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500000019

第19章 1986年(2)

安乐死

● 现代医学无法挽救而面临死亡的病人主动要求,医生为解除其痛苦而采取提前结束其生命的举措。

● 关联词:生命权 死亡权 基本权利 人性尊严 个人自决权

“安乐死”是一个长时间、多方面困扰人类的难题,与道德、伦理、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都有关联,其中在法学里面,又涉及到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三个:1.病人的生命权与人性尊严的关系;2.病人是否具有死亡权或者能否放弃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3.病人的个人自决权与国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及其冲突——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国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发生了第一起安乐死的事件后,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一度十分激烈。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当事人。1986年,王明成在汉中为母亲夏素文实施“安乐死”,因此被逮捕关押,与实施者蒲连升一起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1991年4月,汉中市(现汉台区)人民法院宣判二人无罪,但公诉人坚持认为王、蒲两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提起抗诉。1992年6月25日,汉中市人民法院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宣告蒲、王两被告人无罪释放。

多年以后,王明成本人也因患胃癌,晚期不堪病痛折磨,于2003年6月7日通过媒体发出了想要安乐死的呼声。但是,当年因他而起的一场热烈讨论并没有一个结果,他就医的医院表示,因国家没有立法,不能为他实施安乐死。 人类个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纵然有再好的治疗,死亡也是迟早的事。人有生的权利,也应该有平静去世的权利。选择安乐死,这种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生与死的更理性的认识和选择,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理应是人类文明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体现。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做过一台有三十多位医学和哲学界人士关于“安乐死”的访谈节目。节目播出不久,节目组收到了邓颖超的来信,信中说:“今天你们勇敢地播出了关于‘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我在几年前已经留下遗嘱,当我的生命快要结束、用不着用人工和药物延长寿命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抢救的办法。这是我作为一个听众参加你们讨论的一点意见。”

世界和平年

● 国际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一项促进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的重要活动。

● 关联词:和平 裁军 防止核灾难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百名歌星演唱会 《让世界充满爱》

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这是第40届联合国大会倡导的一项重要活动,得到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国际和平年的主题是 “捍卫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其主要目标是:促使联合国、联合国各成员国的政府及民间组织,教育、文化和学术机构以及新闻工具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促进和平、国际安全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加强联合国作为致力和平的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集中注意并鼓励反映当今世界的基本和平要求,尤其是在和平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裁军和防止核灾难的紧迫要求,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行使人权和自由等方面。

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并十分重视国际和平年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多贡献。1985年5月10日,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6月16日,为了宣传国际和平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图案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一只口衔橄榄叶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鸽身上绘有许多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象征国际和平年捍卫世界和平和造福人类未来的宗旨与使命。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记忆更为深刻的是,中国流行乐坛第一次推出了128名歌星的庞大阵容,联袂演绎《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年的5月9日,100名歌手在首都体育场同声高唱,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年仅22岁的音乐人郭峰主创了这首《让世界充满爱》,并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大型音乐会。音乐会当天首都体育馆座无虚席,由篮球场地改造的舞台被一盆盆鲜花围绕,被一幅幅水粉画印衬,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演出现场了。在这种氛围中,《让世界充满爱》的前奏音乐响了起来。韦唯、程琳、杭天琪、付笛声、蔡国庆、崔健、孙国庆、常宽等当时最出名的一百名歌星从两侧登上舞台。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在中国流行乐坛上形成了第一次规模宏大、震撼人心的合唱,歌声一直传诵到现在:“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

铁饭碗

● 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的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说法,比喻劳动者一旦工作就有了终生的依靠。

● 关联词:大锅饭 劳动制度改革 劳资关系 辞退

1986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对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多年的劳动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有:1.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开始实行合同制;2.企业招收工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3.企业可以辞退违纪职工;4.对职工实行待业保险。

从此以后,新进企业的人员再也没有终身制待遇,而是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所以人们说:中国企业职工端了几十年的铁饭碗在这一年被打破了。

所谓“铁饭碗”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化说法。改革以前,企业长期实行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于:国家是用工的主体,企业无用工自主权;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方式,而是通过计划统配的方式;职工虽然没有流动的自主权,但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企业则无权辞退职工。人们对1985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还记忆犹新。杭州饭店奥地利籍总经理弗莱克想辞掉21名合同制工人,结果这些工人的家长去饭店质问:“我们的孩子究竟犯了什么罪?”弗莱克叹道:“在中国解雇一个人,比枪毙一个人还难。”1986年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而到了后来,职工下岗也成为非常普遍而平常的事。

随着“铁饭碗”的被打破,“大锅饭”也不能再吃下去了。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不论是赢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在19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职工们都争着要端上国有企业这只最稳当的“铁饭碗”,在这里吃“大锅饭”,而政府就成了那掌勺的厨师。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为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作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成为新时代的口号,中国经济在有声有色的改革中突飞猛进起来了。

朦胧诗

● 新时期诗歌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和影响性的浪潮,1980年代的先锋诗歌运动。

● 关联词:新诗潮 北岛 舒婷 顾城 海子

“朦胧诗潮”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它在诗坛乃至中国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国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做“朦胧诗”。

“朦胧诗潮”的出现有其特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特点和政治环境决定了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对于诗人的要求是“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诗人以及诗歌有比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自己的志愿》,虽然也有些不错的篇章,但个人情感被社会的大众的政治的本质所取代,诗歌所独有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完全被忽略。以致于发展到“文革”中,诗坛上“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式韵文泛滥。

朦胧诗的出现,对这种固定不变的诗歌模式和审美惰性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使人们领悟到诗歌的审美本质,一些在迷惘中觉醒的青年作者,凭着善感的心灵和有限的新诗知识,尝试建立个人化的审美世界。他们追求生活在心灵中留下的真实感觉,追求自己内心的秘密,从而创作出了与前一历史阶段迥然不同的作品,因为突破,因为创新,不被时人理解,所以被称之为“朦胧诗”,其实,这正是诗的觉醒,是诗自身的复归。

被看做朦胧诗的主力作者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食指、杨炼、芒克、多多等人,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的“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等等,都是当时人们熟悉得能脱口而出的朦胧诗诗句。

按 揭

● 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关联词:贷款 楼花 供楼 物业管理

按揭,又称按揭贷款或供楼贷款,是指购房者以所购住房(或“楼花”即对此房所拥有的权益)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一定资金贷款,并分期还款的一种金融服务。

把供楼贷款称为“按揭”,源于我国香港地区学者以粤语音对英语mortgage的汉译,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融资购房的方式。随着城镇居民住房的商品化,自1980年代起,商品房预售按揭开始在内地流行。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了首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揭开了深圳乃至全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序幕。凡是具备了以下条件者都可以申请按揭贷款: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公民;2.有稳定的合法收入,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3.同意以所购房产(或“楼花”权益)作抵押。此外,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行还是工行,都还要求借款人在该行有拟购房房价30%以上的购房储蓄存款。

1980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刚刚开始,个人住房由国家或企事业单位负担解决的数十年历史结束,住房开始实行货币化至商品化的改革。“按揭”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诞生,它预示着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即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自1986年起,“按揭”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并为他们所熟知,二十年以后,由“按揭”而派生出的“房奴”也大量出现了,“房奴”现象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二十到三十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被奴役般的压抑。

国际通行看法认为,如果偿还房贷的月供超过个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影响还款人的生活质量。而据焦点房地产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32.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月收入的50%以上。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工作,房子就会被银行收去”的精神重压。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破译孙子兵法

    破译孙子兵法

    本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单元,分析现代意义上的《孙子兵法》到底有哪些实用性的内容,广涉领导文艺、处世之道和经商之技。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热门推荐
  • 几世彷徨:年少无知

    几世彷徨:年少无知

    做个噩梦结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这算穿越么?裴悦这么一个平凡简单的小女生却突然拥有了难以置信的神秘身份。16岁被卷入一场命运的游戏,披荆斩棘,邂逅嗜血的鬼族、妖界帝王、人世谋士、还有九重天的上仙。是谁许诺了三世誓言,谁又身披彩衣踏雪而来。“你可识得这串项链?这一路被它牵引而来,怎遇到美人儿就不灵了。”冥冥注定的相遇,世人皆躲无可躲。杀神灭佛镇狱锁、度厄六界枫木笛、遨游三世焚三世!
  • 夏之初晴,沐之晨光

    夏之初晴,沐之晨光

    初次见面,她望着弱不禁风的美少年,不禁怀疑起来这身娇体柔亦推到的人不应该是他吗?又一次相遇,美少年竟开始了“反扑”咳咳,某女才发现做人真的是不能看外表。最后,我们到底错了那一步,才把那样一个喜剧的开头演成了那样?当伤过痛过后。她望着他,轻启薄唇:“我恨你!”他眼中止不住一颤,满是悲痛。【这是个喜剧的小文,虐恋,中间很美好哦。欢迎入坑】
  • 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惨被初恋戴绿帽,竟因我是青铜渣。每个人的初恋,都是纯洁的。屌丝林逸凡却惨被初恋女友戴绿帽,女友告诉他:“英雄联盟都不会玩,不配和我在一起。”林逸凡一年前是中国电竞天才:天龙。一年后,他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却被上分婊骂成废物。他明白了:想要平凡,必先不凡。林逸凡:君临天下,王者归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缉毒火雕

    缉毒火雕

    他来自农村,高考失败,踏上兵途加入缉毒小组战功无数……却为儿子而回归都市。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八戒未戒

    八戒未戒

    后来将军变成的猪妖爱上了一个女子,本来他是不会爱上的,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另个女子,美丽,却不曾爱过他,将军能记忆起的只有这些,降生凡间,他变得潦倒,浮夸,嘴边长挂着,我本是天宫河外天蓬将军,当年那孙猴子大闹天宫时,我尚且与之一战,掌管十万天兵天将。将军在凡间,没了曾经的面目,只有现在令人畏惧的猪头,肥胖的身子,他想再回到天上,去把那一句未来及说出口的话说出来。因为那个女子说有只兔子曾埋藏在将军的心底。好了,这就是我的故事,猴子,你要我说我过往,我便是说了。不要仗着你道行比我高,就要羞辱于我。把你猴爪子拿开,我有名有姓,何似你毛脸雷公嘴,天不生地不养的怪物!
  • 守护惺愿

    守护惺愿

    步入青春期的孟惺愿,对邻校的“黑衣少年”——莫守产生了好奇。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孟惺愿在报考高中时考上了他所在的高中……各位亲们,且看且收藏!
  • 终结不会到来

    终结不会到来

    科学家们发现并研究了超能力,于是便出现了一些人造能力者,但他不一样,他是个先天能力者,却也植入了人造能力之种,他便成为了---双重能力者
  •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