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今日是城隍爷出巡的日子,老百姓争相观看,长安城隍庙门口出现了一只队伍,打头的是一座八抬大轿,轿子比一般的轿子宽大一些,四四方方,只是没有轿身,只有底座,随着庙祝的一声“城隍爷出巡咯!”就由两个力士端着城隍爷的藤像从城隍庙里出来,恭恭敬敬的把藤像放在轿子上,又由庙祝在藤像前摆上贡品,百姓跟着庙祝又朝藤像拜了三拜,方才出巡。
长安城的城隍爷本名叫纪信,是汉高祖身边的将军,汉高祖被楚霸王围困长安时,纪信让汉高祖逃了,而后他假扮成汉高祖,被楚霸王抓住,结果楚霸王发现他不是汉高祖,就命人将其焚了,长安城百姓有感其忠义,故昭告于太一,封其为长安城隍爷。
出巡队伍打头的是庙祝。边走边撒纸钱,一路高喝“城隍爷出巡,闲人散开!”后面跟着的就是城隍爷的轿子,由八个力士抬着,前后左右各四个力士,在后面就是两排男子,穿着白衣白裤,手里打着幡。两旁边的百姓争相观看,有信的,又不信的,信得就对着城隍爷拜一拜,不信的就驻足观看。
人群里有两个女子,年龄大点的十七八岁的模样,年龄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她俩是临街裁缝铺掌柜的闺女,姓李,俩姑娘生的也是眉清目秀,她们也是来看城隍爷出巡的,她俩远远的就瞧见出巡的队伍了,姐妹俩看着城隍爷的藤像,只见那藤像,扎的活灵活现,面容清晰可辨,虎目圆瞪,英武伟岸,身着金盔金甲,看着就是沙场宿将。这时,李掌柜的大女儿说话了,“哎,妹妹,你看那城隍爷长得好生俊郎。”小女儿笑了笑,接过姐姐的话“是哩,是哩,姐姐莫不是动了春心,看上城隍爷了?要嫁与他?”李掌柜的大女儿一下羞红了脸,笑骂到“你这小妮子,真不会说话,讨打!”说着话,就拿手中的绣花手绢打自己的妹妹,只是突然吹起了一阵怪风,她手中的手绢就落在了城隍爷藤像的手上,李掌柜的大女儿见手绢飞了过去,就又看了一眼城隍爷,这一看不要紧,看完以后就挪不开视线了,就这么直愣愣的看着,她妹妹怎么叫她,她都不应。
李掌柜此时心急如焚,自家的俩个闺女出去看城隍爷出巡了,可一回来,大女儿就病了,发着高烧,嘴里还在说着胡话,他请来的大夫都说脉象正常,不是个有病的人,可女儿的额头烫的都能煮鸡蛋了,小女儿也是战战兢兢的立在一旁不敢说话。李掌柜觉得事情不对,就问小女儿“丫头,你和你姐姐今日出去,有没有吃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没……没有,我和姐姐什么都没吃。”“那是怎么回事?”小女儿权衡了一番才把白天的事说了,李掌柜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哎呀!城隍爷是阴神,也是你们开的了玩笑的吗?你们怎么不知轻重!”李掌柜叹了口气,摇摇头,就出去了,只留下小女儿照顾大女儿,“城隍爷,城隍爷……”妹妹听着姐姐说的胡话,不由得打了个冷噤。
三天之后,李掌柜的大女儿死了,可自家的女儿没嫁人就去了,李掌柜觉得不是个滋味,于是把心一横,在家里摆上流水席,请客三日,对父老乡亲们说自家闺女嫁给城隍爷了,丧事当做喜事办,三天一过,就把大女儿的尸体送到了城隍庙,交由庙祝安排。
庙祝有些头疼,尸首摆在庙里也不是个事儿,可丢了吧也说不过去,毕竟现在全城都知道了城隍爷娶了李家大闺女的事儿,她已经是城隍奶奶了。于是庙祝想了个招,把尸体摆好了端座的姿势,又请人在外面裹了泥,风干后刷上漆,整个尸首塑成了神像,就搁在城隍爷神像的旁边,对外说这是城隍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