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剑客向柴荣冲了过去,抢先发起了进攻。东瀛剑客双手举刀过顶,在跑至柴荣身前与其相距数尺远得时候,迅速地把刀向前挥去,动作异常得凌厉。
柴荣持刀迎击,首次刀剑碰撞间,柴荣感受到了从对方刀刃传过来的巨大力量,他的手腕不由得一震。在柴荣腕部稍微迟钝的一瞬间,对方的下一击已到身前,幸亏他及时向后跳跃,这才险险地避开了第二刀。
对手没有给柴荣任何喘息的机会,在柴荣后跳避开他刀刃的同时,他几个小碎步逼近柴荣,再次发起了一下又一下地猛烈进攻。
面对对方的连续攻击,柴荣一方面不断用刀进行抵挡,一方面不住地后退,保持着与东瀛武士的距离。柴荣后退时的路线是一个弧形,因此虽然一直在后退,却并没有出现被逼至角落的状况。
东瀛武士虽然持续处于攻击方,招招凌厉,看上去像是形势占优的样子。可是柴荣动作灵巧,自己每一刀不是被他格挡住就是被他闪避开,而且对方不住地后退,似乎是有意避开与自己的正面交锋。
由于距离的限制,限制东瀛剑客的每一剑都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威力,几番交战下来,他没有伤到柴荣分毫,更无法将其逼入死角,反倒是自己的体力流逝得比较迅速。而且柴荣虽然处于被动,从始至终却都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这让他连攻心的目的都没有达成,自己心中却浮起一抹焦躁不安的情绪。
东瀛剑客停下追击的脚步,闭上眼深吸了两口气稳定情绪,然后重新握起刀换了一个刀刃朝下刀柄朝上的持刀姿势,面色凝重地盯着柴荣,一步一步慢慢地向他走去。
看着对方行动风格突变,柴荣面色也变得凝重,双手紧握住刀横于身前,左脚微微向前迈出半步,摆好了架势,全神贯注地盯着对手,静静地等待对手的靠近。
东瀛剑客走到距离柴荣数尺远的距离时,只见他大喝一声,迅速将手中的横刀挥出,直取柴荣头部。而此时,柴荣则是几乎与其同时挥出了手中的横刀。“铛铛”两声,二人的刀进行了两次短而快的碰撞后,二人不约而同地向后退了一步。
二人重整姿势后再次迈前一步迅速出刀,两人接下来的交手都是短而快,每次都只出两到三刀,出完就不约而同地后退一步,仿佛在二人只见有着一种无声的默契。东瀛武士在每次出刀时都会大喝,听得席上观战的宾客们一惊一乍的。
这样交锋了三轮,虽然总共并没有挥多少刀,但二人却都已经大汗淋漓,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
退下场坐在席上的相扑手山本盯着交战的二人一本正经地自言自语道:“这个柴将军很厉害,我还是第一回见到有人能跟田中战成这样。双方精神力都差不多到极限了。”突然间他用一种紧急的口吻脱口道:“注意了,下一招要决胜负了!”
闻言,附近的宾客们全都睁大了眼睛想要仔细看清这决定性的一击。
东瀛剑客和柴荣再次靠近,双方皆是朝着对方迎头一剑,两把刀碰撞在一起,发出了金铁相交的声,然后二人迅速回抽刀柄就势改成刀锋向前向对方直刺过去。这一次,二人的脚步不再后退,而是不约而同地朝对方冲过去,这一击二人都是抱着同归于尽地觉悟出手的。
二人的刀刃在半空中擦身而过,就在此时柴荣转动手腕,刀刃旋转刮碰到东瀛剑客的刀刃发出一阵刺耳金属摩擦音,二人的刀刃几乎同时刺中了对方的身体。
二人静站于原地,保持着最后刺中对方时的姿势。东瀛剑客的刀刃顶到了柴荣的右胸,而柴荣的刀刃则顶住了对方的咽喉。
“我输了。”东瀛剑客率先开口道,他的语气中竟透着一股如释重负的感觉。
“不,如果是在战场上,我们两人都死了。”柴荣淡淡地回答道。
二人相视一笑,同时放下手中的利刃,各自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二人所使用的刀都没有开锋,但是二人在比剑时完全是在以一种生死大战的态度战斗。四周不约而同地响起来剧烈的掌声。
“刚才的比剑没有什么华丽的招式,却看得朕惊心动魄,回过神来时已发现自己后背已是冷汗直流。真是精彩!二位真是剑术高超。”皇帝露出了一副满意的笑容,对比剑的二人进行了一番赞赏。
“谢皇上褒奖!”柴荣连忙跪下向皇上行礼谢恩。见状,东瀛剑士也学着柴荣一同行礼。杨邠、史弘肇等坐于前排的大臣们纷纷向柴荣投去满意的目光,这一次比试总算赢了,挽回了一些刘汉的颜面。
坐于皇帝身旁的李业面色不善,本来他想让柴荣上场出糗的,没想到那个东瀛剑客居然如此没用,连柴荣都赢不了,这下不但没替儿子出气反倒阴差阳错地让柴荣当众风光了一把,越想越是气愤。
柴荣回到席上,周围的宾客们纷纷向他敬酒表示祝贺,柴荣自然一一答谢。
“大哥,真有你的!”李从衍向柴荣竖起大拇指道。
柴荣摆了摆手,笑道:“侥幸罢了,要是我与那位东瀛武士再战一回,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杨邠站起身来拍了拍掌,原本已经退下去的舞女们再次上场继续开始歌舞表演。晚宴继续在欢快祥和的氛围中进行。
不知不觉间,晚宴已接近尾声,士大夫们一个个都萌生醉意,就等皇上宣布散场了。皇帝自然也看出来时间不早了,他将目光投向枢密使杨邠和宰相苏逢吉,见二人都点头后,便宣布晚宴结束,诸位宾客可以自便,然后就要起身回宫。
“皇上,老臣还有一事相求。”一旁的李业突然开口叫住了正要转身离去的皇帝。
“哦?舅舅你还有何事?”皇帝向李业询问道。
李业答道:“吴越使者所带来的二位东瀛武者甚是厉害,特别是那位壮力士,老臣对他的武艺更是佩服之至。窃以为他们不久便要离开汴州,此后恐怕再也难见到这等武艺。因此老臣斗胆恳请皇上恩准那位壮力士再比试一场,好让老臣最后再一饱眼福。”
听了李业的话,杨邠、史弘肇纷纷皱眉,就连之前替他解围的苏逢吉也面露不满,猜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皇帝笑道:“这有何难?那就再比试一场呗。至于比试的人选朕想还是由柴将军上吧,正好朕也想看看柴将军的拳脚功夫呢!”
李业说:“回皇上,老臣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呢!老臣听说近日京城内来了一个名叫李从衍的少侠,惩奸除恶,专爱打抱不平。今日在街头与老臣府中的常春因为误会而交了一下手,丝毫不落下风。我想他应该是个比柴将军更适合的人选吧。”
“好归好,可是舅舅朕上哪给你找这位李少侠呢?”皇帝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业得意地捋了捋胡须,答道:“皇上,实不相瞒,那位李少侠就在席上呢,而且恰巧就坐柴将军的身旁。”
闻言众人再次把目光投向柴荣所在的方向,巡视一圈后,最终目光都落在了他身边相貌看起来甚是英朗的李从衍身上。
“啧,这个老家伙连二弟都调查过了么?”柴荣忿忿地轻声嘀咕道,李从衍这个名字从李业口中蹦出来还是让他相当意外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有请这位李少侠出来与东瀛力士一较高低吧。”皇上说道。
“遵命。”既然皇上金口玉言,李从衍根本毫无退路,只得遵旨进行比试。
“李公子,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符敏关心地提醒道。
柴荣拍了拍李从衍的肩膀,小声说道:“尽量别输,否则后果很麻烦的。”
李从衍点了点头,走上场去。