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是华夏的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
东汉中叶,张道陵于江西鹰潭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
数十代的道统世袭,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
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
不过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那十年的浩劫之后,龙虎山的香火却是受到的极大的冲击,即便是后来进行了补救修护,也很难再现他日的鼎盛。
此时,在龙虎山中的一座不起眼的破旧道观内,在这道观的正堂盘膝坐着一个道袍老人,只见这老人须发皆白,慈眉善目,却是一副仙之大家之貌。
只是,这老人却是面色苍白无血,神色中带着缺乏生机萎靡,平静的看着他眼前的同样身着道袍的少年。
这少年长得倒是俊秀,其皮肤光泽白皙,五官也是端正,这本应是给人一种少年俊才,气宇不凡之感。
但是,此时只见这少年闲散的坐在地上,一脸有气无力的样子。再加上少年那双虽然清澈,但却里外透着“颓废”和“无精打采”的死鱼眼,却是让这稚气未脱的少年,和“精神抖擞,器宇轩昂”这种东西没了半毛钱关系。
不过,一脸颓废相的少年,其眼神深处,却是透露出了一股难以察觉的极致的悲伤。
道观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峰儿,你无需难过,这世间之人,上至古之帝王,下至平民白丁,又有何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这一轮回定数,即便是我辈修道之人,或许能在这世间多存在些时日,但,终有这一日的……”老人面带慈祥,不舍的望着眼前的少年。
“如今为师大限将至,以后的路便要你自己走了。为师一生坎坷,早年杀戮无数,却是孽障太多,如今寿元断绝之时,有你陪伴,对为师来说,便已是天道垂怜,是为师最好的结局了。”
老人脸色带着追忆,望着少年缓缓说道,“当初为师入世游历之时,便是在一处山川隐洞中发现了你。想你当时还是襁褓婴孩,为师一抱起你你便对着为师笑,然后便尿了为师一身啊!”
“可是为师见你头上清灵之气盘旋,且是万里挑一的根骨,于是为师便将你带回了龙虎山,收做了为关门弟子。本脉虽说并非主修推衍天道之术,但为师在此道上亦是有不错的造诣,当初若是略做推衍亦是可以将你送回到你父母身边的。徒儿,你会怪为师吗。”
此时少年的却是随手抽出了一支烟放在嘴中,为自己点上,虚着眼睛道:“老头,瞎说什么呢,哪能怪的了你啊。”
老人慈祥的望着眼前的少年,“峰儿啊,为师的迟暮之年,能够有你相伴,陪为师走完最后一程路,乃是为师最大的幸运。。如今,我方仙一脉的传承为师已尽数传授于你,为师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方仙道第六十八代传人,第五川峰!你且听好,今后若有机缘,定要将本脉发扬广大,旺盛本脉香火,断不可背祖欺宗,更加不能让本脉传承断绝,否者,老夫第五守元,即便死了,亦不会放过你!你可听好!”老人忽然立起身子,严肃道。
少年终于是神色一正,他抬起头,看着老头,却是没多说什么,然后便又低下了头,深吸了一口气,继续抽起了烟。
“嗯嗯——”,老人略微点头,神色欣慰,“峰儿,你的父母,应该是在北方京都,日后你有机会便去寻他们吧,你颧骨宽亮,眉宇方正,乃贵人之相,你应是出自贵门之家,相信以你的能力,找到他们不算什么难题,他们当年将你一个婴孩留下,定是有什么苦衷,你对它们莫要心有芥蒂。”
“嗯嗯,看情况再说吧。”少年又恢复了颓废,敷衍着老头的话,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此时,老人拿出了一个半条手臂长断的白玉盒子,和一张银行卡,“峰儿,这张卡里有三千多万,虽然有点少,不过你先将就用着吧,以后的钱可就要你自己赚了。”
“老头,三千万不算很少了”,少年嘀咕道,“可以够徒儿用大半年了。”
老人听到前半句,脸上本来神色略带自得,只是少年后半句一冒出来,老人:“——……”
正了正神色,老人缓缓打开那白玉盒,只见盒子内静静躺着一柄淡金色的小剑,小剑通体刻着符文印记,精致玄妙。少年一看到金色小剑,目光就拔不开了,脸色露出迷醉之色,连颓废之色都暂时消去了。
老人神色得意道,“这把飞剑可是为师炼化大量黄金,以黄金之精为剑身主体,同时提取大量的美玉翡翠等上等玉石的灵性融入其中,再加上当年为师的一个乃是禁制大师的好友为这柄剑打上了一百多道玄妙禁制,此剑,乃至宝,是为师这一生的杰作。”
“不过可惜的是,为师修为始终无法到突破到先天之境,无法对此剑开光认主,导致此剑之力,无法完全发挥,最多只能是利用了此剑的锋利无比罢了。”老人不由感慨道。
“不过如今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到达先天之境,重现先祖的辉煌呢,更别提传说中的金丹大道了,没落的不只是我方仙道这一脉啊。”念到此处,老人颇有些幸灾乐祸。
“当初,为师曾发誓不到先天,便不给这剑取名,所以此剑如今无名。”
“峰儿,此剑为师便交给你了。你此生若是能够到达先天之境,那么为师九泉之下,便安息了。”老人神色一暗。
少年收回那对金色小剑的狂热目光,望着老人,默不作声,只是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老人神色越加黯淡,生机迅速消散,只是忽然间,老人的面色,此刻不在灰暗苍白,而是有了一股异样的红润,精神也一下振奋起来,只是这振奋,看在少年眼中,却是化作一股悲哀!
少年知道,只是老人大限临近,回光返照!
“徒儿……莫要悲伤……现在……就让为师……用这最后一丝……生机,为你……的未来,做一次,最大的推衍……”老人双手掐决,缓缓闭上眼睛。
少年望着眼前的老人,终于嘴巴一抿,双眼微红。
道观外的雨,下的更大了,雨滴和道观破旧的瓦片碰撞散开,发出密密麻麻的哒哒声,像是在述说着什么。
此时,忽然间,老人惨叫一声,猛的睁开眼,双目露出无法想象的惊恐和震惊!
老人这突然的举动,顿时让少年一惊。
“……劫……众生……大……”
他只说出了这几个字,便只见他掐决的双手手指纷纷爆开!其五官亦是流出鲜血!
带着强烈的不甘,带着疯狂的挣扎,这老人在即将离去之时,再次斯吼!
“……众生……大…劫……修…为……提……避…存……”
言罢,老人喷了一口鲜血,双目带着解脱,迅速黯淡!
自此,方仙道第六十七代宗师,羽化归去!
少年呆呆看着老人垂下的头颅,带着强烈的震惊和无尽的悲痛,双眼流下血泪,开始抽泣起来……”
…………
此时已是夜晚,雨已经停了。
老人静静的躺在棺椁之内,被白布遮住了的身体,面容安详。
少年在心情平复之后,便下山去龙虎山周边的村子带了一大班子人,冒雨抬着棺木上了山,在道观之外搭建了灵堂。
将老人的“遗蜕”放入棺中之后,少年便手书一挽联:“道力无边,宜起沉沦之苦,冥途寂寞,当开汲引之恩。振宝杵于迷津,无生不摄,放玉毫于苦海,有罪皆超。”
“弟子第五川峰奉上,师尊一路好走……”
当晚少年便坐于灵堂之中,口诵玉皇心印妙经,九天生神章为老人超度。
第二日清晨,道观便来了好几位白眉道长,为老人上香诵经,这些老道都是老人生前在龙虎山之时的相交好友,各个道法高深,少年亦是恭敬接待,不敢怠慢。
“道之何物,吾等修道一生,终来还是难逃生死轮回,此乃天定之数,时也命也,第五师侄尽心即可,莫要伤心过度,切记切记。”众道长对这少年一翻感慨安慰,便皆踏空而去。
少年不愿委屈了老人,在为老人做足了足足七七式四十九天的法事之后,最后将其安葬在了离道观不远的老人生前便为自己挑好的风水佳穴之地。
在老人的坟前,少年点了三柱香后,便拿了个蒲团,点起了一支烟,双眼眯起,盘膝坐了下来。
少年已经决定,要为老人守墓三年,除了要最后尽自己的一点孝心之外,同时也要将老人生前所传授他的而自己却因为偷懒而没学好的术法好好温习修炼一遍,以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