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健一瞬间,就发觉这是一个机会,眼珠急速转了几圈,斟酌着说道:“许大人的公义之心,小人佩服,但小人以为,考虑有失偏颇。”
“哦?你且说个明白。”
“大人是否注意刘相的案子吗?”
“嗯?”许绍心神一凛,坐了下来。
刘文静谋反案,震动朝野,许绍岂能不注意。他一边品味着这个案件,一边听林长健说下去:“世人普遍为刘相叫屈,但他们没有体会陛下的良苦用心啊。如果是在太平日子,刘相当然可以轻判,但在这乱世,则必须重判。
“每逢乱世,豪杰、诸侯多如过江之鲫,可最终大部分都烟消云散。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下的人心不齐,很容易分崩离析。最终扫平天下的,必然是建立绝对权威、凝聚人心的那一个。为了建立陛下的绝对权威,宁可冤枉,也要重判,杀对朝廷有可能产生隐患的人。只是因为,刘相的功劳太大,得到恕二死之奖赏,求情的人多,所以陛下才从轻发落。陛下自然是心中不豫。”
林长健停顿一下,然后用着重的口气,道:“但李靖大人远远不能和刘相相比,如果陛下连杀这么低的人,都被别人阻止,那不仅对陛下的权威大为有害,而且,陛下是不是会迁怒于求情之人呢?”
许绍霍然醒悟,下定了决心,同时,对林长健又高看了三分。他盯着林长健,片刻后道:“假若,本官向陛下举荐你,你会如何做?”
林长健跪地,道:“属下必将誓死追随许大人。”
原来,李靖对赵飞伦有些迷信,所以对赵飞伦“推荐”的人很信任,出入公干都带上林长健,林长健就得以结识许绍。林长健也确实有才,经常出主意或执行任务,对抵抗梁军有些作用。梁军溯江而上,进入了巴蜀千里,但峡州却保存了下来,成为孤城,一直钉在梁军的后方。所以许绍也亲睐林长健,以为自己为朝廷寻得青年才俊,到后来,林长健甚至可以单独来拜见许绍,更是巴结讨好,才有了以上这一幕。
其实,林长健说的话,是东拉西扯,混淆试听。如果是谋反案,那他的理论说得通。但李靖不是谋反案。李渊很清楚巴蜀的战局,不能怪罪给李靖,只是因为失地千里,一时心中激怒,找人来发泄。等密诏一发出,就心中后悔。如果许绍求情,李渊即可顺坡下驴,赦免了李靖。
许绍不察,听信了林长健的话。
刑场,午时,刽子手的刀已举起,李靖引颈就戮。林长健突然喊道:“等一下!”他脸露悲切,抱拳对许绍大声道:“许大人,我以前只是一个普通兵,李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才有了今天。我想去和李大人最后说几句话,求许大人准许。”
许绍点头示意刽子手退下。
林长健走到李靖面前,跪下,拥抱着李靖,话未说,泪已下。李靖道:“长健,我的家人都不在身边,总算还有你来送送我。”旁人看了,无不感动。
林长健贴着李靖的耳,一边哭一边小声道:“李大人,那天在赵飞伦的病坊里……唔、唔……你是不是听到了我的学业不好、被爹打屁股的故事?”
李靖以为他要叙叙旧,就点点头。
“那你还想不想听后面的故事?”
李靖点头。
“从那以后,我就痛恨教书先生、痛恨书呆子卫小北……唏、唏(擦了一把鼻涕)……痛恨所有文化高的人。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把你们这些文化高的人踩在脚下。”
李靖愕然,扭头看他,见他脸色狰狞。
“你知不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吗?许绍本来还想救你。是我,在许绍面前说了一些话,杀了你。……唏、唔唔(又擦了一把鼻涕)……你看,你们文化高、地位高,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被我耍得团团转?
“最后,我要感谢你,为我提供了,平萧铣的计策。我会给你多烧纸钱的,李大人一路走好!”
林长健最后声音变大,甩开李靖,得意至极,胸口不断起伏,掩面而去。旁人以为他是过于悲恸,纷纷感叹他有情有义。
李靖两目圆睁,看着林长健,激动地吱吱呜呜。
刽子手按住他,挥刀。李靖的头落地,滚了几下,眼睛还张开。死不瞑目啊!
许绍杀了李靖,并举荐林长健。李渊对李靖有抱憾之心,听说林长健是李靖的旧属,公心和私义都很高,就破格提拔,以林长健代替李靖,为峡州长史,作为补偿吧。
*********************************************
到十月,唐朝整个发动了起来。李渊留下太子监国,对其他敌人守,调集重兵,专门反击刘武周,而且是他亲征。这又和赵飞伦的历史知识不同。李渊居然不是窝囊废?
赵飞伦也接到李世民的调令,组织医疗队,去前线。这才让他振奋了一点。虽然他不参与厮杀,但能和千古圣君上同一个战场,共获胜利,也是毕生的荣幸。
医疗队随同李世民的部队,渡过黄河,直扑浍州(今山西翼城县)的宋金刚。宋金刚毫不示弱,立刻带领定杨/军出城。大战在某个早晨爆发。
赵飞伦依稀记得,李世民是坚守柏壁,相持很久,等宋金刚断粮后才追击。怎么这又不一样?
医疗队是留在营中的。他看着一队队的唐军开出营房,心情激动,自己可以亲眼看到,偶像的一次经典战役。但随即又满心忧虑,这要死伤多少人。他找到权怀恩,申请上战场,可以就近治疗伤员。权怀恩去向李世民汇报,批准了。
大概十点钟,唐军和定杨/军开战了。医疗队在后面,看不到前方战况,只是听到喊杀声、战鼓声。很快,就有伤员送来。到了中午,伤员越来越多,看周围的气氛,打得不轻松,让赵飞伦心中升起怪怪的感觉,但他忙着医治伤员,无心去看战况了。
到了下午三四点钟,他浑身是血,疲劳,正要歇息一下,听到周围呼啦啦一阵呼喊:“败了,败了。”
他站直了,伸脖子透过士兵们往前看,确实唐军在向后退。怎么回事?
不久,身边的唐军露出畏惧之色,慢慢往后挪脚步。随即一个高级将领大喊一声:“撤退,撤回营中。”所有人就往回跑。医疗队要收拾各种器具,救重伤员,动作慢了,前面败退的唐军跑得很快,紧接着定杨/军超过他们,直奔营门。
唐军大营连忙关闭。
外面还有上万的唐军,顿时傻了眼,只能四处逃散,漫山遍野,颇像去年的高墌战场。赵飞伦暗自庆幸,这一年来,坚持锻炼,让他跑了很远,周围看不到定杨/军,才停了下来。
他坐在地上,拿出干粮吃,看着西下的太阳,充满了困惑。
正是冬天,气温很快下降。他拢了拢衣服,蜷缩在一棵大树下,准备过夜。忽然,身后传来马蹄声。他隐蔽着往后看,两名唐军正向自己奔来,后面追着七八个定杨/军。
他们逐渐靠近。赵飞伦的心猛跳,当先一人,正是李世民。【1】追兵已近,和另一名唐军缠斗。李世民驰过赵飞伦,张弓射了几箭,射中一人,箭术还是不错的,但马速就慢了。李世民惶急,大声吆喝坐骑,继续奔逃!
一名定杨/军靠近李世民,张弓欲射。赵飞伦掷出一块石头,打中他的身体,这一箭就偏了。赵飞伦冲上去,把他推下马。李世民又一箭,射死了他。
赵飞伦猛然心生一计,吹响医疗队的哨子,向后招手,大呼:“兄弟们,快出来。定杨/军很少。快出来,杀敌立功!”
天色昏暗。那几个定杨/军不敢恋战,转头就跑了。另一个唐军身穿重甲,受了几处伤,但还可以行动。李世民道:“赵参军,这次多亏你救驾。等胜利后,你们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你们。”
赵飞伦骑上了那匹无人的马。三人往唐军大营悄悄走。定杨/军已经撤退了,他们安然回营。
赵飞伦躺在行军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不是别人说,是我亲眼所见。我是不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呢?难道,唐太宗的盖世军功都是假的?打了不只一次败仗啦。那他到底是怎么打败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呢?”
“诶,不对呀!”他此前没有关心战局,只是跟着走,现在才想到一个问题:刘武周是定杨可汗,是正主,在太原。李世民在柏壁,只是打败宋金刚,刘武周的一个部下而已。那刘武周是谁打败的呢?是不是李世民先打败宋金刚,然后打败刘武周呢?
他的历史知识太贫乏,想不起来。但这勾起了他的兴趣,所以,他此后不只是搞医疗,还经常注意战局。因为他有救驾之功,李世民此后都把他带在身边,所以了解战局比较便利。
李世民撤退了一百多里,到柏壁,才停住脚,不再出战。相持到十二月,发生了一件事。
原来,除了蒲坂,在河东地区还有一个城市,是唐朝的隐患,夏县,守将是吕崇茂,和蒲坂的王行本一起,呼应定杨/军。
李渊派永安王李孝基(李世民的堂叔)去攻打夏县。宋金刚派尉迟恭去救援夏县,要经过柏壁,李世民居然不敢拦截。尉迟恭到达夏县,和吕崇茂腹背夹击李孝基。李孝基全军覆没,自己和其他几个总管都被俘虏。【1】
李世民这下慌了,生怕李渊责罚,不得不派军拦截回师的尉迟恭,但尉迟恭还是退回到了浍州。宋金刚又派尉迟恭去救蒲坂。李世民咬牙,亲自去拦截,总算是把尉迟恭打回了浍州。
众将恢复了信心,纷纷请求,主动出击宋金刚。李世民又不敢了,说要等宋金刚断粮撤退时,才能出战。赵飞伦尽管不懂军事,但也看得出不对呀:刘武周坐镇太原,你像这样缩在营地,刘武周可以轻易地给宋金刚供粮,宋金刚也可以四处劫粮,怎么会断粮?他不仅不会断粮,还能断你的粮。
到武德三年正月(公元620年),蒲坂断粮,王行本投降。李渊进蒲坂,斩王行本。至此,唐军已经占据了战场主动,李渊返回长安。不久李渊下旨,秦王为南元帅,对付浍州的宋金刚;太子为北元帅,对付太原的刘武周。
啊?居然是这样!赵飞伦的心中又震撼了一次。
但是,李世民还是不敢出击,只是在柏壁,与宋金刚隔着两百里相持。太子却在北战线,与刘武周展开了激烈交战。
太子亲赴浩州,与刘武周激烈交战。浩州就是此前的西河郡。去年李仲文被打败,就退守浩州,李渊派刘弘基支援,坚持到现在,也算是不错。
刘武周又派兵攻打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太子派王行敏救援潞州,击退定杨/军。
李世民感觉脸面无光,只好出兵,但他不敢攻击潞州的宋金刚,是派桑显和,带少数去攻击夏县,这比较安全。
三月,刘武周派张万岁进攻浩州,被击退。刘武周亲自来攻打浩州,又被击退。紧接着,太子派李仲文和张伦反攻临石州,刘武周的守将刘季真投降。
临石州在太原的侧翼,唐军占领了临石州,可以出兵包抄太原。刘武周恐惧,被迫咬牙再次出兵,与太子对攻,几次都被太子击退。太子派出的骠骑大将军张德政,袭击、斩杀了刘武周的另一将领黄子英。黄子英是猛将,此前攻打唐朝,有突出战绩,后来被派遣去保护定杨/军的粮道。唐军这一战,不仅打垮了定杨/军的是士气,而且,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四月,宋金刚断粮。哦,赵飞伦这下终于明白,宋金刚断粮、而李世民不断粮,是靠父兄几个月来的主动出击打出来的,不是靠李世民在柏壁里面躲出来的。【1】
定杨/军全面处于颓势。
刘武周命令宋金刚放弃浍州,往太原撤退,与自己汇合。李世民这才追击。
宋金刚到达介休,却被李建成派出的刘弘基所阻。刘弘基与李世民合兵,攻打介休。宋金刚派尉迟恭守介休,自己去张难堡。
尉迟恭败,投降。李世民占领介休,然后进入浩州,与太子汇合。太子派李世民攻打太原。
刘武周见大势已去,放弃太原,逃往东/突/厥。宋金刚跟着逃了。李世民进入太原。后来,刘武周想摆脱东/突/厥的控制,被杀。
这一路追杀,赵飞伦都跟去了,但他实在看不惯厮杀的场面,打定主意了,以后不要再让他上前线,只要坐在病坊里,救死扶伤。
参考资料:
【1】《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战绩对比——9)灭刘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