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花花,你要去哪,你知道怎么去吗?”花花娘问道。
啊咧!花花瞬间木了,她还。。真的。。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娘。。你告诉我呗,瞧我,一想到去镇上就兴奋过头了“花花脸红了,真想给自己一锤,这么重要的一步居然就忘了问了,幸好现在还早,还来得及。
”早知道你这么马大哈了“花花娘轻轻戳了戳花花脑门,”我们村离镇上不远,但走路的话,也是要一个时辰,你也不认识路,所以啊,你就去村口张爷爷家去坐他的牛车,约莫两刻钟就能到,不过呢,要给他两个铜板作为来回路费,呐,拿着。“
说着,花花娘从荷包里拿出两个铜板,说起来,这还是她以前绣花赚得的零钱,花花奶想要让花花娘全部交公,但花花爷爷也没有做绝,儿媳妇自己赚的银钱,多多少少的也要留下一些,就交公一半。
毕竟这私己银钱让家里的老人看到了心里也不舒服,花花娘是趁着二老出门了才敢拿出来的。想了想,又给了花花三个铜板。
”花花,这三个铜子儿你拿着,肚子饿了就去买点吃的,你现在也大了,要学会照顾自己知道吗。”
花花也没有推脱,接过铜板,”知道了娘,我自己去就行了,娘您回屋休息吧,别累着了。“
”嗯,我看着你出门就回去。“
花花见娘坚持,也就没说什么,背着箩筐向村头张家走去,她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出门,难免挂念。花花想到此就越发坚定了赚钱的心。
到了村头,发现一座屋前许多乡妇围着一辆牛车,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想必这就是张家了。花花迎了上前,走到一个年轻妇人身边。
“婶婶,我想问下,这是张爷爷家吗?”
张寡妇看见有人拉她的衣角,好奇道,“诶,你不是林秀才家的娃吗,叫小花是吗,这里就是张爷爷家,我是他的儿媳妇,你这是要去赶集吗?”
“对的婶婶,您叫我花花就行啦,我想着家里没粮食了,就想摘点野菜拿到镇上去换点银钱。”
“诶哟,多懂事儿的娃呀,懂得写字,还知道要帮家里赚钱啊,哪像我家小子,十二岁了就知道疯跑疯玩,一天到晚不着家。”一位婶子插话道。
“你家那个算什么啊,我家啊远那才叫揪心呐,都十六岁了,就是不肯成亲,非要说什么先考取了功名才娶亲,你说,我这个做娘的,哪能不心急呀,愁的我啊简直是一夜一夜的不能入睡”
“唉,反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考取功名也是好事,他既然执意这样,你也就不必太操心了。”
什么情况,花花愣了下神,怎么又家长里短的了?
这时候,屋里出来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锁好屋门,踏着大步走了过来,”各位,久等啦,咱启程吧。“
”张爷爷好~“花花瞅准时机,恰时脆生生的喊了句。
”哟,你是林家那个什么。。。哦~花花,对不对。“
”嗯嗯,爷爷,我想跟您们一起去集市可以吗,我会付车钱的。“说着,花花就伸开手把两个铜板摊在手心举到张老爷子跟前。
”哟呵呵,你个小丫头,懂这么多,行了,多你一个不多,今儿就不用给钱了,免得别人说我欺负小孩子呢,呵呵呵“
”张爷爷,这可不行,各位婶婶坐车要给钱,我怎么能破例,我不想占便宜,况且,我今儿就是去镇上赚钱的,这两个铜板小意思了。“花花两手撑腰,好不嚣张的模样。
这句话引得张爷子和各家小媳妇哈哈笑个不停,这丫头好生有趣。
一番玩笑过后,众人坐上了牛车赶集了,花花觉得有种’坐上了火车去拉萨‘的即视感。
张家的这牛车,牛是壮年公牛,车是由两块大木板拼成的,瞧着像四方的大床,能坐下十来个人,座位上还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使得坐车的人不会感到太颠簸。
约莫颠了两刻钟,花花他们来到了镇上,张老爷子在众人下车后就走了,约定傍晚时分在原地集合。各家婶子买菜的买菜,逛集的逛集。
镇上非常繁华,按这繁华程度来说,这商业中心应该是在南方,或者说北方比这还要发达,就像开元盛世一般繁荣,花花就是不知道这该死的穿越是把她送到了历史上有的朝代还是架空的朝代。
不再纠结这些,花花想找个摊位把菜给摆好开卖,谁知,她还是来晚了,街道上熙熙攘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地方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