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绝密文件只有两页,除去封面之外,下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笺,上面草草写了几行字:
“探明:第二号洞窟圆盘所指,为原点中心方圆五百公里。先遣队二月初三始发,十号下午三时最后通信于原点十五公里处,当日六时确定失联。”
这是一份看不出始末的密件,寥寥几十字,没有抬头没有落款,甚至连具体方位都没有。
王鱼又拿起这份下面的文件,不出意外,也同样写着“绝密”。
“第二第三探测队分别于十四日九时、十五日九时出发,第二探测队于二十一日十一时进行最后一次通讯,距原点七公里。第三探测队于二十二日六时最后一次通讯,距原点六公里。之后,两队消失。”
消失!这两个字眼让王鱼精神一震,因为这让他联想到了铁钩子等人的湘西之行。
能够得上在绝密文件中使用“消失”的事件可不多,尤其是探测行动,为公众所熟知的大概只有一九八零年六月的彭加木—罗布泊失踪事件。
因为在国家层面来说,一个人或者一行人想要彻底“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鱼飞快的翻了下去,第一份文件里,全部是类似的绝密文件,统共有十二份,无一例外,内容全部是关于“原点”。
文件显示,自第一先遣队第二第三探测队之后,又有至少四波队伍朝“原点”进发,却全部以失联告终,最近的一支队伍是第六探测队,他们距离“原点”不过一公里左右。
“原点”是哪里?这是王鱼看完第一份文件后最大的疑问,这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它不像是某个地名,更像是以某种怪异现象而命名的所在。
王鱼把第一份文件随后递给一旁抻长脖子的老鲸,然后打开了第二份。
这是一份县志集阅,主要地点则是陕西、甘肃、四川一代的羌族聚集地,其中的一些重点被打上横线标示出,例如陕西凤县县志中的一段:逢乱,自甘肃、青海迁徙至此,历久而居。
再翻下去,一直看到文件的最后,则是青海河湟地区乐都县志:与藏起戈,王陨,不止杀,遂退内陆,移于甘陕。
将第二份文件合上,抚摸着崭新的A4纸,王鱼明白这是一份为古羌族寻源的文件。
为一个民族考证,必然是一项繁琐而耗时的工作,他手上这区区十几页纸,不知是多少人日以继夜的俯首案牍才得来的,最后古羌族的发源地,吴家人显然是追溯到青海河湟地区乐都县。
那乐都县,会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么?
王鱼又打开了第三份文件,是一份地形勘探调查,每一张A4纸上都排列着许多地形照片,山丘、山脊、河流、峡谷等等等等,每一张地形照片上都细致的被经纬度标示,有实地近距拍摄,也有高空拍摄的实景实物,甚至还有一份标注了等高线的地图作为参考,A4纸的下方,则有一行小字,乐都县全境地形实录。这是一份出自地理专业人员之手的作品,且必须调动了相当多的资源,才有可能制成。
第三份文件是真正的资料,没有任何主观文字标注,所以王鱼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就把视线落在了最后一份文件上面。
《关于古羌王墓的调查报告》
叹了口气,王鱼心道无数人几十年的心血大概就凝聚成了这一章薄薄的纸,而这张纸所引起的后续,则又不知会有多少人遭难。
这份调查报告言简意赅,大意是指经过县志文献、实地勘探、高空拍摄等手段,他们从乐都县辖境的青沙山地下岩层的组成分布得出结论,青沙山脉之中,定然是隐藏着一座人工建筑,只是这建筑的规模、年代、所属都无法证实,因为青海地属青藏高原东部,恰巧位于一条环状地震带之上,几千年下来,地形变化很大,当地甚至有“青沙山,柔似水,断流改道难相回”的谚语。
总而言之,这份调查报告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确定了一个并不能确定的建筑,而且范围还是在以青沙山为主体的方圆几百公里之内。
合上了所有文件,王鱼揉了揉眉心,递给身旁的老鲸,老鲸却推了回来,很认真的说道:“你看了就行,我看字犯困。”
王鱼笑了笑,只不过是苦笑,他对坐在前面的吴素道:“可真是大手笔,不过看来看去,似乎你们也并不能确定‘古羌王墓’的地点,对么?”
“我说过,吴家人的倒斗技艺都是口口相传的土法子,对付一般的古墓还行,但是对于这种本身就不能确定有无的陵墓就显得力有不逮。我去过青沙山,那里沟壑纵横,地势险峻,什么‘望闻问切’的老法子没什么施展的余地,即便手持洛阳铲,可连往哪里挖都摸不着门路。”
吴素说的很坦白,却也勾起了王鱼的好奇。
“那你们是打算如何做的?我们哥俩的加入最多算是适逢其会,能不能出得上力还在两说之间,如果没有我们,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法子在青沙山中找到古羌王墓?”
“我们已经在乐都县置办了产业,并且向当地政府递交了合作意向书,会以旅游公司的名义开发整座青沙山,不过这是没有法子的法子,如果这么一来,耗费的时间会以十年二十年论,而且资金缺口也太大,非万不得已也不会成行。”
王鱼老鲸听的一愣一愣的,心道这也忒没有技术含量了,尤其是王鱼小时候受爷爷耳濡目染,涉及陵墓倒斗之事,所听所闻无不是神秘离奇的阴阳之论,现在乍听盗墓竟然和开发等字眼扯到了一起,顿时就有些荒谬到可笑的感觉。
“以前总听说书的讲,‘翻山倒海也要抓到你’老子还一直觉得是夸张!好嘛!现在才算涨了见识,鱼爷,这他娘的和你吹嘘的那些倒斗手段差别也太大了吧!不过吴家这理论倒和年轻时候的爷爷很相似,”
老鲸啧啧的说着,一副很不屑的嘴脸。
“什么和爷爷很相似?”不是王鱼配合老鲸,而是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老鲸“哈”的笑了一声,道:“你忘了当初爷爷拜师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么?
‘盗墓还用学?聚集个百八十人,人手一把铁锹,啥墓挖不开’
这还不相似么?只不过时代进步了,铁锹换成挖掘机了而已!”
(PS:平淡终将过去,高潮将要来临!懒人不懒!今日第二章!晚上还有一章!一日三更求读者老爷们支持!!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