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000000032

第32章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早孤,曾隐居隆中,好为《梁父吟》,自比于管仲、乐毅。后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承相。刘备死,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他曾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终未成功,病卒于五丈原。《出师表》是其代表作。又有《后出师表》,《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以为“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后世或疑为伪作。

晋初,陈寿曾将诸葛亮的作品辑集进呈。《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兵法》五卷,文集二十五卷。至宋减为十一卷。明王士骐辑《武乡侯全书》二十卷,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收有《诸葛丞相集》。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诸葛亮集》,凡四集。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道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巨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鉴赏】

公元223年,蜀汉主刘备将死,召诸葛亮嘱托后事说:您的才能超越曹丕十倍,将来定能安邦定国,完成统一大业。如果您看刘禅还能成事,就辅助他;如看他不成器,您干脆自己当皇帝算了。诸葛亮流着泪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闻言,转而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由此,奠定了诸葛亮与刘禅形同父子的特殊君臣关系。此后,诸葛亮确定联吴方针,南征孟获,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积极筹备北伐,终于在建兴五年(227)率军进屯汉中,开始北伐行动。这封情真意切的奏疏,就是诸葛亮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

刘禅就是那位归晋后“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他为人平庸昏聩,在宫廷中宠信宦竖,疏远贤臣,只知一味享乐,根本看不到蜀汉疲弱的危局。故诸葛亮一开篇,便疾呼“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引起后主的警觉。接着又提出忠告,希望后主能“开张圣德”,“恢弘志士之气”,不要自暴自弃,闭目塞听,冷了忠臣志士的心。并提醒后主,无论对宫中亲信,还是相府群僚,在赏罚时都应“一碗水端平”,不应有所偏袒——几句委婉道出的话语,不但画出忧国忧民、直言不讳的贤相形象,也隐隐勾出昏聩无能的庸主面孔。

接下来,诸葛亮向后主推荐了郭攸之、向宠等一批忠诚正直的可靠臣僚。并援引历史教训,反复强调“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说话的口吻虽然谦恭,内容却无异于长者对晚辈的耳提面命。仿佛成年人为孩子指点:哪个是好人,可以信赖;哪个是坏人,不可交往。诸葛亮与后主形同父子的君臣关系,在这些地方表现得格外真切。

在本文的后一部分里,诸葛亮又动情地回顾了先帝刘备对自己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表白自己南征北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先帝的殊恩。最终,他以辅国大臣的身份,提出三方面的职责要求:在自己,则责之以“讨贼兴复之效”;对郭攸之等,则要他们尽到进言兴德之责;至于后主,“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话说得得体而恳切,欲责人,先责己,一片赤诚溢于言表,感人至深。

言必称“先帝”,是本文的一大行文特点。一来,诸葛亮以人臣的身份规劝诱导当今皇帝,只有借助先帝名分,才合于封建伦常、尊卑之序。口称先帝,其中还暗示自己受托于先帝,有着辅佐劝谏的责任和权力。二来,诸葛亮对刘备的确有着深厚的感情,情之所至,“先帝”之称随口而出,读者也就不感到重复啰唆了。

南朝人刘勰对《出师表》的评价是:“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清代丘维屏评论此文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近人吴曾祺说:“通篇专以君子小人为言。一字一句,都从肺腑流出,不假修饰,而自为文章之胜。”所有这些都是中肯之论。

(侯会)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令贼适疲于西,叉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巨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鲍于人,其用兵也,髣髴孙、吴,然图于南阳,险于鸟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鉴赏】

诸葛亮《后出师表》作于建兴六年(228)。自诸葛亮上表出师、进屯汉中以来,整整一年过去了。面对蜀汉的进攻态势,曹魏方面十分惊恐。魏明帝曹睿不得不亲临长安镇守。北伐之役,蓄势待发,局面大好。然而此刻蜀汉朝廷中却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天下可以不战而定,不必劳师远征;一些人则认为主动出击会冒风险,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应贸然行动;还有的主张保持现状,观望数年再说;另一些人则批评北伐劳师糜饷,会加重百姓负担。面对种种谬说,诸葛亮再度秉笔为文,上表后主,重申北伐的意义,指出北伐时局正好,机不可失;并一一驳斥反对意见。

文章一开篇,作者便堂皇指出:北伐中原是先帝遗志,是出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正大目的。接着又指出:目前形势敌强我弱,战与不战,都难免覆亡。只有主动出击,才有可能摆脱坐以待毙的命运。如今曹魏在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穷于应付,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出兵良机。

接下来,诸葛亮针对朝廷中的种种谬说一一加以驳斥,他以反诘口吻一气提出六个“未解”来:其一,像汉高祖那样的开国雄主,都须“涉险被创”才转危为安,今日蜀汉又凭什么可以不冒风险、“坐定天下”?其二,刘繇、王朗曾各据州郡,不乏机遇,却因耽于空论,贻误时机,被逐渐强大起来的孙策吞并,为什么今天还有人要重蹈覆辙?其三、其四,连曹操那样“智计殊绝于人”,用兵仿佛孙(膑)吴(起)的军事家,还要涉险受困,屡遭败绩,为什么单单要求我有必胜把握?其五,到汉中一年,蜀军精锐已有损失,再耽搁数年,损伤大半,又如何作战?其六,战争不可避免,驻守和进击糜费相当,不及早进击,拖延时间,只会使百姓负担更加沉重。

在理直气壮地反驳了朝中的种种谬论后,诸葛亮又上升到战略与哲学的高度,指出天下事具有不可预见性(“难平”即难以衡量、预料),以及自己“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决心。

纵观全篇,观点鲜明,论述畅快;核心段落全部采用反诘句式,铺排直下,势如破竹,有着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文中援例引喻,多次提及先帝,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及蜀汉事业的忠忱。结尾一句,落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上,使人体会到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意蕴。这八个字光照青史,为后世无数忠贞之士引为座右铭。

同类推荐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法兰西诗选

    法兰西诗选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社宣言”——《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48)。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嬗变,法国诗歌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支奇葩,其间重要流派此起彼伏,天才诗人闪耀如群星。胡品清女士以洋溢的诗情和优美的译笔,让我们得以领略瑰丽神奇的法国诗坛之风采。
  •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中华成语,是历史事迹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无不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精选300则耳熟能详的成语,对大家知晓成语出处、充分了解其原意有相当大的帮助。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星隐帝元

    星隐帝元

    太古特殊血脉重临世间,化三大魔星,北斗七辉,开启血脉成就十方神体,战意犹在,身躯永存!在百家争鸣,万族争锋的年代,帝星即将苏醒,灵力通天,只为证道。帝现,群星隐退!
  • 宇翔国度异世篇

    宇翔国度异世篇

    异域大陆奇葩神祗宇翔在寻找超神器,突破自我中不幸遇难,灵魂穿越,来到了依旧是华夏国等众国鼎立的地球。创宇社,灭无敌。造铠甲,组精英。玩云托,斗商豪!“我是奉神的旨意来救世的!”“哎哎哎,我的女神你别走!请给我一个追求神女的机会!”末世将近,且看他如何玩转!
  • 妃常有钱女人求包养

    妃常有钱女人求包养

    “女人,求包养。”某王爷眨着狭长的丹凤眼。“你的特长是什么?”某女吹着指甲。“我会暖床。”“滚,这个我也会。”“白天可以么么哒,夜里可以啪啪啪。上的了厅堂,入的了洞房,白天当劳工,夜里当老公,好看又实用,娘子你一点也不吃亏哦~”某王爷魅惑的笑。“那,好吧。”某女勉强的同意,心里其实乐开了花。
  • 豪门婚宠:爱你在心口难开

    豪门婚宠:爱你在心口难开

    安好有句名言:“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而她伟大的梦想就是用尽所有办法让顾君颜爱上她!可是顾君颜对她的火热完全是一副爱搭不理的傲娇模样。终于,安好不好了!她逃!可是……“女人!你不能走!”安好瞪他,“凭什么?”男人魅惑一笑,清了清嗓,娓娓的道:“就凭你安好从小写我的名字,十八年来写了十亿多次,连起来可绕地球四五圈,全国领先!”【女主非傻白甜!】
  • 入人间之少年鹿秋白

    入人间之少年鹿秋白

    四百年前炎族被利欲熏心之徒全族歼灭,仅剩的族人躲入冥界苟活。四百年后,炎族在年轻的领袖带领下崛起,更名为炎隐族,四处征战,强夺谕石。谕石之力,可灭天毁地。一个在炎隐族尸兵攻击下侥幸存活的孩子——鹿秋白,被带回冥界,年幼无知的他被洗脑训练以成为炎隐族合格的战士。九年后,秋白长大了,迎接他的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未来?
  • 魂芒

    魂芒

    全书六部用一块古玉串联,引发了一批惊天宝藏。我遇到的一个个奇异古怪的事情全部是有人在幕后主使,当真相揭开,幕后之人居然是……
  • 捉鬼师之前世契约

    捉鬼师之前世契约

    他莫名其妙的闯入她的生活,打破了平静,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捉妖师,一系列事情,发生了,本宝宝卖萌打滚求收藏
  • 傲凌苍天

    傲凌苍天

    乱世中平静安逸的生活被打破,亲人惨死,主角被迫背景离乡踏入尘世。后来无意中得知这一切都是天道命运提前安排好的,愤怒的他一路苦修,战人战神战魔战天道不公……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精心为青少年总结了100条经久实用、深刻睿智的人生经验,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青少年在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力量;在迷惘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取慰藉……
  • 超元时代

    超元时代

    有热血、有梦想、有不屈、有搞笑,有欢乐,只需要你慢慢走进我的世界。记住了,我叫吴来,小名痞子,人送绰号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