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立刻停了下来,中尉大喊着战斗准备,九个美军士兵已经三人一组形成一个三角形,分别占据了车队的前中后部。其余人员形成一个半圆形阵地,一个机枪小组已经把一挺M1919A6重机枪架在中部的卡车车斗上。本和司密躲在两个罐头箱子搭起的掩体后,本拎着M3冲锋枪,手里还拖着一支M1格兰特步枪,问司密步枪会不会用。司密接过枪看了看说差不多吧,顺手就押上了弹匣。
本说如果不是看你年纪这么小一定以为你以前当过兵,而且是老兵。司密说不可能,今天是他第一次摸枪,以前连猎枪也没碰过。本问他那怎么会发现丛林里的日本人还一枪撂倒。司密说他两年前和道长去缅甸采药时碰到过日本兵,要不是躲得快就死了,所以对日本兵很敏感。本说他胡说八道,“没看见人影就一枪命中,而且是你第一次摸枪,那不叫敏感那叫妖怪。”司密说他那不是第一次摸枪,前面已经打了几枪试手了。“这很容易啊,你当初练习的时候不会打了三枪还打不中吧?”司密问本,本无言以对。
山间一片寂静,车队横在公路上,各种型号的枪口指向公路内侧的丛林。中尉这时走了过来,看着滚在路边的那个日本兵尸体问本怎么回事,本就开始急急忙忙地解释。中尉看着司密说这样的准头是运气吧,一面观察那个日本兵的野战装备:三八式制式步枪,南部十四式手枪,枪刺,多用途野战刀,医药包,食品背包,防潮丛林雨披以及装备包附件里面的针线、驱虫液、消毒水等等。“这是南洋甲种师团的配置啊。”中尉有点疑惑,叫车队前部的一个三人组往山上搜索一下,“大家小心些,肯定不是一个人。”中尉开始后悔没有带步话机出来。
桥本带着八个手下隐蔽在丛林中,看着美军一个三人小组搜索过来,心中暗叫倒霉。他们这支部队虽然只是一个小队,但却是从山下奉文驻马来半岛的25军调来的特种丛林作战部队。进入缅甸后划归熊谷师团指挥,具体的任务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在中缅边境对特定对象进行搜索狙击。松下丛林小队在马来半岛是非常有名的特种作战部队,曾经在日军与美军菲律宾会战时多次穿插美军大兵团的后方,最著名的战例是以30人攻占棉兰陆桥并在美军一个突击营的攻击下坚守4小时,使日军兵团成功完成对美菲联军的合围。但是这次在进入缅北作战范围之后,松下小队却接连出事故。先是电台莫名其妙地停止工作,然后分散作业的三个战斗组互相失去联系,而桥本小组在两天前所有指南针全部失效。桥本希望通过军用地图的图上作业来确定己方位置,但是丛林中的参照物完全没有,本来预计应该出现的地图上标注的河流也无影无踪。桥本把手下编成两个小组搜索前进,结果前哨组的一名成员在做观察时被冷枪击毙。桥本对自己的战斗组怎么会走近中缅公路完全不明究竟,但无论如何,现在已经和美军遭遇了。
桥本判断了一下形势,发现情况还不是太糟糕。虽然是意外遭遇,但这支美军明显是一支后勤车队,人数不多,大约不足20人,桥本对美军的战斗力不会低估,但自己的战斗组虽然只有9人,可是火力强劲,有一个三人炮组配备一门60式迫击炮和8发炮弹,还有一个2人机枪组配备一挺96式轻机枪,其余四人中还有两人配备掷弹筒,弹药也比较充足。所以当桥本看见美军搜索小组已经接近隐蔽地点时,立刻下达了战斗命令。
3名美军被瞬间射杀,几乎同时一发迫击炮弹命中车队中部,M1919还没开火就被炸上了天。中尉大喊他们有炮,一面挥手让另一个小组冲进丛林去,“先把他们的炮干掉!”在他探身跑过两辆卡车的结合部时,一颗三八式步枪6。5MM口径的子弹穿过他的太阳穴,并掀起了他的头盖,鲜血和脑浆溅在本的身上。
“我们碰到老手了!”本恨恨地咒骂着,招呼另外几个士兵向车队尾部运动,还不忘对藏在罐头箱子后面的司密说快点躲到丛林里去,“他们有炮,在公路上就是靶子。”
美军的M3自动步枪和日军的96式轻机枪开始对射,轻兵器火力还是美国人占上风,但日本人的掷弹筒和迫击炮让美军伤亡惨重,只能放弃掩体冒险向丛林地带运动。但桥本小队的士兵都是丛林战专家,射击公路上的运动目标几乎没什么难度,而且三八式步枪的射击精度又好,能冲进丛林的美军只有聊聊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