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000000006

第6章 第一讲 识字(3)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也须附带谈谈。这种手法是有意通过联想,巧用别字,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者不可不知。

青荷盖绿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子夜四时歌》)

诗中女主人公自比荷花,将结莲子,暗示爱的滋生。其中“芙蓉”谐音双关“夫容”,“莲”谐音双关“怜”,读者不可只作本字认了,还须识得音同义异的“别字”,才能对诗意有确切的把握。六朝小乐府还有《青阳度》云:“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其“藕”字亦应读作“偶”,“莲”亦应读着“怜”。此外,以“思”双关“丝”,如“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作蚕丝》);以“晴”双关“情”,如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再看以下一首绝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

此诗由双关语构成的谜面极多,“烛”当读作“嘱”;游戏之一的“长行”(双陆)应读作游子的“长行”;“围棋”音同“违期”;“入骨相思”既是指嵌入骰子的红豆(即相思子),又是指女方的一片痴情。如果不识字,怎样欣赏这些诗呢!

3.古今言殊

最初的文字是刻在甲骨上的,不那么方便,务求简净,这使古代言、文一开始就走上分离的道儿。诗歌脱离口头创作阶段,即有了“写诗”这么回事的时候,诗歌语言也日趋书面化。然而,由于传神写照的需要,或诗人一时兴之所至,仍有不少口头语言,被采用于笔端。这些口语乃至方言,从单字(多为语助)到短语,并未成为文言常用词汇,不见于雅诂故训。当时人们口耳相传,闻者意会。久而久之,“古今言殊,四方谈异”(王充《论衡》),它们就显得字面生涩而义晦,或字面熟悉而义别,如果读者不知其义或望文生义,便会导致隔膜和产生误解。这些被称为“诗词曲语辞”的词汇,也应属于我们所说的“识字”范畴。“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的“可怜”,意为可喜、可羡,便非今日口语中“可怜”之意。“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李商隐《重有感》)的“早晚”,意为何时,含有盼望的意味,便不能作“早迟”的判断意解。“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韩愈《盆池》),“圣得知”即先知,如通灵显圣然,今似无此语。

与文言常用词比较,语辞的运用显得更为灵活,如“谁家”一辞:谁犹云甚,此可就姓甚名谁之恒言,推得其义。家与价同,为估量某种光景之词,与个字相近。谁家,犹如今日苏杭语之啥个,亦犹云甚么也。杜甫《少年行》云:“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此谁家字语气激切,乃是詈辞,犹今云什么东西。《西游记》剧十二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骂我!”文义亦同。若解为某家郎或某家孺子,语气未免不合。《牡丹亭·惊梦》云:“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此谁家字语气沉重,乃是悲语。谁家院犹云甚么院落,意言尚成什么院落也,故与奈何天相对。此非臆测,上句云:“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下文云:“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俱其明证。若解为某一家之院,则纡缓而不切矣。(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序言》)

这类语辞大量散见于唐诗宋词尤其元曲之中(因为曲尤以入俗为本色),前人旧注重在典实,不多涉及。《西厢记》各注本,始重方言,然尚非专书。近人张相有意汇集解说,积十余年心力,成《诗词曲语辞汇释》一书,为读者索解提供了方便。他所下功夫,是将诗词曲相同语辞,加以汇集,综合各证,运用“体会声韵”、“辨认字形”、“玩绎章法”、“揣摩情节”、“比照意义”等训诂方法,予以释义,一义不足概括时,则设别义,多义。是一部材料翔实,持说严谨,价值很高的工具书,足供阅读欣赏古代诗词者参考。

说罢“识字”,顺便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习作旧体诗词,难过的一关,既非格律(句格、音律),亦非用韵。这些问题只要短期学习,通过范作的玩味,或韵书的翻检,是大致可以解决问题的。最难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关,还是诗词语汇问题,即“识字”问题。那是非精熟古典到了然于心的地步不可,这一点在昔人,是不成问题的,对于阅读古典诗歌不多的当今读者,则无从相比。杜甫强调精熟《文选》,李商隐的“獭祭”,从根本上说,都含有一个通晓语汇的问题。读得多了,熟了,大量的诗词语汇便会沉积在你的潜意识中,一旦诗兴大发,头脑兴奋,平素潜伏的这些语汇便会活跃起来,为你所用,那便是所谓文如万斛泉流,不择地而出了。这不是到作诗时,才去翻书拼凑可以奏其功效的。

【赏析示例】

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勿违。

这首诗写作者归田后的生活与心态,内容家常,语言清浅,和一般田园诗并无二致。细细玩味,其内涵、意蕴却很深邃,这与诗的措语攸关,值得讲一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常常被人误解,以为作者初归田园,不谙农活,豆苗长势不好。其实有乡下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豆类是一种很贱的作物,只要在田边地角挖个坑,洒上一点草木灰,点上豆子,便有收成。所以这两句说的,不是那个意思,而另有一个来源。汉代杨恽得罪罢官后,作《拊缶歌》云:“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芜秽不治”言朝政荒乱,豆的“零落”,喻己之见放。陶诗“种豆南山下”,就是“田彼南山”的直译;“草盛豆苗稀”就是“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意译。

接下来“晨兴理荒秽”,表面看是纪实。但“荒秽”一词来自杨诗,按张晏说指朝政荒乱,“理荒秽”三字就成了一句重话,不只是除草护苗那个表面的意思,而相当于拨乱反正的说法。作者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于人们放弃了农业这个根本而无谓地争斗,是长期战乱导致了田园的荒芜和生产力的破坏。而“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解决温饱才是硬道理,发展生产才是硬道理。这也表明,作者认为生当乱世,洁身自好躬耕田园,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倡导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不失为救治“荒秽”的一帖良药。

“带月荷锄归”一句是神来之笔。起早归晚,劳动是辛苦的,然而人的心情却是充实的。“种豆得豆”,劳动不但收获豆子,还收获愉快。诗中人的愉快不是直接说出的,而是通过“带月”二字流露出的。诗中的“带月”,和所谓“披星戴月”的“戴月”,同音而一字之差,意味有着微妙不同。“戴月”,只是说头顶月光,说了一个事实;“带月”,却是说月亮和人做伴,不仅说了事实,还说出一种心境。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手牵手。”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田园与山水的和谐,充满诗味,很有意境。所谓神来之笔,是一种美的发现,是不可传授的。

当然,“理荒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这是要付出代价的。“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既是农村生活的写照,又是一个象征。走在长满杂草的山间小道上,不免被夜露打湿衣裳。是写照,所以亲切。又是象征,所以耐味。象征什么呢,象征归田所付出的代价。而这样的代价,比起参加劳动的收获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作者是心甘情愿的,所以结尾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由于陶渊明这样一说,“衣沾”或“沾衣”这一措语,也就具有了一种象征性。唐人张旭《山行留客》诗云:“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人告诉朋友说,要得到游山的乐趣,怎么能够害怕打湿衣裳呢?套用马克思的话说,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怕露水打湿衣裳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于是读者看到,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象征意蕴,部分来自沿用杨恽诗的措语从而包含了杨恽的某些诗意;张旭《山行留客》的象征意蕴,又部分来自沿用陶诗的措语从而包含了陶渊明的某些诗意。所以古典诗词的浅貌深衷,与其措语部分地具有来历这一事实,是紧密相关的。

【按语】

不知道“种豆”二句和“荒秽”一词来自杨恽诗,对这首诗你就只能读到一个很浅的层面。而知道了张旭《山行留客》的“沾衣”的措语,来自这首诗,则张诗读起来就多一重意味。

入朝洛堤步月(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这首诗是上官仪高宗朝为相时,在东都洛阳于早朝的途中写成的。什么是早朝呢?简单说,这是古代宫廷的一种上早班的制度。唐代立国之初,百官早朝并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依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天津桥入夜落锁,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放行之前,百官都在洛堤上等候,宰相便是他们的领队。

早朝是勤政的体现,宰相的地位特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在“入朝洛堤步月”的途中心境应该是复杂的。怎么说呢?使命感、责任感、辛勤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并存吧。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这两句写半夜入朝的情景。“川流”指洛水,“长洲”指洛堤。这应该是下半月的情景,只有这样的日子,才会有“步月”之事。月光相伴,诗人的兴致就比平时为高。想一想,如果是月黑夜,或雨夜,诗就多半写不成了。“驱马”二字,当然有辛苦的感觉。“广川流”的“广”字、“长洲”的“长”字一方面也助长了辛苦的感觉,另一方面,又表现诗人胸襟的开阔。而“脉脉”二字,来自古诗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有人说,这是以男女喻君臣,暗示皇帝对自己的信任。那么,其中包含着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这两句是紧扣月色的写景——月色、秋风都是实有的,“鹊飞”可能是由鸟声引起的想象,“蝉噪”则比较出人意外,细考则语出有自。所以,这两句又不仅仅是写景。曹操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为“鹊飞”句所本。而曹操原诗是有为相者思慕贤才之意的,所以他下文还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而上官仪的地位,正决定了他的心情,与曹操是相通的。所以“鹊飞山月曙”不仅仅是写景,也是抒怀——抒发宰相登明选公、执政治世的情怀。陈代诗人张正见诗云:“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赋得寒树晚蝉疏》)为“蝉噪”句所本。而张诗原意有讽喻寒士失意不平之意,而这种情况在任何时代都有,唐初概莫能外,上官仪用诗句表明,作为宰相,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发现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言下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官仪对唐诗的主要贡献是属对。他曾经把对仗的规律总结为“六对”、“八对”。“鹊飞山月曙”二句对仗就非常工整,可谓铢两悉称。有人说它写“洛堤晓行,风景如画”(俞陛云)。单从写景的角度看,也是佳句。也有人说它“音响清越,韵度飘扬”(胡震亨)。这是从音韵和婉的角度赞美它的。它措语精纯自然,而意境又很深邃,所以不但是作者的得意之句,而且不失为唐诗上乘的佳句。

据载,上官仪形貌昳丽,算得上一个美男子。他在公元7世纪的那个月光下的清晨作成这首诗后,在洛堤上按辔徐行,并高声讽吟,如神仙中人,引得百官翘首望之,歆羡不已。今天读这首诗,还能感到诗人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态。

【按语】

弄清了“脉脉”、“鹊飞”、“蝉噪”等措语的来历,你才懂得这首诗的内涵和深致。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不过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本篇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边,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此二句与诗人的“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出塞作》),俱属名言,可以参读。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猎获之意见于言外;再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同类推荐
  •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6)(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经典中国书系·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乡土卷:叫一声老乡好沉重》主要内容包括:卖白菜、父亲的树、土地、莱山之夜、家在瓦窑堡、那些天,吃饭不要钱、空中农家院、一块土地、村庄笔记、返乡记、农具的眼睛、老水车旁的风景、逛巴扎、磨坊目击记、我的大年我的洞房等。
热门推荐
  • 老婆亲亲,坏蛋老公快走开

    老婆亲亲,坏蛋老公快走开

    本着不让帅男人都因为同性恋灭绝的精神,夏茗悠决定:消灭一对是一对!怎奈出师不利,老天都不帮她,还没动手呢,自己就先被拐上某人的床了╯▂╰,看着夏茗悠皱成一团的小脸,某腹黑内心就特别有成就感,哼,居然怀疑他的性取向,叔能忍嫂子都不能忍!不过。。。呵呵,既然都被误会了,那就先拐回家,然后……“于霆浩!你干嘛?”“干”“……你去死!!!”“那老婆,你想让我怎么死?是欲仙欲死还是....嗯?”看着某张突然放大的脸,还有那不老实的手,某人:呜呜呜,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倒霉啊,我想静静……
  • 鹿勋:嘿你个污阎王

    鹿勋:嘿你个污阎王

    逗趣阎王爱上了小清新,结局如何呢?进来看看吧!
  • 霸道兵王

    霸道兵王

    超强兵王,回归都市。奉命保护千金未婚妻,却是遇到了一场超级麻烦。纨绔公子放言,西京市不允许这么牛气的人存在,指派各路高手,制造各种离奇事件。一山还有一山高,阴谋尽被粉碎!
  • 异光天赐

    异光天赐

    异光,潜藏在人类基因中千百年的病毒,这个病毒给人们带来的能力被古人视为天给与的神迹,称其为天赐。
  • 天宇逍遥

    天宇逍遥

    当千百亿年难得一见的虚无之体撞上万亿难得一见的轮回之心,被神界大佬时空大神看中,从此开始了一条由网游开始的修炼之路。本书讨论群:187744831,本人时常在线。
  • 天之傲世

    天之傲世

    张云天在游戏不明不白地穿越了,代表着穿越了不一般的世界,一个东方玄气与西方魔法,斗气相互并存的世界。张云天也只以自己曾经网游天下第一高手的智慧去狂傲世间。成为这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第一人。
  • 仙途炼道

    仙途炼道

    青莲剑典,上古剑修之道。且看主角剑化青莲,演化上古剑道,探寻成仙之谜!
  • 马利隔壁的女神

    马利隔壁的女神

    马利侦探所开业咯,倒霉的人生,前胸贴后背的钱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甜蜜烙印:你是我的真爱

    “'恐龙妹',你别过来,我怕你了。”“哼,我要报仇,”说着刀向他刺去,“啊啊啊”童心童鞋尖叫着,“啊哈哈,小样,看你怕成那怂样,开玩笑而已啦”“靠,你当我好耍啊”“是啊”“特奶奶的个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恐龙妹早已笑抽。恐龙妹!?OMG!?(其实不是啦有条疤而已)”恐龙妹“初遇童心暖男,再遇冷面校草,到底”恐龙妹“会落谁家?她的几个不同类型的朋友又会遇到哪个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呢?大宠小虐型文,还有点搞笑哦~
  • 重生之王爷要倒贴

    重生之王爷要倒贴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她夫君一刀刀凌迟而死,她怒,她恼,她恨。含恨重生,想她上一世活得屈辱卑微,死得无声无息。上天想要她死,她偏不屈从!逆天重生,强势归来。丞相府里斗继母,斗妹妹,斗老夫人。嫁入王府斗皇帝,斗皇后,斗各宫妃嫔。沙场之上斗敌帅,杀敌将,踏平叛乱。斗斗斗……斗破苍穹。所有想要自己死的人,通通送你们上西天,所以想要她相公死的人,通通送他们下地狱!这一世,权力,亲情,爱情……她统统都要!片段一“王妃,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和王爷相识的?和我说说呗!”某女一脸八卦的看着正在梳头的洛青鸾。“从前,我认识了一个男人,然后我们成亲了!”某女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就这样,没了?”等了半响没下文的某女气呼呼的问道。“没了!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不行吗?”洛青鸾挑了挑眉回了一句,随后便听见一重物落地的声音。片段二“青鸾,你要怎么样才能答应入宫为妃?”某渣男深情款款的看着洛青鸾。“如果我说,我要你死呢!”洛青鸾阴笑的看着某渣男。“是不是我死了,你就能好过一点了?”某渣男歇斯底里的吼道。“不,你死了还不够,我还要鞭尸!”洛青鸾轻飘飘的话,让某渣男吐血三升。PS:是谁的江山盛世画一卷谁见画里面有人把朝篡是谁的江山是你的执念谁记执念里背叛的誓言……对不起!您所查看的内容暂时无法显示,请转正文查看。(简介无能,收藏才是王道,动动你的小手指,收藏一下啦!卖萌打滚求收藏,求点击,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