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离开让晓雨觉得自己就像个孤儿,当她需要父爱母爱时,那感受都是由一个个记忆的碎片组成的。
在晓雨的记忆中母亲是非常疼爱她的。对于不爱吃饭的晓雨,母亲急躁的脾气竟然变得耐心起来,母亲会把馒头捏成小动物的形状再蒸熟,哄着晓雨说:“晓雨呀,你看这是什么动物?”晓雨充满兴趣地回答:“小兔子!”母亲继续哄着:“快把小兔子吃到你的肚子里,要不然大灰狼就要抓到它了。”晓雨充满正义感地说:“我要保护小兔子。”说完就把馒头塞进嘴里,几下就咽完。李红为了鼓励晓雨多吃,就特别为晓雨买了一个极小的碗,一碗只能装得下几口饭,每次她都诱哄着晓雨:“哎呀,晓雨今天真厉害,都吃了三碗了!来,加油,看看我们家晓雨今天还能吃几碗?”这时晓雨总会得意洋洋地对母亲说:“妈,我又吃完一碗了!”母亲几乎每顿都是这样耐心地哄着她吃,从不嫌烦。晓雨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同学来找她一起上学,当时母亲正在喂她吃饭,同学一直惊讶地看着,出了家门后,同学问她:“你妈还喂你吃饭啊?真丢人!”晓雨不明白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别人家难道不这样?!有时,晓雨对家常菜吃腻了,母亲就给她换换口味,做“西餐”。做法很简单,买一盒午餐肉罐头,把肉挖出来整块放在锅上蒸一会儿,等凉了后放在盘子里,再在盘子里摆上一个小面包,放一个炸鸡蛋,晓雨就会高兴的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拿着刀叉吃得津津有味。
母亲很勤快,爱折腾。晓雨记得小时候,母亲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家俱的位置调换一下,家里看起来就会焕然一新,晓雨的同学总是羡慕地对其他同学说:“丁晓雨家可有钱了,她家总买新家俱。”每当此时,晓雨就对母亲的杰作很是自豪。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母亲经常把家里的各种箱子、衣服、被子拿到院子里晒,晓雨对这些东西充满了好奇,母亲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后,晓雨就会把箱子当成小床躺进去晒太阳,母亲看着她的目光是慈爱的。
母亲支持晓雨的想法,只要晓雨提出来,她几乎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晓雨有一架放在桌子上的微型小钢琴,虽然小却可以弹奏,晓雨喜爱音乐,她会把自己会唱的歌用这架小钢琴弹奏出来,虽然她这时还没学过弹琴,但她能够记住每个琴键的声音,耐心地一次次的把歌曲在琴键上试出来,然后用本子记下来,再照着记录弹出来,果然是对的。这架小钢琴是三角钢琴的样式,红色的,晓雨某天忽然对它里面的构造产生了兴趣,她问母亲:“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里面是什么样的?”还没等晓雨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母亲居然积极地去拿了各种工具,比晓雨还来劲儿的把钢琴拆开了,当然,结果就是装不回去了,钢琴就此退休了。长大后,每当晓雨和母亲说起此事时,晓雨都怀疑其实母亲就是童心未泯,她也许早就想拆开看了,只是自己是大人,不好意思搞破坏。
母亲很要面子,特别是在外人面前。晓雨家隔壁的宋颜与晓雨一般大,同晓雨一起上同一个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她是晓雨童年的唯一玩伴,从她们有了记忆开始,她们的童年就天天在一起。两家大人相处的非常好,谁家做点儿好吃的都会给另一家送去一份,谁家要是临时有事,都会帮着照看孩子。晓雨和颜颜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儿就打架,因为她们都是在两家的院门口玩,所以每次打架,大人都会第一时间冲出来,晓雨的母亲总是不由分说的当着对方先把晓雨打一顿,好像这样就能证明自己绝不是袒护孩子的人,当然,对方也一样,后来晓雨和颜颜学乖了,见到大人出来就立刻装作没事。母亲的要面子还表现在不让晓雨在外人面前要东西。比如当母亲带着晓雨逛街的时候,母亲恰好遇到熟人,难免要站在那里闲聊一会儿,晓雨看到旁边有卖好吃的就会向母亲要,而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这个熟人会赶紧掏钱抢着去替晓雨买,母亲总觉得这是很没面子的,好像自家的孩子几辈子都没吃过好东西似的,而且也显得没有教养,当时母亲会忍了,可一旦熟人走远,晓雨就会挨上两下。母亲每次遇到熟人闲聊时,晓雨在旁边就会很聊,她也找到了治母亲的办法,就是越不让她要东西她就偏要,母亲怕对方花钱,就会草草结束聊天,领着她赶紧走,她便遂了心愿,东西也不要了,至于挨几句骂嘛,总比无聊站半天的好。
晓雨记得小时候经常挨母亲打,每回挨打的时候都是害怕的,可是过后就会忘了,不会惧怕母亲。挨打的原因很多,晓雨也记不清了,只是有一次打的特别狠,让晓雨记忆深刻。当时晓雨上小学四年级,春天刚到,冰雪刚刚有了融化的迹象,晓雨家附近有一条河,不算宽,冬天的时候河面上冻上了厚厚的冰,孩子们都喜欢在冰上玩雪橇、打滑、划冰,现在虽然已经到了春天,可冰还在,只是变得很薄。晓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到冰上玩,当他们越往河中间走的时候,冰越薄,甚至可以看见裂开的痕迹,他们拉着手,一起用脚尖试探着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蹭,直至水从裂隙中冒上来,他们就一起大叫着跑回去。这种玩法对于孩子们来说很刺激,但他们并不懂得这样做的危险。回家后,母亲见到晓雨的鞋湿了,就问晓雨是怎么弄的,晓雨如实回答,母亲严肃的警告晓雨以后再不许去这样玩了,当时晓雨并没在意,第二天早就已经把母亲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了,继续高兴地去玩,母亲早早的就守在了她放学的路上,见到她后就偷偷地在身后跟着,看着晓雨走到冰上后,赶紧把她拉回了家。进了家门,母亲就抄起了笤帚,拉着晓雨的一只胳膊,对着屁股就是一顿打,边打边教育晓雨这样做的危险性,晓雨第一次见到母亲这样的阵势,一迭声的求饶:“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真不敢了。。。。。。”母亲住了手,咬牙切齿的下结论:“告诉你,我宁可打死你,也不能让你气死我。”日后晓雨总是拿这句话取笑母亲:“妈,我小时候你为什么总打我?我记得我三天两头就挨打,我那么听话,犯什么错了?你还要打死我?我有那么气人吗?”而母亲也总是连笑带骂:“竟瞎扯!我才没总打你呢,真要那么打还不把你打死了?”虽然经常挨打,但晓雨从未记过母亲的仇。
晓雨认为母亲总在小钱上计较,太小气了。晓雨总是听母亲在她耳边念叨:“你看你奶多抠门,你都长这么大了,她连个布条、布丝儿都没给过你”,又或是“你看看,过个年就给五块钱的压岁钱,她也给得出手”,所以晓雨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爷爷奶奶没感情。当时货物流通还不方便,每次父亲出差回来给她带回来的好吃的,在这个城市都是买不到的,可当家里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时候,晓雨却总是没心没肺的乱慷慨,把好吃都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每次晓雨吃不了几口就已经被其他孩子吃光了。母亲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对着晓雨使眼色,可晓雨就像没看懂似的依然我行我素,等别人走后,晓雨免不了又会挨打,可是她就是不记得藏心眼儿。母亲每次买鸡鸭鱼肉的时候都会把这些东西切成小份,每次做一小份给晓雨吃,她和父亲从来都是等东西要坏了、晓雨不吃了才吃,可母亲那穿不过来的衣服能买多少鸡鸭鱼肉啊,这个账儿母亲从来不算,母亲觉得外面穿的什么大家都看得见,家里吃的再好外人也看不到,所以一定要穿好的,至于吃上,能省就省吧。除了小气,母亲还爱占小便宜。一次买完菜后,母亲拉起晓雨一边快步走,一边小声催促着晓雨:“赶紧快走。”晓雨被母亲拽的有点跟不上母亲的脚步,不高兴地问:“怎么了?”母亲神秘而紧张地说:“卖菜的多找给我钱了,趁他没发现赶快走。”晓雨对母亲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很看不起,但又不敢多说什么,就和母亲急匆匆地回了家,到家后母亲又算了一遍,自嘲道:“唉呀,我算错了,没多找。”晓雨被母亲前后的行为逗得哈哈大笑。
同时,在晓雨的心目中,母亲的工作能力是极差的。那时电压不稳定,这片家属区经常晚上停电,家家户户都常备着蜡烛。母亲经常把做不完的工作拿回家做,母亲“点灯熬油”的形象给晓雨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有时晓雨好奇凑过去看,晓雨都看懂了,母亲却还是一脑袋糨糊,晓雨会嘲笑母亲:“妈,你不是初中毕吗?你是怎么学的,连这个都不会算?还不如我呢!”母亲对于自己的笨是虚心接受的,这时会反过来让晓雨帮着算算。
以上的对母亲的这些记忆在晓雨的心目中都是美好的,那时她和母亲心连着心,母亲走到哪里她会跟到哪里,母亲是令她自豪的,母亲是让她感到安全的,可自从父亲出事了以后,母亲的所作所为让晓雨在对母亲的情感上很矛盾,既理解又憎恶,这种感觉令她痛苦,她不愿回忆那一段往事,可正是那几年不堪的记忆,对她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