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扬随长者来到了一处山谷中,这山谷隐秘幽静,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云飞扬本是来寻找答案的,可是那位长者每日只是让他听其抚琴,并不与他多说别的。
一连过了几天,云飞扬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来到长者面前道:“先生,我已来了好几天了,为何先生还不肯告诉我答案?”
那长者没有直接回答,对云飞扬说道:“晋灵公无道,每日纵情声色,荒废国事。大臣赵盾见如此,甘冒危险,直言进谏,结果晋灵公大怒,多次想杀赵盾,可都没成功。权臣屠岸贾有个门客,叫鉏麂,此人剑法高超。鉏麂受屠岸贾之托,潜入赵盾府上,等待时机杀掉赵盾。这时天色尚早,鉏麂发现赵盾早已穿戴齐整,端坐着准备着上朝,他见赵盾这样勤劳,认定此人绝不是欺君罔上之人,于是决定放弃行刺,不杀赵盾这样的忠臣。鉏麂随即把匕首抛向空中,接着出现在赵盾面前,把一切都告诉了赵盾。鉏麂认为受人之托,却不能忠人之事,便一头撞死在一棵大槐树上。”
云飞扬听了,心中激荡不已,对长者道:“先生,我懂了,如果杀了一个该杀的人,便是为民除害。反之,就是助纣为虐。”
长者道:“不,年轻人,杀人容易,要判断一个人该不该杀则不易。有时候,该杀却不能杀,能杀却不可以杀。”
云飞扬道:“先生,你说的话我不明白。”
长者道:“年轻人,以后你就会明白的。我现在再给你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叫聂政的人,早年因伤了人命,所以带着母亲和姐姐躲到了齐地,以屠为生。当时,韩国大夫严仲子与丞相侠累结仇,他听说了聂政的事,于是把他找来想让他杀掉自己的仇敌侠累,以百金为报酬。聂政是个孝子,老母尚在,所以谢绝了。可严仲子没有放弃,依然对聂政尊敬有礼。几年后,聂母去世,他办完了母亲的后事,守孝三年后,便只身一人前往韩丞相府。他一个人一路杀进大院,一剑将侠累杀死,又伤守卫十数人。为了不连累严仲子,他用匕首刮花了自己的脸,又自挖双眼,剖腹而死。此事一出,尽人皆知,可唯独不知刺客是何人。聂政的姐姐知道此事是弟弟干的,为了给自己的弟弟扬名,她就来到韩国的大街上,悲痛的哭泣,最后因伤心过度而死。”
云飞扬叹道:“聂家兄妹,死的如此悲壮,令人可敬可叹!”
长者:“不错,聂家兄妹为了报恩,不惜以命相报,确实令人可敬。可是聂政杀侠累前,他并不清楚严仲子和侠累谁对谁错,万一杀错了好人怎么办?从这点看,那位鉏麂显然更深明大义。”
云飞扬道:“先生,我明白了,受人恩惠,自然要报,可是也要分清是非曲直。多谢先生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学生云飞扬感激不尽,只是到现在还不知道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云飞扬刚说完,只见那长者突然起身一下子闪倒了云飞扬面前,又不知怎么地就夺了云飞扬手中的剑。云飞扬还未反应过来,那长者开始挥起剑来。云飞扬在一边看着,只觉得剑法很眼熟,他终于想起来了,就是那日南宫旭所用的剑法。
云飞扬立刻上前道:“莫非您就是那相夫子口中所说的‘君子剑’端木枫前辈,也就是那南宫旭的师父?”
只见那长者把剑抛向了云飞扬,走了过来道说:“不错,我就是端木枫。”
云飞扬大悟道:“难怪当日南宫旭一听到先生的琴声,就害怕跑了。先生剑法精湛,果然名不虚传。学生能亲眼目睹,三生有幸!”
端木枫道:“南宫旭天资聪明,只可惜他心术不正,我早已将他逐出师门。只盼他能改过自新,否则只会自取灭亡。”
云飞扬道:“先生宅心仁厚,拥有大智慧,学生只是替南宫旭可惜了。”
端木枫道:“你是第一个能听懂我琴声的人,这证明我们有缘分,而且我见你的天资不输那南宫旭。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云飞扬立刻下跪,三拜道:“弟子云飞扬拜见师父!”
端木枫将云飞扬扶起,说道:“飞扬,你既已拜我为师,从明日起,你到后山的瀑布前,为师教你剑法。”
云飞扬听了自是很高兴。
第二天一早,云飞扬便去往后山,只觉山中幽静苍翠,鸟声悦耳。到那一看,果然有一道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了一条小溪,阳光直射见底,溪水中有几块石头尚未被水淹没。云飞扬四下看看,并未发现师父,又见溪水清澈,便过去蹲下用手捧了一口喝下,果然清凉可口。
这时,后面有脚步声传来,云飞扬赶紧起身回头一看,果然是师父。云飞扬上前行过了礼,只听端木枫道:“飞扬,你可知为师为什么叫‘君子剑’吗?”云飞扬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端木枫接着道:“因为为师的剑只杀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凡君子者,仁而爱人,剑虽凶器,亦可声张正义,故用剑之人必心正仁慈,否则有害无益。‘君子剑’一共七剑,每一剑又有七式十二种变化。为师今天教你第一剑,叫‘游龙出海’。”
云飞扬道:“游龙出海?”
端木枫道:“飞扬,你可听过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
云飞扬道:“这个我知道,我师父曾与我讲过:豫让,晋人也。他先时投奔大夫范氏和中行氏,可两家都未用他,直到遇上智氏智伯。智伯对豫让敬如上宾。后来晋国内乱,智伯被赵襄子合谋害死,而且还把他的头卢做成了酒器。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多次行刺赵襄子,可都没有成功。最后,为了不让赵襄子认出自己,豫让竟用漆涂身,口吞木炭,来使自己毁容变哑。他在街上要饭时,连他妻子都没认出来。一个机会,豫让得知赵襄子必经汾桥,于是躲在下面,伺机行刺。可最后由于赵襄子的马受了惊,豫让被发现了。赵襄子问他为何这样替智氏卖命,他回答智氏对他有知遇之恩。豫让知道报仇无望了,便要求赵襄子把他的衣服让自己砍上三剑。赵襄子被他的情义感动,于是答应了他。豫让砍完三剑后,便自刎而死。”
端木枫道:“不错,豫让的确是一位让人尊敬的剑客。”
云飞扬道:“我师父说,这便叫‘士为知己者死’。”
端木枫道:“看来你师父也是一位义士,可惜了我们无缘一见。”
云飞扬道:“两位师父都是弟子心中最敬仰的人。师父突然提取豫让前辈,难道这游龙出海与他有关吗?”
端木枫道:“不错,这招‘游龙出海’正是根据豫让当时所处的环境所创的。飞扬你看好了,为师现在就为你演练一遍。”说完,端木枫便跨步跳入溪中的一块石上,挥剑舞动,一招一式看的云飞扬目不暇接,暗自叫好。
端木枫演示完后,就让云飞扬来一遍。云飞扬也跳入石上,凭记忆感觉练起剑来,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一点也不像初学。端木枫看到这,心里赞道:“果然是武学之材!”
自此,云飞扬每日都来这里练剑。几个月下来,云飞扬已学会了“游龙出海”、“大浪淘沙”、“横断山河”、“千回百转”、“长虹贯日”、“落叶秋风”等六剑。
山谷中的岁月比较简单,除了练剑,每日都是面对着同样的事物,日月星辰,山川溪水,难免有些枯燥。不过到了晚上,尤其是明月当空时,谷中就会有琴声响起,为自然添一分幽静。
云飞扬来了有些日子了,每晚听着师父的琴声,觉得琴声里有故事,似乎在讲着一个人的过去,有快乐,有苦闷,但最后却已悲凉收场。音由心生,云飞扬在角落里以剑伴奏,试着感知,想以此来帮师父分担愁苦。
一天早上,云飞扬依旧到瀑布前练剑,可端木枫早已在那里了。端木枫见云飞扬来了,说道:“这几天晚上,我一直觉得有人和我进入了同一个世界,我们的思想都基本一致。这个世界,居然还有第二个人能感知我!”云飞扬道:“弟子每晚听师父弹琴,便以剑招伴奏,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琴声的世界。”
端木枫笑了,说道:“难得你的心这样纯净!这样更好,今日我就把君子剑的最后一剑‘移形换影’传授给你。这一剑就是以快速变换方位来再次进攻,剑是其次,关键是步伐。你看好了!”
端木枫说完,便岔开步子,一步一步走动起来,可无论怎么走,都是绕在一定的圈内,刚开始很慢,渐渐地便快了起来,似有形也似无形,只见人影闪动,难辨方位,看得人眼花缭乱,根本记不住步子,更别说上身的剑招了。
端木枫收招后,问云飞扬道:“看清了吗?”云飞扬摇摇头。端木枫接着道:“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体会,你要想象你无处不在,心到哪步子便可到哪,即使步子不到剑也一定要到,步伐与剑的配合,互补互助。”
云飞扬听了,尝试着做一遍,结果失败了。端木枫看了,说道:“不用着急,慢慢练。”云飞扬又试了一遍,虽有点样子,可还是差太远。云飞扬还是不放弃,试了一遍又一遍。
一段日子过去了,云飞扬经过每日苦练,又加师父从旁指点,“移形换影”终于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