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胧月夜
一轮黯淡的明月,悬在近地的半空,夜色仿佛湿漉漉的,将月的轮廓浸染出蚕茧一般颜色的印子。
那夜,工藤做了一个梦。
梦中无尽幽暗的竹林,竹影参差,摩挲作响。有一女鬼,且行且望。
“谁?你是何人?”工藤问道。
“已死之人。”女鬼的声音轻飘飘答道。
“谁?你究竟是何人?”工藤问道。
“无名之人。”女鬼的声音低幽幽说道。
“千奈的女子不需要姓名,更不需要被记住,尤其是你,更不需要记住我……”
“我……?”我……胸口好痛,似乎没法呼吸了,工藤半跪在地上,一手抵着胸口。
“叮铃——”是风铃的响声,如同甘霖灌入疲惫旅人的口中。
“叮铃——”带着浓浓的倦意,工藤终于埋在竹叶中睡去。
“恻恻寒风吹酒冷,耿耿星河待天明。”[3]女鬼拖着她华美的十二单衣,吟咏着诗句消失在竹林中了。
〖苦艾の夜〗
月,如同冷漠的窥伺者,与跪坐在层层叠叠、绘着精美图样的衣料中的女人对视。
错金铜兽口中袅袅上升的香气,在月光中似乎具有某种形态,散聚,盘旋,飘离。
她十指紧紧抓着身下的寝被,只穿着白色的薄薄寝衣,身体却抑制不住颤栗着渗透冷汗出来。
“哼……”女人将目光移向菱花铜镜,一声冷笑。
满月的诅咒。
枕侧漆绘妆奁上的锁扣让她指尖一冷,她按捺着,从一沓信笺中取出一个一寸大小的小纸袋,将其中的粉末倒入口中。
她躬身躺下,如瀑的长发散落在流水纹的锦寝上,这一夜,虽是漫长,然而终将,很快过去。
——————
嵯峨野吹来的风,带着山茶与杜鹃开到倾颓的气息,向东南而望,便是京城。城中南北通朱雀大路,宽二十八丈,西京称之长安,东京称之洛阳。[4]
西京由于所在之处池沼星罗棋布,因而日渐人烟稀少,贵族多聚居在东京的北方。
装饰着唐绫与金属纹饰的牛车停在一座宅邸之前,少年自车内而出,向门侍说道,“请代为通告你家大人,就说工藤新一求见。”
过了片刻,便被引至府中。庭中花木扶疏,流水荡漾,屋脊两端饰有鸹尾,尾翼高翘入云。
沿着回廊走去,却来到庭院之后,只见一片开阔之地,一袭玄色梧桐叶纹样直衣的男子,轻敛起眉头,小臂紧紧地绷直,正对数十米开外的箭靶,“嗖——”,正中靶心。
“真不愧是赤井大人啊。”站在一旁的、身穿青朽色宝相花纹直衣的男子笑着说道。
二人见工藤过来,便放下弓箭,赤井从侍从处拿来绢布揩拭了手,向工藤道,“失礼了,工藤大人。”
“哪里,一直未见到您,唐突前来拜访,才是失礼。”工藤说道。
“这位是安室大人。”赤井说道。
工藤便与他见了礼,男子肤色稍深,工藤注意到,垂缨冠之下,他的发色是金色的。
“那么,工藤大人,这边请。”赤井说道,转身对安室道,“请先自便。”
“无妨无妨,”安室笑道,“我这一晌午劳顿得很,此时便不客气地去找个房间歇息去了。”
庭中的枫叶落于池水之中,引来锦鲤喋嗅。
二人静默地对坐。
“那么,赤井大人,如果说,是黑泽大人杀害明美小姐的话,对于他的动机,您有什么看法么?”工藤问道。
男人的面庞冷峻而瘦削,一双绿眸有某种迫视的力量。
“谁知……”他说道,“或许那个男人是要夺走志保最后的倚靠和希望……”
宫野明美和宫野志保……工藤对上那双墨绿眸子,你究竟喜欢的是姐姐,还是妹妹?
“还有一个问题,案发当日,赤井大人您身处何处?”工藤问道。
“那天午后,我去千奈看望过明美,傍晚时分,因京中有事,就回来了。”男人看着池中落叶,不动声色地说道。
“这样啊……”工藤仿佛自言自语道,“据说那天雨下得很大,您没淋到雨吧?”
“哦……傍晚的时候还有美丽的晚霞呢,等我回到家中,就下得没法出门了,原本亲王的宴请,也只得作罢。”
“这样啊……”工藤说道,抬眼打量室内,只见赤井身后,一个素色陶瓶,插了几枝绿叶,一把二尺来长的刀,置于刀架之上。
“诶?那可是把好刀啊,赤井大人,可否借来一看?”工藤说道。(话说这熊孩子到别人家爱乱翻东西的习惯还是没改啊→_→)
男人的目光顺着他转向身后,说道,“……哦,当然。”继而起身,取来刀递与工藤。
工藤握住鲛黑的刀柄,拔刀出鞘,只见刀身排列有半月形花纹,寒光凛冽。
“果然是好刀!”工藤赞道。“赤井大人是惯用左手的吧,刚刚递给我刀的时候,还有之前射箭的时候,用的都是左手呢。”
“嗯……是这样。”男人说道。
“多谢赤井大人,今日多有叨扰。”工藤将刀归鞘,还于赤井,说道,“告辞了。”
男人立在庭前,目送他离去,面色阴霾。
“秀一?秀?”黑发女子轻轻唤他。
他从片刻的失神中缓过神来,只见黑发女子向他浅笑着。
玉色抚子花纹样的表着,紫苑色唐衣,柳色的裳。鎏金长柄镂空熏炉里的香静静燃着,白檀,薰陆,苏合,沉香……
红泥小炉上的水煮沸了,女子投入少许盐,至水烧至第二滚,用竹荚将茶末倒入釜中,茶汤浮沫如雪似花,女子将茶水倾入葵瓣青瓷杯中,呈到他眼前。[5]
“相谈酌绿茗,安坐白云间。[6]说得就是这样的情形吧……是不是?秀?”女子说道。
“……啊,或许吧。”他答道。
“秀一,”黑发女子伏在他身前,仰面望着他,神色悲戚,“若是我能离开这个地方,秀一,你可以真的和我在一起么?”
黑夜中她那身葡萄染的唐衣衬得面色苍白如雪。
女子深深埋首,“请您带我走吧……和志保一起。”干涸的嘴唇一字一顿地说道。
男人眉头深敛。
“啊午后小憩真是神清气爽~”肤色微深的男子身披直衣,便从廊外走来了,显然一副刚睡醒的样子。他一边吃着山茶花叶包裹起的椿饼,一边随手向池中的锦鲤投喂。
见到饵食的鱼儿,纷纷聚拢过来,争夺着点心。
“这个果子味道不错啊,还有那边的樱饼还有几种团子也不错。”
“……哦。”赤井面无表情地说道。
“话说,那个叫做工藤的是什么人啊?”安室问道。
“一位故人。”
——————
一朵薄云遮没了月亮,山毛榉高大的枝干隐没在半空中。
今夜的庭院没有刺鼻的香气,取而代之的,是香滋滋的、刚从鸭川捕捞的香鱼烤熟的味道。
膳台上,小黑猫蹲坐着盯着这不速之客,生气地竖起尾巴,这家伙怎么这么会赶时候来!
琉璃杯中的美酒映射着月色,红发少女将绘着红梅的粗瓷浅盘置于工藤面前,说道,“要听个故事么?工藤大人。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呢。”
“哦?”工藤放下了酒杯,说道。
“朦胧的月色,最适宜讲悲伤的故事了。”红发少女眯起了双眼。
却说京城中,有一位公子,是个年方弱冠、面目俊朗的少年。一天深夜,已是亥时过半,他独自在家中,辗转反侧,忽然间,仿佛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笛声来。秋夜里银白色的月亮,悬在半空中,他起身悄悄推开门,向外看着,萧萧条条的六条大道,笼罩在深蓝的夜色里,两团朦胧的白光,缓缓在移动。
原来是一位女子。她穿着纯白的壶装束[7],戴着市女笠,披着垂绢,尽管垂绢隐隐遮去了面容,可仍旧能感觉到,这是一位容貌极美的女子。她左侧走着一只美丽的银狐,毛皮在月光下浮动着光泽。
这么晚了,女子该不会遇上歹人强盗吧,公子这样想着,他穿上衣服,悄悄跟在后面。这样走着走着,却来到了山间,路越来越难走了,道旁的山草上沾湿了秋露,龙胆花,胡枝子,桔梗花,在月色下静悄悄的,笛声却越来越清晰了。
榉树的阴影下,立着一位黑色狩衣的男子,他戴着银色的面具,遮去了半个脸庞。银狐来到了他脚下,他停止了吹笛,伸出左手,那女子也伸出纤纤素手来。
就在二人转身离去之时,公子却看见,那男子黑色的狩衣下摆下面,竟然伸出来一条黑色的长满鳞片的大尾巴来!
他大吃一惊,男子和银狐回首看着他,他便头也不回地逃回家中了。第二天醒来,怎么觉得都是一个梦。可是这天夜里,还是这个时辰,他又听见了笛声。
他轻轻来到门后,白衣女子和银狐和昨夜一样,在夜色中行走着。一定要叫醒女子,公子想着。可是他发现,无论他怎样用力,都无法推开宅门,自家的门,竟然和自己作对起来!从门缝中看去,银狐嘲讽地向这边远远望了一眼,甩了甩尾巴。
公子很沮丧,不过他灵光一现,女子既然每晚出去,那她总要回来吧,他耐心地等在门后,果不其然,接近天明时分,一人一狐回来了。
此时古怪的阻碍开门的法力也消失了,他顺利跟踪到了女子的住处。
“请一定要听我说,您可能不知道,也可能不记得了,您每晚约会的那个男人,是个妖怪啊,您一定是被他迷惑了!”公子对女子说道。
“是妖又如何?是人又如何?我只知,这世间,不会再有比他更好的男子了。”
公子只得做罢了,但他并未放弃,他从一位阴阳师朋友那里,得了一张符咒,等到再次去女子家中,假意劝说之时,就悄悄地粘在了女子的市女笠上。
当晚那妖怪嗅到了味道,取出了符咒,邪魅一笑,说道,“你也要像那些人一样害我么?”
女子大惊,梨花带雨,百般赌咒,称不知此事……随后一夜云雨不表。
没成想那公子仍不作休,请来朋友为女子驱邪,可惜这朋友法力不够,唤醒这女子竟让她香消玉殒了。
公子因这女子是为自己害死的,心中愧疚,时常梦见这女子,又因她貌美,莫名地害起了相思之症,一来二去病得不轻。
一天夜里,亥时过半,他听到清晰的叩门声。打开大门,却看到一只银狐蹲坐在门口。
“我家大人要和你谈话。”狐狸说道。
这段路好像没他想象得那样长,自他生病以来,好像还没走过这么长的路呢。山里也有这样好的庭院?黑色狩衣的男子端坐着,银狐走到他身旁坐了下来。
“喂,你这小子,三番五次想坏了我的好事,如今还害死了我的女人。”银色面具之后,黑衣男子低沉的声音说道。
“害死了那位女子是我的过错,我终生心怀不安,可是身为一个妖怪,你就不应诱惑人类的女子。”公子说道。
“爱情有什么错?杀人反而没错了么?笑话!”男子冷笑道,“我为什么不能和她在一起?就是因为这条尾巴么?”说着,便把那条黑色的尾巴伸了出来。
“既然你这么瞧不起妖类,不如给你按上一对狗的耳朵吧。”男子说道。“对对对。”狐狸尖声笑道。
话音刚落,公子的脑袋上就长出来一对白色的毛绒绒的耳朵。
“嘴里还要叼着鱼骨头!”
红子指着工藤说道。
“……”工藤险些被嘴里的鱼刺卡住。小黑猫在一旁笑得打滚。
——————
注:[3]前半句取自纳兰容若“恻恻春寒吹酒冷”(如果没记错的话),后半句取自白居易“耿耿星河欲曙天”。
[4]朱雀大路二十八丈约八十四米宽,顺带一提,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约一百五十米宽。
[5]平安时代饮茶其实还不是很流行,主要是在贵族和僧侣间,仿效的是唐代的饮茶法,本文按照陆羽茶经中的煮茶法,不过也有后面再加盐的,为什么一定要加盐啊喂!不过不用像饮茶初期那样来一把葱姜橘子皮啥的我已经甚是欣慰了。
[6]题光上人山院——锦彦公
梵字深峰里,高僧住不还
经行金策振,安坐草衣闲
寒竹留残雪,春蔬采旧山
相谈酌绿茗,烟火暮云间
[7]壶装束,平安时代贵族女子外出或远行时穿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