曾承诺为“汉堡王”的扩张提供资金,最后却没有遵守诺言。这给竞争对手留下了可乘之机,“汉堡王”此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迅速崛起。特别是麦当劳,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到20世纪70年代,其连锁店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汉堡王”,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领袖,而“汉堡王”则被迫屈居第二。
麦当劳成为快餐业的领袖之后,很快成为了汉堡食品的代名词。消费者有需求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麦当劳,其市场地位几乎不可动摇。错失领袖位子的“汉堡王”,决定调整市场营销战略,向麦当劳发起进攻。1973年,“汉堡王”找到了麦当劳的弱点,抨击其是一个高度自动化但缺乏灵活性的汉堡机器,发动了“Have it your way(以你的方式)”的市场营销攻势。这一轮市场营销攻势聚焦在口味的变化上,倡导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贬斥标准化。于是,“汉堡王” 很快就细分出了一片广阔的市场。
1982年,“汉堡王”再次发动新一轮的市场营销攻势,倡导食用“火烤而非油炸”的汉堡,并通过投放大量的对比广告,向消费者表明自己的竞争优势:火烤汉堡比油炸汉堡口味更佳,而且更健康。这一轮市场营销攻势很快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汉堡王”的市场份额开始猛增,迅速挤进了消费者心智阶梯的第二层,甚至引得麦当劳诉诸法律,要求禁止“汉堡王”的广告。
但是,不久之后,“汉堡王”主动放弃了这一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转而使用“快餐时代的最佳选择”等宣传口号,甚至还制订了一个市场营销计划,试图专攻儿童市场,而这恰恰是麦当劳的主要消费者群体,麦当劳在这个市场上早已建立了稳固的消费者认知。于是,“汉堡王”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再也没有重现曾经的辉煌。
总结“汉堡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会发现市场营销实际上是一场“对着干”的战争,而非一场“比着干”的战争。只要企业拥有细分市场的眼光,善于观察市场细分的趋势,能够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就能发现很多打造全新产品类型的机会。当然,有更多的打造全新产品类型的机会,并不意味着企业一旦拥有成功的品牌就可以妄自尊大,以致抛弃原有的基础产品,开始盲目地延伸产品线或者进行多元化扩张。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企业都相信,延伸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整体销量的增长。所以,这些企业都在采用产品线延伸策略来扩大企业规模,甚至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强调。但事实表明,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比如,国际知名企业海尔的一段发展史,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1984年,海尔亏损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濒临崩溃的边缘。张瑞敏上任后,锤砸不合格冰箱,真正唤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开始令海尔名扬天下,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依靠冰箱发展起来之后,海尔曾先后涉足医药、电视、计算机、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一度拥有十几个品类的上千种产品:居室家电方面有冰箱、空调、电视机、洗衣机;厨卫家电方面有热水器、微波炉、洗碗机、抽油烟机、消毒柜;数码产品方面有便携式DVD、MP3、手机、笔记本电脑;其他方面还有餐饮、医药、人寿保险等等,确实蔚为壮观。但是,随着规模的越来越大,海尔旗下的子公司开始频频出现问题:海尔药业一直亏损、海尔大嫂子面馆大都已经关闭、海尔电脑公司一度直接亏损数千万元人民币、海尔手机在营运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总之,品牌延伸不但没给海尔带来新的竞争力、增加海尔的品牌价值,反而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事实上,从目前全球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来看,专一型企业最终将无一例外地击败多元化企业。因为消费者通常会认为一个企业不可能事事精通,如果需要购买某种产品,他们必然会选择生产最好的产品的企业。
其实很多年前,通用电气公司就曾遭遇过这样的事。当时,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一个“组合式电站”的概念,向电力公司打包推销各类电气组件,希望包揽电力设备车间的所有业务,在完工后把钥匙交给电力公司即可。这种“一站式购物”的概念,听起来相当不错,但结果却并不理想。这些电力公司的负责人通常会说:“非常感谢,我们会买通用的涡轮发电机,不过要向其他专业厂家购买转换装置、控制器和其他部件”。可见,即便是面对通用电气公司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客户也难免对其能力表示怀疑,更遑论其他企业了。
不单是高科技产品如此,一般消费品同样如此。通用电气公司有一段时间曾大力推广“整体厨房”概念,但遇到了与“组合式电站”相同的问题。家庭主妇们通常会说:“我们会买你们的冰箱,不过我们要向‘厨房帮手’(KitchenAid)购买洗碗机,向‘美泰克’(Maytag)购买洗衣机。”所以,韦尔奇上台之后,不断淘汰非通用电气公司专长的产品,并最终走出了盲目扩张的误区。
哈佛大学名誉博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谈到上述问题时总结说,当企业的产品线延伸不是出于一种需要,而是出于一种欲望时,最好还是谨慎从事,“我们这时需要的往往不是发散,而是聚焦”。这就是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需要注意的所谓“聚焦法则”。
基于“聚焦法则”,近20年来,美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精耕细作,走专业化路线。比如,戴尔只专注于个人电脑,英特尔只专注于芯片,而微软则只专注于电脑软件。与此相反,日本企业则比较倾向于宽而浅的发展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富士通。富士通生产的产品包括个人电脑、芯片和软件,相当于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组合。初看上去,似乎富士通的财务表现应该更好,但情况却恰恰相反。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戴尔的纯利润和总销售额之比为6%,英特尔为20%,微软为30%,而大而全的富士通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了数十亿美元。英特尔前CEO安德鲁·格鲁夫曾说:“我宁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用我全部的时间去考虑这个篮子是否合适,也不愿意在每个篮子里放一个鸡蛋。”诚如他这句话所隐喻的,更丰富的产品线不一定就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消费者心智竞争的时代,“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因为产品线越多,品牌的力量就会越弱。一旦无法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发展自然会变得举步维艰。
正如科特勒所说,“市场营销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并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起很大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不能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待问题,甚至一些重要的决策会议根本没有市场营销人员参加,而只有一些对市场营销一知半解的管理者参加。但实际上,管理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市场营销人员思考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更多的时候处于幕后,比较擅于处理宏观问题,但并不了解微观的市场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企业应该更多地吸收那些优秀的、经过良好训练的市场营销人员参加,因为他们才真正了解市场和消费者,而这将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加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