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000000009

第9章 战国策

《战国策》,相传为战国时期史官或策士辑录。记春秋末年至秦二百四十余年史事,始于智伯与赵氏相争,终于齐王建入秦。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凡三十二卷,四百八十六章。有嘉庆八年(1803)姚宏本,四部丛刊影印鲍注吴校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较为流行。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脩八尺有馀,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鉴赏】

此篇选自《战国策》齐策。

邹忌是齐国人,曾以善鼓琴见齐威王,见三日,齐王用为相。文章叙述他劝谏齐王广泛听取臣民的意见,以改善政治的经过,深刻地说明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和“纳谏”的重要。唐朝的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曾从理论上劝说唐太宗,那是因为太宗能虚心听取意见。如果对齐威王采取这种方式,那就未必能行。而邹忌用以小喻大的方式来劝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邹忌外表很美,这是三问三答的基础。他先后问了妻、妾、客三人,回答都说他美。但三人的口气却有微妙的差别。妻子的口气很肯定,认为他非常美,徐公比不上他。但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他显然不能相信。于是又问其妾,妾的语气没有妻子那么肯定,只说徐公比不上他。于是又问来访的客人。客人的口气则比较勉强,只说徐公不如他。连问三人,可见他很细心。第三天,徐公来了,他仔细瞧,又“窥镜而自视”,还是觉得不如徐公美。根据三人不同的口气,他找出了原因:妻子说我美,是爱我;妾说我美,是怕我;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经过问、视、思三个过程,终于悟出了原因:自己受了蒙蔽。

他由此发现,齐王一定比自己受了更大的蒙蔽。于是他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例,以小喻大,比喻与推理相结合,入朝去劝说齐王,说道:“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他的这种说法,立即被齐王所接受,并付诸行动。齐王以上赏、中赏、下赏三等,下令鼓励进谏。文中又以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来反映进谏的情况。最后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来说明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小喻大是一种巧妙的叙述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把小事写细写透,才能收到效果。文中不厌其烦地写三问三答,就是这个道理。小事写细写透,大事反而可以一带而过。文中对于颁赏和进谏的情况,只作了简要的叙述,原因亦在此。

(邱崇丙)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令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惠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迭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令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鉴赏】

此篇选自《战国策》赵策。

赵惠文王死后,子赵孝成王立,年少,由其母赵威后执政。秦攻赵,赵国请求齐国援助。齐国要赵威后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人质,赵太后爱幼子,不答应。大臣进谏无效,太后明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看来这位太后态度非常顽固。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抓住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也就是说,触龙如何才能说服赵太后呢?

他一开始只谈些饮食起居,寒暄一番,消除太后的戒备心理,果然太后的脸色温和一些。然后他又从自己的儿子谈起,逐渐接近话题,采取激将法,认为太后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引起了太后的关注。接着,他又以历史事实,指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的危险,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告诉她:“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一问,使太后豁然清醒。于是让长安君为质于齐,齐国也就出兵相助。

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个历史经验: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位和奉都是保不住的,必须靠自己建功立业,帝王的子孙也不例外。而触龙的劝说成功,也是一个范例。他能针对太后的心理,采取迂回的方法,让她自己认识到事情的实质,由反对转为赞成。他先是谈老人的健康,有了共同语言。接着谈自己爱儿子,针对太后的心理,引出话题。最后又根据历史事实,谈到正题。赵太后开始时顽固拒绝,见了触龙以后,“色少解”,接着的回答是“然”,“诺”,于是问题便迎刃而解。

(邱崇丙)

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铰,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由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金,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鉴赏】

此篇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不仅国与国之间进行兼并战争,各国统治者内部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为此目的,就想方设法收罗人才,竞相“养士”。文中涉及的孟尝君就是以此称著的人物之一。

这篇文章虽然出自史书,篇幅不长,但极富可读性,在叙事写人方面表现了出色的技巧。

冯谖本是有政治眼光和才能的人,文章开头却叙述他贫乏不能自存,可见他不是一个善于钻营巴结的利禄之徒。他愿寄食于孟尝君门下,也不是毛遂自荐,而是托人去说情,并且说自己无好无能。给读者的印象,好像只是混一口饭吃,纯粹是一个走投无路的食客。

孟尝君虽然勉强接受了他,但并不重视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他面对这种待遇,三次弹剑而歌,说自己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门下的人开始是瞧不起他,接着是嘲笑他,后来是讨厌他。真人不露相,他的这些做法,都是在观察孟尝君,看看孟尝君是否真诚“好士”。在他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他才决定为之效劳。

文中着重写冯谖到薛地收债一事。这位无好无能的人主动愿意去收债,很出孟尝君的意外。读者也未必相信他能办成。临行时他问了一句,收完债,要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随口答了一句,看家中缺少什么就买什么。问的有心,答的无意,这给了他一个行动自由的机会。他让该还债的人都来合券,并以孟尝君的名义赐债于民,当场烧掉债券,人民高呼万岁。孟尝君见他很快就回来,非常奇怪,问他收完债买了什么。他说,我看您家中什么都有,就是缺少义,因此我给您买义来了。接着他就汇报了收债烧券买义的经过。孟尝君对他的做法并不理解,很不高兴,只好请他休息。后来孟尝君被齐王排挤,回到薛地,人民扶老携幼,迎候于路,孟尝君才认识到买义的意义。

文章写到这里,读者才看出冯谖不是平庸之辈,很有政治远见和才干。他看到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沉重剥削,想缓和这种社会矛盾,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以赢得人民的支持。文章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突出了人物形象。如果开头就介绍他才能出众,甚至发些豪言壮语,后面反而无以为继,无法写得再好,结尾会显得无力。开头用贬抑的笔调来叙述,而后逐渐写出优异的表现,令读者出乎意料,惊叹不止,结尾就非常有力。先抑后扬,与单纯的赞扬相比,扩大了反差,效果也会相应地增强,能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狡兔三窟,接着他又为孟尝君复作二窟,做了两件事来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文章着重写第一窟,其他二窟,虽也作了叙述,但很简要。这是文章的又一特色。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见好就收。冯谖的形象已很鲜明,如果再作详细叙述,反成蛇足。

同类推荐
  • 千里暮云平

    千里暮云平

    江锦的文章,文如其名,纯美中透着飘逸,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平日的各种细小情绪、微妙神思,都可成文。手里那支笔就是世间最懂己心的知音。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岁月安好,人无恙矣,只有时光留下的美好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世象警示录

    世象警示录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特写,第二部分案例写真,第三部分警网快讯,第四部分小说事态。收录了《怀念母亲》、《追忆父亲》、《风正一帆顺》等文章。
  • 追梦

    追梦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人,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到了这个年龄,在她回忆旧时的梦想时,那文字就显得愈加深沉,让读它的人有许多同感。
  • 文学概论新编

    文学概论新编

    本书内容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鉴赏论、文学发展论五章。
热门推荐
  • 总裁非我不娶

    总裁非我不娶

    她一直希望在大婚之夜把珍贵的自己送给他,挣扎了好久,她终于决定在他生日的时候,完成那件神圣的事情。可是,当她拿着闺蜜送来的钥匙,一夜缠绵之后,却发现身边的男人她跟本不认识
  • 星际落榆花

    星际落榆花

    许多人相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我也相信。这个故事,某一天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我不清楚,这是某天我做的梦,还是我真的经历过。各位看官看个乐子即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必太过在意。
  • 异界乾坤战神

    异界乾坤战神

    社会渣男古乐意外穿越异世界,兄弟、妹子,一路成为战神,从此开启牛逼哄哄的精彩人生。
  • 重生农家败家子

    重生农家败家子

    一个现代宅男穿越成为传说中种田文里的败家子,身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爹娘宠着,虽然家境普通,仍然咬牙供他上学,一家子都指望着他中秀才,做大官,可是原身据说及其不靠谱……
  • 魔与夜

    魔与夜

    夜是如此美好,而每一个不眠人,心里都睡着一个可爱的人。
  • 闲庭花事了

    闲庭花事了

    他是天下女子,皆趋之若鹜的皇帝——陆南城。一双桃花眼,染尽倾城琉璃色,开尽盛世桃花颜。偏偏遇见她!她是右丞沈廷之妹沈媛,为了替兄长巩固朝堂势力而被送进宫。多年相随,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就是为了铺就他的大业。众叛亲离。他曾许诺,会将这江山捧到她的面前。可是最后等来的不是三千宠爱,而是一纸废后诏书。“于贞和三年入宫侍驾,不想其妇德损失,恃宠骄矜,不配伺帝近身,实属有罪,着即赐死。”“你此生休得妄想与怜宜相比!”字字诛心将她逼到了绝路。
  • 魔王和他的使徒们

    魔王和他的使徒们

    魔物来袭,沉睡千年的使徒相继觉醒魔王的使徒,只为了伟大的魔王而存在
  • 无限之无限进化的世界

    无限之无限进化的世界

    特维斯的情人,合金弹头中的怒队......无限世界中有着无限的可能,一位死去的普通人,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什么是被世界看中的,他为什么会被世界复活,他只知道,他不想死!他绝不要再次成为死亡的猎物!天国神族有八个人,代表着不同的自然之力,可一直以来,第八人还未展现出他的力量之前就已经逝去了。在无限的世界里,天国神族的血脉又能走多远呢?
  • 硝烟青春

    硝烟青春

    青春里怎么会没有硝烟!总是一处未熄,一处又燃。回首望去竟是美丽惊心的烟火。两个在外打工仔陆桥和路子,在青春最迷茫的时候经历了犯罪与逃亡,爱情与婚姻,只因青春勃发,一时冲动改变了人生的航向,半生潦倒,究竟魂归何处?
  •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听说她品学兼优无不良嗜好;听说她相貌出众却不会说话。那么现在这个穿着他的衬衫、霸占他的大床、还指着他破口大骂的女人究竟是谁?是传言有假还是他情报有误?“女人,你不要太嚣张。”他目露凶光准备上床。“先生,首先咱俩不合法,其次重婚算犯法。”“没关系,先造娃再办证,带球结婚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