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似水流年会不会繁华一些?……蔡琰
出了教坊的卫宁在同行的夏侯兰的指引下,这才找到了真正可以过夜的驿馆,用了许久才安置下来,在驿馆中与夏侯兰闲聊时才得知,夏侯兰是夏侯家的族人推荐而来的,持族人的推荐文书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学习,而没有族人推荐的卫宁想要进入太学学习,唯有主管事物的议郎蔡邕或其他的太学博士亲看卫宁的信物证明身份之后,开启特殊的推荐机制,才能被允许进入太学学习,就是汉代宗族继承的一个弊端。在中国古代父权家长制政治体制下,宗家的继承制度受到了最大的保护和支持,宗族继承以维护宗家血缘为前提,以长子承袭为核心,宗家与旁家诸子之间毫无公平性可言,更别说身为旁家的次子卫宁了。所以说身份地位在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标志,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代的一些杰出将领奋斗一生也无法身居高位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卫宁还有一块随身携带的宗家玉佩的,尝试一下总是好的。于是第二日一大早,卫宁就来到蔡邕府前,想要见蔡邕一面,得到他的推荐许可。
蔡府的深宅庭院,被紧锁在这朱红漆大门的后面,让人不禁的想一探究竟,此刻的蔡议郎正在宅院之中款待四方好友和门下弟子,特遣门人在外,不许任何人打扰。紧闭的宅门前聚集了二十余人想要入学的学子,都在门口手执家族信物期盼见上蔡邕一面,却被蔡邕的门人阻拦一律不得进入,这闭门谢客在刘云看来,定是蔡议郎设置给想要入学的学子们一道难题,有着丰富求职经验的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卫宁得到进入太学的机会。
于是刘云吩咐门人道:“我为蔡家亲戚,想要入宴见蔡议郎。”然后将宗家信物递上,门人听了刘云的话,看了看手中的美玉,自觉不凡于是急忙进门呈上,堂内正坐的蔡邕听闻门人之言,将玉石呈在手上,见此玉石是由一粒粒碎玉拼凑而成,做工极为精良,入手生温,上刻有:“天道酬勤”四字,真乃玉之精品。
只听一人在堂下说道:“老师,此玉石奇特,相信价值不菲,从字迹来看,定是卫家族长卫遥所书,应是河东卫家后人在外等侯。”只见此人眉毛松散,鼻梁高起,额头倾斜,为蔡邕弟子曹操。
蔡邕点头笑而不语,立即示意门人邀请卫宁进来。卫宁随门人来到堂下,只听的琴声清幽安人心魂,堂上一清秀白皙女孩正在弹奏着一首不知名的乐曲,琴音琤琤,风吹珠帘,白色的洁白罗布于风轻摆,充满着灵动。
当刘云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时,脑海不由浮现出“留白”两字,如同画卷上那一大片的白,给人无限的遐想,那白皙面庞镶嵌着闪亮的黑眸和红艳的嘴唇,用那葱白的玉指轻轻抚琴勾弦,如同上等的美玉般,通透莹白,全无一分一毫的瑕疵,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清越,饱含着一种水灵灵湿漉漉的味道,嘀答一声,从花瓣尖滚落,滴落在琴弦之上,溅起一串细碎的涟漪,荡漾在每个人的心中,卫宁看到她说不出的亲切,不由间,多看了两眼。
曲终,众人喝彩齐夸乐曲之美妙,有宾客称赞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昔日听闻音辨断铉之事,还有所怀疑,今日一听到她的琴音,方才相信,妙!妙啊!”在众名士的称赞声中刘云方才得知,眼前的女子这正是后世所敬仰的四大才女之首的蔡琰蔡昭姬,作为蔡邕爱女的她,被名士们高捧为士族的公主,犹如玉冠宝石般高贵美丽。堂上的蔡琰抬眼看见卫宁,只觉得甚是好奇,直直的盯着卫宁,眉头轻颦,似乎有所思量。
刘云无从察觉蔡琰的目光,前对蔡议郎作揖道:“河东卫宁来献美玉,还望蔡议郎笑纳。”
蔡邕轻抚着胡须笑道:“河东卫家的后人,虽说年少,却也有些机智,你进献此珍贵美玉,想必是为入太学而来的,亲戚之言只是托词,是吧。”
这话绝对是考验,有着丰富面试经验的刘云可不想坠入蔡邕的话语圈套,于是坚定的回道:“蔡议郎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欲娶您的女儿蔡琰为妻,以此美玉为信物,还望不要推辞,若您答应,如此一来我就是您的亲戚了,不是吗?”
此言一出,诸座俱惊,十几岁的男孩,此时就想要迎娶的蔡议郎独女,孩童提亲自古以来闻所未闻,在座的名士们不由议论纷纷,只想看蔡邕如何应对,不料蔡邕还未发话。
在一旁的蔡邕友人庐江太守羊续急站起来说道:“蔡大夫之女尚幼,黄口小儿何德何能就欲迎娶我士族的公主,万万不可,速速退下。”
原来蔡邕昔日与宦官派的中常侍王甫和将作大匠阳球交恶之时,迫于压力不得已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往来生计都依靠这位羊续救济,在吴地共待了十二年,多年的交往,促成了羊续与蔡邕的通家之好,为了答谢羊家的恩泽,蔡琰那未曾谋面的年幼姐姐就做了羊续之子羊衜的童养媳。
因此在羊续的耳中,卫宁的求婚有了别样的意思,不由的让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刘云却不知羊续是何等身份,见有人出言反对,立即佯怒道:“先生你想要和卫宁争蔡琰吗?”
巧妙的应答,让众人开怀大笑,一时间席间酒水皆撒,蔡邕笑指羊续道:“羊续你如同昔日陈韪,此子可比礼宗孔融,哈哈哈哈,好!好!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啊哈哈哈。”
回想起昔日陈韪欺礼宗孔融年少,称其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却被礼宗孔融直面驳斥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那犀利对答,如今类似的一幕出现在自己身上,当真是让羊续手足无措,面有愧色而退回席中。
还好挚友蔡邕帮忙解围,将玉石还与卫宁,同意卫宁入太学学习,引去侧堂休息不提。
待卫宁退下后,酒宴继续进行,曹操席间敬酒,从一侧上前到蔡邕身旁说道:“老师,引此子入学有诸多风险,不可不察啊。”
蔡邕闻言抬手笑道:“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孟德无忧,为师已有计较。”
曹操疑惑道:“潜虽伏矣,亦孔之昭,老师前解意为“那潜藏的事物虽然隐伏着,但亦是美好的显明”,但弟子后期经过思量觉得,其意为“那潜藏的美好事物隐伏存在着,所以君子即使有罪恶也是在众人无法察觉,看不到的地方”此解是否更为透彻。”
蔡邕闻言喜道:“呀!孟德阿,我可以和你讨论诗经更深奥的部分了。”说罢,站起身来,发动念术“魔影迷踪”,突然间瞬移到了前方5米的酒樽前,震的四周尘土飞扬,舀取了一勺酒后,又瞬移回了自己刚才的座位,斟满了美酒,席中众人见此妙术,似乎都有所感悟,催动念术体验,却都没有成功。却只有曹操成功释放出“虚空行走”瞬移到了酒樽前,虽说无法象蔡邕一般再移回到原位,却也欣喜地向蔡邕深揖道:“多谢恩师指点,弟子已窥探到此奥义其中的门径了。”言毕连连拜谢恩师蔡邕。
蔡邕对曹操笑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孟德还需更中正些,方能发挥其中的奥义,你的奥义进展很快,为师甚为骄傲啊。”
曹操恭敬应道:“弟子的进展全靠老师的提点,才能由此突破,请满饮此杯。”然后与蔡邕一同饮尽杯中酒,心中欢慰的相视而笑。
酒宴散去,蔡邕回到家中,看到蔡琰撅着小嘴皱着眉头坐在那里,身边的婢女明珠亦不知道跑到那里去了,只剩蔡琰在一旁发呆,蔡邕近前打趣道:“琰儿,现下你就有仰慕者了,我看那少年相貌言语不俗,你可称心如意啊。”
阿翁竟然有将自己许配给卫宁的意思,这让蔡琰不由的心中一惊,急忙直起身来应道:“阿翁已经同意了那个笨蛋的提亲了?”
蔡邕佯怒道:“你怎么能这么说他,他可是卫家的后人,你也应该能看出他非常的有潜力吧,适才你堂前奏琴,音虽无差,但心境已乱,旁人听不出,你阿翁我还听不出吗?他非常的有潜力,好好培养未来必成大气。”
真的要将自己送人了,心中的担忧竟然成为现实,不由的让蔡琰急的忙辩道:“他那里有潜力了,听明珠说这个河东卫宁可是街巷皆知的大笨蛋,游走于教坊之地,阿翁你怎么舍得将女儿嫁给他,你现在就不要琰儿了吗?我可不要跟姐姐一样做童养媳,我不嫁我不嫁。”言毕只见的梨花带雨,伤心无比。
蔡邕笑着安慰了蔡琰几句,便去找堂弟蔡谷分享蔡琰刚才的趣事了,看着阿翁离去的背影,蔡琰良久才喃喃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翁啊,或许你以后……真的会把女儿嫁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