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下楼时,其他三位早已就坐。
见我下楼,安安冲我灿烂微笑,说了声:“moring”
我回应了一声:“moring”
我和王大柱,顾长安也相互道了声早安。然后入座。
虽然我入住这栋房子才一天,可我感觉,这间房子里面的气氛不应该是这样的,起码不会这样死气沉沉。
在吃早点时,我注意观察其他三位的表情,恩,如出一辙,脸色阴沉,黑眼圈重,全程无交流。
我皱皱眉,虽然心里有一堆疑问,但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闭嘴。这顿饭,有些压抑。
吃完,我帮忙收拾桌子。安安早早的出发去上课了,据她自己说说,估计又会待在医院两三天。这个医学狂魔,果然爱医成痴。
就在我和顾长安收拾桌子时,王大柱也背起包出门了。
我疑惑的看着今天过分安静的王大柱的背影,转身,看着原本在整理桌子的学长,盯着王大柱远去的背影,暗自发呆,他眉眼深沉,略带悲伤。我的疑惑更深了,这三人到底在我喝醉后,发生了什么事。
我和学长一起出门,学长送我到建筑学院门口,准备离开时,我忍不住的问学长:“学长,你们还好吧?”
学长沉默不语,之后苦涩一笑,说:“凡凡,我们很好,只是有些问题终究都要面对,我们只是难以接受罢了。”
虽然不知是什么问题,但看着学长有些迷惘和惆怅的眼神,我竟然觉得这个学长我很陌生,因为在我眼中学长一直都是阳光积极,乐观开朗。而如今,我却从他眼中看见了荒凉。
我走过去,抱了抱学长,说:“任何问题都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你一定可以解决的,我相信你。”
学长也轻轻拍了下我背,说:“谢谢你,时间不早了,去上课吧。”
我和学长就此道别。看着学长远去的背影,寂寥,荒凉,就如同早晨出门的王大柱一般。
我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顿时我的心中也无限荒凉。
。。。。。。。。。。。。。。。。。。。。。
来到了班级,这所谓的班级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班级有所不同。这个班级是一个斜坡建筑,在斜坡上有很多类似格子间样的桌子,简称studio工位,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studio工位,我也在第二层找到了属于我的studio工位。同学们都在热情的打招呼,自我介绍。直到老师进来,班里才瞬间安静。
是一位年纪近50的老教授,史密斯,也是当代的建筑大师。世界上有好些有名的建筑全是出自他之手,他的建筑风格也是我最欣赏的,线条大胆奇特,但不一味的追求造型独特,还特别注重美感,而且他的建筑既复古又潮流这或许就是他建筑的魅力。
今天来听史密斯的课,我内心还是很激动。毕竟见到自己偶像就站在自己面前,而更让我这户的是他对建筑学的理论,他说:“其实,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故事,而建筑师就是写故事的人。”
这句话,对我的感触很深。或许,百年之后我们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那些屹立不倒的建筑,却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后人每每看着这建筑,就仿佛在阅读一本古老的书籍,静静观赏,又仿佛有一个人在你耳边缓缓道来那被尘封的往事。
史密斯,是位美国人,可是他的建筑风格却融合了很多中国风的元素,现代和古老完美融合,我想这一直是我追求的,我很希望,在我说所设计的建筑中,能让人感受到中国的艺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
史密斯的上课方式很独特,他不是用教材,也不是用ppt,而是先介绍了自己的studio的课程,是最近他接标的方案,虽然不算一个项目,只是为一个小型城市设计地标。但我却很感兴趣。于是我加入了史密斯的项目,这个学期我会和史密斯一起来完成这个方案。
“YifanYang?”
我举起手答道:“yes.”
史密斯看了我一眼,冲我和蔼一笑。我也回应一灿烂微笑。
“Susan?”
“yes”,一位年轻的美国妹子举起手,答应。史密斯也看了她一眼,冲她和蔼微笑。
史密斯接着又点了其他几位学生的名字,一一得到回应后,史密斯合上了文件夹,说:“各位,很高兴这个学期我们可以一起完成这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你们可以尽情的创作,最后我会选择一个优秀方案,成为最终我们这个项目的设计图,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后面又针对最近一个建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下课时,史密斯布置我们设计一幅有关现代艺术馆的设计图,风格不限。
走在哈弗的校园中,随处可见抱着书本,疾步走的人,也随处可见三五成团讨论学习的人,一张张青春朝气,蓬勃向上的脸,就如同初阳。
我嘴角微微上扬。
我现在也如同初阳,在追求光芒万丈的路上,奋力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