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的清晨。冬天似乎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去了,像极了那些曾经自以为十分重要的人。
姚芩又趴在电脑桌前睡了一夜。虽然目前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但她一直尽力完成所有事情。
手机在桌前震了一下,她打开看到了一条短信。
“小姚,明天上海总公司邓老板就要检查你们的策划案了,还有一天的准备时间。
宋经理。”
与此同时,宋子应也收到了这条短信。令人惊讶的是,宋子应的策划案已经基本整理妥当。
原来他昨晚也熬夜了,从起草到如今的成形,看来安宁的指点对他确实有效。
“咚咚咚。”姚芩听到敲门声后迅速开了门。
“安先生,是你啊。”看到自己刚刚想主动去找的人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姚芩心里自然高兴。
“正好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您,我不清楚这一方面的未来市场评估是否准确。”说着姚芩指了指文档的第二页,安宁也立刻凑了过来,拿起文稿仔细检查起来。
宣旗公司是邓先辉一手创办的,但由于他年龄过大,无力管理,只能将自己刚刚创办好的公司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老板邓宣旗。也许有人会认为邓宣旗缺乏经营一家大公司的能力,毕竟整个公司由是他父亲一直管理的。所以当邓宣旗刚刚上任的时候,许多老员工怀着一种蔑视的态度接受他的工作分配,甚至有人还提议根据自己真实的水平和能力重新选拔老板,但因为邓先辉遗旨中明确写到公司由儿子继承,所以他们的想法只能作罢。
可是数月后,再也没人议论过邓宣旗,也没人再怀疑他的能力。
因为他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公司的产品经营营业额提高到了更高的百分点,超越了父亲经营时的百分点。渐渐的,宣旗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产生了许多分公司,而姚芩就是宣旗公司南京分公司的一份子。
“小姚。”安宁对坐在一旁看备份文档的姚芩说,“我很佩服你整理材料和分析的能力,但是你缺乏实践经验,有些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已有的数据去判断,还要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和未来的走势。这样,我跟你说一下……”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安宁决定带着姚芩和宋子应在上海有名的街道上走走,顺便尝尝特色美食。
过了三条街,他们看见了一个卖风筝的店铺,里面的风筝多种多样。安宁笑容满面地看着两个生活大部分时光被工作占据的年轻人,面对新奇风筝时如孩童般的举动。他一回头,看见了姚芩拿起了一个红色蝴蝶图案的风筝。他的眼神有一刹那的光闪过,眉头微皱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常。
“她不会是的。”安宁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